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顾名思义,混龄教育,是指将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编在一起进行学习或者游戏,这是学前教育的组织形式之一。这种教育方式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将以幼儿园开展混龄绘画教育为切入点,分析混龄教育对幼儿的认知能力,情感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幼儿园;混龄教育;绘画社团;社会行为
引言:
动物学家很早就有研究表明,在自然界当中,不管是哪一个以群体的方式生存发展下来的物种,都是在和不同年龄的同类伙伴的交往和活动之间得到发展的。而人类,作为自然界中最具有社会性的群居性动物。人类的幼儿,本能地渴望与同伴在一起玩耍,这是与生俱来的特性。然而,我们国家的特殊国情和一些符合国情的政策导致了一个中国特有的现象--独生子女,随之而来的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成了我国独有的教育问题。
而由于幼儿时期同伴群体的缺失,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无法从小体会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感受。很显然,这对幼儿的社会化心理是非常不利的,这就很容易造成幼儿成人后依然持续童年时期的个体中心主义,以至于无法很好的适应社会,很多时候导致悲剧的发生。
一、什么是混龄教育
所谓混龄教育是指,幼儿园在编排班级的时候将年龄差在12个月以上的幼儿编排在一起,让处于不同的身心发展水平的幼儿在相同的环境下共同生活共同玩耍共同学习。这种教育模式符合现代很多教育学家主张的从幼儿学前开始实行民主的教育。同时随着幼儿教育事业改革的发展,我国的学前教育也越来越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而这种学前教育模式无疑是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在不久的将来也许会成为一个学前教育的大趋势。
二、幼儿园开展混龄绘画社团的实际意义
(一)对幼兒的社会认知体验有积极的影响
一方面年龄较小的幼儿都有着非常强烈的同年长的同伴一起玩耍的欲望,低龄幼儿在与年长的孩子一起活动的时候,对年长伙伴的观点和情感较为强烈;另一方面,年长的幼儿也喜欢同比自己年龄小的伙伴交往,是因为在这种交往和活动的过程中,更容易体验到“成人感”。因此,混龄教育可以使得幼儿能够从多个角度来加深对社会对人际关系的摸索。
这里有一个教学实例,某艺术幼儿园就开创了一种幼儿非常喜欢的混龄教学模式—绘画社团。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班中班大班的不同年龄的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社团,每个人都选好以后,教师向幼儿发送入团通知书,并制定社团章程,再接着由幼儿投票选举团长,以后每次社团活动,团长都要负责点名并引导团员共同开展活动,而小团员们就必须要在团长的带领下齐心协力完成“项目”,如果项目完成的好,奖励是集体的;如果项目完成的不好,那么失败也是集体的。这样的模式,可以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从小树立正确的集体荣誉感,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社会认知体验。
(二)对幼儿情感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混龄编排的班级中,由于年龄差异的存在,年龄较小的幼儿更容易引发较大年龄幼儿的友好感情。这样的小群体,因为年龄差异,为年龄较小的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观察和模仿的机会,因此在交往的过程当中的角色和心理上的体验等等都对幼儿情感能力的发展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当然前提是教师应该密切观察,必要的时候给以恰当的引导。
比如某艺术幼儿园的混龄绘画社团,在选择活动主题的时候,所有的团员可以畅所欲言,但是一般情况下,年龄较小的幼儿会模仿年龄较大的幼儿的意见,因此也很容易达成一致意见。有一个社团一次活动中最后确定的主题是“百变机器人”。团里的低龄幼儿在年龄较大的团员的带动下,也纷纷发挥想象力,完成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一次创意之旅。
因此说,混龄教育为幼儿创造了一个更新的,也更复杂的迷你型的社会,这样一来,幼儿比在同龄的群体中会得到更多的,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为日后幼儿成为社会人,并且一步步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混龄社团这个迷你型小社会当中,不光年龄较大的幼儿能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收获到别人的赞扬和崇拜,年龄较小的幼儿同样能感受到来自同伴的爱护和帮助,这就在无形当中强化了幼儿的亲社会心理,为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正如该艺术幼儿园的混龄绘画社团在开展主题为“开花的树”活动的时候,辅导教师给了每位团员一张半成品的画纸-上面只有光秃秃的树干和树枝,要求团员发挥自己的想象将这棵“开花的树”完成。起初小班的团员不太了解要求,但是中班和大班的幼儿非常主动的来帮忙,有的用自己的作品示范,有的耐心用幼儿的语言讲解,最终在较大年龄幼儿的帮助下,所有幼儿都成功完成。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混龄教学是一种更适合幼儿的学前教育模式,可以增加幼儿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个体的认同感,可以提高幼儿在集体中的交流和适应能力。没有条件混龄编排班级的幼儿园可以效仿本文中举例的这家开展混龄绘画社团的艺术幼儿园,当然,也可以是混龄生物社团,混龄体育社团,混龄舞蹈社团等等。混龄学前教育对于幼儿有着莫大的好处,在学前时期,就开始尝试承担责任,分享集体荣誉,当他们步入社会以后,必然能够以最健康的心理状态应付不同的社会分工和个体之间的合作,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肖滢, 何小芬. 幼儿混龄美术游戏在幼儿园开展的实际意义[J]. 大众文艺, 2017(21):220-221.
[2]徐侠. 幼儿园“混龄式”美术工作坊的构建与实施——以“三室三坊”中的“造型室”为例[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7(03):117-120.
关键词:幼儿园;混龄教育;绘画社团;社会行为
引言:
动物学家很早就有研究表明,在自然界当中,不管是哪一个以群体的方式生存发展下来的物种,都是在和不同年龄的同类伙伴的交往和活动之间得到发展的。而人类,作为自然界中最具有社会性的群居性动物。人类的幼儿,本能地渴望与同伴在一起玩耍,这是与生俱来的特性。然而,我们国家的特殊国情和一些符合国情的政策导致了一个中国特有的现象--独生子女,随之而来的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成了我国独有的教育问题。
而由于幼儿时期同伴群体的缺失,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无法从小体会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感受。很显然,这对幼儿的社会化心理是非常不利的,这就很容易造成幼儿成人后依然持续童年时期的个体中心主义,以至于无法很好的适应社会,很多时候导致悲剧的发生。
一、什么是混龄教育
所谓混龄教育是指,幼儿园在编排班级的时候将年龄差在12个月以上的幼儿编排在一起,让处于不同的身心发展水平的幼儿在相同的环境下共同生活共同玩耍共同学习。这种教育模式符合现代很多教育学家主张的从幼儿学前开始实行民主的教育。同时随着幼儿教育事业改革的发展,我国的学前教育也越来越注重幼儿的全面发展。而这种学前教育模式无疑是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的,在不久的将来也许会成为一个学前教育的大趋势。
二、幼儿园开展混龄绘画社团的实际意义
(一)对幼兒的社会认知体验有积极的影响
一方面年龄较小的幼儿都有着非常强烈的同年长的同伴一起玩耍的欲望,低龄幼儿在与年长的孩子一起活动的时候,对年长伙伴的观点和情感较为强烈;另一方面,年长的幼儿也喜欢同比自己年龄小的伙伴交往,是因为在这种交往和活动的过程中,更容易体验到“成人感”。因此,混龄教育可以使得幼儿能够从多个角度来加深对社会对人际关系的摸索。
这里有一个教学实例,某艺术幼儿园就开创了一种幼儿非常喜欢的混龄教学模式—绘画社团。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班中班大班的不同年龄的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社团,每个人都选好以后,教师向幼儿发送入团通知书,并制定社团章程,再接着由幼儿投票选举团长,以后每次社团活动,团长都要负责点名并引导团员共同开展活动,而小团员们就必须要在团长的带领下齐心协力完成“项目”,如果项目完成的好,奖励是集体的;如果项目完成的不好,那么失败也是集体的。这样的模式,可以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从小树立正确的集体荣誉感,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社会认知体验。
(二)对幼儿情感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混龄编排的班级中,由于年龄差异的存在,年龄较小的幼儿更容易引发较大年龄幼儿的友好感情。这样的小群体,因为年龄差异,为年龄较小的幼儿提供了更多的观察和模仿的机会,因此在交往的过程当中的角色和心理上的体验等等都对幼儿情感能力的发展起到一个很好的作用,当然前提是教师应该密切观察,必要的时候给以恰当的引导。
比如某艺术幼儿园的混龄绘画社团,在选择活动主题的时候,所有的团员可以畅所欲言,但是一般情况下,年龄较小的幼儿会模仿年龄较大的幼儿的意见,因此也很容易达成一致意见。有一个社团一次活动中最后确定的主题是“百变机器人”。团里的低龄幼儿在年龄较大的团员的带动下,也纷纷发挥想象力,完成了属于他们自己的一次创意之旅。
因此说,混龄教育为幼儿创造了一个更新的,也更复杂的迷你型的社会,这样一来,幼儿比在同龄的群体中会得到更多的,更深层次的情感体验,为日后幼儿成为社会人,并且一步步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对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混龄社团这个迷你型小社会当中,不光年龄较大的幼儿能体会到帮助别人的快乐,收获到别人的赞扬和崇拜,年龄较小的幼儿同样能感受到来自同伴的爱护和帮助,这就在无形当中强化了幼儿的亲社会心理,为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正如该艺术幼儿园的混龄绘画社团在开展主题为“开花的树”活动的时候,辅导教师给了每位团员一张半成品的画纸-上面只有光秃秃的树干和树枝,要求团员发挥自己的想象将这棵“开花的树”完成。起初小班的团员不太了解要求,但是中班和大班的幼儿非常主动的来帮忙,有的用自己的作品示范,有的耐心用幼儿的语言讲解,最终在较大年龄幼儿的帮助下,所有幼儿都成功完成。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混龄教学是一种更适合幼儿的学前教育模式,可以增加幼儿对集体对社会的责任感和对个体的认同感,可以提高幼儿在集体中的交流和适应能力。没有条件混龄编排班级的幼儿园可以效仿本文中举例的这家开展混龄绘画社团的艺术幼儿园,当然,也可以是混龄生物社团,混龄体育社团,混龄舞蹈社团等等。混龄学前教育对于幼儿有着莫大的好处,在学前时期,就开始尝试承担责任,分享集体荣誉,当他们步入社会以后,必然能够以最健康的心理状态应付不同的社会分工和个体之间的合作,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肖滢, 何小芬. 幼儿混龄美术游戏在幼儿园开展的实际意义[J]. 大众文艺, 2017(21):220-221.
[2]徐侠. 幼儿园“混龄式”美术工作坊的构建与实施——以“三室三坊”中的“造型室”为例[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7(03):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