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会观察是掌握所有学科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观察不仅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还可能预见事物的未来。所以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首先要从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良好的观察习惯,从而增强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进而把他们培养成为未来优秀的科技人才。
关键词:观察;小学科学;教学;作用
小学阶段中,科学虽然不是一门主科,但其有独特的价值。在具体的教学中,它对培养儿童热爱科学的兴趣及逻辑思维习惯的养成和科学素养都有独特的作用。新课标指出“要让探究成为小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其中还特别强调教师要“教会学生观察、实验、记录……”所谓的“观察”从定义上说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小学科学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在学习科学时发挥好“观察”的作用呢?具体地说,可以从下面几点做起。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观察,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对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鱼、山川田野、一草一木,可能都很熟悉了,因为他们每天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听、看、闻、摸等方式发现他们喜欢的东西。人们常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也值得老师和孩子们思考,同样的事物在不同时间就有了不同的变化。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些浅显道理学生是能懂得的,而更重要的是在科学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细微之处入手,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科学的激情,让他们乐于探究科学的奥秘,这样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爱上科学这门学科,想去探索大自然中的秘密,所以在教学中作为科学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孩子学会发现,这样他们才会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寻找自己学习的快乐。因此,小学生无论学习哪门功课,首先要懂得观察的重要性。
二、教師要引导学生用心观察,让他们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学生了解观察的重要性后,最基本的好处就是可以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比如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第二单元《新的生命》主要教学目标是要学生认知“繁殖是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为了让学生深入、细致地了解这一内容,编者从植物和动物两个方面分别举例来证明这个观点。学习这一单元内容时要求学生熟记许多科学名词和概念。如果单凭教师讲解,学生对有关概念可能记忆不会太深刻,但是教师如果能组织学生对有关图片或实物,甚至网络视频进行仔细观察,学生就会加深对这些概念的了解。如在第一课《油菜花开了》和第二课《花的认识》中,有关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的概念,虽然教科书配上了一些彩色图片,但对于学生来说,要完整地在头脑中形成这些概念,并能在生活中认识有关花草身上各部分的名称,还是有一定困难的。这时教师就应该深入细致地引导学生观察,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到大自然中结合油菜花、梨花、海棠花、桃花等花朵,这样他们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比教师讲解会更深刻。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观察,让他们仔细探究实验的具体过程
学习科学离不开具体的实验,因为通过实验学生更能从中认识到各种物质之间的关系和科学对生活的影响,为学生未来探究打下良好的科学基础。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的第一课《种子的发芽实验(一)》,学生在三年级学习了种凤仙花,已经知道种子发芽需要光、温度、水三个条件。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变换光、温度、水三个条件,让学生反复观察,多次进行对比,认真记录,才能真正得出这个条件对种子发芽过程的影响,从而更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四、教师还要留心观察学生,选择调整最完美的教学方法
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虽然能理解“观察”的重要性,也能和小组同学进行实验探究,但是由于个人兴趣爱好,有时甚至是当天遇到特殊情况,都可能影响他们的学习。所以作为教师,除了要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实物,预测实验结果,更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对于不同学生要采取不同的引导方法,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以教师讲解代替学生的实验感知。
如教学四年级第一单元《电路出故障了》,学生在实验中针对“电路出故障了”这一问题,除课本上提示的几种原因之外,教师还要引导他们从生活实践中思考,找出更多的原因。验证这些结论时,由于学生自身掌握的技能、经验,家庭环境,有的学生可能操作很顺利,有的可能束手无策,这时教师就应设法引导,特别是在课外实验中除了要教会学生掌握方法,更要注意实验的安全,防止出现意外事故,所以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观察也是不容忽视的。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会观察是他们掌握所有学科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观察不仅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还可能预见事物的未来,所以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首先要从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良好的观察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进而把他们培养成为未来优秀的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叶宝生.小学科学教学观察实验设计的依据和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3(12).
[2]董国敏,王贵学.小学科学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1(5).
[3]李军.小学科学教学观察实验设计的依据及实践方法[J].新课程导学,2016(2).
编辑 孙玲娟
关键词:观察;小学科学;教学;作用
小学阶段中,科学虽然不是一门主科,但其有独特的价值。在具体的教学中,它对培养儿童热爱科学的兴趣及逻辑思维习惯的养成和科学素养都有独特的作用。新课标指出“要让探究成为小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方式”,其中还特别强调教师要“教会学生观察、实验、记录……”所谓的“观察”从定义上说它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小学科学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在学习科学时发挥好“观察”的作用呢?具体地说,可以从下面几点做起。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观察,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对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鱼、山川田野、一草一木,可能都很熟悉了,因为他们每天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听、看、闻、摸等方式发现他们喜欢的东西。人们常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也值得老师和孩子们思考,同样的事物在不同时间就有了不同的变化。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些浅显道理学生是能懂得的,而更重要的是在科学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细微之处入手,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科学的激情,让他们乐于探究科学的奥秘,这样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爱上科学这门学科,想去探索大自然中的秘密,所以在教学中作为科学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孩子学会发现,这样他们才会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寻找自己学习的快乐。因此,小学生无论学习哪门功课,首先要懂得观察的重要性。
二、教師要引导学生用心观察,让他们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学生了解观察的重要性后,最基本的好处就是可以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比如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第二单元《新的生命》主要教学目标是要学生认知“繁殖是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为了让学生深入、细致地了解这一内容,编者从植物和动物两个方面分别举例来证明这个观点。学习这一单元内容时要求学生熟记许多科学名词和概念。如果单凭教师讲解,学生对有关概念可能记忆不会太深刻,但是教师如果能组织学生对有关图片或实物,甚至网络视频进行仔细观察,学生就会加深对这些概念的了解。如在第一课《油菜花开了》和第二课《花的认识》中,有关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的概念,虽然教科书配上了一些彩色图片,但对于学生来说,要完整地在头脑中形成这些概念,并能在生活中认识有关花草身上各部分的名称,还是有一定困难的。这时教师就应该深入细致地引导学生观察,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到大自然中结合油菜花、梨花、海棠花、桃花等花朵,这样他们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比教师讲解会更深刻。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观察,让他们仔细探究实验的具体过程
学习科学离不开具体的实验,因为通过实验学生更能从中认识到各种物质之间的关系和科学对生活的影响,为学生未来探究打下良好的科学基础。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的第一课《种子的发芽实验(一)》,学生在三年级学习了种凤仙花,已经知道种子发芽需要光、温度、水三个条件。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变换光、温度、水三个条件,让学生反复观察,多次进行对比,认真记录,才能真正得出这个条件对种子发芽过程的影响,从而更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四、教师还要留心观察学生,选择调整最完美的教学方法
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虽然能理解“观察”的重要性,也能和小组同学进行实验探究,但是由于个人兴趣爱好,有时甚至是当天遇到特殊情况,都可能影响他们的学习。所以作为教师,除了要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实物,预测实验结果,更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对于不同学生要采取不同的引导方法,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以教师讲解代替学生的实验感知。
如教学四年级第一单元《电路出故障了》,学生在实验中针对“电路出故障了”这一问题,除课本上提示的几种原因之外,教师还要引导他们从生活实践中思考,找出更多的原因。验证这些结论时,由于学生自身掌握的技能、经验,家庭环境,有的学生可能操作很顺利,有的可能束手无策,这时教师就应设法引导,特别是在课外实验中除了要教会学生掌握方法,更要注意实验的安全,防止出现意外事故,所以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观察也是不容忽视的。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会观察是他们掌握所有学科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观察不仅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还可能预见事物的未来,所以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首先要从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良好的观察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进而把他们培养成为未来优秀的科技人才。
参考文献:
[1]叶宝生.小学科学教学观察实验设计的依据和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3(12).
[2]董国敏,王贵学.小学科学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1(5).
[3]李军.小学科学教学观察实验设计的依据及实践方法[J].新课程导学,2016(2).
编辑 孙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