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喜欢一个词“万家灯火”。
这个词带有一种轻柔的温度,仿佛让我看到摇曳的灯芯,感到烟火人间因有了一盏盏灯火而有了温暖。
你看,万家灯火多像浮在漆黑夜晚的一只只眼。
伫立在岁月的桥头,看着那些灯,想着那些火,让已经湮没在历史深处的灯火之光在我的头脑中再次闪亮。
一
最刻骨铭心的是那盏在夜里游动的灯。
在那贫瘠的岁月里,乡亲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土里刨食,一镐一镐翻腾着平凡的日子,一锄头一锄头删去荒芜的青春。多少人青丝成白发,即使勤劳如黄牛双肩似钢铁也没挑来一个富裕家。为啥?因为大多是睁眼瞎。
夏夜饭后,一盏油灯的微光飘荡在狭窄的屋子里。父亲的身影在灯光的映照下斜遮了半面墙壁。看不清父亲的表情,只知道父亲打量了我很久,对母亲说:“孩儿他娘,这地能撂荒,人不能撂荒。咱们在日头地下扛了一辈子锄头,不能让孩子再成了睁眼瞎!”
就这样,我告别了几乎一天三晌扛锄头的日子,走进了设在邻村野地里的由大队部改造的学堂。农闲季节,代课老师说,省得你们这群野小子们晚上在家没事学驴叫,来学校上晚自习吧。起初不知道晚自习是咋回事,反正觉着新鲜。父母一看老师有这份热心,巴望不得。那时晚上没有电,蜡烛太贵点不起,家家户户都点油灯。父亲从医生那里讨来一个褐色的玻璃瓶,再找来一个与瓶口大小相当的金属片,在金属片的正中央钻个小眼,把棉絮搓成灯捻子,浸透了油,从金属片的小洞里穿过来,瓶里灌上油,一盏简易油灯就算制成了。
乡村的夜岑寂得让人恐惧,我生性胆小,任凭大人百般劝说也不敢独自去上晚自习。在父母接送了几趟后,母亲告诉我:“世上什么邪恶的东西都怕见光,见到亮光他们就会自动消失,不敢靠近你了。你只要点着灯去上学,有亮光陪着你,就不用怕!”父亲还特意为我糊了一个纸灯罩。从此,一个幼稚的孩童小心翼翼地举着一盏简易的油灯脚步匆匆地行走在乡村的小路上,来往的清风吹得灯苗左右忽闪,前后摇摆,但都未曾将它熄灭。就这样灯为我照着路,我用手护着灯,心里打着小鼓一路前行。
当我第一次端着油灯,站在教室门口的时候,只看到满教室每个小伙伴面前都有一盏点亮的油灯。我们每个人都浮动在闪着金色光晕的光海里,柔和的灯光也晕染在每一张充满稚气的脸上。抬头看到了坐在前面的二丫头的羊角辫,一扭身清楚地瞥见了二狗子嘴角的那颗黑豆粒般的黑痣,教室里书声朗朗,从“a o e”到“我爱五星红旗,我爱北京天安门,我爱中国共产党”,我们一步步远离了顽愚时代。
下晚自习了,我们所有的同学不约而同地小心翼翼地端着自己的那盏油灯鱼贯而行。一盏盏灯漂浮在夜的海洋里领航,引领着少年,而我们就像一尾尾水里的鱼儿,用心灵在追逐着那点光明。
多少年过去了,今天的我终于不再是睁眼瞎,游荡在娑婆世界里,虽有磕绊仍能坚定前行,这都要感谢那盏在黑夜里陪伴我的油灯,感谢母亲曾经对我说过的话——“世上什么邪恶的东西都怕见光,见到亮光他们就会自动消失,不敢靠近你了。”
二
最幸福的是元宵节的灯。
过大年的新衣服、糖果、压岁钱自不必说。时隔半月后的元宵节最令大家向往的便是花灯和年糕做的灯盏了。
姥姥手巧,做的灯笼最漂亮。过大年,到姥姥家走亲戚,老早就惦记上灯笼了,缠着姥姥给做灯笼。姥姥拗不过我们几个,用手指头轻轻的在我们的脑袋上弹个响嘣,就开始忙活了。搜罗出几根细长的高粱杆在水里浸两天,折几根细柳枝,刮下皮,在火上烘烤过后弯成同样大小的形状,然后买来几张白色的毛边纸,巧手几折几翻,一盏盏新年的灯笼就出炉了。姥姥再弄来些绿的红的颜料,毛笔轻点,几朵兰草,几瓣春花跃然纸上。最喜欢的是姥姥描在上面的孙悟空和猪八戒。
常常是元宵节还没到,就迫不及待地挑着灯笼满街炫耀。很多小伙伴早已挑了灯笼聚在街头,欢呼雀跃。灯笼各式各样:长的短的,方的扁的,红的花的不一而足。即使是个小不点儿,也在大人的怀里挑着一盏秀气的小花灯。小孩子们拖着长音唱着:“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有时有些发坏的大人们聚在一起说笑,看到我们便要逗上一逗,要我们比赛,看谁的灯籠结实,谁的碰不坏。我们不知不觉就上了当,拿着灯笼互相碰。周围便有起哄的,有叫嚷的,有助威的,有小孩的灯笼灭了跑回家去点的,有灯笼烧着了提着木棍站着哭的,更有大人们开心地哈哈大笑的。
那些欢快的岁月,那些热闹的街头,那些在欢笑声里破碎的灯笼!
这些灯笼让人欣喜,可元宵节晚上点灯盏却有几分神秘。
这天晚上点的灯盏是用年糕做的。心灵手巧的人们把年糕做成各种形状,小鸡、小鸭或圆柱状,但都要在中间留出一个凹槽来,用棉花、黄纸或香头做捻插到凹部的中央,滴上一些食用油。晚饭过后,把小鸡状的灯盏放到窗台上和院子里,把小鸭状的灯盏盛在碗里浮在水缸上,圆柱状的灯盏放在家里的门墩上。
那一刻,家里大门紧闭,这些别致的灯盏在香烛的引燃下闪耀着神秘的光。全家噤声不语,庄重地注视着这些用年糕做的灯盏,虔诚地祈祷。那金黄的灯光在寒冷的小院里铺展开来,好像幸福在我们闭目祈祷的一瞬间从天而降。
这个词带有一种轻柔的温度,仿佛让我看到摇曳的灯芯,感到烟火人间因有了一盏盏灯火而有了温暖。
你看,万家灯火多像浮在漆黑夜晚的一只只眼。
伫立在岁月的桥头,看着那些灯,想着那些火,让已经湮没在历史深处的灯火之光在我的头脑中再次闪亮。
一
最刻骨铭心的是那盏在夜里游动的灯。
在那贫瘠的岁月里,乡亲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土里刨食,一镐一镐翻腾着平凡的日子,一锄头一锄头删去荒芜的青春。多少人青丝成白发,即使勤劳如黄牛双肩似钢铁也没挑来一个富裕家。为啥?因为大多是睁眼瞎。
夏夜饭后,一盏油灯的微光飘荡在狭窄的屋子里。父亲的身影在灯光的映照下斜遮了半面墙壁。看不清父亲的表情,只知道父亲打量了我很久,对母亲说:“孩儿他娘,这地能撂荒,人不能撂荒。咱们在日头地下扛了一辈子锄头,不能让孩子再成了睁眼瞎!”
就这样,我告别了几乎一天三晌扛锄头的日子,走进了设在邻村野地里的由大队部改造的学堂。农闲季节,代课老师说,省得你们这群野小子们晚上在家没事学驴叫,来学校上晚自习吧。起初不知道晚自习是咋回事,反正觉着新鲜。父母一看老师有这份热心,巴望不得。那时晚上没有电,蜡烛太贵点不起,家家户户都点油灯。父亲从医生那里讨来一个褐色的玻璃瓶,再找来一个与瓶口大小相当的金属片,在金属片的正中央钻个小眼,把棉絮搓成灯捻子,浸透了油,从金属片的小洞里穿过来,瓶里灌上油,一盏简易油灯就算制成了。
乡村的夜岑寂得让人恐惧,我生性胆小,任凭大人百般劝说也不敢独自去上晚自习。在父母接送了几趟后,母亲告诉我:“世上什么邪恶的东西都怕见光,见到亮光他们就会自动消失,不敢靠近你了。你只要点着灯去上学,有亮光陪着你,就不用怕!”父亲还特意为我糊了一个纸灯罩。从此,一个幼稚的孩童小心翼翼地举着一盏简易的油灯脚步匆匆地行走在乡村的小路上,来往的清风吹得灯苗左右忽闪,前后摇摆,但都未曾将它熄灭。就这样灯为我照着路,我用手护着灯,心里打着小鼓一路前行。
当我第一次端着油灯,站在教室门口的时候,只看到满教室每个小伙伴面前都有一盏点亮的油灯。我们每个人都浮动在闪着金色光晕的光海里,柔和的灯光也晕染在每一张充满稚气的脸上。抬头看到了坐在前面的二丫头的羊角辫,一扭身清楚地瞥见了二狗子嘴角的那颗黑豆粒般的黑痣,教室里书声朗朗,从“a o e”到“我爱五星红旗,我爱北京天安门,我爱中国共产党”,我们一步步远离了顽愚时代。
下晚自习了,我们所有的同学不约而同地小心翼翼地端着自己的那盏油灯鱼贯而行。一盏盏灯漂浮在夜的海洋里领航,引领着少年,而我们就像一尾尾水里的鱼儿,用心灵在追逐着那点光明。
多少年过去了,今天的我终于不再是睁眼瞎,游荡在娑婆世界里,虽有磕绊仍能坚定前行,这都要感谢那盏在黑夜里陪伴我的油灯,感谢母亲曾经对我说过的话——“世上什么邪恶的东西都怕见光,见到亮光他们就会自动消失,不敢靠近你了。”
二
最幸福的是元宵节的灯。
过大年的新衣服、糖果、压岁钱自不必说。时隔半月后的元宵节最令大家向往的便是花灯和年糕做的灯盏了。
姥姥手巧,做的灯笼最漂亮。过大年,到姥姥家走亲戚,老早就惦记上灯笼了,缠着姥姥给做灯笼。姥姥拗不过我们几个,用手指头轻轻的在我们的脑袋上弹个响嘣,就开始忙活了。搜罗出几根细长的高粱杆在水里浸两天,折几根细柳枝,刮下皮,在火上烘烤过后弯成同样大小的形状,然后买来几张白色的毛边纸,巧手几折几翻,一盏盏新年的灯笼就出炉了。姥姥再弄来些绿的红的颜料,毛笔轻点,几朵兰草,几瓣春花跃然纸上。最喜欢的是姥姥描在上面的孙悟空和猪八戒。
常常是元宵节还没到,就迫不及待地挑着灯笼满街炫耀。很多小伙伴早已挑了灯笼聚在街头,欢呼雀跃。灯笼各式各样:长的短的,方的扁的,红的花的不一而足。即使是个小不点儿,也在大人的怀里挑着一盏秀气的小花灯。小孩子们拖着长音唱着:“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有时有些发坏的大人们聚在一起说笑,看到我们便要逗上一逗,要我们比赛,看谁的灯籠结实,谁的碰不坏。我们不知不觉就上了当,拿着灯笼互相碰。周围便有起哄的,有叫嚷的,有助威的,有小孩的灯笼灭了跑回家去点的,有灯笼烧着了提着木棍站着哭的,更有大人们开心地哈哈大笑的。
那些欢快的岁月,那些热闹的街头,那些在欢笑声里破碎的灯笼!
这些灯笼让人欣喜,可元宵节晚上点灯盏却有几分神秘。
这天晚上点的灯盏是用年糕做的。心灵手巧的人们把年糕做成各种形状,小鸡、小鸭或圆柱状,但都要在中间留出一个凹槽来,用棉花、黄纸或香头做捻插到凹部的中央,滴上一些食用油。晚饭过后,把小鸡状的灯盏放到窗台上和院子里,把小鸭状的灯盏盛在碗里浮在水缸上,圆柱状的灯盏放在家里的门墩上。
那一刻,家里大门紧闭,这些别致的灯盏在香烛的引燃下闪耀着神秘的光。全家噤声不语,庄重地注视着这些用年糕做的灯盏,虔诚地祈祷。那金黄的灯光在寒冷的小院里铺展开来,好像幸福在我们闭目祈祷的一瞬间从天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