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针对传统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对小学数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了一定的论述,并结合相关的教学实例,给出了几个小学数学自主教学方式的几个范例,内容相对贴近实际,以期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改革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探究式教学 教学改革
课堂的教学应该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成长的不仅仅是学生,教师也应该在整个过程中获得成长。尤其是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由于数学科目的特殊性以及学生年龄层次,直接决定了授课的方式和理念。《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就提到:“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更加重要和可行的方式。”根据这一基本理念,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课前设计,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通过创设出一个民主、自由而和谐的教学氛围,借此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得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能使得小学数学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主要从自主探究教学的几个基本程式并结合相应的案例对教学方式予以论述。
1、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及课堂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能直接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引导,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其行为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同时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求教师针对所教的内容创设出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课堂情境。
对于小学的数学教学而言,教师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或者是比较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给学生创设出具有“现实的、有意义的”、“有用的”或者是“有趣的”具体实例作为教学的情境。这样就能保证学生能从生活情境中去发现数学的存在,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所学的数学知识来分析并解决实际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发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而且还大有用处,极大的增加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为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打下了一个最重要的基础。
例如,讲授“圆柱体的体积”知识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逐层递进的问题情境:(1)圆的面积怎样求解,它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2)展示出一个圆柱体实体模型,让学生想想圆柱体的体积求解方法。(3)当学生有困难时,可以提示他们能不能将圆柱体化为我们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之后模仿圆的面积推导过程来得到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呢?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探究”这个关键点,要对学生加以鼓励,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也要进行表扬,不能增加学生的挫败感,这样整个教学的氛围将更加活跃、自由和轻松。
2、提出问题
在新的课程教学理念下,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作为教学的一个组织、引导和参与者,在教学的过程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双边学习活动。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一个引导的关键作用,即通过创设疑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这种引导的方式能很好的促进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反馈,进一步的诱发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例如,笔者在讲授两位数加三位数进数的内容时,就有学生突然提出:“老师,计算时能不能从百位数开始算呢?”当时笔者也是楞了一下,但没有对学生的整个问题直接进行否定,而是就势向其他的学生提出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解答。这样,学生都得到了锻炼的机会,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3、探究的方式
探究的一个重点就是要让学生尝试着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结合起来。这样不但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还利于学生探讨问题的习惯与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全面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以苏教版教材为例,教材在很多方面都积极的挖掘学生的“动手实践”这一学习方式的价值。例如,在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中学习“游戏规则的公平性”的内容时,口袋内有4个红球及2个黄球,每次可以任意的摸出一个球,摸后再放回,一共可以摸30次。若摸到红球的次数较多,则算小明赢;若摸到黄球的次数较多,则算小玲赢。问题随之而生:“上面的这个游戏规则是公平的吗?为什么?”这样,学生就有一种想通过具体的操作实践来对问题进行验证的冲动,通过几次操作之后,学生自然就发现了问题,进而对出现这种结果所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在教师的帮助和提示下最终得到结论。
4、明确结论
对结论进行明确是探究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学生是否能够获取正确的知识。在课堂中,学生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得到讨论的结果,然后在小组之间进行相互的评议与补充,最终形成一个公认的结论。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在对这个结论加以完善和总结,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练习实际,在生活中寻找相类似的实际问题,然后可以以作业的形式给学生布置任务,获得反馈之后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进行把握,对教学方式进行完善,最终达到以教促改的良性循环。
5、回顾与反思
通过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得到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引导学生对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总结。这样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及理性思维方式。
6、结语
教学是本就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尤其是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更加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进行孜孜不倦的“上下求索”,对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完善,做到扬长避短,日臻完善,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莺敏.“问题解决,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
[2] 石美银.自主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永恒的主题——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探究[J].
【关键词】小学数学 探究式教学 教学改革
课堂的教学应该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成长的不仅仅是学生,教师也应该在整个过程中获得成长。尤其是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由于数学科目的特殊性以及学生年龄层次,直接决定了授课的方式和理念。《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就提到:“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更加重要和可行的方式。”根据这一基本理念,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充分的课前设计,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通过创设出一个民主、自由而和谐的教学氛围,借此来充分的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得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能使得小学数学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主要从自主探究教学的几个基本程式并结合相应的案例对教学方式予以论述。
1、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及课堂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能直接对学生的学习加以引导,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其行为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同时小学生的思维方式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求教师针对所教的内容创设出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课堂情境。
对于小学的数学教学而言,教师要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或者是比较感兴趣的事物出发,给学生创设出具有“现实的、有意义的”、“有用的”或者是“有趣的”具体实例作为教学的情境。这样就能保证学生能从生活情境中去发现数学的存在,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通过所学的数学知识来分析并解决实际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发现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而且还大有用处,极大的增加了他们学习的兴趣,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为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打下了一个最重要的基础。
例如,讲授“圆柱体的体积”知识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一个逐层递进的问题情境:(1)圆的面积怎样求解,它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2)展示出一个圆柱体实体模型,让学生想想圆柱体的体积求解方法。(3)当学生有困难时,可以提示他们能不能将圆柱体化为我们已经学过的立体图形,之后模仿圆的面积推导过程来得到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呢?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探究”这个关键点,要对学生加以鼓励,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也要进行表扬,不能增加学生的挫败感,这样整个教学的氛围将更加活跃、自由和轻松。
2、提出问题
在新的课程教学理念下,教师的角色更多的是作为教学的一个组织、引导和参与者,在教学的过程与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双边学习活动。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主要起到一个引导的关键作用,即通过创设疑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这种引导的方式能很好的促进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反馈,进一步的诱发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
例如,笔者在讲授两位数加三位数进数的内容时,就有学生突然提出:“老师,计算时能不能从百位数开始算呢?”当时笔者也是楞了一下,但没有对学生的整个问题直接进行否定,而是就势向其他的学生提出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解答。这样,学生都得到了锻炼的机会,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3、探究的方式
探究的一个重点就是要让学生尝试着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与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结合起来。这样不但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还利于学生探讨问题的习惯与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全面提高数学的教学质量。
以苏教版教材为例,教材在很多方面都积极的挖掘学生的“动手实践”这一学习方式的价值。例如,在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中学习“游戏规则的公平性”的内容时,口袋内有4个红球及2个黄球,每次可以任意的摸出一个球,摸后再放回,一共可以摸30次。若摸到红球的次数较多,则算小明赢;若摸到黄球的次数较多,则算小玲赢。问题随之而生:“上面的这个游戏规则是公平的吗?为什么?”这样,学生就有一种想通过具体的操作实践来对问题进行验证的冲动,通过几次操作之后,学生自然就发现了问题,进而对出现这种结果所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在教师的帮助和提示下最终得到结论。
4、明确结论
对结论进行明确是探究式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直接影响到学生是否能够获取正确的知识。在课堂中,学生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得到讨论的结果,然后在小组之间进行相互的评议与补充,最终形成一个公认的结论。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在对这个结论加以完善和总结,得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练习实际,在生活中寻找相类似的实际问题,然后可以以作业的形式给学生布置任务,获得反馈之后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进行把握,对教学方式进行完善,最终达到以教促改的良性循环。
5、回顾与反思
通过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得到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引导学生对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总结。这样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总结能力及理性思维方式。
6、结语
教学是本就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尤其是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更加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有进行孜孜不倦的“上下求索”,对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完善,做到扬长避短,日臻完善,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莺敏.“问题解决,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实践与研究[J]
[2] 石美银.自主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永恒的主题——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探究[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