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司法考试守护司法尊严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sj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到一年司考放榜日,又是几家欢乐几家愁。自然不是所有司法考试过关的考生都得到欢乐,通过只是取得了一个法律职业的从业资格,并不意味着就能进入法律职业圈。事实上,越来越多过关的考生年复一年地在司法机关门外徘徊,因为司法机关每年向社会开放的增编补员名额太少。
  与此相映照,并非所有没过关的考生都将陷入忧愁。比如对一些已是中西部地区司法机关在编人员的考生来说,他们参加司考不过是“热热身”。在统一的司考之外,还有一场系统内的“特权司考”正在等着他们——这种“只能做不可说”的内部考试,就是“单独组织在职法律职业人员统一司法考试试点”。据了解这种“试点”在有的地区通过率居然达到95%。如果说这些年司法考试因通过率过高而有“放水”之嫌,那么“特权司考”简直是决堤溃坝。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统一司法考试制度实施之前的状况。其时的初任审判员、助检员/检察员、助检员考试与律师资格考试相比,就难度而言堪称天壤之别。在那个“前司考时代”,“两院”的资格考试不仅自行出题、自行组织、自行阅卷,最后还是自行决定合格率,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
  正如贺卫方教授当年所言,各自为政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损害了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意识”“进入门径的差别加剧了三职业之间的分裂和司法决策的混乱”。当时调侃法官与律师错位的段子比比皆是,有“法官一思考,律师就发笑”;还有“律师的主要任务,就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法官搞清楚相关的法律规定”。法律职业之间分裂如此,法院权威与司法公信的不彰也就不难理解。
  在各界的共同呼吁与努力推动下,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三考合一”终于在2002年成为现实。统一司法考试被普遍认为是最近十余年来司法领域最大、也是最实质的改革成果,誉之为司改“里程碑”也不为过。在这一制度中,根深蒂固的“官本位”受到冲击,作为专业技能的法律技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较之因人而异的道德考察,司法考试也更能保证公平和体现公正。
  但这一制度也不可避免地伤及某些既得利益阶层。一是之前已经在编却又没有法律资格的“政法干警”,他们将无法走个形式就自然进入司法官序列;二是之后“两院”的主要领导在招人方面,想利用特权就要困难得多,即便利用特权让人进了“两院”的门,没通过司考也很难有好的发展前景。
  统一司法考试的“统一性”最终受到了挑战。《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人民法院基层基础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所列出的理由是,“扩大单独组织在职法律职业人员统一司法考试试点范围”,旨在“直接、快速、有效解决西部边远地区、民族地区法官短缺问题”。
  西部边远地区、民族地区果真存在严重的法官短缺,以至于不得不借助于“特权司考”来加以弥补吗?且不说这种说法本身就存疑无据,因为越是边远地区,越拥有“无需法律的秩序”。熟人社会的纠纷解决,与流动人口聚集地有着不同的化解之道。仅就两种社会形态而言,陌生人社会更需要法官。
  对于以适用国家法为职责的司法机关,具备基本的法律素养是必要的前置条件。司法考试并不是选拔性考试,而只是一个资格考试。司法考试的制度诉求主要是法律职业的同质化,而不是精英化。司法考试对考生的要求仅仅是及格(60分万岁),而不是优秀——这是从事法律三职业的最低门槛。法官本应是精英中的精英,若连法律行业的最低门槛都要靠特权照顾,谈何职业尊荣?
  事实上,司法考试与早期的律师资格考试相比,难度已大大降低,通过率则是大幅提升。司法考试2008年报名人数为37万人,通过率为27%;2009年报名人数42万人,通过率为22%;2010年报考39万人,通过率大概为20%。与律师资格考试长期一位数的通过率相比,司法考试确有“放水”的嫌疑。
   而“放水”的司法考试仅在2008年到2010年,就有27万多考生拿到了法律职业资格证。哪怕其中只有十分之一的考生进入司法机关,人员也多达2.7万,足以弥补司法官的缺额。更何况,在正常的公开招考之外,还可以向律师群体开放遴选司法官。即便西部边远地区因地缘因素,无法吸引高层次的法律人才,也可以通过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对口支援,以及全国范围内司法官的灵活调配和多重奖励来加以解决。
   事实上,现行司法考试制度已经正视了边远地区、民族地区法律职业者缺乏这一难题。司法部从2003年开始,就不断为此开口子。截至2010年底,国家司法考试适用优惠政策地区覆盖了全国25个省份的1213个县(区、市)。2011年,放宽报名学历条件地区合格分数线分为四档,其中最低的西藏自治区合格分数线仅为280分。如此优惠之下,还要悄悄地搞“特权司考”,让人怀疑它究竟是不是为了弥补司法官的缺额。“特权司考”的实际作用,在部分地区已异化为部分人的“福利”。让那些通过司考无望的行政人员甚至是工勤人员由此解决“法官资格”,进而让他们能领到一份“法官津贴”的途径。
  所以,问题的根本并不在于西部边远地区缺法官,而在于有资格、想进去的进不去;进去了、通不过司考的又赖着不出来。本来是“铁饭碗”无法打破,却要照顾那群不合格的人,让他们利用特权通过考试并继续留在司法机关。对无识无才者如此迁就,这种“特权司考”与统一司法考试的初衷已背道而驰。
   作者为海南大学副教授
其他文献
冬日阴霾笼罩欧洲大陆。希腊总理换将,意大利前总理贝卢斯科尼黯然下台。然而,政治舞台上的角色变换并没有扫除欧洲上空的阴霾。欧债前景仍不明朗,欧洲央行经济学家甚至警告:欧盟面临“失去的十年”的风险。  不过,在波兰经济学家、华沙大学教授科勒德克看来,欧洲经济陷入长期衰退的可能性并不大,“欧元将会生存下去,但是需要非常严格的安全措施,还需要制度化的改革”。  在波兰经济转型过程中,科勒德克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多年的快速增长之后,美的快车的驾驶者们终于开始放慢行驶的速度。2011年底,有关美的裁员的消息更令外界瞩目:这家长期持续增长的企业是否被迫进入寒冬?   实际上,这更像是一场美的基于市场变化而有所筹谋的变速计划。早在半年之前,2011年5月初,平日里极少过问公司具体事务的何享健,邀集身边几位高管提出要去走一走市场。过去数年当中,这已成为何享健的一种惯例。就在这一次例行的“走市场”之后,美的集团掌
期刊
每天早上8点半,宁伍(化名)的妻子都要看着5岁的儿子小同(化名)坐上那辆拥挤不堪的校车,经过3个行政村,12个自然村,8公里左右的路程,到达榆林子镇上唯一的幼儿园——小博士幼儿园,直到下午5点半返回。但这一天,她只能守候着昏迷在庆阳市人民医院的孩子,等待他的醒来。  11月16日9时15分,甘肃省正宁县小博士幼儿园一辆黄色金杯面包车改装的校车,搭载幼儿及教师63人,行驶至榆林子镇西街道班门前时,与
期刊
作为服务于学术象牙塔的出版社,中华书局堪称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书局的创办者陆费逵先生,驾鹤西游70年后,生平已渐渐为世人淡忘。当年曾有三位“伯鸿先生”名满上海滩,一位是陆伯鸿,大商人;一位是费伯鸿;还有一位陆费伯鸿,也就是陆费逵,伯鸿是他的字。从前人们往往将这三位弄混。有趣的是,这位陆费伯鸿,既可称为陆伯鸿,也可以称为费伯鸿,“陆费”是合姓,由陆、费两姓合并而来。   “陆费”这类合姓,与“兼祧”
期刊
“我们的目标是在‘十二五’期间真正成为全国性的交易平台。”10月14日,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下称重庆联交所)总裁任斌告诉《财经》记者。  此前一天,最高法院副院长苏泽林带队考察该交易所,认为重庆将司法拍卖在联交所统一进场的改革“合法、合序、合情”。  成立七年来,经过多次演变的重庆联交所,正在向全国性交易平台迈进。2010年,该所累计实现交易2700多宗,交易额316亿元;而从2004年至2010
期刊
“确因检察官短缺,急需通过试点考试取得C证(特殊管理,仅限本地使用的),可以参加扩大试点考试”“要严格在内部运作,不要对外宣传张扬”。近日,一份名为“关于《2011年单独组织在职法律职业人员统一司法考试》有关事项的通知”的文件(下称“通知”)在网上流传,引发广泛争议。  这份通知落款为“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政治部”,于2011年11月1日下发给下属单位。“通知”称,“司法部决定2011年继续单独组织在
期刊
“我相信现在很多人都醒悟到,这个行业不是想做就能做的!”11月16日,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无锡尚德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施正荣说。在他身后,红极一时的中国光伏组件行业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寒冬。  11月12日,江苏省有关领导在南京召集包括无锡尚德(NYSE:STP)、常州天合光能(NYSE:TSL)在内的13家主要光伏企业负责人,磋商讨论目前光伏组件企业面临的形势以及解决办法。与会人士称,
期刊
新中国税收事业走过了不平凡的60多年历程。在回顾历史和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不能不面对那些亟待解决的深层次问题:税收收入持续超常增长,使中国的宏观税负不断攀升,对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增加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征管不严、执法不公和逃漏税大量存在,由此而产生的税负不公平和对税法遵从的消极影响,正在严重侵蚀着税收法治的健康发展。  对于上述问题及解决对策,在笔者看来,长期存在但并未引起重视的高法定税负,是中国
期刊
11月11日,国家海洋局公布了对蓬莱19-3油田溢油事故的调查结论: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下称“康菲中国”)在生产作业过程中违反总体开发方案,制度和管理上存在缺失,在明显出现事故征兆后未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导致重大海洋污染事故。  作为蓬莱19-3油田项目的控股方及监管者、康菲中国的合作伙伴,中海油并未被上述结论提及。  中海油内部人士表示:依据国际惯例,作业者(即康菲中国)须承担当前责任,此后再
期刊
团结观念发展过程中遭遇到的一个困难是如何既获得多样性又不带来成员之间相互疏离的问题。  团结这种感觉容易成为僵死的东西,这在变革时期将会非常危险。要求人们采取共同行动,这是合情合理的,但总存在着人们无法达成共同认识的危险,而强制人们达成共同理解,往往会阻碍或耽误正当行动。  没有哪个共同体或文化能够获得充分的自我意识或自我认识。意识增强的过程在本质上通常并不稳定,具有个体性和试探性特征。有意无意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