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自白马驮经,佛学西来后,便与道法一起探人之生命,究人之处世。对此笔者将分从“道法”与“佛法”说起,说人之命,说自己三部分论述,即“三说”。
关键词:道法;佛法;人之处世;人之生命
中图分类号:B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01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便为佛法之缘起,世间万物皆因缘生缘灭,佛家弟子如此宣扬自己之观点。“道亦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天地万物皆源于一,是故为“太一”。《庄子.天下篇》云:“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2]此为道家之主张是矣。佛法之“缘起”与“道家”之“太一”,都在说明万事万物发起之源,从而透析世事与人心,由此导入人之生命和人之处世。
一、从“道法”与“佛法”说起
此谓法为佛法之法,何谓佛法?“我所说法,如尘爪上尘,所未说法,如大地土。”[3]这可见佛尊说法为善,即世间一切微妙善语皆是佛法,印顺法师对何谓“法”,何为“佛”作了详细之论述,他认为:“佛法之本质,绝非抽象的概念而已,决不以说为目的。”[4]“佛法的根本问题,信解行正,不外乎学法者倾向于法,体现法的实践。”[5]这里他提出了佛法在于实践,最重要的是他提出了“佛在人间”,“佛出人间”,“人间佛教”之观点。佛家说人人可以成佛,立地以成佛之类云云,此外还有《大藏经》的“顿悟成佛。此即”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6]可知佛法在于人,它劝人一心向善,行善为爱,由小爱积大爱,积大爱便是佛。
此谓“道”便是老子所说之“道”了,大家所熟知的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释道是为当时社会所需,认为只有遵“道”,顺其自然清静无为,才达到小国寡民之理想社会。他认为“道”之作用,并非有意志的,只是自然如此,故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即万物所以生之总原理,道之作用亦即万物之作用。但万物所以能成万物,亦即由于道。”老子认为人之为人,有别于兽类,在于人不以杀伐,而在于人之兼爱。这便与印顺法师之“佛在人间”有相同之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因道与佛皆言善,把大爱推至于人间使人之行为不能违背常理,害人则害于己,这就是笔者所说两者皆言人之处世和人之生命。
二、从“道法”与“佛法”说人之命
无论道家与佛家都在诠释生命,这种生命是对世界上一切有生命之物而言的,它不分大小,不分等级。生命是神圣的,只要有生命的,任何人都不能随便剥夺其生命,这便有了各家之说,在此笔者主要是阐述“道法”与“佛法”这两家看人之生命。
从道家看人之生命:人是高等动物,有别于世之其他生命。然人在天地之间,欲维持生命之存在与延续,不可使其发展达于极点而生其反面之结果。“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殆。”对此之述,笔者比较赞同冯友兰先生之看法。冯友兰先生认为:“就宇宙而言,则道为无名,所谓朴也。制作为有名,所谓“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也。”“名亦既有。”“惟知止可以不殆”,即不使制作太多而生其反面之结果。”这告知世人之生命要知止,否则会适得其反。再听听南怀瑾先生之先见:“生命是一种缘,是一种必然与偶然互为表里的机缘。有时候命运偏偏喜欢与你作对,你越挖空心思想去追逐一种东西,它就越想方设法不让你如愿以偿。这时候,痴愚的人往往不能自拔,思绪万千,越想越乱,陷在了自己所挖的陷阱里;而明智的人明白知足常乐的道理,他们会顺其自然,不去强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从这里就可明白“道法”对生命诠释之内涵。
从佛家看人之生命:道法有道法对生命之诠释,而佛法亦有对佛法对生命之看法。佛家对生命之诠释有“四生”说,即胎,卵,湿,化。他们认为一旦“本有的生命结束,即转为新的生命——“后有”的创生,如此之不断之环境,即因果循环说:“即离空有,说唯识教。有心外法,轮回生死。知觉,生死永弃。”日月星辰,气象万物,敬民受时,自然界一切生生不息,然有成一家之言者,在于看世界观之不同耳。
三、从“道法”与“佛法”看自己
生为凡夫俗子,无论从道法或佛法之角度,与之皆差之万里。只能尽绵薄之力,恩施于小惠,不做违背良心,有害于社会之事,此生便无憾。
儿时与父亲一起躬耕于畎亩之中,有次便问父亲,“信命麽?”父亲便答:“我信命”。并用他这大半生解释说:“八字中一生六亲无靠,前生奔波后生好转,安享晚年之命。”当时即反驳之,“命运是可以改变的。”父亲笑笑,并未回应。哎,也许是受点教育之缘故,不过从我醒世以来的父亲确是如此。因为笔者彻彻底底的唯物论者,两种思想一直在心中激励之斗争着。总之,“道法”与“佛法”都告知世人之处世和生命之诠释,即探究切身之所想,悟出其人生之道。
参考文献:
[1]老子.中华书局,2006,(9).
[2]庄子(卷三十三十五).中华书局,1995,(6).
[3]升摄波经.印顺法师着.上海古籍出版.
[4]鸠摩罗什等译.大藏经.坛经(卷八百三百五十)万卷出版公司,2008,(1).
[5]许庆元,宿春礼.听南怀瑾讲《老子》[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8):18.
[6]成唯识论记(卷一本).大藏经.中国佛教协会知识出版社,1989,(9).
关键词:道法;佛法;人之处世;人之生命
中图分类号:B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9-00-01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便为佛法之缘起,世间万物皆因缘生缘灭,佛家弟子如此宣扬自己之观点。“道亦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天地万物皆源于一,是故为“太一”。《庄子.天下篇》云:“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2]此为道家之主张是矣。佛法之“缘起”与“道家”之“太一”,都在说明万事万物发起之源,从而透析世事与人心,由此导入人之生命和人之处世。
一、从“道法”与“佛法”说起
此谓法为佛法之法,何谓佛法?“我所说法,如尘爪上尘,所未说法,如大地土。”[3]这可见佛尊说法为善,即世间一切微妙善语皆是佛法,印顺法师对何谓“法”,何为“佛”作了详细之论述,他认为:“佛法之本质,绝非抽象的概念而已,决不以说为目的。”[4]“佛法的根本问题,信解行正,不外乎学法者倾向于法,体现法的实践。”[5]这里他提出了佛法在于实践,最重要的是他提出了“佛在人间”,“佛出人间”,“人间佛教”之观点。佛家说人人可以成佛,立地以成佛之类云云,此外还有《大藏经》的“顿悟成佛。此即”前念着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6]可知佛法在于人,它劝人一心向善,行善为爱,由小爱积大爱,积大爱便是佛。
此谓“道”便是老子所说之“道”了,大家所熟知的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释道是为当时社会所需,认为只有遵“道”,顺其自然清静无为,才达到小国寡民之理想社会。他认为“道”之作用,并非有意志的,只是自然如此,故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即万物所以生之总原理,道之作用亦即万物之作用。但万物所以能成万物,亦即由于道。”老子认为人之为人,有别于兽类,在于人不以杀伐,而在于人之兼爱。这便与印顺法师之“佛在人间”有相同之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因道与佛皆言善,把大爱推至于人间使人之行为不能违背常理,害人则害于己,这就是笔者所说两者皆言人之处世和人之生命。
二、从“道法”与“佛法”说人之命
无论道家与佛家都在诠释生命,这种生命是对世界上一切有生命之物而言的,它不分大小,不分等级。生命是神圣的,只要有生命的,任何人都不能随便剥夺其生命,这便有了各家之说,在此笔者主要是阐述“道法”与“佛法”这两家看人之生命。
从道家看人之生命:人是高等动物,有别于世之其他生命。然人在天地之间,欲维持生命之存在与延续,不可使其发展达于极点而生其反面之结果。“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也……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殆。”对此之述,笔者比较赞同冯友兰先生之看法。冯友兰先生认为:“就宇宙而言,则道为无名,所谓朴也。制作为有名,所谓“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也。”“名亦既有。”“惟知止可以不殆”,即不使制作太多而生其反面之结果。”这告知世人之生命要知止,否则会适得其反。再听听南怀瑾先生之先见:“生命是一种缘,是一种必然与偶然互为表里的机缘。有时候命运偏偏喜欢与你作对,你越挖空心思想去追逐一种东西,它就越想方设法不让你如愿以偿。这时候,痴愚的人往往不能自拔,思绪万千,越想越乱,陷在了自己所挖的陷阱里;而明智的人明白知足常乐的道理,他们会顺其自然,不去强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从这里就可明白“道法”对生命诠释之内涵。
从佛家看人之生命:道法有道法对生命之诠释,而佛法亦有对佛法对生命之看法。佛家对生命之诠释有“四生”说,即胎,卵,湿,化。他们认为一旦“本有的生命结束,即转为新的生命——“后有”的创生,如此之不断之环境,即因果循环说:“即离空有,说唯识教。有心外法,轮回生死。知觉,生死永弃。”日月星辰,气象万物,敬民受时,自然界一切生生不息,然有成一家之言者,在于看世界观之不同耳。
三、从“道法”与“佛法”看自己
生为凡夫俗子,无论从道法或佛法之角度,与之皆差之万里。只能尽绵薄之力,恩施于小惠,不做违背良心,有害于社会之事,此生便无憾。
儿时与父亲一起躬耕于畎亩之中,有次便问父亲,“信命麽?”父亲便答:“我信命”。并用他这大半生解释说:“八字中一生六亲无靠,前生奔波后生好转,安享晚年之命。”当时即反驳之,“命运是可以改变的。”父亲笑笑,并未回应。哎,也许是受点教育之缘故,不过从我醒世以来的父亲确是如此。因为笔者彻彻底底的唯物论者,两种思想一直在心中激励之斗争着。总之,“道法”与“佛法”都告知世人之处世和生命之诠释,即探究切身之所想,悟出其人生之道。
参考文献:
[1]老子.中华书局,2006,(9).
[2]庄子(卷三十三十五).中华书局,1995,(6).
[3]升摄波经.印顺法师着.上海古籍出版.
[4]鸠摩罗什等译.大藏经.坛经(卷八百三百五十)万卷出版公司,2008,(1).
[5]许庆元,宿春礼.听南怀瑾讲《老子》[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7,(8):18.
[6]成唯识论记(卷一本).大藏经.中国佛教协会知识出版社,1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