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导地位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高校必须始终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使大学生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入学习者、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1]高校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沿阵地,承担着倡导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责任。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集中最本质的体现和反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需要,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现实需要,是促进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是实现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需要。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2]。当今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不再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的竞争,说到底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文化软实力最集中最核心的体现是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要实现经济强大,更要实现价值观的崛起。把我国从文化大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必然要求,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与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努力。
第二,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大学生是祖国的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盛,必须深刻认识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使大学生明确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让他们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增强社会责任感。
第三,是促进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当代社会,思想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十分重要。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在一些大学生身上仍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3]。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自觉抵制西方腐朽思想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
第四,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等都发生了一些变化。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遇到新的挑战,同时也迎来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新形势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创新和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任务、方法,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則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基本原则,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一,主导统领原则。任何一个社会都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党的十八大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概括出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鲜明时代特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话语权。
第二,以人为本原则。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人、说服人的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思想政治工作要与大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结合,注重人文关怀,切实解决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第三,实事求是原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强求一律,搞齐步走、一刀切。
第四,继承创新原则。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是一笔无形的财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继承优良的工作经验和方法,又要不断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4]。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力的源泉在于创新。要在理论上不断拓宽新视野,在实践中不断开辟新领域,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探析有效路径,最终使大学生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一,寓教于“课”,强化主渠道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主渠道。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内容上要“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融入教育教学。恩格斯曾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中的理论,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且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5]二是在方法上要“活”,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三是言行上要“实”。即教师既要用通俗平实的话语阐释理论,又要用自己实际的行动感染并影响学生。教师要用贴近生活,符合高校研究生认知水平和认知习惯的通俗平实的话语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理论,还要谨记“言传身教”的价值,既用言语教导,又用行动示范和感染学生,让学生感知榜样的力量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魅力。 第二,寓教于“师”,重视教师责任担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自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做好大学生的引路人。同时,高校还要对思政课教师开展培训教育,使思政课教师切实承担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有的责任,把教书和育人有效结合起来。
第三,寓教于“隐”,开发隐性教育资源。高校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灵活性、分散性和独立性的特点。因此,对高校研究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应当有的放矢,不能照搬照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和方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同,它能有效地避免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感与抵触,在无声处、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接受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把握高校研究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这块主阵地。通过不断挖掘和开发的隐性教育资源,使高校研究生在良好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提高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四,寓教于“践”,注重行为践履。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广大大学生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念指导自身的实践行为,首先在于营造有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校园和社会氛围,使广大大学生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其次要使广大大学生在已经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前提下,积极走出校园,在社会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验感受和认知理解。
第五,寓教于“网”,豐富教育形式。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高校学生作为新兴媒体使用的主力军,BBS、E-mail、QQ、博客、微博、微信、飞信等新兴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及时便利与更加有效的方式和途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主动占领高校网络阵地,充分利用和建设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融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高校红色网站,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渗透进去,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加深高校研究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充分发挥新兴媒体的育人功能,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教育的合力,从而引导高校研究生健康成长。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协同努力,才能最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内化为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内在激励,形成一种价值风尚,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中共中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0.
[4]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1.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青年教师专项)“新形势下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和针对性研究”(SZQ2017087);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十九大专项“十九大报告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研究”(SJD2018-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1]高校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前沿阵地,承担着倡导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责任。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形势下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集中最本质的体现和反映,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需要,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现实需要,是促进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第一,是实现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现实需要。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2]。当今社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不再是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的竞争,说到底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文化软实力最集中最核心的体现是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要实现经济强大,更要实现价值观的崛起。把我国从文化大国建设成为文化强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必然要求,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当代大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与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努力。
第二,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大学生是祖国的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盛,必须深刻认识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使大学生明确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让他们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增强社会责任感。
第三,是促进学生自身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当代社会,思想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多变,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十分重要。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在一些大学生身上仍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3]。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自觉抵制西方腐朽思想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
第四,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等都发生了一些变化。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遇到新的挑战,同时也迎来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新形势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创新和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任务、方法,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遵循的基本原則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基本原则,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一,主导统领原则。任何一个社会都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意识形态的主体和灵魂。党的十八大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概括出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鲜明时代特征,反映现阶段全国人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前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话语权。
第二,以人为本原则。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人、说服人的工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思想政治工作要与大学生学习生活紧密结合,注重人文关怀,切实解决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第三,实事求是原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强求一律,搞齐步走、一刀切。
第四,继承创新原则。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是一笔无形的财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要继承优良的工作经验和方法,又要不断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4]。思想政治教育生命力的源泉在于创新。要在理论上不断拓宽新视野,在实践中不断开辟新领域,切实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探析有效路径,最终使大学生自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一,寓教于“课”,强化主渠道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主渠道。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内容上要“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融入教育教学。恩格斯曾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中的理论,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且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5]二是在方法上要“活”,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三是言行上要“实”。即教师既要用通俗平实的话语阐释理论,又要用自己实际的行动感染并影响学生。教师要用贴近生活,符合高校研究生认知水平和认知习惯的通俗平实的话语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理论,还要谨记“言传身教”的价值,既用言语教导,又用行动示范和感染学生,让学生感知榜样的力量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魅力。 第二,寓教于“师”,重视教师责任担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明确自己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做好大学生的引路人。同时,高校还要对思政课教师开展培训教育,使思政课教师切实承担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有的责任,把教书和育人有效结合起来。
第三,寓教于“隐”,开发隐性教育资源。高校学生的学习活动具有灵活性、分散性和独立性的特点。因此,对高校研究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就应当有的放矢,不能照搬照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和方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不同,它能有效地避免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感与抵触,在无声处、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接受教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牢牢把握高校研究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这块主阵地。通过不断挖掘和开发的隐性教育资源,使高校研究生在良好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提高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四,寓教于“践”,注重行为践履。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使广大大学生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理念指导自身的实践行为,首先在于营造有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校园和社会氛围,使广大大学生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其次要使广大大学生在已经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前提下,积极走出校园,在社会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升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验感受和认知理解。
第五,寓教于“网”,豐富教育形式。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高校学生作为新兴媒体使用的主力军,BBS、E-mail、QQ、博客、微博、微信、飞信等新兴媒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加及时便利与更加有效的方式和途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主动占领高校网络阵地,充分利用和建设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融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高校红色网站,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渗透进去,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加深高校研究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充分发挥新兴媒体的育人功能,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教育的合力,从而引导高校研究生健康成长。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协同努力,才能最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追求内化为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的内在激励,形成一种价值风尚,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培养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中共中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0.
[4]江泽民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1.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青年教师专项)“新形势下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亲和力和针对性研究”(SZQ2017087);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十九大专项“十九大报告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研究”(SJD2018-1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