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什么是个性?著名的个性心理学家奥尔波特曾对个性下了定义:“决定了人的独特的行为和思想的个人内部的身心系统和动力组织。” 因此个性是通过社会生活的实践锻炼与陶冶,逐步形成的观念、态度、习惯与行为。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最能表现出自己的个性。合群与孤僻、好动与好静、善斗与怕事、粗暴与文静……都可以一览无遗。对此,我们应该认真地思考、分析。
【关键词】个性 体育教学
体育运动在培养青少年个性方面起着独特作用,青少年可以从体育运动中尝试成功的喜悦和得到尊重的心理满足。
第一、建造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体现学生个性
体育课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本身的感受为主要形式,以增进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不仅要在体育教学中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还要在体育教学中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但是,我们的学校和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以运动员的要求进行竞技项目的训练,这就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更抹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二十一世纪是追求“个性”的时代,尤其以现代家庭独生子女居多,给个性本身形成了许多复杂的因素,因此我们体育教师更不能单单地从字面上去理解“个性”的与众不同,而是从教学中以学生人格发展的角度去分析判断,寻找其共性的特点。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体育教育教学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改革,我们广大体育教师应借此之机,切实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课堂是我们实践的舞台,怎样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我们应该多方面地进行思考和探索。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不像在其它教学中那样,被固定在课桌前,而是拥有一个广阔的空间领域,可以尽情的游戏、运动和竞赛,他们的身体可以直接的参与活动,然而身体的运动施加给机体感受器的刺激会在大脑中引起主观意识的感受,如果在一段时间里,机体反复多次地感受某种运动形式,就会在个性上形成一种相关稳定的心理特征,并与其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紧密结合。因而个性也就在其中得到充分展示与发展。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广泛地参加社会交往活动,更提高了对社会的适应性,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还可以从体育运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证明自己的能力,增强其自信与自尊,使个性得到充分的调整和发展。
第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人们为求积极和优先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互联系的意向活动,是个性的最直接的体现。大教育家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来自哪里?兴趣来自生活的体验。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个性,其表现的方式也是多样化。尤其在体育课上,学生在实践中容易把生活体验带到学习中来,而个性因素往往制约了他们的表现方式。如好动的孩子,他对任何体育活动都非常的感兴趣,但是他们的组织纪律性意识弱;内向的孩子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较弱;凭趣的孩子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进行。在我任教的七年级就有一个特别顽皮好动的男孩子,上课时在教室里坐不住,在体育课上更无集体意识,许多老师对他束手无策。通过几次接触,我发现他自尊心特别强,永不服输,尤其在同学面前爱表现。所以我想了个办法,让他参与课堂的管理,让他负责体育器材配置和回收,由此转化其活动的兴趣,培养为同学服务的意识。
在制定体育教学计划与实施过程中,要建立师生间的关系,应选择生动有趣,符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教材,培养他们的道德感、美感和责任感,引导他们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磨炼自己个性。如,可根据女生对美追求强烈的特点,选择艺术体操、舞蹈、健美操等教材,让他们在配有音乐的体操房中练习。同时,要合理选择有利于发展身体和肌肉的练习,增强他们的协调和韧性,这对发展女生的生理活动机能,提高学习乐趣和发展学生个性是大有好处。
总之,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把我们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拥有完善的个性和人格,让每个孩子都成为课堂生动的主角。
【关键词】个性 体育教学
体育运动在培养青少年个性方面起着独特作用,青少年可以从体育运动中尝试成功的喜悦和得到尊重的心理满足。
第一、建造愉悦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体现学生个性
体育课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本身的感受为主要形式,以增进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它不仅要在体育教学中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还要在体育教学中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但是,我们的学校和教师往往只注重学生对运动技能的掌握,以运动员的要求进行竞技项目的训练,这就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更抹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二十一世纪是追求“个性”的时代,尤其以现代家庭独生子女居多,给个性本身形成了许多复杂的因素,因此我们体育教师更不能单单地从字面上去理解“个性”的与众不同,而是从教学中以学生人格发展的角度去分析判断,寻找其共性的特点。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体育教育教学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改革,我们广大体育教师应借此之机,切实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课堂是我们实践的舞台,怎样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我们应该多方面地进行思考和探索。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不像在其它教学中那样,被固定在课桌前,而是拥有一个广阔的空间领域,可以尽情的游戏、运动和竞赛,他们的身体可以直接的参与活动,然而身体的运动施加给机体感受器的刺激会在大脑中引起主观意识的感受,如果在一段时间里,机体反复多次地感受某种运动形式,就会在个性上形成一种相关稳定的心理特征,并与其思维活动与机体活动紧密结合。因而个性也就在其中得到充分展示与发展。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们不仅可以广泛地参加社会交往活动,更提高了对社会的适应性,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尊重,还可以从体育运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证明自己的能力,增强其自信与自尊,使个性得到充分的调整和发展。
第二、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人们为求积极和优先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相互联系的意向活动,是个性的最直接的体现。大教育家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来自哪里?兴趣来自生活的体验。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个性,其表现的方式也是多样化。尤其在体育课上,学生在实践中容易把生活体验带到学习中来,而个性因素往往制约了他们的表现方式。如好动的孩子,他对任何体育活动都非常的感兴趣,但是他们的组织纪律性意识弱;内向的孩子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较弱;凭趣的孩子只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进行。在我任教的七年级就有一个特别顽皮好动的男孩子,上课时在教室里坐不住,在体育课上更无集体意识,许多老师对他束手无策。通过几次接触,我发现他自尊心特别强,永不服输,尤其在同学面前爱表现。所以我想了个办法,让他参与课堂的管理,让他负责体育器材配置和回收,由此转化其活动的兴趣,培养为同学服务的意识。
在制定体育教学计划与实施过程中,要建立师生间的关系,应选择生动有趣,符合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教材,培养他们的道德感、美感和责任感,引导他们在体育教学和训练中磨炼自己个性。如,可根据女生对美追求强烈的特点,选择艺术体操、舞蹈、健美操等教材,让他们在配有音乐的体操房中练习。同时,要合理选择有利于发展身体和肌肉的练习,增强他们的协调和韧性,这对发展女生的生理活动机能,提高学习乐趣和发展学生个性是大有好处。
总之,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学生客观存在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把我们的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拥有完善的个性和人格,让每个孩子都成为课堂生动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