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煮鸡蛋”看精确管理之惑

来源 :中外企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ls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煮鸡蛋”的故事告诉我们,听到科学管理的赞美诗时,不要被管理工具的神奇之处陶醉,否则会被其破绽所惑。
  企业经营中,管理者无不希望通过科学管理以克服对人的监督的麻烦,以提高效率和效益。精细化管理、绩效考核。流程再造等管理工具的应运而生,使我们看到了希望,但在实践中效果并不理想。国外有绩效主义毁了索尼之惑,国内有精细化管理水土不服之叹。如要问“为什么”,一则“煮鸡蛋”的故事有助于我们解开其中困惑——仅有精确管理的高端工具是不行的,还是要有“治人’的精神。
  彼得做家务的任务是煮鸡蛋,每次都很不耐烦。他把鸡蛋往锅里一放,多加些水防止把锅熬干,打开火后就不管了。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彼得不论鸡蛋老嫩就关火,宣告鸡蛋煮熟。彼得的父亲为了加强管理,请人设计了一个“煮蛋钟”:一分钟提醒水开,三分钟提醒关火,用余热再煮三分钟后提醒把鸡蛋放进凉水浸泡,又在三分钟后提醒食用。彼得的父亲本着科学态度,建立了一个严格的煮蛋管理流程,将管理的触角细化到每个环节,在将鸡蛋煮到最佳的营养状态的同时,节约了4/5的水、2/3的热,蛋皮还很好剥离,取得了最佳效果,这就是科学管理的魅力。
  如果故事到此结束,那就是一首科学管理的赞美诗,可现实并非赞美诗那样浪漫。彼得的父亲将反复验证过的程序教给彼得,彼得也很快掌握了使用要领,但在离开家人的监督而独处时,对煮鸡蛋还是心不在焉。当他在电脑上打游戏入迷时,根本听不见煮蛋钟的提醒,差点在水开、关火环节疏忽把锅底烧穿。彼得的父亲决定进一步将“煮蛋钟”改造成“煮蛋器”,甚至可自动换水,用不着彼得煮蛋了。不过,“煮蛋器”的容量是按彼得一家的人数设定的,近日客人增多,“煮蛋器”设定的程序不能调节这种变量,煮蛋的任务还要由彼得人工操作。彼得的父亲又请专家改进“煮蛋器”的程序,增加其功能,设计得很复杂。没想到“煮蛋器”完善后,人们的口味有了变化,很少有人吃煮鸡蛋了,完美的“煮蛋器”大部分时间都闲置在那里。
  彼得父亲的做法似乎没错,但他却忽视了科学管理除针对物的管理的同时也针对人的管理这一点。彼得父亲是想利用科学的管理工具将各个环节的责任、做法都给予明确界定,从而保证效果最佳,可称为精确管理,却很难说是科学管理。从一定意义上说,改进对物的管理正是为了强化对人的管理,而不仅是为了取代它。不幸的是,彼得父亲的科学管理诉求是对彼得的放任,或许他想避开对人的管理,不仅没有纠正彼得做事不专心的态度,反而增加了彼得对程序的依赖性,程序的不完善还成了因偷懒而推卸责任的借口。可以看出,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管理工具除“煮蛋器”这样的硬件,还包括精细化管理、绩效考核、流程再造等方法。管理工具或许可以完美,即使不考虑开发成本也应明白工具是用来打鱼的,打鱼工具再好,也不能用工具的赞美代替对鱼的活动规律的研究。
  用精确管理代替科学管理无疑是以偏概全,忽略了人的作用。在煮鸡蛋的故事中,煮蛋流程的制定应包含对彼得放任态度的矫正,“煮蛋钟”的提醒也是对煮蛋人的监督,就看煮蛋人是否在位,是否关注煮蛋这件事,只不过省去了人看钟表的次数。反过来说,只要煮蛋人真正把心思放在煮蛋上,完全可自主掌握煮蛋的流程。“煮蛋钟”如能促使煮蛋人从放任到专注的转变,也不失为一种“治法”,而所有的“治法”都需达到“治人”的效果,通过促使管理对象成为“治人”而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使“煮蛋器”自动化之后,人的主观能动性仍无法替代,如不断改进程序,适应新变化等。人的作用包括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其敬业精神、严谨专注的工作态度、团队协作精神等,这都是精确管理离不开的,否则,忽视人的作用,失去“治人’的支撑,同样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绩效主义毁了索尼”之类的案例中,就因管理层拘泥于绩效考核的精确,在相互攀比中丧失团队协作精神等原因所致。
  精确管理是在进行一种精确思维,这在对物的管理中十分重要,但如果关涉人的管理,精确思维往往是一种理想化的假设。因为精确管理要求信息充分,方案成熟,而人类社会的实践往往需要进行模糊思维。企业产品的“煮蛋”环节需不同工种、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不同环节间的“关节点”很多时候并不十分清楚,存在着亦此亦彼的状态,这时就需发挥人的作用,不必坐等管理工具的界定成熟,甚至拿管理工具相互推诿。况且,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需要人们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采取行动,企业“煮蛋”需要不断推陈出新,“煮蛋”程序的更新、补正、调整更需要有“治人”来实施……这都需要通过模糊思维来解决。即使在纯物理的研究中,除精确思维外还有模糊逻辑的异曲同工,需要利用“灰色系统”处理灰色情况,企业管理更不必因片面追求精确管理而在精确思维中作茧自缚。
  “煮鸡蛋”的故事告诉我们,听到科学管理的赞美诗时,不要被管理工具的神奇之处陶醉,否则会被其破绽所惑。破解精确管理之感还在于解决人的问题,以人为本,这与使用科学管理工具并不矛盾,在以人为本与“治人”之间,是一次使用管理工具的否定之否定。它需要促使被管理者潜心总结自己的经验,热爱自己的事业、自己的团队;要发动他们参与程序制定,而不是让他们感到程序是强加在他们头上的东西。从彼得最早煮鸡蛋的笨办法来看,彼得并不笨,至少他考虑到了安全底线。也许他在保证鸡蛋煮熟的情况下可腾出手来做更有意义的事情,这无可厚非。管理者如能因势利导,将彼得感兴趣的事情和他目前所从事的事结合起来,就能在管理工具的发现、改进中取得更多的创新成果,在精确管理中跃入更高境界。
其他文献
①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逆转录酶mRNA在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②方法选择30例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分别提取其PBMCs中的总RNA,
如果无视自身企业的特点,一味地在管理方式上追求与国际“接轨”,那么您的企业一定会有被“烤糊”的那一天。  在中小企业遍地开花的中国,将西方大型企业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如Six Sigma)搬迁过来的作法并没有带给我们多少福音,相反却使众多的中小企业患上了机构僵化、效率低下等一系列后遗症。究其原因,关键在于中国企业与西方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面临的企业主题不同。所以,剖析中小企业的本质特征,并据此制
检视当今社会的流行词,“忽悠”的使用率颇高。就在今天,你可能刚被别人忽悠了一把,或者你刚刚对别人实施了忽悠。大家你忽悠来,我忽悠去,“忽悠”俨然已经成为一种社会文化的流行符号,少数人甚至把它发展成职业状态,而在这一职业金字塔顶端的“忽悠大师”们,更是成为不少人崇拜与模仿的对象,取得了名利双收的效果。  “忽悠”往好里讲是营销、是影响,往坏里讲是煽动、是诱骗。根据不同的使用语境,好坏成分的多少也在发
首冶公司以原首钢第三建设公司为主体,人员主要来自迁安矿建,以修理制造冶金机械备品备件为主;首建集团,以首钢一建为主体,人员主要来自北京地区,以承担冶金工程、民用工程为主。在市场竞争压力下,这两家公司常在首钢内部市场发生争执,在面向企业外部市场上,也有相互交叉的业务关系。有限而且分散的资源,无法形成合力;在重大工程投标上、重大施工方案的制定上,几乎反映不出总体实力,各自为战,工程中的“管与干相结合”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进一步蔓延,并剧烈演变为全球性金融危机,直接导致发达经济体陷入衰退、新兴经济体增幅放缓。展望2009年,金融危机仍将持续,国际金融市场还将动荡,国际金融体系
目的评价宫腔镜检查是子宫异常出血的有效临床诊治方法。方法1997年10月~2005年9月,对186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同时行镜下活检。结果在186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中,经
腹腔镜手术中应用CO2气腹可导致腹膜表面发生超微结构、代谢以及免疫的改变.这些改变包括腹膜间皮层结构改变、局部pH紊乱和腹膜巨噬细胞反应性的变化.这可能是恶性肿瘤腹腔
目的探讨表面浸润麻醉下冷刀切开对尿道狭窄的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在2002年6月~2003年12月,在黏膜表面浸润麻醉下行冷刀切开治疗6例尿道狭窄的体会.结果6例手术均一次成功.4例
编者按:当前,企业都在探索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本企业实际工作的最佳结合点、最佳结合方法。本文论述了科学发展观对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作用,提出了将科学发展观的精髓固化在企业文化成果中的途径和方法,希望能够给读者带来启发。  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在国企一股由党委系统主抓,党办负责具体组织落实。该部门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对口部门,时间紧、任务重,二者都重要,不能偏废,因此,就提出了学习实践活动与企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