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明文是客观介绍事物或阐明事理的文体,目的是给人以知识,叫人明白事理。阅读说明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丰富知识,还可以提高科学与人文素养。可是笔者在执教中发现大多数学生不喜欢读说明文,即使读过了也只是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他们认为说明文简单明了,又缺少趣味性,边不屑一读。这样思想上不重视,加之又没有兴趣,其效果就可想而知了。学习过程中出现眼高手低的现象,阅读效率低下。要克服上述困难,就要学生尝到阅读说明文的甜头,思想上自然会转变,兴趣也会培养起来,这便是送给他们解决问题的钥匙,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四要"。
一要抓特征
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对于事物说明文,就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这样才便于理解全文。如《中国石拱桥》要说明的就是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特点;《苏州园林》要介绍的是苏州园林"美如图画"的特点;《故宫博物院》则体现的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独特风格等。而对于事理说明文,要弄清说明的中心,既作者所要阐述的事理。如《大自然的语言》介绍说明了物候学及其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奇妙的克隆》要说明的是什么是克隆技术,它的研制过程及其应用;《万紫千红的花》分析的是花儿呈现各种颜色的原因--花里含有花青素或胡萝卜素或不含色素。
二要明顺序
明确了说什么,还要看作者怎么说。这就是要理清思路,明确说明顺序。说媒顺序有三种,即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这可根据说明内容和一些标志性词语作出分析判断。若是介绍事物发展变化或制作程序的,通常要按时间顺序写。如《汉字的演变》、《书籍的变迁》和春蚕到死丝方尽》等,均用时间顺序写。如果是说明建筑物则往往按空间顺序安排,例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我们的教室》等就采用的空间顺序。而说明事理则常常用逻辑顺序,由现象到本质、由特征到功能,由主到次,由国到因等。根据一些标志性词语也可作出准确的判断。若用了表示时间的词语"年、月、日、时、分、秒"等就可能是时间顺序。如果运用了"东西南北中、左右上下内外"等方位词,采用的就是空间顺序。若用了表示主次、因果等关系的就是逻辑顺序。另外,还可以用排除法,如能准确判断没有使用其中两种顺序,那无疑应该是第三种了。
三要析方法
弄清了说明顺序之后,还需要进一步分析作者选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进行说明。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做诠释、摹状貌、画图表等。对此可以根据句子"对号入座"。其中容易混淆的就是"下定义"与"做诠释",而者有些相似,只是"下定义"要求揭示本质,语言要严密,"做诠释"要求则没有那么严格了。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这句话就用了下定义的方法。"统筹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这句话用的就是诠释方法,从一个侧面说明其应用范围。
四要品语言
學习任何文章,最终要落到对于语言的学习上。阅读说明文当然也不例外,分析说明语言的准确、简明、严密性是重点也是难点。说明文的知识性、科学性都要通过准确的语言来体现。其实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语言的准确有分寸主要通过一些限制性词语显示。如:"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其中"最"表示程度深,"顽强"表示沙漠难以治理危害性大,"之一"限定数量范围,表明除了沙漠之外,威胁人类的自然灾害还有别的。"我国石拱桥分布广,但不排除没有石拱桥的地方"。"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大多从范围上限制,表示引用活水的多,但又并不排除没有引用活水的池沼。"征服沙漠最主要的武器是水",其中"最主要"突出了水对于征服沙漠的重要地位。
总之,阅读说明文只要做到"四要",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阅读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一要抓特征
说明文根据说明对象可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两大类。对于事物说明文,就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这样才便于理解全文。如《中国石拱桥》要说明的就是中国石拱桥"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特点;《苏州园林》要介绍的是苏州园林"美如图画"的特点;《故宫博物院》则体现的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的独特风格等。而对于事理说明文,要弄清说明的中心,既作者所要阐述的事理。如《大自然的语言》介绍说明了物候学及其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奇妙的克隆》要说明的是什么是克隆技术,它的研制过程及其应用;《万紫千红的花》分析的是花儿呈现各种颜色的原因--花里含有花青素或胡萝卜素或不含色素。
二要明顺序
明确了说什么,还要看作者怎么说。这就是要理清思路,明确说明顺序。说媒顺序有三种,即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这可根据说明内容和一些标志性词语作出分析判断。若是介绍事物发展变化或制作程序的,通常要按时间顺序写。如《汉字的演变》、《书籍的变迁》和春蚕到死丝方尽》等,均用时间顺序写。如果是说明建筑物则往往按空间顺序安排,例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我们的教室》等就采用的空间顺序。而说明事理则常常用逻辑顺序,由现象到本质、由特征到功能,由主到次,由国到因等。根据一些标志性词语也可作出准确的判断。若用了表示时间的词语"年、月、日、时、分、秒"等就可能是时间顺序。如果运用了"东西南北中、左右上下内外"等方位词,采用的就是空间顺序。若用了表示主次、因果等关系的就是逻辑顺序。另外,还可以用排除法,如能准确判断没有使用其中两种顺序,那无疑应该是第三种了。
三要析方法
弄清了说明顺序之后,还需要进一步分析作者选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进行说明。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下定义、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做诠释、摹状貌、画图表等。对此可以根据句子"对号入座"。其中容易混淆的就是"下定义"与"做诠释",而者有些相似,只是"下定义"要求揭示本质,语言要严密,"做诠释"要求则没有那么严格了。如:"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方法",这句话就用了下定义的方法。"统筹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这句话用的就是诠释方法,从一个侧面说明其应用范围。
四要品语言
學习任何文章,最终要落到对于语言的学习上。阅读说明文当然也不例外,分析说明语言的准确、简明、严密性是重点也是难点。说明文的知识性、科学性都要通过准确的语言来体现。其实也是有规律可循的,语言的准确有分寸主要通过一些限制性词语显示。如:"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其中"最"表示程度深,"顽强"表示沙漠难以治理危害性大,"之一"限定数量范围,表明除了沙漠之外,威胁人类的自然灾害还有别的。"我国石拱桥分布广,但不排除没有石拱桥的地方"。"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大多从范围上限制,表示引用活水的多,但又并不排除没有引用活水的池沼。"征服沙漠最主要的武器是水",其中"最主要"突出了水对于征服沙漠的重要地位。
总之,阅读说明文只要做到"四要",诸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阅读效率也会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