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的发展,要给学生一杯水的教师恐怕就不能只有一桶水,我想即使教师的知识能如大海般渊博,是不是就足以应对学生呢?显然不是,因为能不能让学生愿意接受,这是前提。倘若学生给自己加上了拒绝和厌烦的“盖子”,你即使是条银河,又能怎样?
因此,在课程教学不断改革的今天,无论用什么方式、什么教学方法,首要的问题就是让每一个学生接受你,愿意上你的课,即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收获。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强化指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导作用,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下一番苦功,设计教学方式,把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处理,使学生能主动思考、容易理解,情愿接受,而不是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乐趣,体会到轻松快乐的学习,从而在快乐中收获。实践证明能把课上得“简单”的老师,是了不起的老师。我的理解是“简单”不是简单化,而是高效化、精良化、精巧化。能把学问作“深”的教师讲出来的才是“浅”,能把学问作的“浅”的教师讲出来的才是“深”。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中的做法和体会,谈几点教学中我对:“深”与“浅”的认识。
1.在理论教学中找关键词,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新课标下达之后,生物教学更加强调实验教学,更加注重实际操作,但事实上,生物学不仅仅是一门实验科学,因为我们教学的落脚点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及科学态度,从这个角度上讲,理论教学在生物教学中是不可缺的,它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支撑。
在生物理论教学中,学科中所涉及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学习生物学科知识的基础。概念是对事物的抽象或概括,生物学中包括了对生命基本组成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然而就每个生物学涉及的概念而言,具有丰富生动的实际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我一方面向学生提供各种丰富的、有代表性的事实,来为学生记住的概念形成提供支撑,另一方面,教学活动又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学生记住一些生物学事实,而是要帮助学生通过对事实的抽象和概括,建立生物学重要概念,并以此来建构合理的知识框架,进而为学生能够在新情况下解决相关问题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我采用解剖概念中的关键词和联系生活实际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例如:
1.1 在学习反射这个概念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完成教学,首先强调关键词:根据反射的定义——生物体通过神经系统,接受各种刺激而做出的有规律的反映,可以强调三个关键词:通过神经系统、接受刺激、有规律的反映,即一个前提条件,两个定语。有了这样的提示之后,学生就对概念有了初步的把握,接下来让学生对反射这个现象进行分组举例讨论。有的同学说,老师,向日葵花盘随着阳光转,是不是反射?这时候,有的同学说;前提条件就不符, 向日葵是植物,没有神经系统,不属于反射,含羞草也同样,同学们讨论的既热烈,又准确。最后我再举更多的例子对反射现象进行说明,并对这一概念进行归纳,这样的关键词提示和讨论教学模式使学生对反射的概念有了准确而深刻的把握。
1.2 在比较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时,我强调,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也就是说,有刺激,反射弧五部分都参与,才能完成反射。并提出“如果反射弧不完整能否完成反射?如果反射弧完整能否完成反射?”,接着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有的同学很快举手回答:“如果反射弧不完整,一定不能完成反射;如果反射弧完整,不一定完成反射,因为如果没有刺激,反射弧完整,也不能完成反射。”在完成这样的总结归纳后,让同学们两人一组体验一下膝跳反射,未叩击到膝盖下的韧带时,不会发生膝跳反射;叩击膝盖下的韧带时,会发生膝跳反射,这样使同学们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
1.3 在学习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细胞、系统、人体这一系列概念时,会涉及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问题,我首先让同学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每一位同学、组、班、级部、学校,同学们很快答出,对上面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分析概念中的关键词,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巧用身边的资源,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
生物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体验科学过程,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生物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论是学校教学设备、学校图书馆、社区生活环境、学生的生活经验信息化课程资源等等,农村的教学条件不如城市,但农村有得天独厚教学资源,只要你用心去开发利用它,恰到好处地用于教学之中,不但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还会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特别是在新课改的今天,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要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1 有趣的实验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农村的孩子家里多数都有大豆,并且家家都有生豆芽的习惯。于是学习种子萌发一节时,我首先给同学们播放生豆芽的过程,然后分组讨论,有的学生提出了“种子的萌发与土壤有关吗?”,我抓住机会,提出探究课题:探究种子的萌发是否与土壤有关。要求:自己完成设计方案,写出探究过程(生豆芽可求得家长的帮助)。一周后,带回你的实验结果和探究实验过程,先在组里交流,然后派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结果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并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这样同学们不但亲身体验生豆芽的经历还看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从中获益非浅。
2.2 让学生从生活中来获取知识。
在农村大多数同学家里都种青萝卜,收后,家长都把它埋在土壤中,这样,挖出的萝卜既新鲜又好吃。我让同学们回去体验一下:把四个萝卜分成两组,(为保证样本容量,每一组两个),一组放在家里不做任何处理,另一组埋在土壤里,过一周后,带回学校,把这两组的萝卜(一组取一个)对比一下,你发现了有什么不同?并解释其原因。以组为单位交流,结果同学们很快就给出了答案。连平日最不爱说话的刘艳同学都抢先站起来,老师我说:“放在外面的萝卜糠了不好吃,是因为放在外面的萝卜接触氧气多,有机物被分解了,而埋在土壤里的萝卜新鲜好吃是因为土壤隔绝了空气,萝卜接触氧气少,抑制了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少,所以好吃。”这时班里立刻响起掌声。 2.3 知识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
在学习蒸腾作用一节时 我让家里有仙人掌的同学带着,让同学们观察,仙人掌有没有叶?如果没有,它的叶到哪里去了?有的同学很快回答出来,它有刺。是啊,它的叶已经演变成了刺。那么它和其他有叶的植物相比,哪一个蒸腾作用旺盛?为什么?同学们很快答出,“当然是有叶片的了,因为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因此仙人掌适合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不需要经常浇水。”在生活中大家还发现,有的玉米地缺苗,下雨过后,有的家长去补种时,他们常常把挖出的玉米苗,去掉几片叶子后再栽,这又是为什么呢?“降低蒸腾作用,使幼苗易成活”,话音刚落,同学们很快答出。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巧用身边的资源,生物教学和实验完全可以走出课堂和实验室,走进生活,让每个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认识、探究和思考生命现象,获得更加直观深刻的学习体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我始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设计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氛围。通过老师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自我体验、自我内化的学习过程,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这份兴趣,反过来既能促进知识技能的落实,又能实现只追求知识技能所不能实现的创造力。
学习开花结果一节时,我让同学们带两三个花生、玉米、葵花籽、黄豆、芝麻等。
(1)首先,让每一个同学根据学的知识,将自己带的农产品分成两类:果实和种子,然后由组长检查是否分对。
(2)请同学们拿出你带的花生,以组为单位,认识各部分的名称:果皮、种皮、种子、胚,以及将来发育成幼苗的部位?可以讨论十分钟,老师要考你们。
(3)请同学们准备好,老师说出名称,你举起手中和老师对应的那部分,我说种子,同学们都忙着把花生外面的果皮剥开,很快手中都举起了那红润的花生仁;我说果皮,同学们马上举起刚才剥下的花生外壳;我说种皮,同学们都忙着扒花生仁上那层红皮,我接着说,去了红皮露出白色的那部分叫什么?“胚!”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出了答案。这时,我再用多媒体展示植物受精的过程和果实的发育,并在黑板上画出受精过程示意图,并把各部分标上号,让学生拿着刚才把花生分开的各部分,从图中找出对应的序号,即“对号入座”,找到了种子、果实形成的对应部位。
(4)快速抢答:我说“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各指什么?并各由什么发育成的?同学们纷纷举手抢答:“麻屋子是指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成的;话音刚落,另一个同学站起来说:“红帐子是指种皮,是有珠被发育成的;”“白胖子是指胚,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就这样,同学们学得很开心,收获颇多。
总之,在我们身边、生活中有很多教育资源,特别是农村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巧妙地应用于教学之中,不但能把知识由难化易,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这就是我认为的“深”,同时还能提高同学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快乐中收获,受益终生,这就是我认为的“浅” ,何乐而不为了?
收稿日期:2013-08-30
因此,在课程教学不断改革的今天,无论用什么方式、什么教学方法,首要的问题就是让每一个学生接受你,愿意上你的课,即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收获。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强化指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导作用,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下一番苦功,设计教学方式,把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处理,使学生能主动思考、容易理解,情愿接受,而不是让学生去死记硬背;让学生体会到探究的乐趣,体会到轻松快乐的学习,从而在快乐中收获。实践证明能把课上得“简单”的老师,是了不起的老师。我的理解是“简单”不是简单化,而是高效化、精良化、精巧化。能把学问作“深”的教师讲出来的才是“浅”,能把学问作的“浅”的教师讲出来的才是“深”。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中的做法和体会,谈几点教学中我对:“深”与“浅”的认识。
1.在理论教学中找关键词,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新课标下达之后,生物教学更加强调实验教学,更加注重实际操作,但事实上,生物学不仅仅是一门实验科学,因为我们教学的落脚点不但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及科学态度,从这个角度上讲,理论教学在生物教学中是不可缺的,它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支撑。
在生物理论教学中,学科中所涉及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学习生物学科知识的基础。概念是对事物的抽象或概括,生物学中包括了对生命基本组成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然而就每个生物学涉及的概念而言,具有丰富生动的实际内容。因此,在教学中,我一方面向学生提供各种丰富的、有代表性的事实,来为学生记住的概念形成提供支撑,另一方面,教学活动又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学生记住一些生物学事实,而是要帮助学生通过对事实的抽象和概括,建立生物学重要概念,并以此来建构合理的知识框架,进而为学生能够在新情况下解决相关问题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我采用解剖概念中的关键词和联系生活实际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例如:
1.1 在学习反射这个概念时,可以按照以下步骤完成教学,首先强调关键词:根据反射的定义——生物体通过神经系统,接受各种刺激而做出的有规律的反映,可以强调三个关键词:通过神经系统、接受刺激、有规律的反映,即一个前提条件,两个定语。有了这样的提示之后,学生就对概念有了初步的把握,接下来让学生对反射这个现象进行分组举例讨论。有的同学说,老师,向日葵花盘随着阳光转,是不是反射?这时候,有的同学说;前提条件就不符, 向日葵是植物,没有神经系统,不属于反射,含羞草也同样,同学们讨论的既热烈,又准确。最后我再举更多的例子对反射现象进行说明,并对这一概念进行归纳,这样的关键词提示和讨论教学模式使学生对反射的概念有了准确而深刻的把握。
1.2 在比较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时,我强调,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也就是说,有刺激,反射弧五部分都参与,才能完成反射。并提出“如果反射弧不完整能否完成反射?如果反射弧完整能否完成反射?”,接着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有的同学很快举手回答:“如果反射弧不完整,一定不能完成反射;如果反射弧完整,不一定完成反射,因为如果没有刺激,反射弧完整,也不能完成反射。”在完成这样的总结归纳后,让同学们两人一组体验一下膝跳反射,未叩击到膝盖下的韧带时,不会发生膝跳反射;叩击膝盖下的韧带时,会发生膝跳反射,这样使同学们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
1.3 在学习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细胞、系统、人体这一系列概念时,会涉及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问题,我首先让同学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每一位同学、组、班、级部、学校,同学们很快答出,对上面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因此,在教学中,注重分析概念中的关键词,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2.巧用身边的资源,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
生物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体验科学过程,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创新精神。生物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论是学校教学设备、学校图书馆、社区生活环境、学生的生活经验信息化课程资源等等,农村的教学条件不如城市,但农村有得天独厚教学资源,只要你用心去开发利用它,恰到好处地用于教学之中,不但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还会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特别是在新课改的今天,要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要注意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1 有趣的实验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农村的孩子家里多数都有大豆,并且家家都有生豆芽的习惯。于是学习种子萌发一节时,我首先给同学们播放生豆芽的过程,然后分组讨论,有的学生提出了“种子的萌发与土壤有关吗?”,我抓住机会,提出探究课题:探究种子的萌发是否与土壤有关。要求:自己完成设计方案,写出探究过程(生豆芽可求得家长的帮助)。一周后,带回你的实验结果和探究实验过程,先在组里交流,然后派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结果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回答问题,并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这样同学们不但亲身体验生豆芽的经历还看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从中获益非浅。
2.2 让学生从生活中来获取知识。
在农村大多数同学家里都种青萝卜,收后,家长都把它埋在土壤中,这样,挖出的萝卜既新鲜又好吃。我让同学们回去体验一下:把四个萝卜分成两组,(为保证样本容量,每一组两个),一组放在家里不做任何处理,另一组埋在土壤里,过一周后,带回学校,把这两组的萝卜(一组取一个)对比一下,你发现了有什么不同?并解释其原因。以组为单位交流,结果同学们很快就给出了答案。连平日最不爱说话的刘艳同学都抢先站起来,老师我说:“放在外面的萝卜糠了不好吃,是因为放在外面的萝卜接触氧气多,有机物被分解了,而埋在土壤里的萝卜新鲜好吃是因为土壤隔绝了空气,萝卜接触氧气少,抑制了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少,所以好吃。”这时班里立刻响起掌声。 2.3 知识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
在学习蒸腾作用一节时 我让家里有仙人掌的同学带着,让同学们观察,仙人掌有没有叶?如果没有,它的叶到哪里去了?有的同学很快回答出来,它有刺。是啊,它的叶已经演变成了刺。那么它和其他有叶的植物相比,哪一个蒸腾作用旺盛?为什么?同学们很快答出,“当然是有叶片的了,因为叶片是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因此仙人掌适合生活在干旱的环境中,不需要经常浇水。”在生活中大家还发现,有的玉米地缺苗,下雨过后,有的家长去补种时,他们常常把挖出的玉米苗,去掉几片叶子后再栽,这又是为什么呢?“降低蒸腾作用,使幼苗易成活”,话音刚落,同学们很快答出。
通过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巧用身边的资源,生物教学和实验完全可以走出课堂和实验室,走进生活,让每个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认识、探究和思考生命现象,获得更加直观深刻的学习体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我始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设计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氛围。通过老师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通过自我体验、自我内化的学习过程,产生持久的学习兴趣。这份兴趣,反过来既能促进知识技能的落实,又能实现只追求知识技能所不能实现的创造力。
学习开花结果一节时,我让同学们带两三个花生、玉米、葵花籽、黄豆、芝麻等。
(1)首先,让每一个同学根据学的知识,将自己带的农产品分成两类:果实和种子,然后由组长检查是否分对。
(2)请同学们拿出你带的花生,以组为单位,认识各部分的名称:果皮、种皮、种子、胚,以及将来发育成幼苗的部位?可以讨论十分钟,老师要考你们。
(3)请同学们准备好,老师说出名称,你举起手中和老师对应的那部分,我说种子,同学们都忙着把花生外面的果皮剥开,很快手中都举起了那红润的花生仁;我说果皮,同学们马上举起刚才剥下的花生外壳;我说种皮,同学们都忙着扒花生仁上那层红皮,我接着说,去了红皮露出白色的那部分叫什么?“胚!”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出了答案。这时,我再用多媒体展示植物受精的过程和果实的发育,并在黑板上画出受精过程示意图,并把各部分标上号,让学生拿着刚才把花生分开的各部分,从图中找出对应的序号,即“对号入座”,找到了种子、果实形成的对应部位。
(4)快速抢答:我说“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各指什么?并各由什么发育成的?同学们纷纷举手抢答:“麻屋子是指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成的;话音刚落,另一个同学站起来说:“红帐子是指种皮,是有珠被发育成的;”“白胖子是指胚,是由受精卵发育成的。”就这样,同学们学得很开心,收获颇多。
总之,在我们身边、生活中有很多教育资源,特别是农村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巧妙地应用于教学之中,不但能把知识由难化易,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这就是我认为的“深”,同时还能提高同学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快乐中收获,受益终生,这就是我认为的“浅” ,何乐而不为了?
收稿日期:2013-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