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鉴赏活动如何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qw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术鉴赏》课程是高中的必修课程,在美术鉴赏活动中,学生可以尽情在美术世界中遨游,感悟美术作品的艺术美,提高美的生活质量。美术鉴赏课不是单一的教授学生鉴赏作品技巧的课程,它具有跨学科知识的应用性、科学性、文化性、社会性,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打破学科思维,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关键词:美术鉴赏;高中美术;全面发展
  引言
  马克思说:“如果愿意欣赏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大家都乐于发现和享受生活中的美,但每个人对美的定义又不一样。美术鉴赏,与美术欣赏只有一字之差,两者都是在与美术作品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的,但是两者在含义、对象和方法等方面是有明显的差异。两者都是对美术作品的直觉性体验入手,但欣赏更加注重的是领略作品视觉形式的美感和趣味性,美术鉴赏则是在此基础上,对作品的历史背景、时代价值、画面内容等深入剖析作品的内涵与价值,是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对话,是观者获得深层次的精神满足和审美理解的过程。学生在美术欣赏活动中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也是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提高学生的自我审美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人格的塑造和正确价值观的养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
  一、美术作品的功能性
  美术本身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是人类文化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存在的产物。它与我们的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基石。美术作品作为这一独特的视觉艺术的载体,承担着社会功能。美术作品可以直接或间接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情趣、思想感情和生活方式。美术作品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和审美功能。
  (一)美术作品的认识功能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无时无刻不和美术发生着联系。美术作品是认识和了解世界文化的一种重要的,也是无可替代的一种方式。无论是科技发达的今天,还是远古时代,美术家都是通过创作美术作品来生动形象的记录和反映人类历史发展的面貌。美术作品都是人们借助一定的工具、选择一定的方式对客观物象的再现,能够让人们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认识感受到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变化以及美术作品带来的强烈的情感冲击,体会到人生的真谛与内涵。例如,现在我们可以在博物馆看到新石器时期的岩画,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粗犷质朴的生活,通过《秦始皇兵马俑》雕塑作品感受到秦王朝统一六国的雄风,我国封建王朝鼎盛时期的时代风貌。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主题二中选取的内容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局部),现藏于故宫博物馆。我们可以通过作品中人物的形象、服饰、建筑、街市的形象感受到北宋时期都市市井生活情态,感受到北宋时期经济政治发展的面貌。它不仅具有极其高的艺术价值,同时对于我们认识和研究当时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生活工具等都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二)美术作品的教育功能
  美术作品具有教育功能。因为美术作品不仅是对物象的客观再现,和对生活的外观展现,也是反映生活的本质特质和规律。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对生活的理解、态度、认识等表现于美術作品中,渗透着作者的审美情趣和社会理想。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奖赏,从而受到教育和启发。例如,高中美术《美术鉴赏》主题二中选取的内容——米开朗基罗《大卫》的雕塑作品欣赏,作者将《圣经》中《大卫》的形象加以修饰加工,塑造成一个体格健硕,肌肉发达,健美的英雄形象。《大卫像》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它是对人体的赞美,实质上昭示着人才是现实生活中的创造者和主人。通过这样的一幅作品鉴赏,可以让学生明白人的价值,和人存在的力量,教导学生有独立的思想,健全的体格。
  (三)美术作品的审美功能
  审美功能是美术作品最基本的功能,学生可以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感受到作品中所传递出的真善美的情感,和美的视觉冲击,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观看者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美术作品的审美功能具有让作者与观者对话的功能,直击观者心灵深处对美的认识。当学生看到一幅美的画卷,会感叹、想象画中的景象,想象作者、自己置身于画中景象的场景,甚至自己与作者同时在画中景象的场景。例如,高中《美术鉴赏》主题一中的内容《捣练图》(局部),画面中描述了贵族妇女捣练的场景,华丽开放的服饰,体态丰腴,作者通过笔墨表现出唐代贵族妇女独有的韵味,体现出当时生活的状态。带给观看者很想去感受一下穿着她们的服饰,做着一样的动作,体会那个时代独有的美感。
  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我们可以认识到不同时代、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特点;通过对美术作品的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伟大艺术家思想的精华,教育我们健康成长;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奖赏,我们可以跨越时间与空间,去感受任何时代的美,提高我们的审美能力,艺术感受能力。
  二、美术鉴赏活动的形式及其独特性
  (一)美术鉴赏活动教学方法的常用形式
  1.利用多媒体教学。高中学生的课业繁多,学生心理压力比较大。老师在上美术课时需要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改变学生日常的学习模式。通过一些与授课内容关联的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感受到美术课堂的有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让学生欣赏图片,增加对学生的视觉冲击力,也符合核心素养的图像识读的要求,通过视频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接受到知识。 充分运用音乐在美术鉴赏课堂的作用,在学生鉴赏美术作品时可以播放适当的音乐,提高学生的文化理解能力。比如在鉴赏中国画版块,学生在欣赏绘画的时候播放一些古风的音乐,增加学生对文人意蕴的理解。欣赏热抽象作品时,播放一些快节奏的音乐,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抽象作者在表达内心情感时候的激情和冲动。
  2.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根据2017年版的《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过去一味的单边教学,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就是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双边互动的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教学方式。在高中美术鉴赏活动中,内容相对来说是有一定深度,通过小组合作、师生合作的方式可以将问题分模块化的去探索,解决课堂问题。   3.对比式教学。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分为七个单元,有美术基础、绘画艺术、雕塑艺术、建筑艺术、民间美术、中国现代美术。每个单元的美术作品都各有特色,在美术奖赏课程中既可以将之横向对比,也可以将之纵向对比。例如绘画艺术,教材内容有文人画、工笔画、西方画,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不同种类绘画作品以及中西方绘画作品的对比,学生会更加的理解之间的关联和不同。对学生把握美术作品的艺术特色、形式和文化理解都有很明显的效果。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思维辩证能力的教学目的。
  4.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产生“疑问”。被选用在高中《美术鉴赏》教材的美术作品都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或者在时代的检验下挑选出来的,但是时代在进步和发展,美术作品都是人为的,我们在理解它好和美的一面,也要学会找出它不足的地方。在这样的一个方式下,不断引导学生思考,找出问题“小瑕疵”的存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逻辑能力的发展。
  (二)美术鉴赏活动的独特性
  美术鉴赏活动中有跨学科的知识应用,例如在欣赏作品时有语文的理解能力,物理反应等。美术鉴赏活动包含着科学性、文化性、社会性。
  一堂美术鉴赏课,对学生具有多方位、全方面的影响,它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技法,提高学术的审美能力,除了学科本身的责任和义务,美术鉴赏活动还有育人的功能,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体态度价值观,起到德育的作用。对学生智力的发展也是有很大的帮助,在美术鉴赏活动中学生辩证思考问题,例如,美术学科思维中的图像识读思维可以运用于数学中,文化理解运用于语文学科中,反之亦同。
  三、结论
  综上所述,根据2017年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的学科素养,要求学生掌握图像识读能力、美术表现能力、审美判断能力、创意实践能力、文化理解能力在美术鉴赏活动中都有全方面的体现。通过美术奖赏活动,为我们认识不同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历史状况提供了参考。除此之外,美术鉴赏活动乐意培养健康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情操,提高生活质量,帮助我们认识世界不同文明成果,坚定中华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个体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艺明.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美术鉴赏课教学[J].学周刊,2017(10).
  [2] 龙健才.李映山,龙雅.论美术教育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途径[J].湘南学院学 报,2007.
  [3] 苏登.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教学设计策略与方法[J].基础教育学,2017(6).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美术課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17.
  [5] 黄宗贤.普通高中教科书《美术鉴赏》[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9.
  作者简介:
  马力(1996年4月20日),性别:女,民族:汉族,籍贯:四川省巴中,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重庆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学科教学(美术)。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阶段是一个学生的初步学习和成长阶段,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其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正是学生形成和建立自己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由于留守儿童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家庭教育困境,很多留守儿童都缺乏父母照顾和家庭教育的陪伴。这种漫长而持久情感的丧失往往很不利于促进学生逐渐形成健全的心理个性和价值观人格,若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积极予以指导,则很有可能对学生的整体身心和精神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影响学生
期刊
摘 要:实验贯穿于整个物理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重要途径。本文以高中物理学科为例,针对物理演示实验,提出了实验设疑、新颖实验和实验小结三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实验;科学思维能力  高中物理的核心素养,是我们对新时代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理解,体现了我们在新时代产生的新思想。在2017年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期刊
摘 要:新媒体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主要以互联网技术以及各种现代经济技术为基础。其中新媒体与德育工作之间的结合符合与时俱进的育人理念,对提升德育教育质量以及水平有重要的影响。教师需要关注这门学科教学的重点,采取与之对应的教学策略,主动应对时代发展的挑战,真正实现进一步突破以及有效改進,为学生的德育教育保驾护航。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初中德育工作的;难点与对策  引言  初中生正处于个人成长及发展的关
期刊
摘 要:一直以来我国都是一个非常注重文化传承的国家,并且对人们的文化传承意识要求也非常严格。而传统的文化主要来源于历史真实事件,所以我国自然对历史非常注重,同时也非常注重刚学到历史学科的初中学生。但是对于大部分初中学生而言,他们都以为历史与我们相距甚远,并且已经是过去的事情,所以很多学生对历史学习提不起兴趣。再加上历史课本中的知识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导致学生更不愿意去自主学习历史知识。所以很多初
期刊
摘 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这是新时期背景下提出的新要求,能够为社会输送更多的综合型人才,最终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所以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实现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文章基于此点,对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中地理;创新思维;策略探究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地理的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在该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改革和深入,初中音乐教学也在教学整体上担任着重要的角色。不仅需要传承音乐文化,还需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任课教师也应当认真研读新课改的主要精神,将其充分利用到自身的教学中,本文将结合此进行深度探究。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音乐;有效教学;策略  前言:音乐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有很强的趣味性,这对于音乐课堂的教学来说有极大的益处。然而很多初中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偏重于音乐
期刊
摘 要:音乐作为艺术课程,教师教学方法是否具有灵活性、趣味性,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全身心投入课堂学习是极为关键的。对于小学生来讲,因为年龄的限制,不能按照成人的方法进行教学,这样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所以,应该根据学生的阶段性特点,采用体态律动的方式进行音乐教学。和传统的示范教学、跟唱教学相比,体态律动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改善小学音乐教学效果,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增加学生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对学生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许多学生没有动力去学习信息技术课程。本文分析了影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原因,旨在研究和改进信息技术教学策略,以创建一个有效的信息技术教学课堂。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有效性提升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意味着,教师必须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探索最适合学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以有效
期刊
摘 要:五育并举是新时期教育环境下的重要举措,即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多方面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要懂得依据教学内容将五育在课堂实践活动中渗透,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参与数学课堂的价值,达到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五育并举  在传统时期的高中数学就教学活动中,绝大部分教师将教学重点放在了讲授知识上,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阻
期刊
摘 要: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丰富有趣的地理知识的同时,还能让学生感受到地理学科的艺术魅力,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老师在授课时必须将地理的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  关键词:课堂教;趣味性;高效性  在地理教学中,对教师来说,如何针对地理学科的特点,将枯燥抽象难懂的地理知识变得更具有趣味性、生动性、启发性,使学生乐学好学,构建生动、趣味的教学课堂,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情趣就成了一个挑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