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生不再害怕作文

来源 :青年与社会·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sim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尽管各种辅助资料铺天盖地,应有尽有;尽管老师耐心引导,但是学生还是觉得无话可说,无处着手,无事可写,害怕写作文。如何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动脑、动口、动手和认真观察、多看课文书,并学会积累词汇和生活素材。
  一、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我认为应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写一些自己亲身经历的最感兴趣的事,并运用潜移默化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和写作的兴趣,这样学生在创造情景美的同时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也应该多方面地考虑到孩子们所学所想以及所看到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找一些他们喜爱的自然景物,激发他们说出自己亲眼看到的真实情感,消除学生的恐惧感和自卑感,使学生自强自信,不怕说错,敢于做驾驭语言的主人,敢于主动大胆交谈。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平时的训练。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亮出自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要不卑不亢,敢于展现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针对学生口头语言的表达及时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肯定。要让每位同学畅所欲言,由过去的“教师讲,学生听”,变为“大家说,大家议。”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效果显著。还可以利用地域优势,把孩子们生活中的趣事和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以及他们最熟悉的自然景物和丰富景象作为写作内容,使写作内容具有地区特色、生活特色和时代特色。启发他们由眼前事物迁移到虚幻的事物,由眼前的观察引起对往事的回忆联想,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加大学生的课文阅读量,让他们见多识广。
  二、让学生学会积累词汇和搜集生活素材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诗词是语言精华的浓缩,书读得多了,不仅有助于提高赏析能力,写作能力,还能陶冶情操。我认为,学生写作文也无秘诀可言,无捷径可走,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积累语汇,才能做到出口成章,妙笔生辉。在教学中可开展“每日读范文、记笔记”活动。这个活动让学生积累词汇,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三、老师要认真批阅学生作文
  学生的劳动很需要得到老师的肯定,每当拿到作业本最想看到的是老师给自己写了什么,因此在批阅作文时不能总是“句子通顺,内容丰富,中心明确”,这样反而弄得学生很不明确。老师要从学生的用词到句子,认真批点,指出精华所在,以及不足之处。好的句段要重点划出,最后再从写作方法上给以总结,给以鼓励,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懂得作文的方法。具体做法可以这样:一是粗看,勾出错别字和错误标点;二是细看,把文句理通顺,看结构是不是合理,如开头是否简洁扣题,重点段落是否展开,是否前后照应等等,结合学生作文情况写好眉批;三是略看,浏览全文,紧扣作文目标写好总批,做到有针对性、指导性、鼓励性,并合理评分。
  人们常说,生活是写作素材的源泉,只有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提取素材,才能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学生由于条件的限制,生活经验有较大的局限性,为了让学生间接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我指导学生开展“三个一”活动,即每日讲一个故事,每日写一篇日记,每周读一篇好文章。书报杂志刊载了大量的信息,学生读书读报不仅能了解到外界的情况,还可以学到不少写作知识。在指导学生读书读报活动中,我还引导学生注意品味文章的标题,记录一些有价值的典型的人和事,并注意学习、积累文章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一篇好文章,可以让学生从中领略到文章精美的语言和作者匠心的构思,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
  实践证明,现在学生的生活规律虽然还是往返于学校和家庭之间,但只要他们的见识更广了,知识更扎实了,语汇更丰富了,他们就会把写作文当作一件愉快的事,再也不害怕作文了。
其他文献
都说教学需要创新,而语文教学更需要创新。如今,枯燥无味的语文教学越来越让学生反感,不少学生甚至认为最让人头痛的课便是语文课。面对这种情况,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不能“黔驴技穷”,而应“穷则思变”,让自己的激情燃烧起来,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语文课堂活起来。创新就是枯燥无味语文教学严冬上初绽的一朵迎春花。  一、创新之说唱术  如果想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导语设计的重要性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匠心独运、
期刊
有讨论才有进步,有讨论学生才能释疑。思想品德课原则上的理解应该是生机盎然的课,可是在课堂上看到的则是一派死气沉沉,学生们对老师所讲的内容提不起兴趣来,整个课堂缺乏“辩论”的风采。如何让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堂讨论热烈起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讨论话题的难度一定要适中  初中思想品德课讨论的话题难度要适中,难度过大,学生们感觉如攀泰山没有兴趣,难度过小,达不到教学目标。如何掌握话题的难度?教师
期刊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有效动力,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许多学生英语学不好,是因为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在此结合我自己的教学感受,谈谈新课标背景下的英语教学应如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一、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认识  作为英语教师,应该明确英语教学目的。由于农村学生的视野有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联系我国社会发展的形势,给学生讲述英语在今后工作、生活中的
期刊
人的创造力包括创造思维能力和创造个性两个方面,创造思维能力是创造力的核心。所谓创造思维就是与众不同的思考,一般指思维主体发现新事物,提示新规律,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维过程,是一种新颖独到的思维活动。尽管这种思维结果通常并不是首次发现或前所未有的,但一定是思维主体自身的首次发现或超越常规的思考,具有独特性、求异性、批判性等思维特征。思考问题的突破常规和新颖独特是创造思维的具体表现。这种思维能力
期刊
语文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听说是基础,读写是目标,是根本。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环节。语文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乐趣,提高写作能力。对于农村小学教学来说,作文教学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从目前作文教学的现状来看,学生怕作文,厌作文,感到作文难。“无话可说,无从下笔”时刻困绕着学生。一到习作训练,学
期刊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中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发展学生个性,优化教学过程,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性,提高教学效果,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一、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  (一)关注学生个性的整体性。素质教育是对人的全面教育,是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理想的完整人的生成归
期刊
“惯性”的教学,历来是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难点,学生能够把概念背得滚瓜烂熟,但一接触到实际问题,就会犯“经验性”的错误。就我个人在教学中的体会,学生最难理解的也是出错最多的问题是:物体惯性与速度的关系。  学生往往把惯性大小跟速度大小混为一谈,他们往往根据“汽车行驶得越快,刹车越困难”一类现象认为:“汽车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学生之所以存在这样认识上的误区,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并没有真正的理解惯性的概
期刊
大量事实证明:一个人的成就,不仅取决与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还决定由于意志水平的优劣。因此,无论从提高学生的成绩,还是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来看都必须重视对小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意志品质指的就是人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自觉的组织自己的行动,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它是人对客观现实积极性和能动性反应的集中体现。人的意志品质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培养小学生的意志品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
期刊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认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目的在于,学校要教人学会在美的世界里生活,使没有美就不能生活,让世界之美创造出人本身之美。”它揭示了学校美育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学生丰富而高尚的感情和崇高的精神境界,使学生成为按美的方式生活的人。陶冶儿童美感,培养审美感受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述,还是内涵意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课堂评价的作用已越来越多地被教师看好。然而,囿于一些原因,许多教师在课堂评价时对学生轻易采取了赞赏、肯定等富有激励性的积极评价。乍一看,这似乎很符合课改本质,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但中肯地说,这种评价仍多不合理,它是对评价的误解甚至“颠覆”。因此,正确认识语文课堂评价的误区,并采取积极的对策加以矫正,显得很有必要。  一、五种评价误区的危害  (一)“大派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