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分析及预防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co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提高静脉药物配置操作准确性,减少药物配置错误,避免因配置差错对病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方法 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出现的各种差错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结果 降低静脉药物配置差错发生率;结论 保证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用药的安全性。
  【关键词】 静脉药物配置 差错分析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 R1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7-0365-01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在减少药品浪费,降低医疗成本,保证药品配置质量,加强职业防护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日常工作中,配液中心工作量的越来越大,药品种类、厂家越来越多,虽然在整个工作过程中经过了多次查对,但出现差错事故再所难免。因此,我们从各个工作环节分析原因,尽量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并提出防范措施,保证患者静脉用药安全,配合临床科室提高护理质量。
  1 常见的差错事故
  1.1 摆药错误
  药师在摆药过程中摆错药物是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常见的内差(即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内部发生的未出门、未产生后果的差错)。这种错误在每天的摆药过程中几乎都会发生三到四次,由于查对程序较多,多数情况下核对人员都会提醒药师及时更换药物。由于同种药品的有多个厂家,如: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有浙江和日本之分,注射用奥美拉唑有阿斯利康和江苏奥赛两个厂家;几种药品的颜色、外观、大小、名称、剂量等极为相似,如地塞米松注射液分为2mg和5mg,它和维生素B6一起容易导致摆药错误;护士在往液体上粘贴药签时查对不仔细贴错液体,如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和5%ml葡萄糖注射液100ml, 5%氯化钠注射液100ml和5%氯化钠注射液250ml;药师看错摆药药签等种种原因,导致摆药成品错误。
  1.2 护士配置错误
  护士在配置药物过程中,由于工作量大,连续工作时间较长,过度疲劳导致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等原因,易造成漏加、错加等问题。护士由于各种原因配置错误,这也是静脉配置中心常见的差错事故之一,几乎每周都会发生一次配置错误而导致药液浪费。在配置过程中,护士为了更方便快捷的配置药物,常将两组或两组以上的药液放于操作台面上同时进行配置,这样容易将药品加到另一个输液袋中,或者将两组药物加到同一输液袋中,造成药物浪费。护士在配置药物时,用错注射器也是配置时常见的现象,由于一个操作台上有多种药物,每种药物对应的注射器必须有明确的标识,有些护士一时疏忽,误用其他药物的注射器,造成配置成品变色、变质等。
  1.3 成品核对错误
  2014年上半年发生差错事故出科有2起,比2013年全年增长50%。护士配置完毕后由药师来完成输液成品的核对工作,护士在配置完毕后将药液传出传递窗,由一名药师将药液核对并加盖个人识别章,由于药师数量少,工作量大,再者,本科室年轻药师多,工作经验相对较少,在核对过程中,批次、药物颜色、胶塞等问题不容易查对清楚。
  1.4 工勤配送错误
  工勤将输液成品分病区配送至临床科室是配液中心工作流程中的最后步骤,也是重要步骤,工勤在对输液成品进行包装分病区时,由于工作量大,责任心不强,常将不同科室的药物放入同一科室中或将同一科室药物漏送,造成科室配送错误,延误了患者的治疗时间。
  2 预防措施
  2.1 加强工作人员责任心建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负责静脉药物的配置工作,配置的药液直接输入病人体内,是患者治疗的关键;配置药物时必须保证药物配置的质量和患者静脉用药的安全性,所以来说责任心重大,配置人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2.2 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和专科知识
  工作人员在配置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遵守科室规章制度,制定专科理论和专科操作的学习培训计划,有计划的进行学习培训,不定时进行考核并纳入考评,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强化操作技能,在工作中发挥自己优秀的一面。除此以外,科室每月召开质量分析会,总结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及差错,相互交流经验,制定整改措施,并吸取经验教训。
  2.3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配置的药物在出科前需经过严格的审核和多次的查对,才可由工勤送至病区,所以来说,严谨的查对制度是配液中心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并严格遵守的一项制度,认真执行查对制度,人人有责。
  2.4 根据科室工作量,合理配备工作人员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负责全院静脉药物的配置工作,工作量较大,合理配备工作人员,避免护士过度疲乏劳累而导致配置差错。
  3 讨论
  我院自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以来,积极对各种差错事故进行分析讨论,并采取以上干预措施,在差错事故防范方面起到了显著作用。除此以外,我科还建立了本科室质量监控小组,规范化管理科室各项质量检查工作,不断完善了科室工作制度及流程,使其更加健全。虽然差错事故时在所难免的,但我们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工作人员责任心,严格遵守操作流程,严格执行规章制度,尽可能的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石革,吕强.注射药临床应用速查手册[M].第一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400.
  [2]蔡卫明,袁克俭.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使用手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44.
  [3]梁小岩,雷桂华,曾伟强,等.输液不良反应原因的系统分析与控制对策[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1):112
  [4] 郭莹,廉爱珍,李子楠,等.地塞米松促进甘露醇结晶的临床观察[J].伤残医学杂志,2004.12(3);59.
  [5]李雪松,杨伶俐,李小军,等.我院静脉药物几种配置中不合理用药分析[J].中国药房,2008,5(19):329-330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 探讨分析优质护理在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98例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妊娠结局、心理状况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降压、控制抽搐,给予硫酸镁解痉治疗,滴速lg/h
本文以济南市和青岛市为例,运用了模糊层次分析方法,分析了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出了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估方法,构建了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该评估体系能够对不同城
在供应链体系中,作为供应链终端的我国城市青年女性消费者,其消费行为具有如下特点:追求时尚、追求名牌、个性化、冲动性、无购买目的的休闲消费、追求便利。企业应当在产品、
【摘 要】 普通外科是外科的基础学科,普外疾病是外科的常见多发病。从普通外科学产生并发展到现在,该学科有了质的飞跃。在高科技不断涌现的今天,古老传统的普通外科出现了快速发展的新局面。外科学和整个医学一样,是人们长期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其进展则是由社会各个历史时期的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决定的。经历了古代、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缓慢前进后,在近现代有了飞速的发展。20世纪后半期,普通外科处于一个持续
基于公共突发事件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利用单向S-粗集,定义了承灾类与承灾元的概念,讨论了承灾类F-风险入侵生成、F-风险入侵损失和F-入侵风险度。提出了F-风险入侵损失与入侵风
【摘 要】 目的:探索尼莫地平实践于慢性脑供血不足的医学价值。方法: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8月间内抢救的慢性脑供血不足83例患者中,常规治疗实践于42例对照组,尼莫地平实践于41例观察组,对比不同用药方案对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影响。结果:对照组42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常规治疗的有效率仅仅达到76.19%。观察组41例患者接受尼莫地平治疗,尼莫地平的有效率高达97.56%。常规治疗的疗效远不
【摘 要】 目的:探讨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在严重多发伤导致失血性休克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以两年期间来我院就诊的100例严重多发伤导致失血性休克的患者作为考察对象,随机平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在创伤性失血没有得到控制前进行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常规的充分液体复苏疗法进行治疗。跟踪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输血量、液体的摄入量、血液收缩压和术前复苏的时间;同时统计治疗期间患急性肾功能衰竭症(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