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探索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anzhen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感教育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受到作品中的美好情感的熏陶,为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打下基础。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把“立德树人”的目标纳入教学任务中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索。
  一、走进文本,情感体验
  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凝聚着作者的情感,古人云:“文者,情之经。”学生要体验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就需要走进文本,与文本作者对话,进行心灵的交流。那么,语文教师如何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体验文本中蕴含的情感呢?
  首先,要重视教材中的阅读提示。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有旁批,每个单元都有详细的单元导语。比如,八下第一单元的导语为:“……学习本单元,要注意体会作者是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还要注意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思,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再比如,学习吴伯箫写的散文《灯笼》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读课文后的阅读提示:“……作者顺着自己的思绪写来,孩童心性,往昔经历,乡情民俗,诗词典故,自然流淌出来,意绪纷繁。结尾处,情绪陡然一扬,引述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这些阅读提示,有助于学生走进文本,更好地体验文本中的思想感情。
  其次,要了解作者、写作背景与写作目的。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时,适当穿插介绍写作背景,讲解作者成长的故事,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体验文本中蕴含的情感。比如学习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如果教师讲述史铁生励志的成长故事,学生便更容易走进文本,体验其文字中感人的力量。
  再次,借助文本后的“思考探究”体验文本的思想感情。统编版教材大部分课文后面附有思考练习,教师可借此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体验作者所抒發的感情。比如郑振铎写的《猫》,本文“思考探究”中第三题:“第三只猫‘大家都不喜欢它’,但它亡失之后,‘我’却‘更难过得多’。你觉得原因是什么?仅仅是因为‘我’冤枉了它吗?”教师请学生带着这个思考走进文本,相信他们会迫不及待地去阅读文本,找出作者为什么会有这种感情。再比如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课文“思考探究”第一题:“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说说文章为什么取题为《秋天的怀念》。”相信学生们在带着这个问题阅读课文时,就会思考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而不是“春天的怀念”,怀念的对象是谁。
  二、指导诵读,情感共鸣
  富有韵律和节奏的朗读,会让学生感受到文本中丰富的情感,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读冰心的《荷叶·母亲》,教师指导学生带着感情去朗读,运用抑扬起伏、低沉舒缓的语调,去表现和传递诗歌蕴含的丰富情感,一定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激起学生对作品赞颂母爱精神的认同感。
  当然,要做到这点,需要教师对作品的主题、情感有深刻的理解,让自己的朗读与作品的情感脉搏融为一体,在情感充沛、入情入境的诵读中牵动学生们的情思,引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三、欣赏佳句,情感升华
  作品丰富的情感往往蕴藏在优美经典的佳句中。抓住文章的中心句、优美句子,引领学生领悟其中或明朗或隐晦的感情脉络,进而升华学生的情感。
  比如,在教学汪曾祺散文的《昆明的雨》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题:“请自读课文,你读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呢?找出文中句子来说一说,读一读,品一品。”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合作讨论后,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他从“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这句话,读出了作者对昆明雨季的喜爱与怀念之情。可见,在欣赏佳句的同时,学生的情感自觉得到了升华。
  四、训练写作,情感迁移
  在阅读教学中穿插写作训练,让学生的写作和文本进行对照,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情。在每次的写作训练过程中,学生心中的激情借助文字表达出来。在写作训练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心境,丰富了内心情感体验。写作训练可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首先,是看图写作文。教材里很多课文都有插图,比如教师在讲《壶口瀑布》的时候,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壶口瀑布的插图,然后进行写作,把自己写的片段和作者文中的描述进行比较,以此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之情,丰富学生的情感。
  其次,是命题写作训练。要从学生思想感情实际出发进行命题,使学生的情感积累得到充分调动,还要联系社会实践,联系所学教材,这样学生在写作训练过程中才会真正丰富情感,语言表达才会更富有感染力。
  再次,给材料让学生自由命题。教师要用丰富的感情去激发、碰撞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在重大事件发生后,适时进行写作训练,能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比如2020年以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们可以此为主题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经过爱国情、责任感、英雄主义、热爱人民等真情实感的反复训练,定能怀着一颗爱心,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贯穿情感教育,要求教师通过一系列的情感活动架起一座由语文通向学生心灵的桥梁,培养学生健康而高尚的情感,从而真正实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立德树人”这个目标。
  (作者单位:南通市通州区文山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是解决"城市病"的有效途径。城市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与特殊性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影响极大。文章概括了长沙市地下空间的利用现状,对影响长沙地下空间开发的断裂、岩溶、风化槽谷及地下水等主要地质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采用多因子分析方法进行了地下空间适宜性分区,提出了工程措施与建议。
一、感受水墨画,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请看——(播放视频)谁知道这是什么画?看完这幅画你有什么感受?  像这样用水和墨,用黑白等简单的颜料作的画,是我国传统绘画的代表,叫水墨画。(出示字幕,板书“水墨画”)“墨”,是今天要学的生字,上面是黑,下面是土,表明墨汁是用黑灰制成的。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叫《童年的水墨画》。这幅童年的水墨画画了些什么呢?请大家自己轻声
期刊
“微课”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以网络平台为媒介开展教学活动,和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相比,具有在线研发课程、优化课堂管理和教学展示模式这些特点,对语文教学效果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利用微课预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预习是语文课堂系统学习的前提和基础。相比传统的课前预习模式,利用“微课”这一平台进行预习,学生能够更加有效地、积极地接受并理解所学内容。特别是“微课”课程中丰富多彩的内容,极大地激发了学
期刊
笔者在陶行知先生“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构建了“自学感悟—初步检测—质疑问难—解疑纠错—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这一模式强调在课堂教学中,以“做”为中心,通过“做”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通过“做”改进教师的教学,激励学生的学习。  一、自学感悟  在班级授课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预设的教学设计其实只是针对本班一部分学生的,因为再完美的教学设计都不可能兼顾所有的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