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编录了从春秋到清代的六十多首古代诗词,这些厚重的传统文化的积淀,对浩瀚的中华文明史作了丰富多彩的描绘,构成了整个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诗人采用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不仅表现了泱泱大国的物华风貌,而且对上至帝王下至平民的社会生活以及情感生活,尤其是对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所遭受的各种苦难作了全面、真实、精妙、形象、生动而详尽的反映,客观地从一个侧面再现了中国的历史面貌。可以说它们是用悲笔蘸着苦水铸成的史诗。在这里我把它们具体归纳为“十苦”:
一、劳作之苦
这类反映劳动人民艰辛劳动生活的诗篇,占了不少分量。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对一群五月里在南冈收割小麦的种田汉子作了这样的描写:“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盛夏苦,那么“可怜身上衣正单”的寒冬呢?我们又在诗人笔下看到了一位老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二、贫困之苦
辛苦的劳作并不能换取普通百姓的生活温饱,唐诗中不仅反映了贫苦妇人“拾遗穗”“充饥肠”的辛酸。就连曾担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的杜甫在年老时也发出过“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苦吟,最后沦落到受人资助才在成都郊外盖了一间草堂,不料一场狂风暴雨后,只能忍受“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无居之苦。
三、赋税之苦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历代统治者为了满足奢侈豪华的生活享受,总是拼命增加对老百姓进行苛捐杂税的剥削,使广大农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家田输税尽”一句就揭示了农民受苦的根本原因。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发出了“苛政猛于虎也”的感慨,唐朝时柳宗元的“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更深刻地让我们感受到封建社会里农民所受的赋税之苦。
四、兵役之苦
早在南北朝时的一首民歌《木兰诗》中“可汗大点兵”就反映出当时的征兵规模之大,范围遍及每家每户,而“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最后只有木兰女扮男装“替爷征”。而在唐代“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挑起战乱,官府大量扩充兵员,派丁抓丁,逼得百姓苦怨载道,家破人亡。有“史诗”之称的《石壕吏》中就真实地记载了这种兵役之苦。
五、战乱之苦
战争这个人类社会发展的魔鬼,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了巨大的苦难。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动乱的时间就占了九百七十年之久。战事频繁,干戈不息,生灵涂炭,百姓遭殃,亲人失散,音讯全无。“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破壁残垣,是战乱一手造成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战祸的真实写照。
六、戍边之苦
平民苦,军人也苦。外族侵扰,造成了戍卒长年守边之苦,也由此形成了诗歌创作中的“边塞诗”。边塞奇寒,“胡天八月即飞雪”。营中,“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帐外,“将军角弓不得控,都都护铁衣冷难着”。何时与家人团聚?“燕然未勒归无计”无休止的战地生活,写下了“将军白发征夫类”的苦吟诗句,而朝廷对他们却是“春风不度玉门关”。
七、失意之苦
封建社会很多文人在政治上遭受挫折,甚至被一贬再贬,远离家乡亲人,内心苦闷。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仕途上受挫后,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羞”“停杯投箸不能食”,苦闷之余,想到不如“明朝散发弄扁舟”。另一位清高之士刘禹锡被贬“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回乡时已是“翻似烂柯人”,人事全非。
八、离别之苦
被征发去服兵役,固然有离别之苦,仕途变迁,挚友相别,也自有一番离愁别怨。诗中有李白遥寄王昌龄时“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担忧;也有岑参送别武判官时“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不舍;更有王维酒别元二使时“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苦叹。真是“自古多情伤离别”,“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九、相思之苦
战争频发、谋生不易、社会动荡等原因,造成了天各一方的夫妻、意中人的相思之苦。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一首《无题》中的名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把对意中人的思念之苦倾诉得淋漓尽致。而“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则道尽了一位普通年轻女子思念情人的无边情思。
十、亡国之苦
面对亡国之灾,一般人民的痛苦自是不言而喻的,就连曾经穿龙袍,坐金銮殿的帝王也独有自己的苦楚。南唐后主李煜国破被囚,面对昔日旧景,就倒出了“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的苦水。而南宋大臣文天祥和明代少年英雄夏完淳却分别发出了“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和“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的悲愤。
总之,芸芸众生皆有苦,但通览中国古代历史长卷,无论风云变幻,朝代更替,归根结底还是用元代散曲家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来概括是最好不过了。
苦难是一所最好的学校。阅读这些古诗词,对于初中生来说,不仅可以汲取丰富的古代文学精华,了解古代复杂的人文历史,而且可以正辨视听,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把对中国古代历史的了解从众多“戏说”的迷圈中摆脱出来,从而全面正确的认识历史,树立科学的历史观、人生观,达到学习古代文化的真正目的。
一、劳作之苦
这类反映劳动人民艰辛劳动生活的诗篇,占了不少分量。如唐代诗人白居易在《观刈麦》中对一群五月里在南冈收割小麦的种田汉子作了这样的描写:“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盛夏苦,那么“可怜身上衣正单”的寒冬呢?我们又在诗人笔下看到了一位老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二、贫困之苦
辛苦的劳作并不能换取普通百姓的生活温饱,唐诗中不仅反映了贫苦妇人“拾遗穗”“充饥肠”的辛酸。就连曾担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的杜甫在年老时也发出过“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的苦吟,最后沦落到受人资助才在成都郊外盖了一间草堂,不料一场狂风暴雨后,只能忍受“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的无居之苦。
三、赋税之苦
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历代统治者为了满足奢侈豪华的生活享受,总是拼命增加对老百姓进行苛捐杂税的剥削,使广大农民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家田输税尽”一句就揭示了农民受苦的根本原因。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发出了“苛政猛于虎也”的感慨,唐朝时柳宗元的“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更深刻地让我们感受到封建社会里农民所受的赋税之苦。
四、兵役之苦
早在南北朝时的一首民歌《木兰诗》中“可汗大点兵”就反映出当时的征兵规模之大,范围遍及每家每户,而“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最后只有木兰女扮男装“替爷征”。而在唐代“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挑起战乱,官府大量扩充兵员,派丁抓丁,逼得百姓苦怨载道,家破人亡。有“史诗”之称的《石壕吏》中就真实地记载了这种兵役之苦。
五、战乱之苦
战争这个人类社会发展的魔鬼,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了巨大的苦难。二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动乱的时间就占了九百七十年之久。战事频繁,干戈不息,生灵涂炭,百姓遭殃,亲人失散,音讯全无。“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破壁残垣,是战乱一手造成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战祸的真实写照。
六、戍边之苦
平民苦,军人也苦。外族侵扰,造成了戍卒长年守边之苦,也由此形成了诗歌创作中的“边塞诗”。边塞奇寒,“胡天八月即飞雪”。营中,“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帐外,“将军角弓不得控,都都护铁衣冷难着”。何时与家人团聚?“燕然未勒归无计”无休止的战地生活,写下了“将军白发征夫类”的苦吟诗句,而朝廷对他们却是“春风不度玉门关”。
七、失意之苦
封建社会很多文人在政治上遭受挫折,甚至被一贬再贬,远离家乡亲人,内心苦闷。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仕途上受挫后,面对“金樽清酒”“玉盘珍羞”“停杯投箸不能食”,苦闷之余,想到不如“明朝散发弄扁舟”。另一位清高之士刘禹锡被贬“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回乡时已是“翻似烂柯人”,人事全非。
八、离别之苦
被征发去服兵役,固然有离别之苦,仕途变迁,挚友相别,也自有一番离愁别怨。诗中有李白遥寄王昌龄时“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担忧;也有岑参送别武判官时“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不舍;更有王维酒别元二使时“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苦叹。真是“自古多情伤离别”,“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九、相思之苦
战争频发、谋生不易、社会动荡等原因,造成了天各一方的夫妻、意中人的相思之苦。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一首《无题》中的名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把对意中人的思念之苦倾诉得淋漓尽致。而“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频洲。”则道尽了一位普通年轻女子思念情人的无边情思。
十、亡国之苦
面对亡国之灾,一般人民的痛苦自是不言而喻的,就连曾经穿龙袍,坐金銮殿的帝王也独有自己的苦楚。南唐后主李煜国破被囚,面对昔日旧景,就倒出了“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的苦水。而南宋大臣文天祥和明代少年英雄夏完淳却分别发出了“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和“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的悲愤。
总之,芸芸众生皆有苦,但通览中国古代历史长卷,无论风云变幻,朝代更替,归根结底还是用元代散曲家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来概括是最好不过了。
苦难是一所最好的学校。阅读这些古诗词,对于初中生来说,不仅可以汲取丰富的古代文学精华,了解古代复杂的人文历史,而且可以正辨视听,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把对中国古代历史的了解从众多“戏说”的迷圈中摆脱出来,从而全面正确的认识历史,树立科学的历史观、人生观,达到学习古代文化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