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课程项目化改革教学资源的匮乏分析及完善对策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ly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职院校要为国家培养出符合行业企业需要的高端技能人才,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正是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近几年我国高职院校都在着力进行这一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施,但是由于缺乏配套的教学资源,已经严重阻碍了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
  关键词:教学资源;匮乏;项目化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026-02
  一、高职院校专业课程项目化改革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要为国家培养符合需要的高端技能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它是不同于本科教育的另外一种教育模式,其培养重点是在技能上,因此,教育部的相关文件一再强调高职教育必须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建立起自己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它按照完成具体工作过程的步骤来安排教学,实现了工学结合的培养方式,是高等院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如雨后春笋般的快速发展,随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工作的推进,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得到了大力推广,可以说全国范围内的高职院校都在探索并实行着专业课程项目化改革。但是由于这一教学模式在我国还是起步阶段,改革和实施中由于缺乏相关配套的教学资源,使得我国的专业课程项目化改革现在正处于一个瓶颈时期,已经受到了严重的制约,如果我们不认真对其研究并加以解决,将会严重影响该项改革的后续发展和进一步完善。
  二、高职院校专业课程项目化改革中教学资源的匮乏
  项目化教学模式和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学资源没有特定的要求,项目化教学模式由于具体专业的不同、工作任务的不同,就需要在教学进程中具备符合完成工作任务的资源,具体分析高职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实施中存在以下几个较为主要的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急需解决。
  1.教材的编著缺乏统一规范。我国高职教育项目化课程改革推进时间较短,教材的编著缺乏统一规范性,很多高职院校在实施项目化课程改革中都是学校的专业教师自行编著使用,由于缺乏有价值的参考借鉴资源和有效的沟通,使得各高职院校自行编著的很多项目化教材百花齐放,教材的不规范是项目化课程改革中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而且同一本教材的编著,编著的老师对自己所编著的部分和整本教材的思想都很难做到统一,使得教材的实用性大大降低。
  2.实训场所。项目化课程改革的思路是以工作任务为目标,模拟工作任务的各个情景来进行教学,这就需要高职院校需要有一定的实训场所来完成项目化教学,实施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同时必然要求建立与之相配套的模拟工作任务的仿真实训环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实施落到实处,但是目前高职院校的项目化课程改革中很多学校都没有重视这一环节,只是要求教师按课程改革要求改革教学模式,这样的改革只会使项目化课程改革成为空中楼阁,没有实训场所的项目化课程改革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师仍然只能按传统的模式来教学。
  3.教师教学能力欠缺。项目化课程设计的基础是工作任务的模块,在教学过程当中就需要教师有足够的实践经验来带领学生共同完成工作任务,这一教学模式不仅要求教师有完备的专业背景知识,更要求教师具备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实际能力,但是高职学院的很多教师恰恰缺乏实践的经验,以前的教学也是按照传统的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来进行的。其原因一方面是高职学院的招聘程序中存在的问题,高职学院在招聘专业教师的时候还是主要以学历为主要的招聘标准,这样招聘到的教师很多都是从刚从学校毕业就进入高职学院进行专业课程的教学,这样就使得教师先天就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第二方面是很多高职学院本身也不重视教师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没有有计划的、有序的安排专业教师到相应的行业企业当中去进行实际专业工作的体验和学习,这就使得高职学院的很多教师在进行专业课程项目化教学时感觉力不从心,不能有效达到项目化课程教学的目标。
  三、大力投资完善与项目化教学改革配套的教学资源
  1.规范教材编著。教材是教学过程的书面体现,它包含了学生学习相关课程的主要内容,也是教师组织教学过程的重要依据,因此教材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教与学过程的重要载体与沟通纽带,如果教材不规范,教师就不能很好地根据其来安排教学内容,就会使得教师所教内容不能得到全面的体现,甚至出现教师所教内容与教材内容严重脱节的情况,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难度,自然也就达不到教学效果。要编著好项目化课程教材,第一是高职学院要破除现在各自为政的模式,要积极和有同类专业课程的高职院校进行沟通联系,互相配合编著统一规范的教材。第二是高职学院在督促教师编著教材的同时应该积极和相关的行业企业联系,引入行业企业工作能手参与到教材的编著中来,这样能使编著的教材和实际的工作任务达到更高的契合性,真正使学生学习和完成的教材中的工作任务内容和现实中的工作任务内容达到高度统一性,培养出真正的高端技能人才。
  2.建立满足项目化课程所需的实训场所。高职院校要大力投入建设与工作任务相匹配的实训场所,使学生能在学校里获得完成实际工作任务的能力,校内实训场所的建立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高职院校除了可以自己投入一部分资金以外还可以和相关的行业企业联系,通过和行业企业的合作既能吸收到一定的投入资金,又可以使得自己的实训基地成为行业企业的另外一个实验或生产的场所,使得行业企业也能从中获益。此外,还可以进一步深化和企业的合作关系,通过为企业培养所需专门人才的方式与企业建立起长期的合作关系,这样,既能按照企业的要求来改进培养的内容与方式,又可以在培养的过程中让学生顺利地到企业里去进行相关工作过程的学习,真正使得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就是我们的行业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最大限度地消除学校与行业企业之间人才供给与需要的隔阂。
  3.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完善评价和激励机制。项目化课程教学需要教师具备解决实际工作任务的能力,一方面,高职院校对专业课程教师的选聘标准不仅要重视学历,同时也要重视招聘教师的实际工作经验,尤其是对于一些紧缺专业的教师招聘,可以适当降低对学历的要求,提高对实际工作经验的要求,通过这样的招聘方式能使高职院校招聘到的一部分专业教师从进校门开始就具备一定的工作技能和经验,减少后期的培养成本。另一方面,高职学院可以根据专业课教师的具体情况,建立一套有计划的分批次的培养计划,和行业企业进行协作,定时定量输送专业课教师到相关的行业企业中去,在相应的的辅助岗位体会、学习,取得完成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培养出学院自己的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最后,要真正培养起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还需要高职院校完善相关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根据具体的专业职业技能要求,分析出专业教师应具备的工作职业技能标准,对其进行定期的考核,并与相关的绩效和职称评聘挂钩,让教师体会到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不断学习和具备从事相关专业工作能力对其教学职业生涯的重要性。
  四、总结
  总之,改革是一项进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学改革尤其如此,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过渡到项目化教学模式必然需要一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高职院校主要是破除以前传统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建立起具备完善配套教学资源的项目化教学模式。这就需要各高职院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析出实施项目化教学所欠缺的具体教学资源,并大力投入精力、财力和物力加以解决完善,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施好项目化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张祥兰,许放.项目化课程改革中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胜任力研究[J].高教探索,2009,(11).
  [2]赵华.对高职项目化课程改革中教材建设的浅见[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2).
  [3]金彦平.工学结合项目化课程教学的资源配置与开发[J].机械职业教育,2012,(7).
  [4]贾丽飞,李鹰.《高职教育“项目化”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2,(11).
  [5]王芳宁.基于课程项目化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探讨》[J].吉林教育,2012,(4).
  作者简介:胡钊红(1981.4-),女,汉族,贵州仁怀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会计、企业管理。
其他文献
将碳纤维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 CFRP)应用于汽车中央通道加强板,以原金属模型刚度分析的位移结果作为约束条件,使用 OptiStruct 求解器对复合材料中央通
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牵制了大量国民党反动军队,为主力红军的战略转移分担了压力,创造了条件。南方各根据地、游击区的艰苦斗争,保留了重要的南方战略支点,从而与西北红军遥相呼应。
本文就情境教学法在生物化学课堂中的实施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和教学成果的展示,并认为在生物化学的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设计了一种微型纯电动遥控轮式液压抓斗挖掘机模型,初步设计了纯电动遥控挖掘机电液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液压系统及遥控控制系统.挖掘机的硬件结构部分采用铝合金材料制作,
摘要:本文提出通过《测试技术》课程实验教学的研究,基于“以学生为本,学、做、创并举”的实践教学理念,对原有的实验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改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实验教学;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2-0041-02  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学过程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极好体现。它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必
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在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并椎基底动脉延长扩张症(VBD)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行CT和DSA检查。比较CT、DSA对VBD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