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2-000-01
摘 要 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业务能力水平,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搞好初中体育教学的当务之急。对中学体育教师的能力结构进行探讨,确定一个合理的能力结构是教师提高自身能力水平的重要前提。那么,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结构才能满足当前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呢?本文主要围绕这一问题进行简单的探析。
关键词 初中体育 能力结构 体育教学
在全民健身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今天,阳光体育、全民运动的理念已经被人们所接受。在学校体育教学中,问题的关键不在缺少场地和器材,也不在领导不重视,而是体育教师的素质与成长。有些教师不顾学生的运动量实施训练,反而有损学生的健康;有些教师自身素质不强,管理学生手足无措;更有的教师训练学生缺乏科学理念,体育教学高耗低效。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业务能力水平,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搞好体育教学的当务之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结构才能满足当前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呢?
一、运动能力
运动能力是指教师在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前提下,所获得的从事各种运动的本领。运动能力对体育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这种能力,就可以预见到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所出现的行为:能够深刻理解学习和训练过程的结构,对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所完成的动作质量做出正确评价。体育教师只有对教学各项运动技术动作达到精确、熟练的程度,对其动作要领、主要环节、动作质量具有正确而深刻的体验,才能发展教学能力,完成教学任务。
二、应变能力
应变能力是根据客观变化了的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的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在课堂上主要表现在:1.当学生的注意力偏离教材时,可通过教师的应变能力重新使学生的注意力回到原教材上来。例如:立定跳远练习,过不多久学生的注意力就不集中了,教师通过重新组织教材用比赛的方式看谁跳得远,用达标检测的手段看谁成绩好,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重新回到原教材上来。2.应变能力还体现在课堂中的突发事件。体育课堂千变万化,外界的干扰、个别学生的调皮捣蛋、意外伤害事故等,不管出现哪一种情况,教师都不可惊慌失措,更不能束手无策,而应当机立断,对症下药,尽快发现或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凭借自身的应变能力维持教学秩序的稳定,提高教学效果。
三、捕捉信息能力
教学是双边活动。教的单边必须了解学的另一单边的效应。当双边活动处于同步状态时,教学就会取得理想效果。要是教学处在最佳状态,只有依赖于反馈提供信息。所以体育教师应从课堂教学或其它活动中,通过学生的眼神、面部表情、呼吸、姿态行为等直观的信息,分析课的运动量和密度是否合理;还可以通过课堂提问、阶段测验、达标考核、实际操练等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每堂课的课后小结,以及平时的谈心接触等方面,对课堂上的组织、教法、课的实施情况及教学效果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和总结。捕捉反馈信息,提出改进意见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四、与学生沟通的能力
新时期的教师要实现以为人本,就要熟悉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提出教学要求,要理解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并提出可以达到的适切的目标,让他们能接受教师的要求与教育引导。体育教师还应理解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为他们的体育成绩进步与人格培养提供足够的支持。
五、教学执行力
(一)制定教学计划能力
根据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新课程标准,结合教学条件及学生的实际,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和课时计划;决定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及讲解示范的详略和对教材的增减。
(二)组织教学能力
教学能够执行课堂常规。合理安排和使用场地、器材,口令清晰、准确和会指挥调队,使教学步骤严谨、合理,保证课堂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1.语言表达。要求讲解内容正确、通俗易懂,要有启发性和趣味性;讲解目的明确,抓住重点,言简意赅。
2.行为表达。要求目的明确,有的放矢;注意示范的时机、位置、方向、方法、神态,力求做到准确、熟练、轻松、优美。
另外,体育教师还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定期组织各种比赛,并亲自做裁判。
(三)运用教法能力
根据每堂课的具体任务,教师本身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正确、灵活地使用讲解和示范、完整与分解、练习、游戏、竞赛、循环练习等方法。并做到即时保护与帮助,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教学方法最优化:“新”、“活”、“美”。
1.“新”。就是准备活动内容和场地布置得新颖。根据中学生心理特点,经常变换准备活动内容,场地器材布置形式,已引起学生对课的兴趣。
2.“活”。就是教法应力求灵活多样。中学生具有好奇、活泼的心理特点。教室上课要激发学生情绪,使学生心情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由此做到组织教法灵活多样,富有趣味性,使课堂活而不乱。通常采用教法:游戏法、兴趣法、比赛法等。
3.“美”。就是整堂课给人一种美的享受。音乐、舞蹈与体育本来就有密切的关系。体育课本身就是要培养学生体态的美、心灵美的一门学科。在边唱边跳的游戏中结束一堂课。综上所述,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体育教师应不断更新知识、勇于开拓、创新,加强对本学科深度和广度的探索,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和脉搏,更好地完成培养合格人才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 宋超美.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2] 曲红军.论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与选择[D].山东师范大学.2003.
摘 要 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业务能力水平,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搞好初中体育教学的当务之急。对中学体育教师的能力结构进行探讨,确定一个合理的能力结构是教师提高自身能力水平的重要前提。那么,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结构才能满足当前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呢?本文主要围绕这一问题进行简单的探析。
关键词 初中体育 能力结构 体育教学
在全民健身与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今天,阳光体育、全民运动的理念已经被人们所接受。在学校体育教学中,问题的关键不在缺少场地和器材,也不在领导不重视,而是体育教师的素质与成长。有些教师不顾学生的运动量实施训练,反而有损学生的健康;有些教师自身素质不强,管理学生手足无措;更有的教师训练学生缺乏科学理念,体育教学高耗低效。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业务能力水平,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搞好体育教学的当务之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结构才能满足当前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呢?
一、运动能力
运动能力是指教师在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前提下,所获得的从事各种运动的本领。运动能力对体育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有了这种能力,就可以预见到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所出现的行为:能够深刻理解学习和训练过程的结构,对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所完成的动作质量做出正确评价。体育教师只有对教学各项运动技术动作达到精确、熟练的程度,对其动作要领、主要环节、动作质量具有正确而深刻的体验,才能发展教学能力,完成教学任务。
二、应变能力
应变能力是根据客观变化了的情况采取相应措施的能力。随机应变能力在课堂上主要表现在:1.当学生的注意力偏离教材时,可通过教师的应变能力重新使学生的注意力回到原教材上来。例如:立定跳远练习,过不多久学生的注意力就不集中了,教师通过重新组织教材用比赛的方式看谁跳得远,用达标检测的手段看谁成绩好,从而使学生的注意力重新回到原教材上来。2.应变能力还体现在课堂中的突发事件。体育课堂千变万化,外界的干扰、个别学生的调皮捣蛋、意外伤害事故等,不管出现哪一种情况,教师都不可惊慌失措,更不能束手无策,而应当机立断,对症下药,尽快发现或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凭借自身的应变能力维持教学秩序的稳定,提高教学效果。
三、捕捉信息能力
教学是双边活动。教的单边必须了解学的另一单边的效应。当双边活动处于同步状态时,教学就会取得理想效果。要是教学处在最佳状态,只有依赖于反馈提供信息。所以体育教师应从课堂教学或其它活动中,通过学生的眼神、面部表情、呼吸、姿态行为等直观的信息,分析课的运动量和密度是否合理;还可以通过课堂提问、阶段测验、达标考核、实际操练等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每堂课的课后小结,以及平时的谈心接触等方面,对课堂上的组织、教法、课的实施情况及教学效果进行一个全面的分析和总结。捕捉反馈信息,提出改进意见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四、与学生沟通的能力
新时期的教师要实现以为人本,就要熟悉中学生的心理特征,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提出教学要求,要理解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并提出可以达到的适切的目标,让他们能接受教师的要求与教育引导。体育教师还应理解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为他们的体育成绩进步与人格培养提供足够的支持。
五、教学执行力
(一)制定教学计划能力
根据教育目的、培养目标和新课程标准,结合教学条件及学生的实际,制定教学进度计划和课时计划;决定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及讲解示范的详略和对教材的增减。
(二)组织教学能力
教学能够执行课堂常规。合理安排和使用场地、器材,口令清晰、准确和会指挥调队,使教学步骤严谨、合理,保证课堂的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1.语言表达。要求讲解内容正确、通俗易懂,要有启发性和趣味性;讲解目的明确,抓住重点,言简意赅。
2.行为表达。要求目的明确,有的放矢;注意示范的时机、位置、方向、方法、神态,力求做到准确、熟练、轻松、优美。
另外,体育教师还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定期组织各种比赛,并亲自做裁判。
(三)运用教法能力
根据每堂课的具体任务,教师本身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正确、灵活地使用讲解和示范、完整与分解、练习、游戏、竞赛、循环练习等方法。并做到即时保护与帮助,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教学方法最优化:“新”、“活”、“美”。
1.“新”。就是准备活动内容和场地布置得新颖。根据中学生心理特点,经常变换准备活动内容,场地器材布置形式,已引起学生对课的兴趣。
2.“活”。就是教法应力求灵活多样。中学生具有好奇、活泼的心理特点。教室上课要激发学生情绪,使学生心情愉快地完成教学任务。由此做到组织教法灵活多样,富有趣味性,使课堂活而不乱。通常采用教法:游戏法、兴趣法、比赛法等。
3.“美”。就是整堂课给人一种美的享受。音乐、舞蹈与体育本来就有密切的关系。体育课本身就是要培养学生体态的美、心灵美的一门学科。在边唱边跳的游戏中结束一堂课。综上所述,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体育教师应不断更新知识、勇于开拓、创新,加强对本学科深度和广度的探索,以跟上时代的步伐和脉搏,更好地完成培养合格人才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 宋超美.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2] 曲红军.论体育教学方法的分类与选择[D].山东师范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