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美术教育对于幼儿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是指在幼儿美术教育中,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背景,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幼儿熟悉的人、事物为内容,注重生活与美术的紧密结合,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注重幼儿的自由创造与想象,使幼儿美术教育体现生活化特征,实现生活化价值,让美术真正融入幼儿的生活。美术教育的生活化,主要是通过内容的生活化、情境的生活化、环境的生活化、材料的生活化等活动策略,引导幼儿运用多种美术手段表现周围的生活世界。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
幼儿美术活动是通过多种美术技能来表现幼儿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及其主观意识形象化的体现,是幼儿陈述事物与自我表现的一种游戏方式。“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是指在幼儿美术教育中,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背景,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幼儿熟悉的人、事物为内容,注重生活与美术的紧密结合,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注重幼儿的自由创造与想象,使幼儿美术教育体现生活化特征,实现生活化价值,让美术真正融入幼儿的生活。下面结合我园美术教学实践,谈谈对生活化美术教育活动的一些探索。
一、创设富有情趣的生活化的情境性美术活动过程,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纲要》中明确指出:“应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这就强调了“情趣”在幼儿绘画中的地位。教师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美术活动中要引起和保持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使他们的情感、智力各方面都活跃起来,各种潜能都得到发挥,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喜欢并乐于进行美术活动。因此创设一个富有情趣的生活化的情境,可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和态度,激发他们美术创作的欲望。在故事化、游戏化的情境性活动过程中,教师运用语言创设情境,启发幼儿想象与创造,把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推向高潮。例如在“好吃的水果”主题背景下的泥工活动中,用“水果婆婆过生日”故事情境贯穿始终,随着情节的变化推进,把泥工的要求、技能等自然融入其中,从而让幼儿在故事中学习与创作,大胆表达和表现。幼儿追随着故事的线索,塑造出了各种不同造型的“水果娃娃陪伴水果婆婆一起过生日”。不但给幼儿以更多的挑战,练习和掌握多种泥工技能,也给了幼儿更多的关爱他人的情感体验。
二、激情引趣,帮助幼儿树立自信
幼儿要进行绘画创作,首先要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创作灵感和欲望。而这种兴趣则需要师长的鼓励,增强其自信心,才能促使幼儿创作出充满童真童趣的美术作品,使其创造的个性得以展现。
教师在美术活动中应努力设计好活动的环节,为激起幼儿的情趣,在活动中加强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改变以模仿为主的活动方式,采用活动中富有时代特色的新颖有趣、逻辑性强的内容来调动幼儿创造性,使活动内容与模式产生变化。使幼儿在动脑动手实践中观察、思考、想象,鼓励其努力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逐渐形成相应的技能,幼儿从中逐渐形成了爱好,培养了兴趣。如教大班幼儿《树叶贴画》一课时,我将课前采集的各种各样的叶子展示在幼儿面前,让他们说说银杏的叶子像什么?有的幼儿说是小鱼的尾巴,有的说像小姑娘的裙……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一片片平常俯首可拾的叶子成为美丽、可爱的代名词。在此基础上,指导幼儿进行树叶贴画的创作,他们兴致盎然,作品的想象力也大大出乎意料,效果显著。
三、选择生活化的表现材料,丰富幼儿创作表现的途径
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它为幼儿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天然的素材,如:果壳、蛋壳、树叶、种子、石块、蟹壳、稻草等等,这些随手可得的材料提供令孩子们既熟悉又新奇,它们贴近幼儿的生活,易于唤起幼儿的创作热情与创作欲望。在幼儿自主性美术活动中,我们在为幼儿提供多种工具和材料的基础上,尤其重视一些废旧物品的提供。比如:我们的巧手吧里摆放了大量的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纸盒,孩子们运用纸盒制作了运动小火车、七彩小屋、笔筒等,活动中既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同时也促进幼儿养成废物利用的习惯,形成了節约资源的环保意识。我们还把稻草请进教室,让孩子们运用稻草制作稻草人或是稻草贴画、麦秆贴画,用自己喜欢的美术方式进行美术表现活动。
我们还充分发掘家长资源,开展了“亲子巧手DIY”创意主题活动。请家长和孩子一起选择生活中各种常见材料制作成艺术作品参加幼儿园“六一亲子创意展”。活动中,家长们积极与孩子一起收集材料,设计制作草图,合作制作等。有旧牛仔裤、挂历纸等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的购物袋,有废布头、毛线、各色塑料袋等制作的“时装”,有易拉罐、放鸡蛋的蛋托、一次性纸杯等制作的各种千奇百怪的“鱼”……,所有的作品都体现了孩子的特点:天真、浪漫、新奇、大胆、率真。
总之,美术教育生活化承认并尊重每一个幼儿的独特性和权利,尊重幼儿不同与成人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它强调“以人为本”,更多地注重每个有个性特长的幼儿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成长特点。最大限度地让幼儿在生活中愉悦、自信、有尊严感地成长与发展。它让幼儿学会生活,热爱生活,珍惜拥有一切美好的事物,认识自己的能力,愉快地进行创造、表现、体现自身价值,健康充实地成长,真正让幼儿的审美情趣培养回归幼儿生活。
关键词: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
幼儿美术活动是通过多种美术技能来表现幼儿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及其主观意识形象化的体现,是幼儿陈述事物与自我表现的一种游戏方式。“幼儿美术教育生活化”是指在幼儿美术教育中,以幼儿的现实生活为背景,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以幼儿熟悉的人、事物为内容,注重生活与美术的紧密结合,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注重幼儿的自由创造与想象,使幼儿美术教育体现生活化特征,实现生活化价值,让美术真正融入幼儿的生活。下面结合我园美术教学实践,谈谈对生活化美术教育活动的一些探索。
一、创设富有情趣的生活化的情境性美术活动过程,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纲要》中明确指出:“应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这就强调了“情趣”在幼儿绘画中的地位。教师作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美术活动中要引起和保持他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使他们的情感、智力各方面都活跃起来,各种潜能都得到发挥,获得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喜欢并乐于进行美术活动。因此创设一个富有情趣的生活化的情境,可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和态度,激发他们美术创作的欲望。在故事化、游戏化的情境性活动过程中,教师运用语言创设情境,启发幼儿想象与创造,把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推向高潮。例如在“好吃的水果”主题背景下的泥工活动中,用“水果婆婆过生日”故事情境贯穿始终,随着情节的变化推进,把泥工的要求、技能等自然融入其中,从而让幼儿在故事中学习与创作,大胆表达和表现。幼儿追随着故事的线索,塑造出了各种不同造型的“水果娃娃陪伴水果婆婆一起过生日”。不但给幼儿以更多的挑战,练习和掌握多种泥工技能,也给了幼儿更多的关爱他人的情感体验。
二、激情引趣,帮助幼儿树立自信
幼儿要进行绘画创作,首先要有浓厚的兴趣,才能激发创作灵感和欲望。而这种兴趣则需要师长的鼓励,增强其自信心,才能促使幼儿创作出充满童真童趣的美术作品,使其创造的个性得以展现。
教师在美术活动中应努力设计好活动的环节,为激起幼儿的情趣,在活动中加强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改变以模仿为主的活动方式,采用活动中富有时代特色的新颖有趣、逻辑性强的内容来调动幼儿创造性,使活动内容与模式产生变化。使幼儿在动脑动手实践中观察、思考、想象,鼓励其努力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逐渐形成相应的技能,幼儿从中逐渐形成了爱好,培养了兴趣。如教大班幼儿《树叶贴画》一课时,我将课前采集的各种各样的叶子展示在幼儿面前,让他们说说银杏的叶子像什么?有的幼儿说是小鱼的尾巴,有的说像小姑娘的裙……在活跃的课堂氛围中,一片片平常俯首可拾的叶子成为美丽、可爱的代名词。在此基础上,指导幼儿进行树叶贴画的创作,他们兴致盎然,作品的想象力也大大出乎意料,效果显著。
三、选择生活化的表现材料,丰富幼儿创作表现的途径
大自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它为幼儿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天然的素材,如:果壳、蛋壳、树叶、种子、石块、蟹壳、稻草等等,这些随手可得的材料提供令孩子们既熟悉又新奇,它们贴近幼儿的生活,易于唤起幼儿的创作热情与创作欲望。在幼儿自主性美术活动中,我们在为幼儿提供多种工具和材料的基础上,尤其重视一些废旧物品的提供。比如:我们的巧手吧里摆放了大量的大小不同、形态各异的纸盒,孩子们运用纸盒制作了运动小火车、七彩小屋、笔筒等,活动中既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同时也促进幼儿养成废物利用的习惯,形成了節约资源的环保意识。我们还把稻草请进教室,让孩子们运用稻草制作稻草人或是稻草贴画、麦秆贴画,用自己喜欢的美术方式进行美术表现活动。
我们还充分发掘家长资源,开展了“亲子巧手DIY”创意主题活动。请家长和孩子一起选择生活中各种常见材料制作成艺术作品参加幼儿园“六一亲子创意展”。活动中,家长们积极与孩子一起收集材料,设计制作草图,合作制作等。有旧牛仔裤、挂历纸等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的购物袋,有废布头、毛线、各色塑料袋等制作的“时装”,有易拉罐、放鸡蛋的蛋托、一次性纸杯等制作的各种千奇百怪的“鱼”……,所有的作品都体现了孩子的特点:天真、浪漫、新奇、大胆、率真。
总之,美术教育生活化承认并尊重每一个幼儿的独特性和权利,尊重幼儿不同与成人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它强调“以人为本”,更多地注重每个有个性特长的幼儿不同于他人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成长特点。最大限度地让幼儿在生活中愉悦、自信、有尊严感地成长与发展。它让幼儿学会生活,热爱生活,珍惜拥有一切美好的事物,认识自己的能力,愉快地进行创造、表现、体现自身价值,健康充实地成长,真正让幼儿的审美情趣培养回归幼儿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