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提出高中政治教师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应改变传统教学行为和方式,树立新的教学观,切实有效的参与和实施好新课程改革。
【关键词】高中教师;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引言
新课程改革在贵州省已实施了两年,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中课程改革引起了关心基础教育的各类人士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从事基础教育研究的专家及从事基础教育教学的一线教师。
作为一名从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一线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既有激情与理想,也有无奈与迷茫。但通过两年来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不断阅读、实践和反思,无论是思想方面,还是教学行为、理念方面都有较大转变。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高中思想政治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这个课程改革极其重要的主阵地中应具备怎样的教学观才能真正有效切实的参与好,实施好新课程改革?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特点,我认为教师应该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行为和方式,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方法,树立新的教学观,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1 树立新的教学观
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注定的无效的,新课程的顺利实施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并在全新的教育理念的支撑下参与并实施新课改。
教师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现代教学观。可以说,没有人文关怀的教育不能算是合格的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本课程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每一名学生的智力结构是不同的,智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教师应充分研究学生的个性差异、知识基础、认知规律及智力结构。新课程强调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构建以促进每一位学生均能得到全面发展的新型教学观。
新的课程改革将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转为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者,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由教学的管理者变为师生互动的协调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应准确地把握住自己在课堂教学的定位,来建立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满堂灌、一言堂教学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探究者和各种技能、知识和能力形成的实践者,教师则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更为有效,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合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对合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促进作用。教师可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兴趣爱好、学生的不同水平来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这样的安排有利小组的交流、讨论,使学生之间能取长补短,为所有学生提供了成功的机会和发展创造性思维空间。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不拘泥于课本,要让学生走出教室,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指导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激发学生不断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学以致用。
2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升专业能力与素养
2.1 不断加强学习,提升教育教学素养: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既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教学基本功,又要不断加强学习,扩大和丰富自己的知识面。高中政治教师不但要对高中政治知识结构和体系有非常深入的掌握,同时要对小学、初中以及大学政治的知识结构与体系有较为深入的把握,对政治学的前沿知识有较为明晰的认识,惟其如此,才能从宏观上对整个政治学科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既要熟悉政治学科理论,又要关注国家的政策、方针、时政要闻,具有极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既要熟悉不同的政治概念与规律、原理在各个阶段课程中的描述及其变化,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认知规律分析教材编制的特点与规律。现在的学生生活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接触的知识和信息是极为丰富的,这就要求老师始终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应不断给自己的知识储备注入源源活水。正如朱熹诗所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2 学习相关学科知识,丰富知识结构:随着学科间的融合程度的提高,学科间的关系愈发密切,与政治学科紧密联系的学科有历史、语文、地理等。因此,依据教学需要,教师应对相关学科知识进行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首先应具有丰富而渊博的知识,做到对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启发、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思考,从而表现出对知识的处理与新课程理念的协调一致。高中政治新课程中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这就需要政治教师掌握语文、历史、地理、文化、经济等综合知识,并对各学科知识进行有效整合。
3 转变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标准指出,“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明确指出 “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不难看出,新课程改革极为重视评价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的评价方式,既重视形成性评价,也重视终结性评价。学期伊始,自制学生评价手册,为每位学生单独建立一个思想政治学科评价表,根据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参与度、课后完成作业的情况、出勤情况以及学期结业考试成绩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学期结束,每位学生将本学期自身思想政治学科自我评价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评价。此外,新课程改革强调合作学习,我将每班学生分成一定数量的小组,在学期结束时,每个小组成员间相互评价,并开展小组间互评。两年下来,发现这样的评价方式既受学生欢迎,对学生的评价又比较准确、全面。
4 结语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教师是主体,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改革的成败取决于一线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与把握。教师只有改变传统教学行为、方式、思想及理念,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切实提升各方面的能力与素养,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和评价观,才能有效的参与和实施好新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关键词】高中教师;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引言
新课程改革在贵州省已实施了两年,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中课程改革引起了关心基础教育的各类人士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从事基础教育研究的专家及从事基础教育教学的一线教师。
作为一名从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一线教师,面对新课程改革,既有激情与理想,也有无奈与迷茫。但通过两年来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不断阅读、实践和反思,无论是思想方面,还是教学行为、理念方面都有较大转变。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开展的今天,高中思想政治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这个课程改革极其重要的主阵地中应具备怎样的教学观才能真正有效切实的参与好,实施好新课程改革?结合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特点,我认为教师应该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行为和方式,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方法,树立新的教学观,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
1 树立新的教学观
没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注定的无效的,新课程的顺利实施需要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并在全新的教育理念的支撑下参与并实施新课改。
教师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现代教学观。可以说,没有人文关怀的教育不能算是合格的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本课程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每一名学生的智力结构是不同的,智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教师应充分研究学生的个性差异、知识基础、认知规律及智力结构。新课程强调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构建以促进每一位学生均能得到全面发展的新型教学观。
新的课程改革将教师由知识的传播者转为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者,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者;由教学的管理者变为师生互动的协调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教师应准确地把握住自己在课堂教学的定位,来建立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满堂灌、一言堂教学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中知识的探究者和各种技能、知识和能力形成的实践者,教师则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景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使学生的意义建构更为有效,教师应尽可能组织合作学习,展开讨论和交流,并对合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对学生的成长有很大促进作用。教师可根据不同性别、不同兴趣爱好、学生的不同水平来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这样的安排有利小组的交流、讨论,使学生之间能取长补短,为所有学生提供了成功的机会和发展创造性思维空间。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不拘泥于课本,要让学生走出教室,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指导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激发学生不断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样学生才能学以致用。
2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升专业能力与素养
2.1 不断加强学习,提升教育教学素养:作为一名高中政治教师,既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教学基本功,又要不断加强学习,扩大和丰富自己的知识面。高中政治教师不但要对高中政治知识结构和体系有非常深入的掌握,同时要对小学、初中以及大学政治的知识结构与体系有较为深入的把握,对政治学的前沿知识有较为明晰的认识,惟其如此,才能从宏观上对整个政治学科有较为深刻的认识。既要熟悉政治学科理论,又要关注国家的政策、方针、时政要闻,具有极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既要熟悉不同的政治概念与规律、原理在各个阶段课程中的描述及其变化,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认知规律分析教材编制的特点与规律。现在的学生生活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接触的知识和信息是极为丰富的,这就要求老师始终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应不断给自己的知识储备注入源源活水。正如朱熹诗所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2 学习相关学科知识,丰富知识结构:随着学科间的融合程度的提高,学科间的关系愈发密切,与政治学科紧密联系的学科有历史、语文、地理等。因此,依据教学需要,教师应对相关学科知识进行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首先应具有丰富而渊博的知识,做到对知识融会贯通,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启发、引导学生从多方面进行思考,从而表现出对知识的处理与新课程理念的协调一致。高中政治新课程中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这就需要政治教师掌握语文、历史、地理、文化、经济等综合知识,并对各学科知识进行有效整合。
3 转变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标准指出,“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明确指出 “做好学生成长记录,完善综合素质评价。探索促进学生发展的多种评价方式,激励学生乐观向上、自主自立、努力成才。”不难看出,新课程改革极为重视评价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的评价方式,既重视形成性评价,也重视终结性评价。学期伊始,自制学生评价手册,为每位学生单独建立一个思想政治学科评价表,根据学生课前预习,课堂参与度、课后完成作业的情况、出勤情况以及学期结业考试成绩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学期结束,每位学生将本学期自身思想政治学科自我评价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评价。此外,新课程改革强调合作学习,我将每班学生分成一定数量的小组,在学期结束时,每个小组成员间相互评价,并开展小组间互评。两年下来,发现这样的评价方式既受学生欢迎,对学生的评价又比较准确、全面。
4 结语
总之,新课程的实施,教师是主体,从某种程度上说,课程改革的成败取决于一线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与把握。教师只有改变传统教学行为、方式、思想及理念,不断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切实提升各方面的能力与素养,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和评价观,才能有效的参与和实施好新课程改革。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