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乃宙

来源 :中华书画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kylyf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泳是李乃宙日常生活中的快樂事儿,从我知道他喜欢游泳至今,他就没有停歇过,现在仍然一如既往。夏日、秋日、冬日、春日,年复一年。
  玉渊潭的水来自北京的西山,清澈温凉,日夜缓缓地流动着。除冬季外,人卧于湖中,流淌的水在重复中滑过你的眼前,好似时间放慢了,空间豁然开朗了。人潜入水中,湖底的水草近一米高,草尖在水的流动中左右摇摆,人的肚皮在水草上滑过,淡淡的水宛如绿色的世界,仿佛那一刻你也成为了一条鱼儿,逍遥自在。湖面上时而细风拂来,人仰面看着蓝天,就像自己已成为一朵白云,与世无争,静静地穿行在快乐之中。此刻,一切美好的幻想都可以留在深深的记忆中,时光停留在了人的心底。这样的快乐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一天走近了我,使我有机会与乃宙共享这湖上的波光幻影,由此年复一年。
  乃宙的画亦如他的性情——平凡、温厚、善良、宽朗。其作品《小字辈》荣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温厚的人物造型与殷实的笔墨塑造了一个初入社会的青年,脸上泛出那个年代特有的纯真气象。一个年轻人有了自己的工作岗位,那时每一个人都会发自内心地热爱与快乐。再看乃宙的《苗岭三月》——荣获第十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及齐白石学术奖,人与人的依恋、依靠与互信组成了一个快乐的群体。一方地域的民族节日同时也是这个地区每一个人的节日。画面上人人都在灿烂地笑着,快乐地享受着时下的美好生活。乃宙擅长人物形象的刻画,这件大幅作品,人物形象饱满,透着内心的单纯,给人以“应目会心”的感知,把握了“美者,人心所乐进也”的审美体验。在乃宙的心目中,他们就是清澈的溪流、山涧中的白云。这幅作品虽然画的是人物,但画面充满了自然鲜活的生机。
  乃宙的人物肖像系列《齐白石》《李可染》《气功者》《画家》《岳母》等作品,崇敬先贤、爱护老人,领悟“德若赤子”之意,以快乐的心看平常人。在他的写生肖像中,笔墨与造型都流露出性情的纯真,画中人物形象焕发出生活常新之感,让人产生一种熟悉的陌生感。
  生活中的乃宙似乎没有什么“愁”。乃宙的心是不能装“愁”的,只要乃宙的“愁”上眉头,你就会看见。不过,乃宙对自己的画也常常生“愁”,这个“愁”来自他内心的一种自我完善方式——怎样让笔墨再贴近自己的真情实感,怎样让中国画的基础与自己的心性再贴近一些,怎样让画中形象再生活化一些。
  在乃宙近期的几幅创作中,我看到乃宙的画风呈现出他心性所在的温润之美。乃宙的新作是一幅大画“明史记事”,画面上有上百个人物,且每个人物都在精微刻画中。乃宙以写实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生活态度,不求效果,却注重画面结构的精确,注重一目了然的单纯形象,虽画历史内容,而画之气象却显现出一位中国画学人所具有的精湛技术与审美的敦厚感,并散发着一种尽善尽美的心性。乃宙始终保持着这样的艺术感觉.有一种现实的慢呼吸,它使人自由自在,如同乃宙游泳若行云般的状态,是那样的恬淡自然……
  与乃宙一起游泳的日子已有二十多年了'他一直是这样的快乐。乃宙好像从没有责怪过他人,也很少麻烦别人。他的心事儿、烦事儿只找自己索问,并让其在快乐中渐行渐远。
  责任编辑:陈春晓
其他文献
在绘画方面,我对山水、花鸟均有涉及。我的山水不分南北,花鸟以向日葵、荷花为突破口,但无论山水、花鸟均以意象入画,彩墨构成,技法上追宋元、明清诸家,但并无系统的师承。我学古而不泥、师学而不似,以真情实感入画,以创新求变、求精为终极目标,即使终无成果也无怨无悔。  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我对艺术的要求越来越严苛。我深知充满感染力的作品,必定来自心灵深处的述说。在技术上要精,在形式上要美,在内容上要深,
期刊
北碑书法承秦汉遗韵,启隋唐新风。类别大体可分为碑碣、墓志铭、造像题记、摩崖刻石四种,其中墓志铭今所发现遗存数量丰富,形制多样。早在唐宋时期,已出土少量碑志,早期金石家已开始搜集记载,见著于唐代欧阳修《集古录》、北宋赵明诚《金石录》等。延至清代,随着考古发掘和考据学究勃兴,碑版墓志出土日渐丰富,书家学者于古文字方面的关注逐渐增加。如包世臣推崇:“北碑字有定法,而出之自在,故多变态。唐人书无定势,而出
期刊
范扬是我非常熟悉的一位画家朋友,早在南京师范大学的时候就对他比较了解。后来我在江苏美术馆工作的时候,还曾与范扬一同到西藏写生。后来我也注意到,那次西藏写生让范扬在山水画和人物画上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总体来讲,范扬的山水画、人物画和花鸟画都没有重走传统绘画的老路,他一直在尝试打破传统绘画的某些笔墨程式与限制,但这并不意味着范扬缺乏传统绘画的笔墨功底。准确地说,范扬是在西方绘画的写生方式中融入了自
期刊
冥宇无际,大帝开天。洪荒终止,结绳纪年。  昧愚渐化,庖牺发端。崖刻禽兽,书画一源。  制陶勾绘,鬲罐盆甗。图成史皇,杂色抹染。  庶民造字,仓颉梳编。象形依类,魍嚎妖癫。  殷墟甲骨,契痕深浅。工趣筑构,错落为篇。  承载万物,毫颖砚田。青铜雕铸,饕餮壮观。  毛盂墙散,凸识凹款。戈矛钟铃,尊卣匜盘。  鼓碣篆籀,曲直盈满。呈像堂墉,尧舜置先。  帛写凤夔,御蛟须男。六国秦并,同文共阐。  浑通
期刊
李光平,1981年生,自号小陋轩主,云南武定人。现就职于云南省双柏县文联。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诗词学会理事。  拟古  君为明月光,妾是古井水。月挂柳梢头,井波动不已。  锦州别师 几日程门得解颐,其如小聚又分离。征囊细备殷殷嘱,犹似慈亲送子时。  夜游楚雄彝人古镇见某画社摆摊卖画而问者寥寥  云山缥缈碧潭幽,菊韵梅神次第收。一角深宵寒气集,春风只在十三楼。  所居  温馨涵斗室,心境绿池平
期刊
由于先人为主的缘故,隶书成了我书法艺术生涯中最主要的研修科目。从少儿时代受身边老师影响,到中学、大学期间临习古代隶书碑帖,再到大学毕业之后曾一度追随时风,又在清人隶书上进行了一段时期的摸索。直到1998年左右开始探索碑简融合,继而走上真草隶篆乃至诗书画印融合之路,至今20载不曾放弃。曾刻自用印“贵有恒”以自勉。  事实上,伴随我二十年兼收并蓄、融会贯通之路的除了时光的更替和汗水的付出,更多的则是眼
期刊
须静观止——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  2019年12月1日,苏州博物馆举办“苏州清代藏家”系列学术展的收官之作“须静观止——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特展,重现潘氏一族的收藏。展品以书画、碑帖为主,以《三松堂书画记》《须静斋云烟过眼录》为著录依据,展示苏州潘氏家族中潘隽奕、潘世璜、潘遵祁等祖孙几代人的收藏。重点展品包括《宋拓淳化阁帖》(泉州本)、宋苏轼《答谢民师论文帖》卷,元赵孟烦《杭州福神观记卷》,明唐寅
期刊
我和安民相识已经四十多年。1968年,他到延安农村插队落户。1970年,我作为北京干部也下放延安农村插队,任务是协助当地干部管理北京知青。我和安民都在延安富县插队,并不在一个公社,也不认识。当时延安地区正在筹备召开知识青年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表彰大会,因为孙安民在所在的知青点搞科学种田,培育优良品种做出了优异成绩而被评为先进知青代表。我则被抽调出来根据知识青年的先進事迹画连环画做展板,准备到地区
期刊
曾来德先生的这批小楷书法,面目多樣,用不同的纸张与不同的笔法,表现出多样的艺术形式,或用生涩的画笺纸,或用特制的熟笺,或用陈年的旧纸,在他的笔下都运用自若。抑或是钞录同一首诗与同一篇文,他都能用不同的笔法与形式创造出迥然不同的意境。  东坡云:“真书难于飘扬,草书难于严重。”小字常显局促,大字难于结密。小字书法贵在能小中见出大气象。历来善草书者,往往兼擅真书,乃有大气局也。王右军、怀素、黄庭坚、徐
期刊
鄭燮常用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