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等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落后时代20年,陈旧、繁难、不切幼儿教育实际。没有幼师生生活、学习和未来工作所需要的信息技术,不利于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应该予以更新。
关键词:中等幼儿师范学校;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学
教学大纲(现在叫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指挥棒。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按理说,应该依据课程标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教育部没有颁布中等幼儿师范学校课程标准,倒有教学大纲。内容最全的是《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学大纲》,编写成于2000年,同年7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内容包括“三年制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学方案(试行)”、中等幼儿师范学校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美术、舞蹈教学大纲,唯独没有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只好参考1999年10月,教育部出版印刷的《中等师范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1]。
由于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和中等师范学校,学生的素质相差甚远,培养的目标也不尽相同,再加之,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中等师范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有很多内容,与现在的学生实际情况,教学设备情况,外围教学环境,以及人们的教育理念格格不入。
一、难度太大
《中等师范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模块1 计算机基础,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数制的基本概念,了解常用的二、十、十六进制数,掌握二、十、十六进制整数的转换方法。”“了解字符的ASC11码的表示方法。”“了解计算机的逻辑运算和算术运算。”
2000年5月,由陶振宗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第一部《中等师范学校、中等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试用本)》教科书,也是教育部组织人编写的最后一部中等幼儿师范学校信息技术教科书。
中等师范学校的学生,是从应届初中毕业生中,按照中招考试的分数,自高向低依次录取的,是各县市、各地区的尖子生。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学生,没有县市区初中毕业的尖子生,90%以上是初中考高中的落榜学生,10%是小学没有毕业、或者初中没有毕业的学生,或者是打工受不了回流学校的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意志不坚强,没有克服学习困难的决心和毅力。学习这些计算机知识比登天还难。有一个班的学生,学习了这些知识之后,随堂测试,结果及格率还不足10%。这在中等师范学校是绝无仅有的[2]。
二、内容陈旧
《中等师范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模块2 微型計算机的操作系统,教学内容:“DOS的基础知识(DOS的组成,DOS的启动);文件与目录(文件;目录与路径);常用DOS命令(DOS命令的分类;磁盘操作命令;文件操作命令;目录操作命令;常用操作命令);批处理文件与配置文件(批处理文件的建立与执行;自动批处理文件;配置文件的建立)”。教学实验内容:“实验1—DOS的启动和键盘输入;实验2—DOS键盘操作命令;实验3—文件操作命令的使用;实验4—目录操作命令的使用。”模块5计算机教育应用,要求学生了解Autborware的函数应用,掌握利用胶片(Cel)和追踪(Trace)功能制作传统动画的方法、合成动画的方法。
社会总是在向前发展的,历史车轮不会倒转。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源动力。社会的发展源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近30年来,数字技术的发展速度最快,可以说是一日千里。数字技术源于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是因为计算机技术发展异常地快所致。《中等师范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模块2和模块5所列举的这些内容,早已被滚滚的历史车轮抛在后面。现在,在社会上很难找到还可以使用的DOS系统计算机。幼儿园安装计算机,相对于大学来说,要晚许多年,没有DOS系统的计算机。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学生学习这些知识,到幼儿园教学,一点用处都没有。
三、不切实际
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学前教育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学生毕业后,绝大部分将从事幼儿教育。因此,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着培养合格幼儿教师这个大目标展开。教师要教学从事幼儿教育需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适合于从事幼儿教育所需要的能力。教师的教学必须有所遵循,教学遵循的是教学大纲,依托的是教科书。有什么样的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就有什么样的教学[3]。
要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就应该与幼儿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有关于幼儿教育的内容,比如说,用计算机解决幼儿教育中实际问题的案例。然而,不论是《中等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还是教育部组织人编写的《中等师范学校,中等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试用本)》教科书,乃至一些学校开发的校本教材,都没有幼儿教育的内容。这种,计算机教学与幼儿教育两张皮的做法,无助于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幼儿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和学生应用计算机能力的提高。
四、内涵过小
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是包含关系。信息技术的外延大于计算机技术的外延。计算机技术仅仅是信息技术的一部分。信息技术,指信息的发布、收集、处理、储存、应用等技术。处理信息的设备非常多,有智能手机、台式计算机、iPhone、一体机、平板电脑、模拟手机、MP3、MP4、DVD、VCD、触控一体机、大屏幕、投影仪、LED屏,数字音响等。这些设备的使用技术,都是信息技术的范畴。这些技术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以及日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她们应该掌握这些技术。然而,从《中等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中看到,这一大纲,并没有包含信息技术的全部内容,仅仅是信息技术的一少部分。这样的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远远达不到当前幼儿教育的需要,与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培养合格幼儿教师的总目标并不是太融合。如果按照这样的教学大纲培养学生,那么培养出的学生肯定是不合格的幼儿教师。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是学前教育的母机,应该根据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幼儿园的教学实际情况,设置课程,选择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幼儿教师,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赵忠奇.试论信息技术与教学改革的关系[J].新课程学习:中,2012(3):38-38.
[2] 郑丹.中等幼儿师范音乐教学改革之我见[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3(17):1-1.
[3] 舒文锋.中幼师范学校历史教学之我见[J].中国职工教育,2006(6):61-61.
关键词:中等幼儿师范学校;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学
教学大纲(现在叫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指挥棒。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按理说,应该依据课程标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教育部没有颁布中等幼儿师范学校课程标准,倒有教学大纲。内容最全的是《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学大纲》,编写成于2000年,同年7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内容包括“三年制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学方案(试行)”、中等幼儿师范学校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美术、舞蹈教学大纲,唯独没有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只好参考1999年10月,教育部出版印刷的《中等师范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1]。
由于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和中等师范学校,学生的素质相差甚远,培养的目标也不尽相同,再加之,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中等师范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有很多内容,与现在的学生实际情况,教学设备情况,外围教学环境,以及人们的教育理念格格不入。
一、难度太大
《中等师范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模块1 计算机基础,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数制的基本概念,了解常用的二、十、十六进制数,掌握二、十、十六进制整数的转换方法。”“了解字符的ASC11码的表示方法。”“了解计算机的逻辑运算和算术运算。”
2000年5月,由陶振宗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第一部《中等师范学校、中等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试用本)》教科书,也是教育部组织人编写的最后一部中等幼儿师范学校信息技术教科书。
中等师范学校的学生,是从应届初中毕业生中,按照中招考试的分数,自高向低依次录取的,是各县市、各地区的尖子生。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学生,没有县市区初中毕业的尖子生,90%以上是初中考高中的落榜学生,10%是小学没有毕业、或者初中没有毕业的学生,或者是打工受不了回流学校的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意志不坚强,没有克服学习困难的决心和毅力。学习这些计算机知识比登天还难。有一个班的学生,学习了这些知识之后,随堂测试,结果及格率还不足10%。这在中等师范学校是绝无仅有的[2]。
二、内容陈旧
《中等师范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模块2 微型計算机的操作系统,教学内容:“DOS的基础知识(DOS的组成,DOS的启动);文件与目录(文件;目录与路径);常用DOS命令(DOS命令的分类;磁盘操作命令;文件操作命令;目录操作命令;常用操作命令);批处理文件与配置文件(批处理文件的建立与执行;自动批处理文件;配置文件的建立)”。教学实验内容:“实验1—DOS的启动和键盘输入;实验2—DOS键盘操作命令;实验3—文件操作命令的使用;实验4—目录操作命令的使用。”模块5计算机教育应用,要求学生了解Autborware的函数应用,掌握利用胶片(Cel)和追踪(Trace)功能制作传统动画的方法、合成动画的方法。
社会总是在向前发展的,历史车轮不会倒转。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源动力。社会的发展源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近30年来,数字技术的发展速度最快,可以说是一日千里。数字技术源于计算机技术。数字技术的高速发展,是因为计算机技术发展异常地快所致。《中等师范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模块2和模块5所列举的这些内容,早已被滚滚的历史车轮抛在后面。现在,在社会上很难找到还可以使用的DOS系统计算机。幼儿园安装计算机,相对于大学来说,要晚许多年,没有DOS系统的计算机。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学生学习这些知识,到幼儿园教学,一点用处都没有。
三、不切实际
中等幼儿师范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学前教育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学生毕业后,绝大部分将从事幼儿教育。因此,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紧紧围绕着培养合格幼儿教师这个大目标展开。教师要教学从事幼儿教育需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适合于从事幼儿教育所需要的能力。教师的教学必须有所遵循,教学遵循的是教学大纲,依托的是教科书。有什么样的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就有什么样的教学[3]。
要培养合格的幼儿教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就应该与幼儿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有关于幼儿教育的内容,比如说,用计算机解决幼儿教育中实际问题的案例。然而,不论是《中等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还是教育部组织人编写的《中等师范学校,中等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试用本)》教科书,乃至一些学校开发的校本教材,都没有幼儿教育的内容。这种,计算机教学与幼儿教育两张皮的做法,无助于学生应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幼儿教育中的实际问题,和学生应用计算机能力的提高。
四、内涵过小
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是包含关系。信息技术的外延大于计算机技术的外延。计算机技术仅仅是信息技术的一部分。信息技术,指信息的发布、收集、处理、储存、应用等技术。处理信息的设备非常多,有智能手机、台式计算机、iPhone、一体机、平板电脑、模拟手机、MP3、MP4、DVD、VCD、触控一体机、大屏幕、投影仪、LED屏,数字音响等。这些设备的使用技术,都是信息技术的范畴。这些技术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以及日后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她们应该掌握这些技术。然而,从《中等幼儿师范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大纲》中看到,这一大纲,并没有包含信息技术的全部内容,仅仅是信息技术的一少部分。这样的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远远达不到当前幼儿教育的需要,与中等幼儿师范学校培养合格幼儿教师的总目标并不是太融合。如果按照这样的教学大纲培养学生,那么培养出的学生肯定是不合格的幼儿教师。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是学前教育的母机,应该根据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幼儿园的教学实际情况,设置课程,选择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幼儿教师,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赵忠奇.试论信息技术与教学改革的关系[J].新课程学习:中,2012(3):38-38.
[2] 郑丹.中等幼儿师范音乐教学改革之我见[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3(17):1-1.
[3] 舒文锋.中幼师范学校历史教学之我见[J].中国职工教育,2006(6):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