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民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片,发行货币是人民银行的重要职责,是央行为社会公众提供的重要基础金融服务。货币流通管理则是央行和金融机构的重要职能之一,随之而来的反假币工作也就成了央行和金融机构的重要工作之一。假币的存在和蔓延严重干扰了国家正常的金融经济秩序,给金融业的安全、稳健运行带来极大威胁。
一、整体情况
(一)反假币工作组织情况
金融服务窗口作为反假币的第一道关卡,在反假币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农业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其在农村的网点大量撤并,会宁县大部分乡镇仅有会宁农村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其它金融机构网点集中于县城,农村成为反假币工作的薄弱地带,尤其以偏远山区更为明显。且各金融机构对县城及经济较发达乡镇的宣传工作较为重视,对农村及农民反假币知识宣传和普及工作的力度不足。
当前,我县共计有31个农村网点,已全部配备清分机、A类点钞机,已实现冠字号码记录工作的全覆盖。
(二)我县域假币整体情况
会宁县是个农业大县,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社情复杂,假币来源渠道较多,流通假币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流通假币的券别以大面额为主,小面额的假币相对较少。
2.假币来源于外地的居多,主要是由不法分子从外地带入。
3.由于农村集贸市场人员复杂、现金使用量大、从事交易人员鉴别能力相对较低,使农村集镇和偏远山区成为假币流入市场的主要渠道。
(三)农村地区居民货币识假防假情况
当前,在我县农村市场,具有识别假币能力的人少,由于资金、管理以及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原因,大部分农户(个体工商户)缺乏必要的假币鉴别工具,在集市贸易中假币使用量较少,在粮食、牲畜收购过程中假币使用量相对较大,多见于外地人在本地的采购、收购交易过程中,受害人群以中老年人为多。
二、面临的形势和困难
(一)辖内农村假币犯罪形势评估
就当前掌握的情况来看,我县域辖区内尚未出现制贩假币的犯罪团伙,我县农村市场上流通的假币主要是由外地流入。
(二)我县域农村假币案件高发原因
1.反假宣传工作实际效果不理想
我行每年都按照相关工作安排,进行反假币宣传活动,督促会宁农村商业银行广泛设立宣传点,通过散发资料、开展咨询,向广大人民群众介绍和宣传反假知识和假币鉴别方法,但是这种看似声势浩大的方法却难以取得理想效果。主要是由于人力、经费等原因,辖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还未配备专门的反假币机构和人员,导致宣传活动不能产生很好的实际效果。
2.反假培训范围狭小
当前各级反假币培训对象一般仅限于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没有将公安、工商等执法部门人员纳入到培训范围。造成本应以政府为主导的反假币工作成了金融机构的孤军奋战;另一方面,又造成政府执法部门对反假工作认识不足,工作缺乏主动性。
3.金融反假合力缺位
现在在农村地区,国有银行网点全面收缩,我县绝大部分乡镇仅仅只有会宁农村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大部分时候需要会宁农村商业银行独立撑起广阔农村地区的人民币反假重任,加之政府、银行、社会沟通协调不够,地方政府对反假工作支持不够,地方媒体宣传力度也欠佳。
(三)反假币工作的主要问题和难点
1.人力、经费保障力度不足
由于各金融机构存在人员少、业务量大的实际问题,且缺乏专门的反假人员和经费保障,反假币工作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反假币工作仅仅停留在收缴假币上,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打击假币,没收的假币无法追究来源,使制、贩假币者得不到法律制裁。
2.农村群众鉴别技能不足
由于农村群众的人民币鉴别技能不强,很难抵御犯罪分子的侵害,且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识薄弱的问题,在收到假币后,首先是“想办法花出去,减少个人损失”,反假币的法律意识不强,不愿为假钞流入提供线索,导致反假工作开展困难。
3.反假幣联动机制不完善
受工作机制等各方面的影响,我县农村地区反假币工作仅依靠金融机构进行宣传、收缴,与基层政府、公检法部门未能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导致各成员单位凝聚力不强,对用假、贩假、制假的追踪调查和打击显得势单力薄、苍白无力。
三、解决措施
人民币反假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系统工程,尤其随着假币犯罪不断向复杂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增强人民币反假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长期性为反假工作的中心目标显的尤为重要。对此,我们认为适时创新人民币反假工作思路,在现阶段人民币反假工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1.强化金融反假监控网络及其责任制建设
建议由地方金融办和人民银行联合牵头,组织辖内8家金融机构共同制定全辖反假币工作措施和提供反假技术支持,强化与公安等执法机关的配合协作,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部门责任,共享反假信息,通报反假动态,建立起金融机构合力作战,执法机关配合出击,乡镇村委和社会群众积极参与的反假工作机制,形成辖区打击监控网络,齐抓共管、加强宣传、强化保障、奖惩考核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从根本上扭转农村反假工作现状,保障农村群众不受假币侵害。
2.加大经费投入,提高反假币工作科技含量
督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继续加大投入,为各营业网点配置先进的假币鉴别仪器,增强反假币工作的科技含量,提高临柜人员的反假能力,配置先进实用的假币鉴别仪器,培训技巧技术掌握。
3.创新宣传方式,提高全民反假意识和鉴别能力
将假币宣传工作纳入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宣传地点方面,由固定网点延伸至村庄和集市,力争通过长期不懈的宣传,增强群众反假法律意识,提高反假能力,在农村营造浓厚的反假氛围,把识假、防假视同日常工作常抓不懈,加大对广大农民识假、防假、法制意识的宣传力度,教育广大农民群众进一步提高对假币危害性和反假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维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维护人民币形象。
一、整体情况
(一)反假币工作组织情况
金融服务窗口作为反假币的第一道关卡,在反假币工作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农业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其在农村的网点大量撤并,会宁县大部分乡镇仅有会宁农村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其它金融机构网点集中于县城,农村成为反假币工作的薄弱地带,尤其以偏远山区更为明显。且各金融机构对县城及经济较发达乡镇的宣传工作较为重视,对农村及农民反假币知识宣传和普及工作的力度不足。
当前,我县共计有31个农村网点,已全部配备清分机、A类点钞机,已实现冠字号码记录工作的全覆盖。
(二)我县域假币整体情况
会宁县是个农业大县,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社情复杂,假币来源渠道较多,流通假币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流通假币的券别以大面额为主,小面额的假币相对较少。
2.假币来源于外地的居多,主要是由不法分子从外地带入。
3.由于农村集贸市场人员复杂、现金使用量大、从事交易人员鉴别能力相对较低,使农村集镇和偏远山区成为假币流入市场的主要渠道。
(三)农村地区居民货币识假防假情况
当前,在我县农村市场,具有识别假币能力的人少,由于资金、管理以及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原因,大部分农户(个体工商户)缺乏必要的假币鉴别工具,在集市贸易中假币使用量较少,在粮食、牲畜收购过程中假币使用量相对较大,多见于外地人在本地的采购、收购交易过程中,受害人群以中老年人为多。
二、面临的形势和困难
(一)辖内农村假币犯罪形势评估
就当前掌握的情况来看,我县域辖区内尚未出现制贩假币的犯罪团伙,我县农村市场上流通的假币主要是由外地流入。
(二)我县域农村假币案件高发原因
1.反假宣传工作实际效果不理想
我行每年都按照相关工作安排,进行反假币宣传活动,督促会宁农村商业银行广泛设立宣传点,通过散发资料、开展咨询,向广大人民群众介绍和宣传反假知识和假币鉴别方法,但是这种看似声势浩大的方法却难以取得理想效果。主要是由于人力、经费等原因,辖区内银行业金融机构还未配备专门的反假币机构和人员,导致宣传活动不能产生很好的实际效果。
2.反假培训范围狭小
当前各级反假币培训对象一般仅限于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没有将公安、工商等执法部门人员纳入到培训范围。造成本应以政府为主导的反假币工作成了金融机构的孤军奋战;另一方面,又造成政府执法部门对反假工作认识不足,工作缺乏主动性。
3.金融反假合力缺位
现在在农村地区,国有银行网点全面收缩,我县绝大部分乡镇仅仅只有会宁农村商业银行营业网点,大部分时候需要会宁农村商业银行独立撑起广阔农村地区的人民币反假重任,加之政府、银行、社会沟通协调不够,地方政府对反假工作支持不够,地方媒体宣传力度也欠佳。
(三)反假币工作的主要问题和难点
1.人力、经费保障力度不足
由于各金融机构存在人员少、业务量大的实际问题,且缺乏专门的反假人员和经费保障,反假币工作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反假币工作仅仅停留在收缴假币上,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打击假币,没收的假币无法追究来源,使制、贩假币者得不到法律制裁。
2.农村群众鉴别技能不足
由于农村群众的人民币鉴别技能不强,很难抵御犯罪分子的侵害,且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低,法律意识薄弱的问题,在收到假币后,首先是“想办法花出去,减少个人损失”,反假币的法律意识不强,不愿为假钞流入提供线索,导致反假工作开展困难。
3.反假幣联动机制不完善
受工作机制等各方面的影响,我县农村地区反假币工作仅依靠金融机构进行宣传、收缴,与基层政府、公检法部门未能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导致各成员单位凝聚力不强,对用假、贩假、制假的追踪调查和打击显得势单力薄、苍白无力。
三、解决措施
人民币反假是一项涉及千家万户切身利益的系统工程,尤其随着假币犯罪不断向复杂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增强人民币反假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长期性为反假工作的中心目标显的尤为重要。对此,我们认为适时创新人民币反假工作思路,在现阶段人民币反假工作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1.强化金融反假监控网络及其责任制建设
建议由地方金融办和人民银行联合牵头,组织辖内8家金融机构共同制定全辖反假币工作措施和提供反假技术支持,强化与公安等执法机关的配合协作,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部门责任,共享反假信息,通报反假动态,建立起金融机构合力作战,执法机关配合出击,乡镇村委和社会群众积极参与的反假工作机制,形成辖区打击监控网络,齐抓共管、加强宣传、强化保障、奖惩考核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从根本上扭转农村反假工作现状,保障农村群众不受假币侵害。
2.加大经费投入,提高反假币工作科技含量
督促各银行业金融机构继续加大投入,为各营业网点配置先进的假币鉴别仪器,增强反假币工作的科技含量,提高临柜人员的反假能力,配置先进实用的假币鉴别仪器,培训技巧技术掌握。
3.创新宣传方式,提高全民反假意识和鉴别能力
将假币宣传工作纳入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宣传地点方面,由固定网点延伸至村庄和集市,力争通过长期不懈的宣传,增强群众反假法律意识,提高反假能力,在农村营造浓厚的反假氛围,把识假、防假视同日常工作常抓不懈,加大对广大农民识假、防假、法制意识的宣传力度,教育广大农民群众进一步提高对假币危害性和反假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维护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维护人民币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