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不仅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方便,也给提高教学质量产生积极作用。如果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图、文、声、像、影并茂的特点,就能把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容易接受的直观、具体。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兴趣,也有助于提高学生数学整体水平。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5-144
信息化的今天,课堂教学中巧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体现。信息技术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图像能做到动静结合,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它能充分发挥图、文、声、像、影并茂的特点,把教学中具有抽象性而又难表述的知识,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巧用信息技术,不仅能突破疑难知识的教学,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使小学数学课堂更加活跃
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系统化的数学知识以及技能学习的时期,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引导十分重要。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更加主动的接受知识。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整合现有的信息技术方式,能够使课堂学习更加活跃,学生不会再因为枯燥的学习环境产生厌烦心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喜闻乐见和具有一定趣味性的情境,使数学中比较抽象的知识点更加生动化和直观化,这样就会使学生轻松的理解理论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通过信息化资源整合突出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
在现代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存在一些难点和重点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突破。在课堂讲解中,老师需要注意如何进行难点和重点的目标制定,如果是传统的方式,老师一般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和理解进行知识的传授,这就会形成知识的单相流动,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降低了学习的效果。教师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利用手机软件、多媒体等形式,进行相关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学生与老师能够进行互动,一起研究相关的知识点,搭建知识体系,这样学生的参与感就会有所提升。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与完善性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过程,而广义的课程资源概念是以教材知识为依托,以乡土资源、网络资源为辅助的新概念,目的是要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全面整合课程资源,切实丰富数学教学内容。
就如在“路程、时间与速度”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利用网络资源全面整理了数学资源,围绕“路程、时间与速度”一课知识搜集了丰富的数学应用题,还展现了简易的“家校”地图,让学生自主展开了数学探究。在此过程中,小学生就可综合分析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使其自主参加问题解决活动。另外,在组织课后作业时,笔者也会利用线上作业构建专项练习板块,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作业任务,使其通过难度适中、数量适宜的数学作业归纳有效的数学解题经验,由此优化学生的解题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层次化的数学作业可以很好地保护学生的学习态度,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有利于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促使学生参加探究活动的基本前提,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则将“情境”看成是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的必要因素,指出学生的知识生成活动应该是在真实、生动的情境中进行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教学情境,不断优化情境的视听效果、启思价值,让学生逐步实现学习进步。
比如在“国土面积”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在互联网搜索平台上收集了一个关于我国国土面积、地域资源介绍的视频资源,由此创设了课堂情境。通过视频,小学生意识到我国国土面积十分广阔,而每个区域都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由此构成了特色化的乡土资源,也因此为祖国文化感到骄傲、自豪,由此产生了愉悦激动的情感。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本班学生学习了“国土面积”一课知识,让学生识读、书写了大数,切实培养了小学生的数感,使其积累了有效的数学学习经验。
(三)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实时互动
教学互动是师生双方为了全面突破教学任务所展开的交流、质疑、问答活动,而生本理念要求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全面保障学生的话语权与自主权。为此,小学数学教师也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来组织实时互动教学活动,确保师生、生生双方可以针对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展开丰富交流,从而不断优化小学生的数学认知,让小学生真正实现学习进步。
比如在“量体重”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布置了一个前置性预习任务,即小学生要利用体重秤测量自己的体重,由此书写数据,进一步认识小数与重量单位。在本轮教学活动中,笔者也设计了一些小数加减法习题,目的是要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针对小学生所产生的个性化错题资源,笔者会利用微信与学生一一沟通,帮助学生订正数学作业,引导学生归纳有效的数学解题经验,使其全面整理小数计算的有效方法。除此之外,在数学课上,笔者也会鼓励小学生以“主讲人”的身份展现个人思维结构,使其尝试解说数学知识。在此过程中,小学生则可自主利用多媒体课件或者是投影仪优化个人解说效果。
总之,信息技术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乐于接受新知识,发掘他们的各种潜能,也给教师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罗景玉.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125.
[2]陈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8(06):89-91.
[3]刘晓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5(52):381-382+386.
[4]黎洪輝.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8,35(12):51-52.
[5]刘新招.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2018(36):77.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5-144
信息化的今天,课堂教学中巧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体现。信息技术教学能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图像能做到动静结合,在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起到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它能充分发挥图、文、声、像、影并茂的特点,把教学中具有抽象性而又难表述的知识,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巧用信息技术,不仅能突破疑难知识的教学,深化对知识的理解,还能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
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作用
(一)信息技术使小学数学课堂更加活跃
小学阶段是学生进行系统化的数学知识以及技能学习的时期,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引导十分重要。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更加主动的接受知识。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整合现有的信息技术方式,能够使课堂学习更加活跃,学生不会再因为枯燥的学习环境产生厌烦心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设喜闻乐见和具有一定趣味性的情境,使数学中比较抽象的知识点更加生动化和直观化,这样就会使学生轻松的理解理论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通过信息化资源整合突出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
在现代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存在一些难点和重点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突破。在课堂讲解中,老师需要注意如何进行难点和重点的目标制定,如果是传统的方式,老师一般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和理解进行知识的传授,这就会形成知识的单相流动,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降低了学习的效果。教师通过运用信息技术,利用手机软件、多媒体等形式,进行相关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学生与老师能够进行互动,一起研究相关的知识点,搭建知识体系,这样学生的参与感就会有所提升。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整合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丰富性与完善性直接影响着小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过程,而广义的课程资源概念是以教材知识为依托,以乡土资源、网络资源为辅助的新概念,目的是要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全面整合课程资源,切实丰富数学教学内容。
就如在“路程、时间与速度”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利用网络资源全面整理了数学资源,围绕“路程、时间与速度”一课知识搜集了丰富的数学应用题,还展现了简易的“家校”地图,让学生自主展开了数学探究。在此过程中,小学生就可综合分析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使其自主参加问题解决活动。另外,在组织课后作业时,笔者也会利用线上作业构建专项练习板块,允许学生自主选择作业任务,使其通过难度适中、数量适宜的数学作业归纳有效的数学解题经验,由此优化学生的解题能力。值得一提的是,层次化的数学作业可以很好地保护学生的学习态度,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有利于改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态度。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促使学生参加探究活动的基本前提,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则将“情境”看成是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数学知识的必要因素,指出学生的知识生成活动应该是在真实、生动的情境中进行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来创设教学情境,不断优化情境的视听效果、启思价值,让学生逐步实现学习进步。
比如在“国土面积”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在互联网搜索平台上收集了一个关于我国国土面积、地域资源介绍的视频资源,由此创设了课堂情境。通过视频,小学生意识到我国国土面积十分广阔,而每个区域都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由此构成了特色化的乡土资源,也因此为祖国文化感到骄傲、自豪,由此产生了愉悦激动的情感。在此基础上,笔者引导本班学生学习了“国土面积”一课知识,让学生识读、书写了大数,切实培养了小学生的数感,使其积累了有效的数学学习经验。
(三)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实时互动
教学互动是师生双方为了全面突破教学任务所展开的交流、质疑、问答活动,而生本理念要求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全面保障学生的话语权与自主权。为此,小学数学教师也要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来组织实时互动教学活动,确保师生、生生双方可以针对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展开丰富交流,从而不断优化小学生的数学认知,让小学生真正实现学习进步。
比如在“量体重”一课教学中,笔者就布置了一个前置性预习任务,即小学生要利用体重秤测量自己的体重,由此书写数据,进一步认识小数与重量单位。在本轮教学活动中,笔者也设计了一些小数加减法习题,目的是要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针对小学生所产生的个性化错题资源,笔者会利用微信与学生一一沟通,帮助学生订正数学作业,引导学生归纳有效的数学解题经验,使其全面整理小数计算的有效方法。除此之外,在数学课上,笔者也会鼓励小学生以“主讲人”的身份展现个人思维结构,使其尝试解说数学知识。在此过程中,小学生则可自主利用多媒体课件或者是投影仪优化个人解说效果。
总之,信息技术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乐于接受新知识,发掘他们的各种潜能,也给教师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罗景玉.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125.
[2]陈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8(06):89-91.
[3]刘晓丹.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5(52):381-382+386.
[4]黎洪輝.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8,35(12):51-52.
[5]刘新招.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2018(3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