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項目化教学课程实施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教学阶段的设计与执行效果如何。文章结合项目化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课程实施影响因素,以期达到完成教学目标,改善教学质量的目的。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是复杂的,既包括宏观改革环境的影响,也包括中观学校层面的影响,也包括微观层面教师与学生的影响。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课程实施;学生;教师
项目化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其实施的流程如下:明确项目任务(教师提出任务,同学讨论)、制定计划(学生制定,教师审查并给予指导)、实施计划(学生分组、明确分工及合作完成)、检查评估(学生自我评估、教师评价)、归档或应用(记录归档、应用实践)。文章从宏观改革环境、中观学校资源和微观教师与学生教学这三个方面来探究影响项目化课程实施的因素。
课程实施的界定
不同学者对于课程实施的定义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富兰(Fullan)提到:课程实施是使使变革(change)成为实践的过程。利思伍德(Leithwood)认为课程实施是实施缩短现存实践与创新(innovation)所建议的实践之间的差异。劳克斯与利伯明(Loucks﹠Liebennan)也认为一个新的实践之实际使用情况(actualuse)。谢乐,亚历山大及刘易斯(Saylor,
Alexander﹠Lewis)提出:教学(instruction)过程是课程计划的实施,这个过程通常(但不一定)涉及教学(teaching)—学校环境内出现的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虽然不同学者的观点不同,但是,可以看到,他们都强调课程实施是一项时间活动,涉及学生和教师两个主体的互动过程。故课程实施概念的提出也指导着教师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抓住改革的关键点。结合美国学者Fullan在《教育改革的新含义》一书中列出了影响课程实施的15个因素,下面,结合教学经验,重点从宏观教育系统改革、中观学校场所和微观师生和课程本身的角度,分析这些因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宏观层面:积极的教育改革环境为项目化教学的推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增加了对课程实施过程、课程设计等方面开展了改革,期望将“教师被动教、学生被动学”的情况,转变为“教师主动教、学生主动学”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师和学生教学效果的双赢体现。这种全球化的教学实施方案的重视,为本校课程实施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宏观环境。
在我国,政府机构是影响课程变革的重要力量,比较可喜的是,我国教育部门、四川省相关教育部门也非常注重课程实施的过程和效果。每年组织的优秀教师巡讲活动就是很好的证明。这些都为提高教学实施效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观层面:学校资源为课程实施的效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本校一直以来重视教学实施的效果,为此,开放了学生评教平台、督学专家评教平台、同行评学平台和第三方评学平台,这对于督促教师教学方案的确定、实施与反思提供了很好的监督机制。但与此同时,学校还提供了优势资源供教师们学习。比如,每年学校都会组织1~2次教学技能培训、1~2次优秀教师课堂展示等供教师们观摩、学习,以期每位教师能够提高课程实施的效果。
微观层面:课程设计本身、教师和学生因素是目前教学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
选取社会科学研究法这门课程作为实验课程,分析在课程设计本身、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存在的限制条件。
课程设计本身
课程设计应具有适合性、明确性、复杂性、可操作性。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是适合推行项目化教学的,也就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是,本门课程的一个缺陷是对明确性的操作明显不足。所谓的明确性,即能让实施者明确地知道应该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和怎么做的明确程度。在课程实施大纲中,只是笼统的决定了在不同的调研阶段应该达到哪些能力,但是并没有针对性、具体的指标,这可能是课程改革处于初期阶段,经验不足造成的。
教师
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起关键性作用。特别还有是在课堂教学层面上,教师成为课程实施的核心。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面对许多与课程有关的问题,要熟悉各种教学资料,如教科书、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学生以及具体的教学环境等;在教学设计的课堂教学中,一些因素又经常会发生变化,如教学环境、学生情况等。教师需要依据不同的情况随时做出相应的专业判断,而不同的判断会导致不同的实施效果。对于这点,这是我仍然要提高的。
学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能力及文化的高低、学习兴趣的高低、学习背景、受教育经历;家庭背景、自信心高低、自我期望、学生的需要等,这些都是会影响课程实施的顺利进行。
结论
以上就是文章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相关理论所做的关于课程实施过程中影响因素的分析,经过整理和思考,希望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能够不断实践“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双赢互动。
参考文献:
[1]Marsh C J, Willis G. Curriculum : alternative approaches, ongoing issues[M]. Merrill/Prentice Hall, 1999.
[2]简楚瑛.课程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项目化教学;课程实施;学生;教师
项目化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行为导向”教学法的一种。其实施的流程如下:明确项目任务(教师提出任务,同学讨论)、制定计划(学生制定,教师审查并给予指导)、实施计划(学生分组、明确分工及合作完成)、检查评估(学生自我评估、教师评价)、归档或应用(记录归档、应用实践)。文章从宏观改革环境、中观学校资源和微观教师与学生教学这三个方面来探究影响项目化课程实施的因素。
课程实施的界定
不同学者对于课程实施的定义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富兰(Fullan)提到:课程实施是使使变革(change)成为实践的过程。利思伍德(Leithwood)认为课程实施是实施缩短现存实践与创新(innovation)所建议的实践之间的差异。劳克斯与利伯明(Loucks﹠Liebennan)也认为一个新的实践之实际使用情况(actualuse)。谢乐,亚历山大及刘易斯(Saylor,
Alexander﹠Lewis)提出:教学(instruction)过程是课程计划的实施,这个过程通常(但不一定)涉及教学(teaching)—学校环境内出现的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虽然不同学者的观点不同,但是,可以看到,他们都强调课程实施是一项时间活动,涉及学生和教师两个主体的互动过程。故课程实施概念的提出也指导着教师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抓住改革的关键点。结合美国学者Fullan在《教育改革的新含义》一书中列出了影响课程实施的15个因素,下面,结合教学经验,重点从宏观教育系统改革、中观学校场所和微观师生和课程本身的角度,分析这些因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宏观层面:积极的教育改革环境为项目化教学的推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增加了对课程实施过程、课程设计等方面开展了改革,期望将“教师被动教、学生被动学”的情况,转变为“教师主动教、学生主动学”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师和学生教学效果的双赢体现。这种全球化的教学实施方案的重视,为本校课程实施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宏观环境。
在我国,政府机构是影响课程变革的重要力量,比较可喜的是,我国教育部门、四川省相关教育部门也非常注重课程实施的过程和效果。每年组织的优秀教师巡讲活动就是很好的证明。这些都为提高教学实施效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中观层面:学校资源为课程实施的效果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本校一直以来重视教学实施的效果,为此,开放了学生评教平台、督学专家评教平台、同行评学平台和第三方评学平台,这对于督促教师教学方案的确定、实施与反思提供了很好的监督机制。但与此同时,学校还提供了优势资源供教师们学习。比如,每年学校都会组织1~2次教学技能培训、1~2次优秀教师课堂展示等供教师们观摩、学习,以期每位教师能够提高课程实施的效果。
微观层面:课程设计本身、教师和学生因素是目前教学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
选取社会科学研究法这门课程作为实验课程,分析在课程设计本身、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存在的限制条件。
课程设计本身
课程设计应具有适合性、明确性、复杂性、可操作性。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是适合推行项目化教学的,也就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是,本门课程的一个缺陷是对明确性的操作明显不足。所谓的明确性,即能让实施者明确地知道应该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和怎么做的明确程度。在课程实施大纲中,只是笼统的决定了在不同的调研阶段应该达到哪些能力,但是并没有针对性、具体的指标,这可能是课程改革处于初期阶段,经验不足造成的。
教师
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起关键性作用。特别还有是在课堂教学层面上,教师成为课程实施的核心。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面对许多与课程有关的问题,要熟悉各种教学资料,如教科书、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学生以及具体的教学环境等;在教学设计的课堂教学中,一些因素又经常会发生变化,如教学环境、学生情况等。教师需要依据不同的情况随时做出相应的专业判断,而不同的判断会导致不同的实施效果。对于这点,这是我仍然要提高的。
学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能力及文化的高低、学习兴趣的高低、学习背景、受教育经历;家庭背景、自信心高低、自我期望、学生的需要等,这些都是会影响课程实施的顺利进行。
结论
以上就是文章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相关理论所做的关于课程实施过程中影响因素的分析,经过整理和思考,希望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能够不断实践“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师和学生双方的双赢互动。
参考文献:
[1]Marsh C J, Willis G. Curriculum : alternative approaches, ongoing issues[M]. Merrill/Prentice Hall, 1999.
[2]简楚瑛.课程发展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