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30年代论语派作家主体心境的改变,使其散文内容呈现两种取向:其一,以旁观者的隐逸与超脱达到对人情物理的体味与观照.其二,以适世者的世俗情怀,探取日常的人生经验.前者接续了传统文化中的隐士与名士趣味,后者散发浓厚的现代都市感兴.论语人的适世情怀,终其极是面对人的内心困境所寻找的规避方式,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作家对自我人格力量的深度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