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央行宣布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贷款利率下限,意味着利率改革正式实施,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逐步加大。如何主动顺应利率改革的宏观大势,实现经营模式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这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商业银行;利率改革;转型升级
利率作为使用资金的价格,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是广泛的。去年10月25日起,央行宣布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这对商业银行的利率管理水平、风险定价能力、客户营销能力都带来严峻挑战,需要商业银行更好更快地推动经营模式转型升级。
一、利率改革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1.推动商业银行的市场化竞争。随着利率改革成为大势所趋,使得商业银行在经营之时,可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结合自身的经营模式,综合考虑市场利率,并且根据客户的信誉度、经营状况、发展前景以及对银行本身的贡献度来灵活地调整对其制定的资金价格。
2.加大利率市场化的风险。利率改革固然対商业银行的市场化经营带来了机遇,但值得注意的是,资金的调拨将更加频繁,势必加大了対商业银行保持竞争力,维持高利润的挑战,必须拥有足额的准备金防备挤兑的发生,以应对市场化可能存在的风险。
3.推动商业信用体系建设。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率管制开始松动,商业银行通过提高存款利率招揽客户,融资成本加大,为了以更高的贷款利率来维持自身的收益,商业银行对于客户信用的选择必将更加严格,以避免潜在的风险。从未来看,商业信用化体系建设必将成为重中之重。
二、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
1.行政体制限制。受体制制约,我国商业银行行政色彩浓厚,经营效率相对低下,难以形成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尽管大型商业银行经历了股份制改造,使商业银行朝着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发展,但距离现代市场需要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商业银行高效率的自主经营这一目标,依然任重而道远。
2.行业管理制约。经过长期的实践,我国的商业银行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在风险内控、风险管理、产品营销、定价机制、营销手段和员工激励机制上取得了很多新进展,但受金融行政主管部门制约,出于对商业银行经营系统性风险的考虑,实行较为严格的分业经营制度,导致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较为单一,缺乏有创新的金融产品,呈现出一定的同质化经营趋势。
3.盈利模式单一。虽然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其他业务发展迅速,但是利差收入仍是商业银行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以利差收入为主要形式。据有关资料显示,利差收入占到了 66.2%的份额,利差收入中又以批发银行业务的利差收入为主,非利息收入总体占比仍偏低,利差盈利模式在商业银行经营中占据主导地位。
三、利率改革背景下的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的对策及建议
1.健全有利于优化转型的制度模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作为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的重要内容的人力资源管理,又必须建立完善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业界普遍认为绩效考核是检验员工在一定的时间内,其产出对企业目标的贡献程度的计量的过程。绩效工资制度是建立在科学合理的业绩考评体系之上的,通过设计合理的业绩考核制度及目标值,以期能达到科学、先进、有效和完善等功效,可以最大幅度的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活力,把利润作为考核的核心指标,此外综合考虑其它相关的业绩指标。在不同的经营阶段,考核指标也有所不同,必须结合实际加以取舍。考核指标也不宜过多,宁缺勿滥,抓住主要矛盾即可。如:在年初,银行资金缺口比较大,就可以用吸储指标完成情况加以考核;而年底,银行结算时期,则应以净利润完成率作为主要考核指标。总而言之,要通过考核指标,充分调动一线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提高银行经营效益。
2.营造有利于优化转型的市场环境。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我国的商业银行产品创新机制和业务增长模式都是比较落后的,我国商业银行要改善这一现状必须从两方面入手,即扩大和改善中间业务和中小型企业业务。尤其是在利率市场化后,存贷利差不断缩小,这对商业银行强化市场化主体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快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在服务功能、 服务质量和服务范围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进行积极探索,逐步立足市场需求,开展高附加值和科技含量高的中间业务。有资料显示,花旗集团 50%以上的营业收入来自对个人客户的服务; 香港恒生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对全行利润的贡献率也在 48%以上。与这些金融集团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化主体功能的欠缺一目了然,相应的市场服务功能还比较弱化,亟待加强。这就迫切要求商业银行尽快转变过去的运作程序和服务方式,树立客户至上的营销观念和服务意识,认真研究金融市场运作规律和特点,采取切实措施,应对利率改革的宏观大势。
3.准确定位经营模式的转型方向。金融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走出去”战略是商业银行提升的又一重要途径,既要竞争,更要学习。师夷之长,学习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有益经验,是中国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国际化的道路也是商业银行学习国外的实践经验,逐步从分业模式向综合模式转型的内在保障。通过国际化,逐渐缩小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水平与世界商业银行经营水平的差距,这不仅可以提升中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能力和品牌价值,更可以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和增长点,在全球更大范围内分散经营风险,是商业银行在利率改革大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结语
利率改革对商业银行而言,既是机遇,更是挑战。需要商业银行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进一步完善配套机制和措施,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更好地推动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以提升未来的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这将是商业银行加快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陆岷峰,周慧琦.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J]. 宏观经济研究. 2008(09).
[2] 卢授永.美国经验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启发与借鉴[J]. 亚太经济. 2004(01).
[3] 凌敢.以新理念促进城市商业银行新发展[J]. 中国银行业. 2015(11).
[4]石云,左珺宜.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品牌建设现状的思考[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1).
[5] 王卫东.传统银行向智慧银行的转变[J]. 中国金融. 2015(18).
作者简介:林任祥(1985-9-),男,广东东莞,民族:汉 ,华南理工大学经贸学院金融系,学历: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
关键词:商业银行;利率改革;转型升级
利率作为使用资金的价格,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是广泛的。去年10月25日起,央行宣布对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等不再设置存款利率浮动上限,这对商业银行的利率管理水平、风险定价能力、客户营销能力都带来严峻挑战,需要商业银行更好更快地推动经营模式转型升级。
一、利率改革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1.推动商业银行的市场化竞争。随着利率改革成为大势所趋,使得商业银行在经营之时,可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结合自身的经营模式,综合考虑市场利率,并且根据客户的信誉度、经营状况、发展前景以及对银行本身的贡献度来灵活地调整对其制定的资金价格。
2.加大利率市场化的风险。利率改革固然対商业银行的市场化经营带来了机遇,但值得注意的是,资金的调拨将更加频繁,势必加大了対商业银行保持竞争力,维持高利润的挑战,必须拥有足额的准备金防备挤兑的发生,以应对市场化可能存在的风险。
3.推动商业信用体系建设。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利率管制开始松动,商业银行通过提高存款利率招揽客户,融资成本加大,为了以更高的贷款利率来维持自身的收益,商业银行对于客户信用的选择必将更加严格,以避免潜在的风险。从未来看,商业信用化体系建设必将成为重中之重。
二、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
1.行政体制限制。受体制制约,我国商业银行行政色彩浓厚,经营效率相对低下,难以形成有效的约束激励机制。尽管大型商业银行经历了股份制改造,使商业银行朝着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发展,但距离现代市场需要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商业银行高效率的自主经营这一目标,依然任重而道远。
2.行业管理制约。经过长期的实践,我国的商业银行管理水平有了一定的提升,在风险内控、风险管理、产品营销、定价机制、营销手段和员工激励机制上取得了很多新进展,但受金融行政主管部门制约,出于对商业银行经营系统性风险的考虑,实行较为严格的分业经营制度,导致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较为单一,缺乏有创新的金融产品,呈现出一定的同质化经营趋势。
3.盈利模式单一。虽然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和其他业务发展迅速,但是利差收入仍是商业银行收入和利润的主要来源,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以利差收入为主要形式。据有关资料显示,利差收入占到了 66.2%的份额,利差收入中又以批发银行业务的利差收入为主,非利息收入总体占比仍偏低,利差盈利模式在商业银行经营中占据主导地位。
三、利率改革背景下的商业银行经营模式转型的对策及建议
1.健全有利于优化转型的制度模式。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作为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的重要内容的人力资源管理,又必须建立完善的绩效考评指标体系。业界普遍认为绩效考核是检验员工在一定的时间内,其产出对企业目标的贡献程度的计量的过程。绩效工资制度是建立在科学合理的业绩考评体系之上的,通过设计合理的业绩考核制度及目标值,以期能达到科学、先进、有效和完善等功效,可以最大幅度的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活力,把利润作为考核的核心指标,此外综合考虑其它相关的业绩指标。在不同的经营阶段,考核指标也有所不同,必须结合实际加以取舍。考核指标也不宜过多,宁缺勿滥,抓住主要矛盾即可。如:在年初,银行资金缺口比较大,就可以用吸储指标完成情况加以考核;而年底,银行结算时期,则应以净利润完成率作为主要考核指标。总而言之,要通过考核指标,充分调动一线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提高银行经营效益。
2.营造有利于优化转型的市场环境。与国外商业银行相比我国的商业银行产品创新机制和业务增长模式都是比较落后的,我国商业银行要改善这一现状必须从两方面入手,即扩大和改善中间业务和中小型企业业务。尤其是在利率市场化后,存贷利差不断缩小,这对商业银行强化市场化主体功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进一步加快调整资产负债结构,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在服务功能、 服务质量和服务范围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进行积极探索,逐步立足市场需求,开展高附加值和科技含量高的中间业务。有资料显示,花旗集团 50%以上的营业收入来自对个人客户的服务; 香港恒生银行的个人金融业务对全行利润的贡献率也在 48%以上。与这些金融集团相比,我国商业银行的市场化主体功能的欠缺一目了然,相应的市场服务功能还比较弱化,亟待加强。这就迫切要求商业银行尽快转变过去的运作程序和服务方式,树立客户至上的营销观念和服务意识,认真研究金融市场运作规律和特点,采取切实措施,应对利率改革的宏观大势。
3.准确定位经营模式的转型方向。金融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走出去”战略是商业银行提升的又一重要途径,既要竞争,更要学习。师夷之长,学习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有益经验,是中国商业银行进一步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国际化的道路也是商业银行学习国外的实践经验,逐步从分业模式向综合模式转型的内在保障。通过国际化,逐渐缩小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水平与世界商业银行经营水平的差距,这不仅可以提升中国商业银行金融服务能力和品牌价值,更可以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和增长点,在全球更大范围内分散经营风险,是商业银行在利率改革大背景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四、结语
利率改革对商业银行而言,既是机遇,更是挑战。需要商业银行因地制宜,因势利导,进一步完善配套机制和措施,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更好地推动经营模式的转型升级以提升未来的自身的市场竞争力,这将是商业银行加快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陆岷峰,周慧琦.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J]. 宏观经济研究. 2008(09).
[2] 卢授永.美国经验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启发与借鉴[J]. 亚太经济. 2004(01).
[3] 凌敢.以新理念促进城市商业银行新发展[J]. 中国银行业. 2015(11).
[4]石云,左珺宜.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品牌建设现状的思考[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01).
[5] 王卫东.传统银行向智慧银行的转变[J]. 中国金融. 2015(18).
作者简介:林任祥(1985-9-),男,广东东莞,民族:汉 ,华南理工大学经贸学院金融系,学历: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