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学生在不同的学段语文素养,使学生在语文上不断的成长进步,并对语文保有地热情与兴趣,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的衔接学生才会有继续学习语文的动力。
从小学及初中的教学目的上看,语文教学是一脉相承,小学强调对听说能力的培养,后者是在此基础上,具备独立文学赏析能力。由此可见,语文学习过程明显体现出逐步加深,互相联系的关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衔接"。何谓"衔接"?它指事物间相连接。如何做到中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联系与有效的衔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是语文教学延续性的重点。
(一) 掌握中小学教学大纲,熟悉中小学教材,处理好衔接
作为中学教师除了熟练掌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外,还要通读领会《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把中学教学目的、要求、内容等与小学比较,明确中小学两个阶段的差异与联系,增强教学的目的性。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因某些内容的重复性使学生产生厌学畏惧心理,这就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追根究底,问题就在于"衔接"环节,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应该具备延续性,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等就象一个个相互连接的齿轮,如何使之能各个齿轮自行转动的同时,能保障齿轮的交接处就显得尤为重要。新大纲很明显就给予了一定的考虑:小学低年级课文贴近儿童生活,充分考虑与儿童经验与想象的关系,课文类型以童话、寓言、诗歌、故事为主;中年级课文题材、体裁、风格多样,并有一定数量的科普作品;初中课文古代诗词和文言文占30%左右,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各占50%;高中加强了文学教育的分量,在整套教材的选文中,古今中外的文学作约占课文总数的60%,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研讀,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丰富精神世界。这就使三个层次的语文教学各有侧重,避免出现那种高中的有可能在初中课本出现,初中的有可能在小学中学习,小学的有可能在初中学习,初中的有可能在高中学的教学怪圈。新大纲中表明"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意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境之间的联系。"在此情况下,作为语文教师应将教材融会贯通,深入研究,才能充分把握意图,把语文教学带到新天地里;特别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者,不能割裂同小学教学的衔接,各自为政,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 采取各种措施,强化中小学语文知识衔接的针对性
在新生入学时进行一次摸底考试(难度不能太大,以免给学生一个下马威,造成学生厌学情绪,挫伤其积极性),排查知识"盲区","盲区"是指小学要求偏低或不作要求而初中需要或要求较高的知识或方法。对可能是中小学期间知识衔接中的漏洞进行摸底,让授课教师了解学生语文知识掌握的水平,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底子,在教学中可以从学生学过的知识内容引出新知识,使知识衔接更有针对性。
此外,教研组可组织教师将小学、初中的课程标准一一对照,分析其不同;召集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排查课程标准中、教材中衔接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拿出指导性建议,使得初中一年级语文教师能尽快地了解学生,使教学有针对性。中小学的教法是不同的,小学里更偏重于趣味性,中学里更偏重于情理性。学法也是不同的,小学里需要老师引导帮扶,而中学里主要依靠学生的自学。要向学生讲明小学字、词等基础知识多,阅读理解得少,时间充足,重机械记忆,形象思维。初中由于课目增多,相应地学习语文的时间少,重理解记忆,抽象思维;老师讲得少,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多,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应大大加强。
同时,学校必须利用各种机会,请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参加过各级培训的教师现身说法、做讲座、举行示范课,组织教师研究讨论,统计各年级语文教学动态,从教学重点的变更、知识内容等诸多方面进行衔接。
(三) 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学理念
在新的时代要求下,教师更要加强理论学习,有了充分的理论作指导,教学实践才一定的方向性。教师要转变传统陈旧的教学观,用新思想、新理念来支配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让学生在教师积极有效地引导下促使他们全面发展。为适应课程改革需要改变教学方法与学习法,还要重新确认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新的教学方法的不同及其各自的价值。不是说传统的教法都不要了,而是在继承的前题下创新。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强化课堂教学质量意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主导者,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其衔接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能否顺利地完成小学与初中教学的衔接,直接关系到初中语文教学效率。对教师个体而言,首先要强化自觉衔接的意识,二要善于分析衔接,三要加强教材、课程标准以及学生和教师自我工作能力的结合性,最后要注重衔接的科学性,变感性为理性。只有这样,才能在纷繁芜杂的变化中立于不败之地。
综上所述,教师要做到语文教学的延续性,促使学生适应初中的语文教学,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并从中获得收益。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王安华
从小学及初中的教学目的上看,语文教学是一脉相承,小学强调对听说能力的培养,后者是在此基础上,具备独立文学赏析能力。由此可见,语文学习过程明显体现出逐步加深,互相联系的关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衔接"。何谓"衔接"?它指事物间相连接。如何做到中小学语文教学之间的联系与有效的衔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是语文教学延续性的重点。
(一) 掌握中小学教学大纲,熟悉中小学教材,处理好衔接
作为中学教师除了熟练掌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外,还要通读领会《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把中学教学目的、要求、内容等与小学比较,明确中小学两个阶段的差异与联系,增强教学的目的性。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因某些内容的重复性使学生产生厌学畏惧心理,这就严重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追根究底,问题就在于"衔接"环节,一个人的语文素养应该具备延续性,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等就象一个个相互连接的齿轮,如何使之能各个齿轮自行转动的同时,能保障齿轮的交接处就显得尤为重要。新大纲很明显就给予了一定的考虑:小学低年级课文贴近儿童生活,充分考虑与儿童经验与想象的关系,课文类型以童话、寓言、诗歌、故事为主;中年级课文题材、体裁、风格多样,并有一定数量的科普作品;初中课文古代诗词和文言文占30%左右,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各占50%;高中加强了文学教育的分量,在整套教材的选文中,古今中外的文学作约占课文总数的60%,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研讀,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丰富精神世界。这就使三个层次的语文教学各有侧重,避免出现那种高中的有可能在初中课本出现,初中的有可能在小学中学习,小学的有可能在初中学习,初中的有可能在高中学的教学怪圈。新大纲中表明"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意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境之间的联系。"在此情况下,作为语文教师应将教材融会贯通,深入研究,才能充分把握意图,把语文教学带到新天地里;特别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者,不能割裂同小学教学的衔接,各自为政,只能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二) 采取各种措施,强化中小学语文知识衔接的针对性
在新生入学时进行一次摸底考试(难度不能太大,以免给学生一个下马威,造成学生厌学情绪,挫伤其积极性),排查知识"盲区","盲区"是指小学要求偏低或不作要求而初中需要或要求较高的知识或方法。对可能是中小学期间知识衔接中的漏洞进行摸底,让授课教师了解学生语文知识掌握的水平,了解不同层次的学生的知识底子,在教学中可以从学生学过的知识内容引出新知识,使知识衔接更有针对性。
此外,教研组可组织教师将小学、初中的课程标准一一对照,分析其不同;召集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排查课程标准中、教材中衔接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拿出指导性建议,使得初中一年级语文教师能尽快地了解学生,使教学有针对性。中小学的教法是不同的,小学里更偏重于趣味性,中学里更偏重于情理性。学法也是不同的,小学里需要老师引导帮扶,而中学里主要依靠学生的自学。要向学生讲明小学字、词等基础知识多,阅读理解得少,时间充足,重机械记忆,形象思维。初中由于课目增多,相应地学习语文的时间少,重理解记忆,抽象思维;老师讲得少,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多,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应大大加强。
同时,学校必须利用各种机会,请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参加过各级培训的教师现身说法、做讲座、举行示范课,组织教师研究讨论,统计各年级语文教学动态,从教学重点的变更、知识内容等诸多方面进行衔接。
(三) 教师要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学理念
在新的时代要求下,教师更要加强理论学习,有了充分的理论作指导,教学实践才一定的方向性。教师要转变传统陈旧的教学观,用新思想、新理念来支配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让学生在教师积极有效地引导下促使他们全面发展。为适应课程改革需要改变教学方法与学习法,还要重新确认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新的教学方法的不同及其各自的价值。不是说传统的教法都不要了,而是在继承的前题下创新。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强化课堂教学质量意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主导者,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其衔接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能否顺利地完成小学与初中教学的衔接,直接关系到初中语文教学效率。对教师个体而言,首先要强化自觉衔接的意识,二要善于分析衔接,三要加强教材、课程标准以及学生和教师自我工作能力的结合性,最后要注重衔接的科学性,变感性为理性。只有这样,才能在纷繁芜杂的变化中立于不败之地。
综上所述,教师要做到语文教学的延续性,促使学生适应初中的语文教学,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并从中获得收益。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2]《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王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