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学校德育管理工作探微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eld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行学校德育管理,需要有一个健全的组织机构。我们建立了学校、班级管理网络,明确德育管理的职责。由校长、德育校长、大队辅导员和班主任组成德育领导小组,从校长到最基层的班,可形成一种垂直的联系并沟通教导处、总务处之间的横向联系。
  关键词:学校德育管理;健全组织机构;德育管理职责;德育工作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047
  为了使学校的德育工作从组织系统方面做到了上下左右联系密切,指挥灵活,步调一致,信息畅通,充分发挥德育管理的效能,必须从组织上保证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
  一、明确责任,调动每位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
  发挥德育组织作用必须明确学校各类人员德育工作职责,调动广大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德育工作落实。要调动全校教职工的积极性,首先应调动管理者育人的积极性。学好《小学德育纲要》《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以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等,统一认识,一致行动,建立和落实德育工作目标及工作步骤,使他们既明确自己的责任,又有一定的职权范围和利益。其次应调动教书育人者的积极性。因为他们是学校贯彻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骨干。
  二、更新观念,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未来社会的发展对基础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面对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我們认为应更新教育观念。更新观念重点体现在“一个重视、两个克服”上,即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克服形式主义倾向;更新人才观念,克服用一个模子培养人才的倾向。必须树立为受教育者今后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的观念,树立为受教育者成为一个合格公民的观念,按李岚清同志提出的“六个学会”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即教育、培养、训练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和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审美,学会健体。
  同时,还应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确立人在经济社会生产中的主体地位,要求给人的个性和人格以充分的尊重,使人的个性和创造才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德育工作者的着眼点,应放在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身上,致力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健全,实现人格个性的社会化。为此,必须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健康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为着眼点的现代德育观。
  要做好小学德育工作,必须提高学校干部和教师的素质。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培训,通过教育理论学习,举办专题讲座,加强德育科研等形式,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德育工作者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传播者和建设者,要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
  德育科研是德育工作改革和发展的标志,是德育工作科学化的保证,也是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的有效途径。笔者所在学校多年来重视德育工作的研究和实践,参与了市、国家级科研实验,如“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与评价”“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等。通过科研实验培养、锻炼、提高了干部和教师队伍素质,大家思想解放,努力实践,勇于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
  三、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的育人作用
  校园环境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进向上的力量,学校应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创设“时时爱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笔者所在学校有健全的教育阵地,如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阅览室、少先队活动室等,有统一用磁砖烧制的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校风、教风、学风以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等标志,让每一堵墙壁都成为无声的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学校长期坚持不懈地开展升旗仪式和系列化的国旗下讲演,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和兴趣小组活动并形成了学校“艺术节”“科技节”等的大型活动传统。这些活动都充分体现了学生参与的全体性、教育目的的素质性、教育形式的多样性,使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陶冶情操,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四、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综合研究,强调整体效益
  当今社会,只靠学校教育难以完成培养下一代新人的任务,要用大教育观思想来指导小学德育研究。要树立整体观念,加强综合研究,要着眼在学校教育教学整体改革中加强德育;着眼德育研究的过程和成果转化,这才有利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利于全面落实德育工作目标。
  系统论的核心是“整体性原则”。小学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校中诸教育因素要互相配合,发挥自身的个性优势,形成整体功能,树立整体观念。从各育之间的关系看,德育与其他几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构成全面教育的整体。从学生本身来看,他们的各种个性、品质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从学校实施德育的途径来看,诸途径各自发挥独有的教育功能,互相配合,互为补充,形成有机的整体。从大教育观的高度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也是一个整体,要协调一致,密切配合,做到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一致性教育。
  总之,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我们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大大促进了学生全面和谐、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也大大提高了学校整体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参考文献:
  [1] 牟天敬.探讨创新小学行政管理工作的新思路[J].经济,2016(8).
  [2] 廖 容.论如何创新小学德育教育工作[J].中华少年,2016(32).
  [3] 张国壕.论如何提高新时期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施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5(19).
  [4] 吕继东.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研究[J].赤子(上中旬),2015(6).
  [5] 刘 权.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现状与应对[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6(1).
  (作者单位: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富林镇中心小学 527300)
其他文献
由小麦叶锈菌(Puccinia triticina)引起的小麦叶锈病是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小麦病害之一,可造成40%甚至更大的产量损失。随着气温升高和水肥增多,我国小麦叶锈病有加重趋势,种植和培育小麦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害最为经济、有效、环境友好的方法。小麦品系5R625和周麦22在苗期和田间对叶锈菌均表现出良好的抗性,我们利用表型鉴定和分子标记多态性筛选相结合的方法对它们的抗叶锈病基因进行定位,主要
目的 建立模拟日光紫外线诱导的HaCaT细胞凋亡模型,从活性氧(ROS),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通路,半胱天冬酶-3(caspase-3)的角度,研究扇贝多肽(Polypeptide from Chlamys farrer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探究了保证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施策略,希望能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语文课堂;有效性;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043  “有效”即存在效果或有效果。‘效’的本義是模仿、效法、学习,从‘不会’到‘会’的结果,引申为效果,功效,即‘成功’;又引申出效率或率能;又引申出效益(效果与利益
研究背景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结直肠癌是第四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美国是第三位最常见的癌症,位于癌症导致死亡原因的第二位。在我国,结直
摘要:数学解题就是解决数学问题,是知识应用的过程,从已知条件与结论之间建立內在的联系。掌握数学解题策略和解题方法是提高数学解题能力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数学思想;解题方法;解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9-0045
基因组印记是由于等位基因表观遗传修饰的不对称而导致印记基因在后代中的表达具有亲本选择性。印记基因在哺乳动物胚胎和胎盘的生长、出生后的生长发育以及疾病发生过程中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