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往往把握不了估算教学的要求,出现各种教学误区,严重影响了估算教学的质量。下面就结合本人在教学中的实际,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误区之一:“反正估算可大可小,以后见到估算,就把最高位后面的数都改为0来计算就行了。”——对估算教學的意义理解的误区
由于估算是一种近似计算,如何选取近似值并没有严格的标准。因此,学生在取近似值时有的喜欢取整十、整百、整千,而口算能力较好的部分学生却会选取口算所能解决的而又跟原数尽量接近的数。这样,估算的结果往往不会是唯一的。有些教师对这一尺度把握不好,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生估算时把最高位后面的数都改为0来计算,使估算的意义完全无法体现。
例如在我市去年三年级的期末调研测试中出现这样一道估算题:水果店有苹果2013千克,梨995千克,两种水果一共大约有多少千克?我是这样估算的()。结果在片区统一阅卷时,发现有一所学校一个班有绝大多数的学生在三个括号里分别填上“2000”、“900”、“2900”。这样的结果我们不得不深思,究竟估算的目的是什么?
应对策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习惯。计算题在计算前对得数的“估”,解决问题前对问题结果的“估”,在几何形体教学中对长度、面积的“估”,统计教学中对统计结果和相应决策的“估”,等等,在不同的情况下,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去估计,只要有估的空间,都应要求学生去估,并通过估算结果与准确计算结果的对比,感受估算的优越性,以此培养估算的兴趣,强化估算的意识,养成估算的习惯。
误区之二:“估算时用‘四舍五入’法最准确”——对估算策略的理解误区
“四舍五入”法在近似计算中的确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在纯粹的计算题中通常都是用这样方法取近似值。正是这一原因,不少教师总认为用“四舍五入”法比较接近实际数,于是有意无意地强调学生最好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这样的结果最准确的。学生也在教师的不断强化中渐渐地淡忘了“进一法”和“去尾法”,更不会根据实际来确定该如何选取近似数,只会千篇一律地使用“四舍五入”法来进行近似计算。然而,在一些实际计算中,我们往往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时要把数估大,有时却要把数估小。
需要估大的常出现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已知总数和每份数,求至少需要多少份的类型题,如“四年级共有学生243人去旅行,所租的客车限载50人,至少要租几辆这样的客车?”需要把243估大为250;二是裁剪需要的用料的类型题,如“做一套制服大约用3米布,做142套大约要用多少米布?”需要把142看作150来估算比较合适;三是购物问题中求需要至少带多少钱的类型题,如“李老师去买足球和篮球,买足球要用132元,买篮球要用224元。他带350元去够吗?”如果把132看作130,224看作220,合起来约要350元,就会造成判断的失误。
对策: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多设计一些实际生活情境题,特别是要进行一些需要估大和估少的估算题训练,让学生通过系列化的训练,在不断的实践中感悟估算的策略与方法。对于解决策略有多种的估算题,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领悟各种策略的合理性与优越性,从中选择一种最科学、最不容易出错的方法,养成针对问题能进行多角度思考,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的良好解题习惯,也从中渗透运筹学的思想方法。
误区之三:“见到‘大约’就用估算”——对估算问题呈现方式的理解误区
由于旧教材很少出现估算的教学内容,就是有也是独立的一节来呈现,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师的心目中,估算是一种“另外”的教学要求,是“独立”的一个知识点,只有在相应教材内容后面有一部分的练习,考试也要在卷面上指出“用估算的方法解决”,无需通过审题来判断哪些问题需要准确计算,哪些问题是近似计算。随着新课标的出现,估算被作为计算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贯穿在计算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它的呈现方式也日趋“生活化”,很多时候需要判断是否可以用估算解决。为了避免学生在解决问题前审题的“麻烦”,部分教师就向学生推荐一种“窍门”——见到“大约”两个字就用估算!然而,实际上却存在两种情形:一是没有“大约”一词,却可用估算解决。如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70页的例2“每张门票8元,29个同学参观,带250元够吗?”;四年级上册第61页的练习第4题“燕鸥从北极飞到南极,行程是17000千米。如果它每天飞780千米,20天能飞到吗?”等等。二是有“大约”一词,却可以直接用口算解决,无需估算。如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87页的练习第2题“一条蚕大约吐丝1500米,小红养了6条蚕,大约吐丝多少米?”;四年级上册第122页的练习第8题“一只山雀5天大约能吃800只害虫,照这样计算,一只山雀一个月大约能吃多少只害虫?(一个月按30天计算)”等等。如果我们教给学生单纯根据题中某些字眼来判断采用的计算方法,不但会造成解题上的麻烦,更会养成学生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不良习惯。
对策:从低年级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图意、认真审题、结合实际想问题的良好习惯。在备课时就要注意开发和利用身边的生活数学资源,开拓学生的视野,养成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思维想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总之,数学估算能力是学生重要的一种数学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实际需要出发,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认真理解题意,针对不同的情形采用灵活有效的解决办法,切忌千篇一律死搬硬套。
误区之一:“反正估算可大可小,以后见到估算,就把最高位后面的数都改为0来计算就行了。”——对估算教學的意义理解的误区
由于估算是一种近似计算,如何选取近似值并没有严格的标准。因此,学生在取近似值时有的喜欢取整十、整百、整千,而口算能力较好的部分学生却会选取口算所能解决的而又跟原数尽量接近的数。这样,估算的结果往往不会是唯一的。有些教师对这一尺度把握不好,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学生估算时把最高位后面的数都改为0来计算,使估算的意义完全无法体现。
例如在我市去年三年级的期末调研测试中出现这样一道估算题:水果店有苹果2013千克,梨995千克,两种水果一共大约有多少千克?我是这样估算的()。结果在片区统一阅卷时,发现有一所学校一个班有绝大多数的学生在三个括号里分别填上“2000”、“900”、“2900”。这样的结果我们不得不深思,究竟估算的目的是什么?
应对策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习惯。计算题在计算前对得数的“估”,解决问题前对问题结果的“估”,在几何形体教学中对长度、面积的“估”,统计教学中对统计结果和相应决策的“估”,等等,在不同的情况下,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去估计,只要有估的空间,都应要求学生去估,并通过估算结果与准确计算结果的对比,感受估算的优越性,以此培养估算的兴趣,强化估算的意识,养成估算的习惯。
误区之二:“估算时用‘四舍五入’法最准确”——对估算策略的理解误区
“四舍五入”法在近似计算中的确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在纯粹的计算题中通常都是用这样方法取近似值。正是这一原因,不少教师总认为用“四舍五入”法比较接近实际数,于是有意无意地强调学生最好用“四舍五入”法进行估算,这样的结果最准确的。学生也在教师的不断强化中渐渐地淡忘了“进一法”和“去尾法”,更不会根据实际来确定该如何选取近似数,只会千篇一律地使用“四舍五入”法来进行近似计算。然而,在一些实际计算中,我们往往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时要把数估大,有时却要把数估小。
需要估大的常出现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已知总数和每份数,求至少需要多少份的类型题,如“四年级共有学生243人去旅行,所租的客车限载50人,至少要租几辆这样的客车?”需要把243估大为250;二是裁剪需要的用料的类型题,如“做一套制服大约用3米布,做142套大约要用多少米布?”需要把142看作150来估算比较合适;三是购物问题中求需要至少带多少钱的类型题,如“李老师去买足球和篮球,买足球要用132元,买篮球要用224元。他带350元去够吗?”如果把132看作130,224看作220,合起来约要350元,就会造成判断的失误。
对策: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多设计一些实际生活情境题,特别是要进行一些需要估大和估少的估算题训练,让学生通过系列化的训练,在不断的实践中感悟估算的策略与方法。对于解决策略有多种的估算题,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领悟各种策略的合理性与优越性,从中选择一种最科学、最不容易出错的方法,养成针对问题能进行多角度思考,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的良好解题习惯,也从中渗透运筹学的思想方法。
误区之三:“见到‘大约’就用估算”——对估算问题呈现方式的理解误区
由于旧教材很少出现估算的教学内容,就是有也是独立的一节来呈现,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师的心目中,估算是一种“另外”的教学要求,是“独立”的一个知识点,只有在相应教材内容后面有一部分的练习,考试也要在卷面上指出“用估算的方法解决”,无需通过审题来判断哪些问题需要准确计算,哪些问题是近似计算。随着新课标的出现,估算被作为计算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贯穿在计算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它的呈现方式也日趋“生活化”,很多时候需要判断是否可以用估算解决。为了避免学生在解决问题前审题的“麻烦”,部分教师就向学生推荐一种“窍门”——见到“大约”两个字就用估算!然而,实际上却存在两种情形:一是没有“大约”一词,却可用估算解决。如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70页的例2“每张门票8元,29个同学参观,带250元够吗?”;四年级上册第61页的练习第4题“燕鸥从北极飞到南极,行程是17000千米。如果它每天飞780千米,20天能飞到吗?”等等。二是有“大约”一词,却可以直接用口算解决,无需估算。如人教版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87页的练习第2题“一条蚕大约吐丝1500米,小红养了6条蚕,大约吐丝多少米?”;四年级上册第122页的练习第8题“一只山雀5天大约能吃800只害虫,照这样计算,一只山雀一个月大约能吃多少只害虫?(一个月按30天计算)”等等。如果我们教给学生单纯根据题中某些字眼来判断采用的计算方法,不但会造成解题上的麻烦,更会养成学生死记硬背、不求甚解的不良习惯。
对策:从低年级开始就要注意培养学生观察图意、认真审题、结合实际想问题的良好习惯。在备课时就要注意开发和利用身边的生活数学资源,开拓学生的视野,养成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思维想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总之,数学估算能力是学生重要的一种数学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感,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实际需要出发,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认真理解题意,针对不同的情形采用灵活有效的解决办法,切忌千篇一律死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