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翻译学在中西翻译研究中的学术定位

来源 :海外文摘·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h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态翻译学是现代哲学、生态文明、文化发展促进下生成的一种前沿学科。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动投入到生态翻译学研究的进程中,生态翻译学的发展水平逐年进步。但与此同时,也有学者通过深入挖掘生态翻译学的本质发现,生态翻译学只是单一的将翻译融入于生态系统中,翻译学与生态学之间的融合发展并不紧密。本文主要对于生态翻译学在中西翻译研究中的学术定位开展研究,旨在为有效促进翻译学领域综合发展水平的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中西翻译研究;学术定位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11-0035-02
  0引言
  步入新时期以来,生态翻译学作为翻译学中衍生出来的一个新的分支,受到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但与此同时,许多学者也就这一领域的发展提出了相关疑问。本文主要对于生态翻译学在中西翻译研究中的学术定位开展研究,从生态翻译学对中西翻译学产生的影响入手,明确生态翻译学在世界翻译体系中占据的重要位置,从而有效促进翻译领域综合发展水平的进步[1]。
  1生态翻译学的概念分析
  大部分学者对于生态翻译学提出的疑问包括生态翻译学与翻译生态学有何不同、生态翻译学为何不能与翻译适应选择论等同以及其他相关概念之间的划分。在开展生态翻译学及其相关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在明确相关概念的基础之上,才能够挖掘更深层次的内容。首先,针对生态翻译学为何不能与翻译适应选择论等同这一问题,我们认为,二者之间有着诸多的共同之处,但翻译适应选择论只是一种基础理论,能够成为生态翻译学研究的着手点,而生态翻译学则是在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基础之上发展而形成的新的学科体系。其次,生态翻译学与翻译生态学侧重点有所不同,相对而言,生态翻译学更加侧重于翻译学,而翻译生态学则更多的是指从翻译学的角度出发,开展对于生态学的研究。最后,生态翻译学衍生出的翻译生态实指和翻译生态喻指,更类似于中西文化对于生态翻译学的不同看法。总体来说,学者们之所以会产生较大的分歧,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人们在研究生态翻译学及相关理论的过程当中,所使用的概念及名称未能统一,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许多理论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各项内容的覆盖面有所交叉。在未来各项研究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还需从把握最根本的理论入手,构建起更加完备的生态翻译学理论体系[2]。
  2生态翻译学理论体系的建构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文化和思想态度存在差异,中西文化的格局和内容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久而久之,这种多元化的差异逐渐演变成国学与西学之间的差异。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从小就受到儒家思想中的仁义教育的影响,道家的无为自化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许多人甚至将佛家思想视为自己的信仰,另外许多文学著作中蕴含的深刻思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也绽放出了与众不同的光彩。反观西方文化,西学更加倡导理性思维,无论是神学研究、哲学研究,还是更加注重思维和逻辑的技术研究和科学研究,都体现了理性的态度。如果说国学文化存在着辩证统一的关系,各种思想交互错杂,独立存在,又紧密相关,那么西学中的理性思辨则被隔离在科学体系之外,形成了与其他研究内容不相容的结构体系。从西方学者的角度上来看,围绕着翻译学开展的研究所构建起的理论体系,主要由最基本的理论、描写理论以及应用理论三大部分共同构成。其中,最基本的理论顾名思义就是指围绕着翻译核心理论开展的研究,描写理论则是对于各类翻译方法的研究,应用理论则更加侧重于对于翻译形式和翻译内容的研究,翻译学当中的选理性研究由于与现代翻译领域的研究脉络不相适应,已经不再是学者们关注的热点[2]。
  相对来说,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建构与国学研究体系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因此也体现出了国学文化特色和传统文化特色。在最初着手对于生态翻译学开展研究之际,胡庚申教授将读者反馈与事后追惩的研究思路有机结合在一起,为生态翻译学领域的研究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同时,胡庚申教授也鼓励广大学者及翻译人员们主动汲取适应选择策略的优势,探寻更加有力的翻译之法。针对生态翻译学中所提出的“宏观-中观-微观”理论,将其融入到研究体系中能够为后续翻译学领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众所周知,生态学领域的研究至今已经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且研究水平逐年进步,无论是西方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理念,还是融入了中国传统思维的生态理念,都能够为生态翻译学未来的发展提供依据。
  总体来说,生态翻译学理论体系的构建能够为后续生态翻译学的研究提供更多可能,也能够为翻译学领域的进步奠定基础,生态翻译学理论体系中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传统思维影响下的生态理念,集中西译学之长,采用创新性的研究方法,体现了生态翻译学独具特色的理论优势。
  3生态翻译学对中西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3.1生态翻译学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及传统翻译学的继承与发展
  追溯生态翻译学的源起,从达尔文主义生物进化思想为出发点,结合生态学的发展视角,形成了新的翻译学科。生态翻译学看似与中华传统文化并无本质上的关联,但深入挖掘其核心内涵,却能够发现,生态翻译学在不断传承与研究的过程中,早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形成的紧密的内在联系。具体来说,首先,生态翻译学中对于“人”的看法与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待“人”的态度基本一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倡以人为本,将人作为各项活动开展的主体,而生态翻译学以鼓励我们能够尊重翻译者占据的主导位置,围绕着翻译者落实各项翻译工作,缕清翻译流程。其次,生态翻译学中对于翻译生态系统的概念的确定,已经不再局限于最基本的生态领域,而是从生态链条出发,逐步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伸,既融入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也渗透了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值得注意的是,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建构不能只是一味地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理论观念,还应当注重传承传统文化思想,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3]。   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严复曾说,译事三难:信、达、雅。即忠实、顺达、文雅。众所周知,汉语语言文化内涵深厚,很多时候只是一个单一的文字就可能蕴含多种不同的意蕴,因此难免会出现解读错误的情况。我们可以将严复先生提出的“信”,理解为对原文的直观传译,等同于以译者为主导开展的翻译活动。“达”体现的是文质相兼的态度,重在体现翻译者在开展翻译活动的过程中选择的翻译策略。“雅”在生态翻译体系中则体现为翻译者在翻译文章时选取的语体种类。生态翻译学对中国翻译学思想的传承,总体来说主要体现在,翻译者主导作用的发挥、翻译方法的选取以及对现代翻译领域发展形式的适应。
  3.2生态翻译学对西方翻译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生态翻译学对西方翻译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主要体现在选理论视域继承和超越。首先,翻译者占据着重要的主导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翻译学领域的研究也体现出了不同的侧重点,从最初的以语言学转向为主,主要围绕着文本中的内容进行翻译,而忽视了译者的作用,到现如今的重视译者的主体地位,估计译者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翻译质量,在这一过程,中西方翻译学思想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其次,在翻译生态环境发展变化的大背景下,中西方的生态文化思维都逐步融入到翻译学领域当中,其中西方生态学重点关注生态环境的变化,围绕着生物链、生物领域的平衡发展等内容开展研究,这种思维也渗透到了翻译生态领域当中。无论是文化生态环境还是社会生态环境都是影响生态翻译学发展的主要因素,未来生态翻译学领域的研究和发展需要集合中西文化的智慧,找準在中西翻译研究体系中的学术定位,才能够带动翻译领域和学术领域综合发展水平的进步[4]。
  4总结
  综上所述,生态翻译学的发展是翻译学领域不断进步的大势所趋,中西文化和中西生态学理论都是生态翻译学研究和发展的基础,只要中西文化的研究和发展不停歇、中西生态学理论的研究不停滞,生态翻译学发展就不会缺少支持。针对当前阶段生态翻译学研究过程中存在的几大歧义,未来我们还需着手开展更深层次的研究,明确界定生态翻译学体系中的各个概念,汲取中西文化中的优势,形成更加完备的生态翻译学理论体系,开拓与时俱进的生态翻译发展道路,带动翻译领域和文化领域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凡君.论生态翻译学在中西翻译研究中的学术定位[J].中国翻译,2019(4):42-49.
  [2]刘曌龙,商瑞芹.中国译学语境下的生态翻译学构建:融合、创新与问题[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4):50-56.
  [3]吕绮锋.翻译活动之中译者的功能:以生态翻译为中心[C]//首届海峡两岸外语教学与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1年会论文集,2011.
  [4]毛玉坤.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翻译教学模式实证探讨[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6(8):125-126.
  (责编:赵露)
其他文献
科研宽容失败    科技进步法修订草案规定,对于探索性强、失败风险高的科研项目,原始记录证明承担项目的科技人员已经履行了勤勉尽责义务仍不能完成的,不影响该项目结题。  作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科技进步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引人瞩目。而将“宽容失败”的原则写进这部法律,更是成为舆论关注的一个热点。  “科技进步应当依靠自主创新,自主创新需要宽松的学术环境,使科技人员敢于大胆探索
我国公布未来50年科技发展路线图    中国科学院战略研究系列报告——《创新2050:科技革命与中国的未来》日前在京发布。报告绘制了我国未来50年在能源、人口健康、空间与海洋、信息、国家与公共安全等18个重要领域的科技发展路线图。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过去许多人认为科学很难预见,主要依靠科学家的创造性思维。但是,以能源为例,我们可以预见,未来50年,可再生能源和核能领域一定会有新的突破性进展,
在以科技为第一生产力的21世纪,党中央高屋建瓴,适时提出了“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口号,成为新世纪我国科技事业的指向标。在“自主创新”的引导下,我国科技事业短短几年内取得了飞速发展,一次次令世界赞叹,我们不由地相信在未来的世纪里,中国的自主创新之路将越走越宽广,越来越辉煌!  本章重点关注2005年以来我国科技事业的辉煌成就,特别是在自主创新上我们取得的各项重大突破。青藏铁路、“神一”到“神
有段时间,在阅读有关毛泽东的著作时,想起了1993年毛泽东主席100周年诞辰前后,我几次与李讷相见时的情景。“能过稳定简朴的生活就非常满足了”  1993年,因为当时我是北京地区湘潭经济科技顾问团成员的缘故,所以受时任湘潭市委副书记、市长孔令志的委托,邀请李讷等毛主席的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去湘潭,参加纪念毛主席100周年诞辰的文艺演出活动。  我初次去李讷家是1993年11月初。在去李讷家的路上,我
“寻回犬”让电脑不怕丢    笔记本电脑是不少人工作生活的重要伙伴,一旦丢失会带来很多麻烦。因此美国一家公司开发出名为“寻回犬”的软件,恰似一条训练有素、能迅速找到猎物的良犬,帮人们找到丢失或被盗的“本本”。  安装“寻回犬”软件后,笔记本电脑一开机就会在屏幕上显示主人的联系方式以及一句问候语。问候语内容可以随意设置,如“50美元奖励送我回家的好心人”。公司总裁称,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信息足够让一个
华北军第五十九军抗日阵亡将士公墓碑祭扫现场  1931年,日本人“没费一枪一弹”占领了整个东北,当时日本国内沸腾了,觉得日本关东军天下无敌,中国人不堪一击。但当他们企图继续南下进犯时,却碰到了中国军队最惨烈的抵抗。死战怀柔  1933年年初,已侵占中国东北三省的日军又向华北进犯,中国军队在热河、长城一线奋起反击。除了非嫡系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等部队外,部分中央军部队亦开赴长城关口御敌,予日军以很
吴凯,一位执着的民间发明家,2005年3月,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防撞防沉安全轮船》专利证书。2006年元月获得了《磁浮力发动机》专利证书;如今,又申报了《人造天梯及太空列车》发明专利,正式向人类社会的梦想发起进攻。    只有善于发现,才能不断创新    被誉为“工人发明家”的吴凯是中原油田第九社区的一名普通司机。工作中,他爱岗敬业,踏实肯干,以突出的成绩多次荣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八小时
清雍正三年(1725),王杰出生在陕西韩城一个贫困农民家庭。王杰从小聪颖敏捷,虽家境贫寒,但刻苦好学。曾师从关中名儒孙景烈。孙景烈,关中著名学者,官至翰林院大学士。在孙景烈的悉心教导下,王杰学业突飞猛进。  乾隆十八年(1753),29岁的王杰以出众的学识被荐拔为贡生,授职蓝田县教谕(县学学官,掌管文庙祭祀,教育所属生员)。但因俸禄微薄,难以养家,王杰只好辞职,先后投奔两江总督尹继善、江苏巡抚陈宏
中国科学家研制出极其细微的“有序纤维”    中国科学家日前利用先进的“电纺丝”技术,制备出具有复杂可控图案化和编织结构的电纺丝纤维支架材料。科学家比喻道,采用这种工艺,人们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把纳微米级的纤维编织出“中国结”这样复杂有序的图形。  这种十分细微的“有序纤维”可用于制造更为先进的“人工血管”、“人工骨骼”等临床替代品。目前,国际材料科学界顶尖杂志《先进材料》已发表这一重大成果。
奇特防弹凝胶头盔    英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地发明了一种名为“D30”的凝胶状物质,并计划用这种物质来提升士兵头盔的防弹性能。正常情况下这种凝胶又轻又软,但在遇到来袭的子弹时会急剧变硬,能将弹片的冲击力减弱至少一半。  “D30”凝胶的发明者理查德·帕尔默介绍说,采用尖端纳米技术研制而成的“D30”凝胶表面看上去非常像是果冻,它可以被随意挤压成各种形状。在静止或者缓慢移动的状态下,这种凝胶的分子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