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临港产业是我国经济改革的先头兵,自其诞生以来就保持着迅猛的发展速度。特别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加之“一带一路”等全面深化改革战略的提出,我国临港产业面临着全新的经贸格局。因此,为了顺应经济形势与改革形势的新常态,继续推动临港产业的创新发展,就必须要改进和完善其发展模式。基于此,本文以临港产业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发展过程中常用的模式,以期为后续有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临港产业;发展模式;应用对策
作为改革开放的经济产业前沿阵地,我国临港产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浪潮中得到了迅猛发展,并逐渐成为世界贸易以及国内资源配置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另外,近年来我国国际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大, 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与日俱增, 临港产业借此良机飞速发展。现代港口已经不再是过去仅仅作为货物中转站的枢纽功能,而是更多地向商业、 工业和服务等多元化功能转变。发展模式作为其发展的理论方针与行动指南,是创新临港产业发展格局,推动其迅猛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在不同形势下的临港产业需要制定不同的发展模式,僵化、呆板的应用模式势必会影响临港产业发展的效率。因此,为了确保临港产业在新时期下继续稳定推进,就必须要对各种发展模式及其改进对策进行深入探究。
一、腹地支撑模式的探讨
腹地支撑模式核心在于开发、管理和利用港口资源,充分利用港口所在地的综合运输体系与广阔资源,构建一个以物流运输产业为主、其他产业为辅的临港产业发展模式。比如,澳大利亚黑德兰港、沙特的吉达港、我国的营口港等港口,均主要采用该发展模式。当前腹地支撑模式发展的瓶颈在于对腹地资源过度依赖,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一对多”问题,即一个腹地地区内常常包含有许多港口城市,且全国范围内或者区域范围内缺乏统一的规划,以至于不同区域内的港口产业为了追求自身发展利益最大化,形成了较为严重的无序竞争问题,降低了腹地地区的整体临港产业经济收益,同时也削弱了腹地地区整体港口产业的核心竞争力;(2)该种产业发展模式的经济发展速率比较缓慢,这主要是由于该地区以海洋运输业为其核心业务,但是单一的产业结构和配套服务显然会削弱该地区产业经济效益。
针对腹地支撑模式存在的发展瓶颈,建立健全产业体系是其突破瓶颈的关键,具体应用和发展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在临港产业建设方面,需要根据腹地地区临港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与布局方式,进而可以通过加大区域范围内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来推动临港产业的发展;在产业布局方面,需要根据产业功能来合理进行规划土地格局,但是必须要确保临港地区产业格局的集聚性,以便充分发挥集群性的优势来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2)依托本地优势,推动临港产业升级。作为临港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战略性选择,区位优势与比较优势是其不可或缺的两个关键原则。通过腹地区位优势来打造临港产业特色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同时要加强区域产业集群的协同与互补发展;通过在产业集群内部设立专门的科研技术产业与金融服务平台,可以为临港产业集群企业创立良好的创业与创新氛围,同时也有助于有效地转化各种科研成果。
二、产业集群模式的探讨
所谓的产业集群模式实际上就是一种产业基地模式,其核心载体为临港区域的各个码头,借助港航运输优势来大力发展临港重化工业的一种产业发展模式。该种产业发展模式主要适用于新兴临港产业发展的初期,比如曼彻斯特港、杜塞尔多夫媒体港以及我国的曹妃甸港等港口。这种模式的发展瓶颈在于趋同竞争。其主要表现为:(1)容易过度开发港城岸线的各种产业资源,这主要是由于临港产业对于相应的基础设施具有较高要求,相应的投资周期也比较长,耗资巨大;(2)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很容易使临港产业出现比较严重的同质化问题,比如大都以造纸、石化以及装备制造等重化工业为主,这主要因为该种产业发展模式可以为当地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快速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导致众多港口城市开始大力发展临港重化工业,从而会造成同质化产业竞争问题。
针对产业集群模式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结合实际的临港产业发展需要来进行合理分工,这实际上也是产业集群模式应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所以为了改进发展模式,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进行改进:要实施可持续产业发展战略,在优化产业发展结构的同时,需要注重该地区产业发展的生态保护;加快该地区临港重化工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尤其是要注意向高附加值、精细化的产业方向进行转变;要结合临港产业发展情况来对近岸海域的空间布局结构和方式进行合理优化,严格控制海岸线的开发程度、石化工业建设以及填海造陆的规模;要进一步加强相关产业之间关联和产业内部联动,形成共生机制。
三、一体化模式的探讨
一体化模式主要是“港、产、城”一体化模式,如果将其比喻成一个三角形的话,“港”、“产”、“城”就是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互相渗透。“港”可以带动产业的发展,“产”可以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城”可以反哺港口和产业的发展,为“港”和“产”提供优良服务。一体化模式的核心在于“港”、“产”、“城”的协调同步发展,利用港口交通枢纽的特点,大力发展聚集临港产业群,从而带动城市经济发展,依托城市群经济腹地,借助这些实力雄厚的港口城市的资源来促使临港产业逐步从加工、制造等重工业向旅游、贸易、高新技术产业等服务业方向转变,从而借此来带动港口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世界上比较知名的鹿特丹港、新加坡港以及我国上海港、宁波港在一体化方面都走在前列。但是由于我国港口功能的参差不齐以及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的步调不一致,这极大地限制了一体化模式的应用,其主要表现为:(1)港口功能不全面造成产业难以聚集,比如北方一些港口海港淤泥严重、冬季结冰,造成大船不易驶入,特种船靠岸安全性不高;(2)产业结构不合理,大量重化工企业聚集,造成污染严重,无法与城市之间形成有效联动;(3)城市化进程缓慢,比如一些新建港口周边荒凉,一些口岸服务部门还没有完全形成完整的服务体系,口岸通航并不十分便利,社会化服务也相对落后,造成港口整体竞争力下降。
因此,为了可以加快推广和应用该种临港产业发展模式,要进一步完善港口各项功能,如完善港口的交通网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现代化信息服务质量等;要重点建设那些区位优势明显容易聚集产业群的港口,政府部门要加强政策扶持为产业聚集提供有利条件,进一步调整临港产业结构,要加强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的联动,积极探索和创新临港产业区域的联动合作机制,构建一套集中区域领导、行业协会以及对口部门的统一交流机制,以便切实增强区域联动机制在带动该地区产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还可以结合产业发展格局来积极构建合作信息共享平台来使临港产业区域形成新型合作联动格局;要从推进城市功能建设角度入手,如通过金融创新来加快我国临港产业区域建设和港城融合、不断完善城市综合服务体系。我们可以预见,未来港口城市实现繁荣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模式便是“港、产、城”一体化模式,并且这种趋势还在不断的升级强化之中。
总之, 临港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港口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和研究临港产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针对临港产业以及临港经济区发展特点,确立有效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作为临港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临港产业的发展模式可以大体总结为腹地支撑、产业集群、“港、产、城”一体化等三种发展模式。但不同发展模式的优势、劣势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我国临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其地域情况、发展情况、区域经济条件以及各种发展模式的实际应用情况来制定科学的发展和应用对策,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临港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而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尹超,孙建勇等.基于产业联动的临床产业区发展模式研究——以秦皇岛为例[J].价值工程.2012,12(31):10-11.
[2]薄秀清.浅谈如何加快临港产业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6,15(14):72-73.
[3]李晓磊.我国临港产业动态发展模式研究[J].工会论坛.2015,28(6):96-97.
作者简介:
张锐(1990—),男,国际贸易方向,学校:大连海事大学,专业教育学院。
【关键词】临港产业;发展模式;应用对策
作为改革开放的经济产业前沿阵地,我国临港产业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浪潮中得到了迅猛发展,并逐渐成为世界贸易以及国内资源配置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另外,近年来我国国际贸易的范围不断扩大, 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与日俱增, 临港产业借此良机飞速发展。现代港口已经不再是过去仅仅作为货物中转站的枢纽功能,而是更多地向商业、 工业和服务等多元化功能转变。发展模式作为其发展的理论方针与行动指南,是创新临港产业发展格局,推动其迅猛发展的重要保障。但是在不同形势下的临港产业需要制定不同的发展模式,僵化、呆板的应用模式势必会影响临港产业发展的效率。因此,为了确保临港产业在新时期下继续稳定推进,就必须要对各种发展模式及其改进对策进行深入探究。
一、腹地支撑模式的探讨
腹地支撑模式核心在于开发、管理和利用港口资源,充分利用港口所在地的综合运输体系与广阔资源,构建一个以物流运输产业为主、其他产业为辅的临港产业发展模式。比如,澳大利亚黑德兰港、沙特的吉达港、我国的营口港等港口,均主要采用该发展模式。当前腹地支撑模式发展的瓶颈在于对腹地资源过度依赖,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一对多”问题,即一个腹地地区内常常包含有许多港口城市,且全国范围内或者区域范围内缺乏统一的规划,以至于不同区域内的港口产业为了追求自身发展利益最大化,形成了较为严重的无序竞争问题,降低了腹地地区的整体临港产业经济收益,同时也削弱了腹地地区整体港口产业的核心竞争力;(2)该种产业发展模式的经济发展速率比较缓慢,这主要是由于该地区以海洋运输业为其核心业务,但是单一的产业结构和配套服务显然会削弱该地区产业经济效益。
针对腹地支撑模式存在的发展瓶颈,建立健全产业体系是其突破瓶颈的关键,具体应用和发展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科学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在临港产业建设方面,需要根据腹地地区临港产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与布局方式,进而可以通过加大区域范围内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来推动临港产业的发展;在产业布局方面,需要根据产业功能来合理进行规划土地格局,但是必须要确保临港地区产业格局的集聚性,以便充分发挥集群性的优势来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2)依托本地优势,推动临港产业升级。作为临港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战略性选择,区位优势与比较优势是其不可或缺的两个关键原则。通过腹地区位优势来打造临港产业特色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同时要加强区域产业集群的协同与互补发展;通过在产业集群内部设立专门的科研技术产业与金融服务平台,可以为临港产业集群企业创立良好的创业与创新氛围,同时也有助于有效地转化各种科研成果。
二、产业集群模式的探讨
所谓的产业集群模式实际上就是一种产业基地模式,其核心载体为临港区域的各个码头,借助港航运输优势来大力发展临港重化工业的一种产业发展模式。该种产业发展模式主要适用于新兴临港产业发展的初期,比如曼彻斯特港、杜塞尔多夫媒体港以及我国的曹妃甸港等港口。这种模式的发展瓶颈在于趋同竞争。其主要表现为:(1)容易过度开发港城岸线的各种产业资源,这主要是由于临港产业对于相应的基础设施具有较高要求,相应的投资周期也比较长,耗资巨大;(2)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很容易使临港产业出现比较严重的同质化问题,比如大都以造纸、石化以及装备制造等重化工业为主,这主要因为该种产业发展模式可以为当地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快速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导致众多港口城市开始大力发展临港重化工业,从而会造成同质化产业竞争问题。
针对产业集群模式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结合实际的临港产业发展需要来进行合理分工,这实际上也是产业集群模式应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所以为了改进发展模式,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来进行改进:要实施可持续产业发展战略,在优化产业发展结构的同时,需要注重该地区产业发展的生态保护;加快该地区临港重化工业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尤其是要注意向高附加值、精细化的产业方向进行转变;要结合临港产业发展情况来对近岸海域的空间布局结构和方式进行合理优化,严格控制海岸线的开发程度、石化工业建设以及填海造陆的规模;要进一步加强相关产业之间关联和产业内部联动,形成共生机制。
三、一体化模式的探讨
一体化模式主要是“港、产、城”一体化模式,如果将其比喻成一个三角形的话,“港”、“产”、“城”就是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它们之间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互相渗透。“港”可以带动产业的发展,“产”可以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城”可以反哺港口和产业的发展,为“港”和“产”提供优良服务。一体化模式的核心在于“港”、“产”、“城”的协调同步发展,利用港口交通枢纽的特点,大力发展聚集临港产业群,从而带动城市经济发展,依托城市群经济腹地,借助这些实力雄厚的港口城市的资源来促使临港产业逐步从加工、制造等重工业向旅游、贸易、高新技术产业等服务业方向转变,从而借此来带动港口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世界上比较知名的鹿特丹港、新加坡港以及我国上海港、宁波港在一体化方面都走在前列。但是由于我国港口功能的参差不齐以及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的步调不一致,这极大地限制了一体化模式的应用,其主要表现为:(1)港口功能不全面造成产业难以聚集,比如北方一些港口海港淤泥严重、冬季结冰,造成大船不易驶入,特种船靠岸安全性不高;(2)产业结构不合理,大量重化工企业聚集,造成污染严重,无法与城市之间形成有效联动;(3)城市化进程缓慢,比如一些新建港口周边荒凉,一些口岸服务部门还没有完全形成完整的服务体系,口岸通航并不十分便利,社会化服务也相对落后,造成港口整体竞争力下降。
因此,为了可以加快推广和应用该种临港产业发展模式,要进一步完善港口各项功能,如完善港口的交通网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现代化信息服务质量等;要重点建设那些区位优势明显容易聚集产业群的港口,政府部门要加强政策扶持为产业聚集提供有利条件,进一步调整临港产业结构,要加强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的联动,积极探索和创新临港产业区域的联动合作机制,构建一套集中区域领导、行业协会以及对口部门的统一交流机制,以便切实增强区域联动机制在带动该地区产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还可以结合产业发展格局来积极构建合作信息共享平台来使临港产业区域形成新型合作联动格局;要从推进城市功能建设角度入手,如通过金融创新来加快我国临港产业区域建设和港城融合、不断完善城市综合服务体系。我们可以预见,未来港口城市实现繁荣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发展模式便是“港、产、城”一体化模式,并且这种趋势还在不断的升级强化之中。
总之, 临港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港口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我们应该认真分析和研究临港产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针对临港产业以及临港经济区发展特点,确立有效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作为临港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临港产业的发展模式可以大体总结为腹地支撑、产业集群、“港、产、城”一体化等三种发展模式。但不同发展模式的优势、劣势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我国临港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其地域情况、发展情况、区域经济条件以及各种发展模式的实际应用情况来制定科学的发展和应用对策,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临港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而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尹超,孙建勇等.基于产业联动的临床产业区发展模式研究——以秦皇岛为例[J].价值工程.2012,12(31):10-11.
[2]薄秀清.浅谈如何加快临港产业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6,15(14):72-73.
[3]李晓磊.我国临港产业动态发展模式研究[J].工会论坛.2015,28(6):96-97.
作者简介:
张锐(1990—),男,国际贸易方向,学校:大连海事大学,专业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