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 独尊儒术,成大一统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ll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暴秦的统治如过眼烟云,转眼间就土崩瓦解。灭秦者,秦也,为什么?严酷的刑律没有维护一个王朝,那什么才是王者之法宝?汉朝的统治者开始认真面对这个宏大的课题,也为汉朝采用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而思考。这时,董仲舒博士精彩登场,他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奠定了思想基础。
  董仲舒(前179年―前104年),广川郡(今河北景县)人,汉代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董仲舒自幼天资聪颖,少年时勤奋好学,读起书来常常废寝忘食。董仲舒家里有个花园,是个花香鸟语的好地方,但他却埋头于孔子编订的儒家经典《春秋》与老师布置的诗文,集中精力读书。整整三年,他不但没有进过花园,甚至连一眼都没瞧过,为后世留下了目不窥园的故事。随着年龄的增长,董仲舒的求知欲望更加强烈,遍读了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等各家书籍,终于成为令人敬仰的儒学大师。
  从30岁开始,董仲舒开始招收大批学生,精心讲授。他讲学时,在课堂上挂上一副帷幔,他在帷幔里面讲,学生在帷幔外面听。有时,他还经常叫他的得意门生吕步舒等转述传授。这样,很多人跟他学了多年,甚至没有跟他见过面。通过讲学,董仲舒为汉王朝培养了一批人才,他的学生后来有的当了诸侯国的宰相,有的成了长吏。
  由于董仲舒广招门生,宣扬儒家经典,他的声誉也日益扩大,在汉景帝时当了博士,掌管经学讲授。汉武帝元光元年,董仲舒任江都易王刘非国相十年;元朔四年,任胶西王刘端国相,四年后辞职回家。此后,董仲舒过着居家著书的生活,但朝廷每有大议,令使者及廷尉就其家而问之,仍受武帝尊重。
  作为大儒,由于历史的原因,董仲舒终生没有得到重用。作为当时的大学者,他早年适逢朝廷提倡道家无为思想,所以只能闭门读书;被汉武帝赏识之后,也只是被当作学者对待,得不到重用;后来给诸侯王当国相的日子,他日子更是不好过,因为作为中央派给诸侯王的代表,他既要维护中央的权威,又不能得罪诸侯王;由于种种原因,董仲舒甚至一度下狱,被判为死刑。
  但是,正因为是一位纯粹的大学者,董仲舒始终做到了淡泊明志,并以自己的思想体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演变。
  董仲舒知识渊博,思维清晰,善于从各种儒学经典以及其他学派思想中汲取营养。董仲舒以《公羊春秋》为依据,将周代以来的天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起来,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思想,建立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提出了齐一天下的“大一统”论,并成为汉代的官方统治哲学,对当时社会所提出的一系列哲学、政治、社会、历史问题,给予了较为系统的回答。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令郡国举孝廉,策贤良,而董仲舒以贤良对策。汉武帝连问三策,董仲舒亦连答三章,其中心议题是天人关系问题,史称《天人三策》。在这个对答中,董仲舒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大一统建议,施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将儒学作为正统思想,从此汉代思想界树起了儒学的权威,也使儒学成为中国古代思想界的蔚然大宗,产生了中国特有的经学以及经学传统。
  汉代兴办学校以广教化,广育贤才,立五经博士,明经取士,形成经学思潮,董仲舒被视为“儒者宗”。据《汉书·董仲舒传》所载,汉武帝“立学校之官,州郡举茂才孝廉,皆自董仲舒发之。”可见汉之得人在武帝,武帝之得人在选举与儒学,而选举和儒学的提倡则发自董仲舒。由一个儒者之议影响朝廷的决策,由正确决策导致群士向慕,再由人才群集而迎来西汉帝国的极盛局面。
  董仲舒在对策中指出,春秋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现在师异道,人异论,百家之言宗旨各不相同,使统治思想不一致,法制数变,百家无所适从。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他根据“大一统”的普遍法则,提出了思想也要“大一统”的论点:统一思想是大一统的关键,只有思想统一才能有统一的法度,百姓才知道行为的准则,才能维护与巩固政治的统一;用思想统一来巩固政治统一,思想应该统一于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上,百姓就知道该遵循什么原则,该做什么事情。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大一统的建议之后,确立了儒学的核心地位,巩固了集中统一的政权,防止了分裂割据的局面出现。
  董仲舒根据儒家的政治思想,强调实行以“礼乐教化”为主要内容的“德治”,认为这是达到长治久安的根本之道。他用阴阳五行的思想,解释德治乃是上天的本意,从而为行德治寻找理论根据。在继承孔子儒家思想的基础上,董仲舒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并以此作为维护封建专制“大一统”秩序的根本。董仲舒建立了君权神授的学说,从神学上证明了君权高于一切,统治和教化的权力都要集中到皇帝手里,使王权和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神圣化、绝对化。
  从远古到西汉,尽管科学技术一直在演变发展,但是,许多自然现象人们仍然无法解释,就会对天更加敬畏。作为大学者的董仲舒对各种自然现象更有研究。据传说,一次,董仲舒放下帷幕讲课,有个客人来拜访,董仲舒知道他并不是一个普通人。客人又说:“要下雨了。”董仲舒便和他开玩笑说:“住在巢里的知道刮风,住在洞里的知道下雨。你不是狐狸,就是鼷鼠”。话音刚落,客人就变成了一只老狐狸。
  这个传说表明,董仲舒对自然界有深入的研究,同时又对社会心理洞悉掌握,他顺势提出的“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为皇帝的统治提供支持,也是顺水乘舟之势。本来天是自然现象,董仲舒却宣称天有意志,是主宰世界的至高无上的神,又是宇宙万物的创造者,因此一切自然现象,社会现象,都是“天”意志的表现,天和人能够感应相通。董仲舒把《春秋》中所记载的自然现象,都用来解释社会政治衰败的结症,并正告说,有天命存在,灾异就是天与人的对话: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惊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在皇权集中的条件下,董仲舒提出了“居民而伸君,居君而伸天”的主张,采用”天”来限制皇帝个人的私欲,制约他至高无上的权力,并把秦始皇权力不受制约,引发农民起义,速亡国的惨痛教训,变成皇帝的精神枷锁,来限制皇帝的权力。从这方面看,董仲舒“天人感应”的思想限制了皇帝的私权,为整个封建社会的长治久安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董仲舒一生确信“天人感应”。任江都国相的第六年,朝廷的祭祖场所失火,董仲舒认为这是天谴,说明皇帝失道,遂着笔起草奏章,规劝汉武帝。汉武帝看了大怒,降旨斩首,转而怜其才学,又下诏赦免,但免去了他的职务。董仲舒死里逃生,惶惶然回乡教学著书去了。董仲舒的著作很多,有一百多篇文章、词赋传世,尚存的有《天人三策》、《士不遇赋》、《春秋繁露》及严可均《全汉文》辑录的文章两卷。
  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董仲舒于家中病逝,葬于西汉京师长安西郊。有一次汉武帝经过他的墓地,为了表彰其对汉王朝的贡献,特下马致意。由此,董仲舒的墓地,又名为“下马陵”。
  董仲舒思想和学说著作,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发展,有着极其广泛深远的影响,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尽管他的天命论等思想被质疑和批评,他的纲常理论被认为是束缚中国人民的精神绳索,但是,他倡导的统一的儒学思想实际上成了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正是由于这种统一的民族精神,中国在两千年中虽曾遭受过千灾万劫,却能保持相对的完整。这一切,不能不令人想到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所起的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 李娜
其他文献
记者的本行是什么?是发现新闻,采写新闻,这是毋庸置疑的。可近一段时间来,记者的所为反而成了最为吸引眼球的新闻,变成了新闻制造者。  今年1月7日,法国《查理周刊》发生暴恐袭击,12名媒体人惨遭杀害,震动了整个世界;与此同时,新华社党组决定,对在推动呼格吉勒图案重审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新华社内蒙古分社记者汤计予以表彰,记个人一等功。汤计以10年时间的不懈努力推动一个天大冤案的平反,被公众视为伸张正义的英
期刊
人间三月天,在余之故乡昆明市,连着三位市委书记中箭落马,渠为仇和、张欣田以及最近刚履新八个月新任书记高劲松,皆先后被拉下高头大马,摔得非常惨。时,网络上浮出一条微信,云:三位党的市委书记落马,昆明不哭!余颇不以为然,这哪是哪啊!州官贪墨被拘,昆明城郭之父老乡亲该燃鞭炮庆贺,何哭之有?更犯不着为几个贪官而哭,不值啊!  我辈非落井下石者。曾何几许,仇和初到边陲履新,南方一些媒体期许甚高,极尽誉美之辞
期刊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我如约来到北京会议中心,见到了甘晓华院士。小组讨论会后,他热情地与我打招呼,博学儒雅,亲切得像一位老朋友。  说起来,与甘晓华院士结缘已经有四年的时光了。  2011年1月11日,中国第四代隐形战机“歼20”首次试飞成功, 一经网络曝光,立刻掀起了全球关注的热潮。作为歼-20的发动机总设计师,甘晓华一时被推上了风头浪尖。那时,刚调到《中华儿女》工作的我兴致勃勃,通过各种渠道找
期刊
近日,中纪委网站透露,因浪费公共财产、收受巨额贿赂等落马近半年之久的“摄影省长”——河南省原副省长秦玉海,已被正式开除党籍、公职。官员的业余爱好也再次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  平心而论,与其他的那些因卖官鬻爵、贪赃枉法而落马的官员相比,秦玉海落马的原因实在“文雅”多了,以至于时至今日仍有一些人在为他开脱:“他的摄影技术确实不错,官员也是人,还能没点儿爱好?”  这些话乍一听似乎有些道理,
期刊
认识一个人,真的需要很长时间,也许一辈子。我对汪国真先生的认识和理解验证了这句话。  90年代初的时候,知道了汪国真,但是并不很喜欢,我喜欢的是这样诗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他寻找光明”;“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这多哲理、多含蓄、多深邃,有无穷的意味。也曾小试一把当朦胧诗人,也曾意象堆砌隐晦曲折,汪国真当然不入法眼。不过,汪国真的诗只有一句喜欢,那就是“既然选择远
期刊
3月27日晚,第三季《我是歌手》总决赛在湖南卫视直播,韩红获得了“歌王”称号。比赛结束后,所有歌手接受了采访,临时退赛的孙楠以及韩红成为了提问焦点,现场火药味十足。在媒体的“质疑”下,孙楠几次道歉,并以“君子有成人之美”进行回应,称自己并非不尊重节目,只是放弃了最后一次比赛,让“弟弟妹妹们”有更多机会在舞台上表演。而节目总导演洪涛也替孙楠澄清,称他并没有在第一轮垫底,是第四名。  孙楠为退赛道歉:
期刊
白T恤牛仔裤黑框眼镜,眼前的“云知光”创始人曹传双看起来更像一名大学生。让人想起他给自己的标签——“理想主义者”,“文艺装逼犯”。  从意外进入照明领域,到怀揣“改变照明行业”的梦想,深谙互联网游戏规则的他在互联网+时代,从一个简单的微信公众号开始,布下了一步步棋子,“玩”出了相当不俗的成绩。  业界领先的互联网平台“照明微课堂”、建筑光环境首席计算软件DIAL课程中国讲师计划、照明学院、被誉为“
期刊
新常态带来新机遇,随着2015年帷幕的缓缓开启,产业集聚在全国版图下呈现千船竞发、各领风骚之势,产业集聚区的强劲引擎作用无疑成为当前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刺激经济增长的一味“猛药”,聚什么、如何聚?也相应地引发新的思考。  从全国这些年发展工业园区的轨迹来看,大致经历了一个从散到聚、从引进到输出、从制造到创造这么一个过程。从大环境看,这与这些年国家的开放程度逐步提升和中国市场在国际市场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
期刊
不管是“痛”“快乐”“幸福”,还是“爱与恨”,都是一种情感的传递,更是白岩松和读者、观众一起分享的媒体人的态度与责任  2001年,他写了一本《痛并快乐着》,读者反响甚好。谁不是痛并快乐着生活?谁不是一边受着伤,一边学坚强?  2011年,他写了《幸福了吗?》,幸福是那时搜索率最热门的词汇。对于幸福,他说:“我觉得每个时段都有每个时段的幸福,看你怎么把握。人不可能追求一个极致的幸福,如果那样,你永
期刊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辞世,引发了中国大地上如潮般的哀悼与怀念。从国家最高领导人到普通民众,都不吝赞美之词来颂扬这位家喻户晓的神奇人物,一致用“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来肯定他的历史功绩。  其实,认为普通民众中有多少人真正了解李光耀,似乎真说不上。能知道的就是他来中国次数多,每次都受到国家最高规格的接待,于是人们就很熟悉。最重要的,大家都知道这位创造了新加坡奇迹的一代枭雄,是个华人。  中国人历来都有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