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杨认为,建筑至少应该有百年的生命力,百年之后,它便会变成历史的一部分。『我做的是能留给后代,有保留价值的建筑。』
去年,导演张杨的关键词是“云南”。他在云南大理双廊的家—“归墅”历经四年正式落成;拍了一部由杨丽萍、叶永青、韩湘宁等人参演、记录大理生活方式的微电影《生活在别处》;被一家周刊评选为年度“生活家”,为云南作免费代言。他甚至一直考虑在大理拍一部正式的电影,但迟迟未下手,怕轻怠了,“不能拍一部纯明信片电影”。
“我是个对阳光敏感的人,一有好天气,我就身心愉悦。”张杨这样形容自己,他的私宅设计也和他以温暖关怀见长的电影作品一脉相承:所有房屋都是落地玻璃,鲜少遮掩,几乎每个角落都能直面阳光。“站在这个位置,能看到最宽的洱海。有时候真的觉得眼前这一片就是海了。往外看,你会发现,在这里,每天的夕阳和晚霞都不一样。”
张杨是第六代导演领军人物,也是国内少数将商业和艺术兼顾平衡的电影人。记者拜访之际,刚结束巴黎影展之行的他,正在归墅休憩。平日喜穿夹克、帽衫的他,在云南则换了一身棉麻风衣外套加青色围巾的“斯文”装扮。采访间隙,他不忘电话远程遥控正从大理古城前往双廊的冯小刚,并幽默打趣:“他亲自开车来的,结果走着走着就迷路了,差点开到了下关!”
建筑是历史的一部分
1993年,刚从电影学院毕业的张杨因拍摄纪录片第一次来到云南,对这里一见钟情;1997年,他第一次来到大理;2002年,张杨在大理古城买下一个小院子改造成客栈,一年中,总有几个月住在那里潜心写剧本,在他看来,大理的自然环境是绝佳的创作场地。“当时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大理有个真正的家。”
如今,张杨实现了当初的愿望。他的家坐落于双廊镇,面朝洱海,背枕苍山。建筑由两栋房屋构成:一边地势高,三层;一边地势低,两层。当初从村民手里买下这两块地时,除了一棵数十年树龄的“大青树”外空空如也,现在,这一抹绿意成了连接两栋建筑的绝佳纽带。
能与洱海零距离接触的宅子相当难得。张杨找到它,前前后后用了近十年时间。采访当天,归墅的总设计师、杨丽萍的妹夫八旬正巧登门,话题也因此展开。身着机车外套、戴着复古圆形墨镜的八旬,是玉几岛上的一名村长。和土生土长的村长不一样,他的建筑理念很“超前”:由他设计并经营的粉四酒店,是第一个将现代洁具概念引入双廊的客栈,在此之前,双廊没有一户人家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冲水马桶。
“八旬是一个非同一般的村长,他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也不是科班出身的设计师,造这么大一幢房子,他竟然也不画图纸。但他很有悟性、有才华。他的毛笔字写得很好,我的‘归墅’牌匾就是他写的。白族人有自己对住房独特的理解和灵性。”张杨并不满足于只盖一座传统的白族建筑,因此,八旬正是他需要的设计师。
一方面,八旬当地人的身份让他对白族传统建筑明白清晰;另一方面,以前跟着赵青盖青庐的经历,也让他对现代概念接触得比较早。在张杨画了建筑草图,和八旬充分沟通后,他便放心地把基础建设工程全盘托付。在盖房子的三年中,张杨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做一次微调—他只规定功能性的东西,具体实施都让八旬做。
张杨认为,建筑是为当代人居住、欣赏而建造的,应该包含设计性、实用性的概念。“这几十年,中国处在大拆大建的过程中,房子的生命力都特别短,70年代的很多建筑都已经被列入推倒重来的过程。但是过去家族的大院,通过维护用一百多年绝对没问题。建筑至少应该有百年的生命力,百年之后,变成历史的一部分。我认为,我做的是能够留给后代、有保留价值的建筑。”
慢工出细活
“归墅实现了我长久以来对拥有一个直接入海的露天游泳池的梦想。”细看“归墅”的功能性:高的主楼共三层,上有观景平台,下有厨房、吧台、聚餐会客之中庭,风光绝佳;低的辅楼包含一方延伸入海的游泳池,傍晚时反光最美,更为安静。归墅共十间房,间间风格迥异,张杨自住两间,剩下的招待“各方来朝”的友人。
和赵青、杨丽萍的私宅,以及粉四酒店选用的石材一样:张杨请了当地石匠,将石料背上山或走水路,全手工打磨。白族人的青砖石雕,做工非常细,还有颜色协和的灰瓦顶,都被张杨所沿用。居住在双廊的白族人过去世代打渔,张杨的正门,就是八旬搜集而来的真正浸泡过洱海海水的船木。以白族的材料和建筑概念为基础,同时也大胆采用了钢结构和玻璃的东西,这样的搭配让张杨赏心悦目:“非常现代、舒服。”
当地建筑队的弱项是软装,所以后期的事,还要张杨严格操控。窗帘、布艺和家具,都是找北京的设计师搭配的。“我带他来实地考察了,细节都和他商量清楚。设计师给我几个方案,我在他的方案里面选。其他的东西,像是户外的家具和摆设这类小的东西,我都是从万里之外快递过来的。即使这样很麻烦,但最终是我要的感觉。”张杨还在家里造了壁炉。听说,是他们这批北方人把用壁炉取暖的“革新力”带到了双廊。
说到家里最喜欢的两个角落,张杨的答案是“游泳池,还有三层的露台”。泳池的水用的是井水,目前净化器还没到位,还不能贸然去游,只能每天晒着太阳“看着欣赏”。最开始,露台的位置是灰瓦,张杨觉得稍微保守了一些,便让八旬敲掉了曾经的屋檐,变成放满一排躺椅、沙发的观景平台,凸显其空间感和视觉冲击力。
张杨还介绍了两样化腐朽为神奇的“巧思”。第一项是会客厅的“茶几”—实则是一只从北京搬来的未封口大箱子,加盖一块玻璃,里面放了一段树根。第二项是一个中规中矩的旧式屏风,对半拆开,变成了一扇房门。张杨精益求精,普通白族人建半年就能完工的宅子,他做了足足四年,但在他看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珍惜生活的状态
张杨的房间,整齐摆放着户外鞋、靴,鲜有皮鞋。置物架上则有3C产品、奖状证书和伏特加。张杨说,自己最喜欢的状态是自由自在、不受拘束:“在丽江举行的五届雪山音乐节,我都有去。我们做电影的,不是一门心思只干这件事的。我更珍惜生活的状态。”张杨不满足于只是利用拍片子的机会外出看景,他喜欢开车到处跑,到处旅行。“我的心很野,在城市呆上四五个月就呆不住了,西藏、云南、内蒙,只要偏僻的地方我都开车跑过。在北京,出一趟门很麻烦,但这边的沿海公路,是适合开车的好地方。” 多年大理生活的经历,把张杨变成半个本地人。白族人热情的生活方式,也在一点一点的感染着他。平日里,逢年过节、新房入伙、小孩满月、婚丧嫁娶,主人家都要宴请全村的人“吃大饭”,一口气吃上个四五天。张杨就吃了无数家人的大饭。“我不在家,他们就会用粉笔在门口留言,告诉你明天到谁家吃饭。”
他始终觉得,能选择呆在云南扎下根的人,要想明白很多事。这样的生活固然让人向往,但绝对不是随便搬个行李就能长住的。“人还是要有一种社会价值,找到别人认可你的一种方式。很多在这生活的人,选择的是一种跟城市不一样的价值体系。”很多人说,大理是失败者的乐园,但张杨看来,是这些人选择了一种背离大众价值取向的生活方式,选择一种他认同的平静。“这种平静并非人人能够享有,因为这里没有五光十色的斑斓。”
张杨说,即使生活的城市变了,也依然要有工作,而他的工作就是在自然醒的午后,安静写剧本。守着大房子隐居的完美生活,在他眼中并不真实:“人要做事,要通过一件事情实现自己的价值。有些年轻人搬到大理古城,也会找到自己适合的工作,比如开咖啡馆,卖个煎饼果子,自己动手去做些手工制作面包、酸奶、提炼精油等等。”这些,才是他眼中有价值的“完美生活”。
[对话张杨]
房子也是我的作品
记者:对你而言,电影导演的职业身份和房屋设计的契合点在哪里?
张杨:归墅完成后,其实我有思考这个问题。拍电影和造房子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对我来说,房子也是作品的一种。唯一的区别,在于当导演拍电影时,需要做一个总体的设想,下面就具体到美术、道具、服装等不同部门共同操作。而盖房子,若要精益求精的话,事无巨细都得操心,我自己就是美术、道具、服装,哪怕一个水壶和灯都要我来拿方案。
记者:简单表述一下你对家居色彩的偏好?
张杨:就我个人来讲,我还是喜欢整体灰色调的一个设计。像这栋建筑尤其是外部的灰瓦、军绿色墙面的搭配,都是偏灰色系的概念。但是,我要求房间里又是要亮色的,而且十间房子,每个房间的风格都可以体现区别。而整体的风格,一定要干净,相对“素”一点为宜,大色块的感觉最好,我最不喜欢乱七八糟过多色彩的堆砌。
记者:介绍一下家里有趣的藏品?
张杨:新居落成不久,老实说,藏品还在一个收藏和累积阶段。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一位女设计师设计的一套家具,非常有现代感的一套设计—包含一架可折叠成箱子的小吧台,环保类“纸”材质面料的沙发和茶几等。
记者:之前在北京的家大概是什么样子的?
张杨:北京的家在顶层,也是复式的一个房子,有一个宽敞的阳台。我喜欢“钻研”,在阳台上盖了一座玻璃房子,里面种满各种植物,采光非常好。经常有去那儿的朋友说:“嘿,你这儿其实特云南。”从北京到双廊,其实也算是我家居理念的延续。
去年,导演张杨的关键词是“云南”。他在云南大理双廊的家—“归墅”历经四年正式落成;拍了一部由杨丽萍、叶永青、韩湘宁等人参演、记录大理生活方式的微电影《生活在别处》;被一家周刊评选为年度“生活家”,为云南作免费代言。他甚至一直考虑在大理拍一部正式的电影,但迟迟未下手,怕轻怠了,“不能拍一部纯明信片电影”。
“我是个对阳光敏感的人,一有好天气,我就身心愉悦。”张杨这样形容自己,他的私宅设计也和他以温暖关怀见长的电影作品一脉相承:所有房屋都是落地玻璃,鲜少遮掩,几乎每个角落都能直面阳光。“站在这个位置,能看到最宽的洱海。有时候真的觉得眼前这一片就是海了。往外看,你会发现,在这里,每天的夕阳和晚霞都不一样。”
张杨是第六代导演领军人物,也是国内少数将商业和艺术兼顾平衡的电影人。记者拜访之际,刚结束巴黎影展之行的他,正在归墅休憩。平日喜穿夹克、帽衫的他,在云南则换了一身棉麻风衣外套加青色围巾的“斯文”装扮。采访间隙,他不忘电话远程遥控正从大理古城前往双廊的冯小刚,并幽默打趣:“他亲自开车来的,结果走着走着就迷路了,差点开到了下关!”
建筑是历史的一部分
1993年,刚从电影学院毕业的张杨因拍摄纪录片第一次来到云南,对这里一见钟情;1997年,他第一次来到大理;2002年,张杨在大理古城买下一个小院子改造成客栈,一年中,总有几个月住在那里潜心写剧本,在他看来,大理的自然环境是绝佳的创作场地。“当时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在大理有个真正的家。”
如今,张杨实现了当初的愿望。他的家坐落于双廊镇,面朝洱海,背枕苍山。建筑由两栋房屋构成:一边地势高,三层;一边地势低,两层。当初从村民手里买下这两块地时,除了一棵数十年树龄的“大青树”外空空如也,现在,这一抹绿意成了连接两栋建筑的绝佳纽带。
能与洱海零距离接触的宅子相当难得。张杨找到它,前前后后用了近十年时间。采访当天,归墅的总设计师、杨丽萍的妹夫八旬正巧登门,话题也因此展开。身着机车外套、戴着复古圆形墨镜的八旬,是玉几岛上的一名村长。和土生土长的村长不一样,他的建筑理念很“超前”:由他设计并经营的粉四酒店,是第一个将现代洁具概念引入双廊的客栈,在此之前,双廊没有一户人家拥有真正意义上的冲水马桶。
“八旬是一个非同一般的村长,他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也不是科班出身的设计师,造这么大一幢房子,他竟然也不画图纸。但他很有悟性、有才华。他的毛笔字写得很好,我的‘归墅’牌匾就是他写的。白族人有自己对住房独特的理解和灵性。”张杨并不满足于只盖一座传统的白族建筑,因此,八旬正是他需要的设计师。
一方面,八旬当地人的身份让他对白族传统建筑明白清晰;另一方面,以前跟着赵青盖青庐的经历,也让他对现代概念接触得比较早。在张杨画了建筑草图,和八旬充分沟通后,他便放心地把基础建设工程全盘托付。在盖房子的三年中,张杨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做一次微调—他只规定功能性的东西,具体实施都让八旬做。
张杨认为,建筑是为当代人居住、欣赏而建造的,应该包含设计性、实用性的概念。“这几十年,中国处在大拆大建的过程中,房子的生命力都特别短,70年代的很多建筑都已经被列入推倒重来的过程。但是过去家族的大院,通过维护用一百多年绝对没问题。建筑至少应该有百年的生命力,百年之后,变成历史的一部分。我认为,我做的是能够留给后代、有保留价值的建筑。”
慢工出细活
“归墅实现了我长久以来对拥有一个直接入海的露天游泳池的梦想。”细看“归墅”的功能性:高的主楼共三层,上有观景平台,下有厨房、吧台、聚餐会客之中庭,风光绝佳;低的辅楼包含一方延伸入海的游泳池,傍晚时反光最美,更为安静。归墅共十间房,间间风格迥异,张杨自住两间,剩下的招待“各方来朝”的友人。
和赵青、杨丽萍的私宅,以及粉四酒店选用的石材一样:张杨请了当地石匠,将石料背上山或走水路,全手工打磨。白族人的青砖石雕,做工非常细,还有颜色协和的灰瓦顶,都被张杨所沿用。居住在双廊的白族人过去世代打渔,张杨的正门,就是八旬搜集而来的真正浸泡过洱海海水的船木。以白族的材料和建筑概念为基础,同时也大胆采用了钢结构和玻璃的东西,这样的搭配让张杨赏心悦目:“非常现代、舒服。”
当地建筑队的弱项是软装,所以后期的事,还要张杨严格操控。窗帘、布艺和家具,都是找北京的设计师搭配的。“我带他来实地考察了,细节都和他商量清楚。设计师给我几个方案,我在他的方案里面选。其他的东西,像是户外的家具和摆设这类小的东西,我都是从万里之外快递过来的。即使这样很麻烦,但最终是我要的感觉。”张杨还在家里造了壁炉。听说,是他们这批北方人把用壁炉取暖的“革新力”带到了双廊。
说到家里最喜欢的两个角落,张杨的答案是“游泳池,还有三层的露台”。泳池的水用的是井水,目前净化器还没到位,还不能贸然去游,只能每天晒着太阳“看着欣赏”。最开始,露台的位置是灰瓦,张杨觉得稍微保守了一些,便让八旬敲掉了曾经的屋檐,变成放满一排躺椅、沙发的观景平台,凸显其空间感和视觉冲击力。
张杨还介绍了两样化腐朽为神奇的“巧思”。第一项是会客厅的“茶几”—实则是一只从北京搬来的未封口大箱子,加盖一块玻璃,里面放了一段树根。第二项是一个中规中矩的旧式屏风,对半拆开,变成了一扇房门。张杨精益求精,普通白族人建半年就能完工的宅子,他做了足足四年,但在他看来,“一切都是值得的”。
珍惜生活的状态
张杨的房间,整齐摆放着户外鞋、靴,鲜有皮鞋。置物架上则有3C产品、奖状证书和伏特加。张杨说,自己最喜欢的状态是自由自在、不受拘束:“在丽江举行的五届雪山音乐节,我都有去。我们做电影的,不是一门心思只干这件事的。我更珍惜生活的状态。”张杨不满足于只是利用拍片子的机会外出看景,他喜欢开车到处跑,到处旅行。“我的心很野,在城市呆上四五个月就呆不住了,西藏、云南、内蒙,只要偏僻的地方我都开车跑过。在北京,出一趟门很麻烦,但这边的沿海公路,是适合开车的好地方。” 多年大理生活的经历,把张杨变成半个本地人。白族人热情的生活方式,也在一点一点的感染着他。平日里,逢年过节、新房入伙、小孩满月、婚丧嫁娶,主人家都要宴请全村的人“吃大饭”,一口气吃上个四五天。张杨就吃了无数家人的大饭。“我不在家,他们就会用粉笔在门口留言,告诉你明天到谁家吃饭。”
他始终觉得,能选择呆在云南扎下根的人,要想明白很多事。这样的生活固然让人向往,但绝对不是随便搬个行李就能长住的。“人还是要有一种社会价值,找到别人认可你的一种方式。很多在这生活的人,选择的是一种跟城市不一样的价值体系。”很多人说,大理是失败者的乐园,但张杨看来,是这些人选择了一种背离大众价值取向的生活方式,选择一种他认同的平静。“这种平静并非人人能够享有,因为这里没有五光十色的斑斓。”
张杨说,即使生活的城市变了,也依然要有工作,而他的工作就是在自然醒的午后,安静写剧本。守着大房子隐居的完美生活,在他眼中并不真实:“人要做事,要通过一件事情实现自己的价值。有些年轻人搬到大理古城,也会找到自己适合的工作,比如开咖啡馆,卖个煎饼果子,自己动手去做些手工制作面包、酸奶、提炼精油等等。”这些,才是他眼中有价值的“完美生活”。
[对话张杨]
房子也是我的作品
记者:对你而言,电影导演的职业身份和房屋设计的契合点在哪里?
张杨:归墅完成后,其实我有思考这个问题。拍电影和造房子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对我来说,房子也是作品的一种。唯一的区别,在于当导演拍电影时,需要做一个总体的设想,下面就具体到美术、道具、服装等不同部门共同操作。而盖房子,若要精益求精的话,事无巨细都得操心,我自己就是美术、道具、服装,哪怕一个水壶和灯都要我来拿方案。
记者:简单表述一下你对家居色彩的偏好?
张杨:就我个人来讲,我还是喜欢整体灰色调的一个设计。像这栋建筑尤其是外部的灰瓦、军绿色墙面的搭配,都是偏灰色系的概念。但是,我要求房间里又是要亮色的,而且十间房子,每个房间的风格都可以体现区别。而整体的风格,一定要干净,相对“素”一点为宜,大色块的感觉最好,我最不喜欢乱七八糟过多色彩的堆砌。
记者:介绍一下家里有趣的藏品?
张杨:新居落成不久,老实说,藏品还在一个收藏和累积阶段。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一位女设计师设计的一套家具,非常有现代感的一套设计—包含一架可折叠成箱子的小吧台,环保类“纸”材质面料的沙发和茶几等。
记者:之前在北京的家大概是什么样子的?
张杨:北京的家在顶层,也是复式的一个房子,有一个宽敞的阳台。我喜欢“钻研”,在阳台上盖了一座玻璃房子,里面种满各种植物,采光非常好。经常有去那儿的朋友说:“嘿,你这儿其实特云南。”从北京到双廊,其实也算是我家居理念的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