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误读《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

来源 :中学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fj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化学教材中“两表”伴随始终,其中《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下面称《溶解性表》)一些信息易误读,导致理解、运用出错。本文仅根据《溶解性表》在中学化学应用角度收集常见一些错例,供复习参考。
  一、忽视“溶、挥”物质与条件关系
  《溶解性表》中有四处标明“溶,挥”,在实际应用时易混淆错用。现分别讨论其区别。
  1.HNO3(溶,挥)
  (1)在稀溶液中,产生为硝酸,溶于水,不能用“↑”;
  (2)固体或浓溶液(或浓硫酸)反应产生硝酸易挥发,用“↑”表示。类似有HCl(溶,挥),在水溶液生成氯化氢不用“↑”,氯化钠固体与浓硫酸,加热反应生成氯化氢用“↑”:2NaCl(固)+H2SO4(浓)△
  Na2SO4+2HCl↑
  2.NH3·H2O(溶,挥)
  (1)氨与水以体积比1∶700溶解,在稀溶液、冷溶液中生成氨溶于水,即产物以“NH3·H2O”形式出现。
  (2)在浓溶液或加热或固体,加热反应产生的氨,以气体NH3形式,且标注“↑”。
  (3)在银氨溶液中反应,因生成氨量少,且溶液为稀溶液,生成氨,以NH3形式,但不标示“↑”。
  (4)双水解反应或NH+4水解反应中,水解程度弱,用可逆号表示,且产物以“NH3·H2O”形式。
  (5)在铵盐溶液中加入碳化钙,过氧化钠等溶于水放热的固态物质,产生中氨以气体NH3形式,且标明“↑”。
  3.H2CO3(溶,挥)
  二氧化碳溶于水,以H2CO3形式存在;碳酸不稳定,挥发出来就分解,以CO2形式存在。
  (1)HCO-3水解或双水解不产生沉淀,则生成的二氧化碳以H2CO3形式。
  (2)碳酸盐、碳酸氢盐与足量酸反应,碳酸氢盐受热分解等生成二氧化碳,以“CO2”形式,且标明“↑”。
  (3)盐类双水解且产物有难溶物,如氢氧化铝、氢氧化铁、氢氧化镁等,产生二氧化碳,以“CO2”形式,标明“↑”。
  (4)如果盐类水解,在煮沸条件下进行,生成二氧化碳以气体形式。如水垢水解:
  MgCO3+H2O
  △Mg(OH)2+CO2↑
  二、忽视微溶物存在形式与分散系关系
  《溶解性表》中有四种微溶物:氢氧化钙、硫酸钙、硫酸银、碳酸镁。反应物中微溶物,如果微溶物已溶解,以水溶液形式,这些微溶物都是强电解质,它们完全电离,以离子形式出现;在悬浊液中,大量微溶物以固态形式出现,用化学式表示。例如,碳酸钠溶液与石灰乳反应:
  Ca2++CO2-3CaCO3↓(错误)
  Ca(OH)2+CO2-3CaCO3↓+2OH-(正确)
  石灰乳吸收氯气制漂白粉:
  2OH-+Cl2Cl-+ClO-+H2O(错误)
  2Ca(OH)2+2Cl2
  2Ca2++2Cl-+2ClO-+2H2O(正确)
  如果微溶物作为生成物,以化学式形式表示,因为微溶物沉淀析出。在溶液里离子大量共存判断题中,易误作为“溶液”处理,生成微溶物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因为生成物为微溶物。例如,Mg2+与CO2-3、Ca2+与OH-、Ag+与SO2-4等在溶液中都不能大量共存.
  三、忽视符号“—”与物质稳定性关系
  大纲版教材《溶解性表》中,氢氧化银,碳酸铁、碳酸铝标有“—”,而新课标版教材将碳酸铜“↓”改为“—”,共四种物质标有这种符号。在学习中,部分学生误认为没有这四种物质或认为这些离子之间反应不存在,片面理解溶解性表下面“注释”。实际上,“—”表示两种情况:
  (1)物质不稳定,在常温下很容易分解。如氢氧化银存在时间很短,易分解生成氧化银:Ag++OH-AgOH(白)↓
  2AgOHAg2O(褐色)+H2O
  在配制银氨溶液的实验中,能见到白色浑浊,但迅速转化成褐色沉淀。
  (2)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其他物质,如Al2S3在水溶液中会发生双水解反应而在水中不存在。
  四、忽视物质存在与反应物的量关系
  在《溶解性表》中,氢氧化铝为“不”,部分学生就认为强碱与可溶性铝盐溶液反应都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实际上,铝盐与强碱反应产物与反应物相对量有关。
  若n(OH-)n(Al3+)≤3,则发生反应:
  Al3++3OH-Al(OH)3↓
  若n(OH-)n(Al3+)≥4,则发生反应:
  Al3++4OH-AlO-2+2H2O
  若3  Al3++3OH-Al(OH)3↓
  Al(OH)3+OH-AlO-2+2H2O
  五、忽视物质稳定性与环境关系
  在《溶解性表》中,氢氧化亚铁为“不”。易误解为碱与亚铁盐反应生成稳定的氢氧化亚铁,即氢氧化亚铁可以存在于任何条件下。实际上,氢氧化亚铁很不稳定,稳定性比亚铁盐的差。只有在无氧条件下存在。在有氧气存在的环境中,很容易转化为红褐色氢氧化铁:
  4Fe(OH)2+O2+2H2O4Fe(OH)3
  六、忽视物质溶解性与溶解度关系
  中学化學将根据物质溶解度将物质分为表1所示四类。
  物质分类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溶解度(20℃)>10 g1 g~10 g0.01 g~1 g<0.01 g
  部分学生见到《溶解性表》中“不”就误认为该物质不溶于水或水中溶解度为“0”,其实,《溶解性表》中“不”就是指“难溶物”,而不是真正意义“不溶”,世界没有绝对不溶物。
  通过上述对《部分酸、碱和盐溶解性表》中易混易错信息分析,解决了学生学习化学中存在的一些困惑,有利于全面、深刻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减少认识错误。
其他文献
化学与技术高考热点题型刘顺岭未
期刊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中学化学教材体系的另一条主线,其中之一的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是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联系最广的一种,因此新型电池成为高考题材中的“宠儿”,以新型电池为载体考查了学生对电化学原理及其应用的掌握程度。由于题材新、陌生度高,综合性强,有些学生的知识容量有限,难以识别和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本文举例说明仅就以新型电池来考查原电池工作原理的考查形式。  例1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如图1
期刊
图像题是以图像的形式将一些相关量之间的关系通过形象直观的曲线表示出来,把化学原理抽象为数学问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曲线的数学意义和化学意义之间对应关系的分析、理解和运用能力,是一类难度较大的题型。要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做到“五看”,一看坐标(纵、横坐标的含义)、二看起点(图像的起点)、三看拐点(图像的拐点及终点)、四看比例(看图像中横纵坐标的比例关系)、五看特征(看图像的走向,如上升还是下降)。其次把
期刊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也就是说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对学习的效果有很重要的作用。如何使学生“乐知”?现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论述:创设引发兴趣的教学情景;营造轻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亲自参与教学过程,在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快乐;利用化学学科的内在美,来感染学生。  一、创设引发兴趣的教学情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才能更快
期刊
科学取向教学论对教学实践的重要贡献,就是它认识了不同类型的学习与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之间的必然联系。根据该教学论可将现有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分为如下几类课型:元素化合物课、概念课、原理课、基本技能课、高级技能课、复习课等。  其中,概念课的教学具有三个显性的教学任务:  1.知道概念是什么(名称、定义、属性和例证分析);  2.运用概念去办事(分类、属性的运用);  3.辨明新概念与有关概念的关系,形成
期刊
在人教版《必修2》教材中,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是学生学习掌握乙醇性质的关键实验。  课本中的实验操作为:“向1支试管中加入3 mL~5 mL乙醇,取一根10 cm~15cm长的铜丝,下端绕成螺旋状,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插入乙醇中,反复几次。注意观察反应现象,小心闻试管中液体产生的气味。”这种方法尽管简单易操作但是要使用更多的乙醇,产物的检测也不够严谨。同时,学生的注意力往往集中于铜的变化而忽略该反
期刊
晶体组成与结构是涉及了晶体的组成微粒以及微粒在空间的立体排布,建立晶体组成的空间“三维构型”的模型有利于强化对晶体的结构认识。在不同版本的教材中大多都展示了不同晶型的“晶胞”结构,利用“堆积”关系强化了晶体的延伸与大构型。  一、常见四种晶体类型的性质比较(见表1)  二、“三维构型”之于常见晶体结构  1.“正四面体”常见构型  (1)以CH4 、CCl4等为代表的单分子构型(如图1所示),该“
期刊
支架式”教学模式是以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依据的,该理论提出了学生的“现有发展区”“可能发展区”及其两个水平之间的“最近发展区”。“支架式”教学模式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Scaffolding),以问题作为载体,为学习者从“现有发展水平”顺利抵达“可能发展水平”提供一种台阶,即为学生设置合理的“思维台阶”,逐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就像沿着脚手架一样步步攀升。下面以学生
期刊
盐酸、硫酸和硝酸俗称“三大强酸”。浓盐酸具有还原性,而稀盐酸没有还原性。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而稀硫酸的氧化性较弱,且浓硫酸与稀硫酸的氧化性的本质不同,浓硫酸的还原产物为SO2,而稀硫酸的还原产物为H2。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强,浓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2,而稀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在求解有关浓盐酸、浓硫酸或浓硝酸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题时,要注意随着反应的进行,浓酸会变成稀酸(浓盐酸会变成稀盐酸,浓
期刊
复分解反应是化学反应中重要的反应类型之一,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是学好酸碱盐知识的关键之一,是中考的常考点,因此必须理解并会应用复分解反应解题。  应用一: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  方法归纳:假设复分解反应能够发生,写出两两交换后的生成物。若生成物中有沉淀或气体或水,则反应能够发生,将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若生成物中无沉淀或气体或水,则反应不能发生。(注:反应物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