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自主模式打造语文生动课堂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huixia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教学中以自主模式为抓手,打造更加生动高效课堂,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浅论在这方面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一、语文自主课堂要借助于扁平化载体搭建平台
   扁平化的学习载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功能,其对上要正确领悟教师的教学意图,对下要有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活动,并且要发挥出重难点突破的有效作用,从而为语文教学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基础。合作小组是语文课堂教学中非常有效的扁平化学习载体,在合作小组的设置上要精心安排,追求最佳搭配。笔者从人员安排、组织协调两个方面着手,努力提高这一载体的运作有效性。在人员组织方面,充分兼顾到不同能力、基础的学生分布,学习优秀生和学困生需要均衡分布,让学生在这样的载体里面相互学习研究、讨论分析、合作互动,提高集体智慧的促进效果。另外,笔者将牵头学生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明确要求每个组都由一名学生牵头负责这一项工作,同时组内成员有不同分工,承担一定的功能任务,以牵头学生为龙头带领成员参与课堂活动,针对教师提出的各类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探究,总结梳理答案结论。这样一种合作小组的搭建是保障自主课堂有效推进的重要前提。
   二、语文自主课堂要借助于探究性线索引领思维
   自主课堂的打造应当体现对学生思维的引领,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丰富有价值。笔者在教学中精心设置能涵盖教学内容、体现重难点、思维有梯度的问题,以问促学,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让他们能够在语文学习中有效突破学习难点,掌握学习重点,全面达成学习目标任务。例如本人在执教《老王》一课时,为培养学生品读感悟文本和深入探究能力等,通过问题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你认为文中的老王是个怎样的人,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试用一两个词语来简要概括。你得出这些结论的文本依据是什么?哪些叙写能证明?作者在平时交往中是怎样对待老王的?在作者所写的与老王交往的文字中,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为什么?怎样理解文章结尾说的“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运者的愧怍”?老王是不幸的人,那么作者是幸运的人吗?这样的一组问题充分涵盖了教学的重点难点,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可以进行认真的自主阅读和交流分析,这一组问题完成的过程能够让学生充分解读文章的人物形象,加深了对表现手法、艺术特点的感知认知,问题成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线索,并且增强了学生的分析研究能力。
   三、语文自主课堂要借助于互动性讨论突破难点
   在自主课堂构建中,教师一定要注重给予学生互动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在小组内、小组间开展互动式讨论,尤其是针对学习理解中的难点进行有效分析,集聚大家的智慧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只有课堂上有了充分互动合作,学生的思维得以充分激发和展示,课堂变成随时质疑和生成的课堂,我们的教和学才可能高效。例如在鲁迅的《祝福》中祥林嫂是非常典型的人物,她属于勤劳、善良、朴实的旧中国农村妇女的典型代表,但在封建社会的环境下,自己的命运是无法掌握的,只有被践踏、迫害、愚弄、鄙视。对于这样的一个复杂和矛盾的人物形象,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初到鲁镇时祥林嫂的形象,被迫改嫁后再到鲁镇的状况,并且分析鲁镇人的思想性格、对祥林嫂的态度,这样的环境和祥林嫂命运之间有着什么样的联系。分析祥林嫂怎样从挣扎反抗最后走向毁灭的。在这样的引导中,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不仅对于祥林嫂自身的悲剧原因具有清晰的认识,而且对于复杂的社会背景及深层次的原因也得到了初步明晰。明白了封建礼教使祥林嫂这位善良的农村妇女命运发生了变化,祥林嫂的离去正是封建礼教吃人害人的最真实写照和最直接控诉,祥林嫂之惨在于受封建礼教压迫,封建礼教胜于吃掉其孩子的狼。在这样的分析中,学生对于这一人物的形象感悟将会更加圆润丰满。
   四、语文自主课堂要借助于及时性反馈获得信息
   及时获得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能够有效调整接下来的教学实施原有安排,使教学内容和方式等更贴近学生实际,真正做到以学定教,以生为本。笔者在教学中,每节课都留有三到五分钟时间进行学习要点的检查和评估,或是让学生自我小结本节课学习要点和收获,或是通过相关题目简单测试。学生可以通过这样的环节进行自我反馈,了解还有哪些环节的知识需要进一步强化与巩固,避免了以往教学活动中昏昏然不知所以然的现象。当堂反馈信息不仅及时,而且所获得的信息非常准确,为教师后续教学活动的调整提供了参考依据。实践证明,在语文课堂上当堂所获得的反馈信息,对于教师下一步教学的开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同时也利于学生及时进行拾遗补缺,这也是打造自主高效课堂的有效环节。
   张晓阳,教师,现居江苏海门。
其他文献
作家洁尘,针对当下社会中追捧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情况,提出“养育子女,三分教,七分等”的观点。其实,我们的课堂也像儿童早期智力开发一样,能做到“三分教,三分等”,那也许我们的高三语文复习会有不一样的精彩。   进入高三之后,我们对必学的教材内容基本上完成,这样一来,(根据我们这个地区而言)我们一般情况下会进行三轮复习。一般而言,我们在一轮中,会针对不同的题型进行同类归纳然后进行各种题型的归纳,以小练
笔者在农村从教21年,越来越感觉语文教学中“读”的重要要性。阅读是吸收,其不仅开阔学生视野,开发学生智力,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而且在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行成健康的人格方面具有其它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语文的人文性必须通过学生声情并貌、深入心灵的阅读才能得以实现。因此,对于阅读教学中的“读”,笔者作以下几点思考:  一、注重读的可持性  “读”应从一年级抓起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到“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留下“景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的论述,这些论述为语文课的情境教学提供了依据。情境教学强调情感的融入,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兴趣的培养。发挥好语文教学中的情境效应,激活课堂,营造出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关注: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 营造情境的气氛  创设一种情境,就要从开始营造一种氛围,
初中语文教学中,利用新旧知识的迁移,文言文与成语相互对举,可以使文言教学化难为易,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而较高的自信心会使学生产生积极情感,从而会提升他们学习的幸福感。   一、在朗读教学中引入异读成语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这句话强调了读的重要。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时先播放朗读视频,然后指名朗读并引导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跟读,充分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此环节强调“朝”
“你懂的”三个字现在已经耳熟能详了,它既巧妙地回避了某些敏感问题,又智慧地回答了记者的追问,还让古板的问题变得饶有趣味。事实上,在我们语文课堂上,也需要和期待诙谐智慧的“你懂的”。   一、“你懂的”是留白,丰富了价值取向,它让课堂难忘   大家知道,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留白必不可少的。其实“留白”原来指国画创作中一种用白当黑的构图方法——例如画一叶扁舟静静地漂浮在水面之上,一位老渔翁坐在船上
为了多元化创新人才的培养,教育部适时启动了“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卓越教师”、“卓越法律”等卓越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就“卓越教师”培养而言,时代的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召唤。   一.卓越教师的内涵   对于卓越教师的界定和理解,目前教育界还没有具体定论。柳海民、谢桂新认为,卓越教师的理想规格:“一是专业精神朴实高尚;二是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一名卓越教师应具备的科学的知识结构;三是专业
“诗言志”,古诗是抒情的语言艺术;准确鉴赏古诗的关键在于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古诗情感大致可分为:惜别之情、黍离之情、思乡之情、怀古之情、讽喻之情、报国之情、赞美之情、自得之情、忧愤之情等。诗人往往通过叙事、写景、状物、咏史来抒发情感,我们只有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运用多种方法体会才能产生情感共鸣。下面结合实例具体介绍四种体会诗情的方法:  一.知人论世法  朱光潜先生曾这样论诗:“要懂得诗词,一定
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趣。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会逐步加深。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恰当地、充分地运用朗读手段,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发展思维和陶冶情感。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它在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
小学语文课标指出: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语文素养的内涵是丰富的,语文素养重在“综合”,它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习方法习惯的融合。课堂上我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语文能力。   一、增强学生的识字能力。课堂上,注重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多种识字方法。“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学习
语文教学,是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进行情感传递交流的过程。作为经典的人文教育,语文教学注定不是冰冷的、生硬的,而是充满感情的。那些课本上的文章,如果失去了情感,就是一段段文字而已,而融入了情感,则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学生想要接受的知识,是能使他们产生共鸣的,而不是距他们千里之外的,没有情感的教学内容,学生掌握的时间也只能局限于课堂。所以,融入情感的语文教学是成功的、高效的。接下来,将结合教学经验,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