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乐的演进历史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olbax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地方志文献记载与口述访谈相结合,展示了清代、民国、当代三个历史时期,永年县丧葬仪式的用乐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音乐的审美需求也在不断改变。乐人通过演出曲目与表演形式的创新,满足雇主与观众日益变化的审美需求,进而维持生存。
  [关键词]鼓吹乐;丧葬仪式用乐;邯郸市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21)04-0022-04
  
  丧礼是中华礼乐文明中传承较为完整的人生礼仪,丧礼中所体现的“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是对先人一生行为的哀思与深情追忆。通过丧礼了解先人的事业功勋,并对其高风亮节、嘉言懿行进行诚挚地缅怀。因此,丧礼的氛围往往是庄严肃穆的。
  
  一、清代丧礼无乐与鼓乐繁盛
  清代统治者对于丧葬礼制十分重视,历代皇帝都曾敕令官员修撰礼书广示天下,并号召臣民共同遵守。例如:《大清律例·礼律》“匿父母夫丧”条规定:“凡闻父母及夫之丧,匿不举哀者,杖六十、徒一年。若丧制未终,释服从吉,忘哀作乐,及参预筵宴者,杖八十。”[1]凡是听闻父母及丈夫去世的消息,都要举哀,穿丧服,不得奏乐筵宴,不得诈丧匿丧,如若违反,要受到杖责的刑罚。这体现了清朝统治者以“孝”治天下的思想。
  《大清通礼》在“成服”的仪式中规定,“凡丧三年者,百日薙发,在丧不饮酒,不食肉,不处内,不入公门,不与吉事。朞之丧,二月薙发,在丧不婚嫁。三月者,逾旬薙发,在丧均不与燕乐。”[2]《清史稿》中规定:道光二十四年,定民公以下、军民以上居丧二十七月,不宴会、作乐,不娶妻、纳妾,口户不换旧符。[3]父母丧,子守孝三年,百日内不剃发,在丧期内不饮酒,不食肉,独居,不参与公事,不参加吉事,不婚娶,不许奏乐,不许更换旧符。由此可见,清代统治者对于丧葬礼仪的重视,三年之葬自天子达于庶人,丧礼中不得奏乐,体现的是对亡者的尊重,为了让亡者在死后能够得到安息。然而在民间的丧礼中常有违反法律的现象,清代《广平府志》里就有文字记载。
  (一)地方志中记载的清代广平府地区丧礼仪式用乐
  从上表可以看出,清代康熙至光绪年间,广平府地区民间丧礼中有用乐行为,显然与官府规定的“丧礼无乐”制度相违背。康熙、乾隆、光绪三部地方志中用乐行为大体相似,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仪节:
  1仪节一:起灵
  将要安葬,先将出殡日期贴于门上,亲友纷纷前来吊唁,赠送铭旌。起灵,鼓吹乐在灵前吹奏,作为前导。经过亲友门前,亲友出门祭奠,叫做“邀祭”。亲友送至城外,或送至坟上。请有官位的人祭祀土地神,题写灵牌。
  2仪节二:回灵
  安葬完毕,手捧神位由鼓吹乐作为导引,回到亡者家中,准备祭奠。
  3仪节三:暖灵
  士大夫家不用僧道作佛事,有用俳优歌舞者,叫做“暖灵”,或“暖扮”。
  (二)口述访谈中清朝末期广平府地区丧礼仪式用乐
  刘起福[12]是永年县刘营乡龙泉村刘氏乐班的第一代乐人,他出生于1875年。据他的曾孙刘海民[13]讲述,在刘起福青年时期,永年地区民间婚丧仪式中已大量使用鼓吹乐,且代代相传。刘起福是专为广平府府衙奏乐的乐人,广平府知府及其亲友家中,如遇满月、婚礼、寿礼、葬礼、周年祭祀等仪式,都会请鼓吹乐班前来奏乐。清朝末期,鼓吹乐在民间及官府都很繁盛,官宦及富贵人家大都拥有自己的鼓吹乐班,每逢重大庆典,都会邀请鼓吹班前来演奏,表达喜庆或寄托哀思。
  据永年县刘营乡龙曹村周氏乐班第三代传人周付所[14]先生讲述,在清代丧礼中,出殡时鼓吹乐队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在灵柩前摆酒祭祀时,鼓吹班都会吹奏一番。文官吊孝吹奏大套曲《刘备过江》,武官吊孝吹奏《将军令》,诸亲辞灵吹奏《鞴马》。哭丧吹奏《哭五更》,堂祭奠祖吹奏《百鸟朝凤》。起灵、出殡吹奏《小队伍》,下葬吹奏《霸王台》《狗嘶咬》,说明清朝末期民间丧礼中已有专用曲目。
  由地方志记载与口述访谈资料可知,清代统治者要求的“丧礼无乐”在广平府民间丧礼中并未实现。人们用音乐来寄托对亡者的哀思,用音乐来抒发痛失亲人的离别悲伤,用音乐引领亡魂安葬,并引领神位回至家中。鼓吹乐在清代广平府地区丧礼仪式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环,也可称为整个丧礼仪式的点睛之笔。
  二、民国时期:演奏曲目的多样化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政治体制的变革,致使人们的思想逐渐开化,反对封建礼教,追求自由民主。反应在音乐领域,就是人们对于音乐的追求更自由、更多样化。清代统治者所倡导的“丧礼无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笔者曾采访永年县刘营乡龙泉村刘家乐班传人刘海民[15]。他向笔者讲述了吹歌兴起的过程:
  我爷爷给我讲,一九二几年的时候就有吹歌了。那时候永年地区流行“打对台”,就是遇到红白喜事,有钱的事主同时请两三个乐班对着吹。谁吹的技术高,会的曲子多,谁的观众多,谁就赢了。赢的乐班,事主就多给些钱,输的就少给些。庙会的时候比赛得更激烈,把各个乐班的高手都请来,搭起棚来对着吹,叫“斗棚”。同樣是谁会的曲子多,谁的观众多,就算谁赢。赢的乐班就出名了,就会有人花高价钱聘请。所以哪个乐班都想赢啊,想赢就得会吹各种各样的曲子。那时候的乐人就开始学吹各种咔戏,找观众喜欢听的民歌,把用嘴唱得歌,用唢呐、笛子吹奏出来,就是吹歌了。
  通过以上采访可知,在丧礼中,经济实力雄厚的丧主已经不满足于一个乐班的奏乐,聘请几个乐班一同奏乐,以此来营造丧礼隆重的氛围。乐人们为了在众多乐班中脱颖而出,就要开拓创新,演奏观众喜爱的乐曲,来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乐人们竞相学吹咔戏,用唢呐、管子模拟昆曲、京剧、河北梆子、哈哈腔、老调、评戏、丝弦、豫剧等唱腔,后拓展至咔奏西河大鼓、河南坠子等曲艺音乐。吹歌就是吹奏当时的民歌和流行歌曲。咔戏和吹歌的兴起不仅拓宽和丰富了鼓吹乐的演奏曲目,并且促进了管子、唢呐演奏技巧的提高,尤其在滑奏技巧方面,获得了很大的发展。[16]   乐人们为了满足雇主的需求和观众的喜好,打破了旧有的丧礼中程式性的演奏曲目,用传统的鼓吹乐器模拟当时的流行乐曲。咔戏和吹歌的兴起是时代的需求,乐人们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就必须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若鼓吹乐人们仍保守的在丧礼中演奏程式性的乐曲,就会在激烈的“打对台”比赛中败下阵来,久而久之,就会失去饭碗。演奏的收入是乐人的立身之本,乐人靠微薄的收入养活一家老小,生存的压力,促使乐人们必须在演奏曲目上进行创新。
  永年县刘营乡龙曹村周氏乐班第三代传人周付所[17]先生,讲述了20世纪30年代吹歌在永年人生活中的重要性:
  我父亲周运龙出生于1910年,他从小跟我爷爷学吹唢呐,十几岁就参加婚丧演出。我父亲跟我说,1930-1940年的时候,吹歌在永年普通百姓家中已经普遍使用了。那时候人们没有丰富的娱乐生活,看戏、听吹歌就是享受了。葬礼中,死者的儿女要是不请吹歌班安灵送葬,就会被视为不孝,会受到同村村民的指责,甚至出殡抬棺材时候都没有人帮忙。我父亲在世的时候,对我们说,唢呐是咱们的生死之交,是咱们的衣食父母,所以我们兄弟四人都是一辈子干吹歌。
  通过上述采访,可以看出在20世纪30年代,吹歌已成为永年地区丧葬仪式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葬礼仪式中,鼓吹乐象征着儿女对亡者的孝敬之意,只有用鼓吹乐祭奠亡魂,亡者的子女才能心安,亡者的亲友才会觉得是风风光光送走了朋友。
  
  三、当代表演形式的多样化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丧葬仪式中观众对于音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咔戏和吹歌已不能满足年轻观众的需求,乐人开始追求演出形式的趣味性与多样化。笔者以永年县刘营乡魏庄村凝子儒先生葬礼中吹歌乐班的表演为例,讲述乐人们日新月异的表演形式。
  (一)道具的加入
  乐人刘海民在吹奏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打虎上山》的选段时,用一支唢呐完成了三个角色唱腔的转换,用唢呐模仿人声,形象逼真,惟妙惟肖。乐人姚利民用唢呐模仿马的叫声,活灵活现。在乐曲结束时姚利民拿起道具发令手枪,朝天空中开枪,观众为之一惊,随后是一片喝彩。发令枪的枪声打破了传统丧礼庄严肃穆的气氛,带给观众的是惊喜和震撼。
  (二)舞蹈动作的加入
  乐人姚高峰用鼻子吹奏唢呐独奏曲《撵狼》,一分钟后改用双唢呐吹奏,左右手各拿一支唢呐,两支唢呐发出同样的音。这时其他的乐人纷纷站立起来,做出赶狼的动作,迎合乐曲的主题。观众们也从板凳上站起来,根据乐曲的律动击掌,乐人和观众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三)杂技表演的加入
  乐人姚高峰在吹奏唢呐独奏曲《百鸟朝凤》时,将彩色的丝带缠绕在唢呐上,随着乐曲的展开,丝带越吹越长,最后漫天飞舞,落在身旁乐人的身上。观众都很好奇,丝带是怎样越吹越长的。热情欢快的旋律满足的是观众的听觉需求,而丝带的使用带给观众视觉震撼,乐人们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在喜丧中吹奏欢快喜庆的乐曲,给原本庄嚴、肃穆、悲痛的丧礼增添了喜庆气氛。
  姚利民用鼻子吹奏唢呐主奏曲《喜迎春》,他每吹一个乐句,都将唢呐在面前转一个圈,并借此机会换气。姚利民和刘海民二人的唢呐一唱一和,吹奏了四个乐句后,姚利民点燃两支香烟放入口中,用牙齿紧紧咬住烟头,口中吐出翻滚的烟气。之后姚利民继续用鼻子吹奏,每吹一个乐句,口中吐一口烟气,循环往复。两支香烟被固定在姚利民的嘴角两侧,香烟伴随着乐曲的旋律上下移动,非常滑稽,引来观众的一片笑声。姚利民用鼻子吹奏了四个乐句后,将正在燃烧的香烟倒置放入口中,迅速拔出。口吐烟雾,足足吐了八次,口中还有烟雾。观众不仅被乐人用鼻子吹奏唢呐的绝活儿吸引了,更为乐人口吐烟雾的杂技表演叹服叫绝。
  笔者在永年乡村的丧葬仪式中感受到了热闹、喜庆的气氛,更是佩服民间艺人的一身绝活。而在专业的音乐院[JP2]校中,唢呐演奏者日复一日的练琴,是为了追求演奏技巧的精益求精。而民间艺人不仅要提高演奏技术,满足音乐的可听性,还要想办法吸引观众的眼球,满足表演的可视性,于是道具、舞蹈动作、杂技表演皆搬上了鼓吹乐的舞台。[JP]
  
  结 语
  《大清律例·礼律》规定:“凡闻父母及夫之丧,……忘哀作乐,及参预筵宴者,杖八十”[18]在严苛的清代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康熙、乾隆、光绪三朝的《广平府志》中均有丧礼用乐的记载。清朝统治者为了让亡者能够得到安息,弘扬孝道,要求“丧礼无乐”。而在清代广平府地区的民间及官府的丧礼中,在出殡、回灵等仪节,均用鼓吹乐作为仪仗前导,演奏曲牌也具有程式性。在统治者明令禁止丧礼用乐,违反者施以仗刑的前提下,民间丧礼还敢动用鼓吹乐班。可见,鼓吹乐在人们心目中亦是孝道的体现,有鼓吹乐相伴为亡者送葬,丧礼更显隆重,聘请鼓吹乐班显示了子女对于亡者的重视,鼓吹乐寄托了子女对亡者的哀思。音乐未能在民间丧礼中被禁止,是因为清朝统治者认为在丧礼中奏乐不够肃穆、庄严,不能让亡魂得到安息。而民间百姓在丧礼中奏哀乐,是希望由音乐相伴,亡魂能够得到安息。二者均是彰显孝道的体现,只是对于音乐功用的理解不同。
  清代丧礼中鼓吹乐演奏的曲目是专曲专用,具有程式性。19世纪20年代随着打对台比赛的兴起,乐班想在激烈的比赛中胜出,就需要突破传统,敢于创新。鼓吹乐人用唢呐和管子模拟当时流行的戏曲唱腔,咔戏逐渐兴起。用唢呐吹奏当时的民歌和流行歌曲,吹歌诞生。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音乐欣赏水平也逐渐提升。在永年地区,经济实力雄厚的雇主,在一场丧礼中会同时聘请吹歌班、豫剧团、军乐队、现代歌舞团等不同种类的表演团体,鼓吹乐班的竞争压力逐渐增大,为了在竞争中能够生存下来。乐人们在乐队中加入了电子琴、大提琴等西洋乐器,丰富了乐曲的音色。在演出中加入道具、舞蹈动作和杂技表演,以增强演出的趣味性。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鼓吹乐人不断创新,拓展演奏曲目、提高演奏技巧去满足观众的审美品味。使得鼓吹乐这一传统乐种,在永年地区近百年的丧葬仪式中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责任编辑:张洪全)
其他文献
[摘要]  德彪西,法国作曲家、革新家,印象派鼻祖。是一位富有天分的反抗者。拥有敏锐的听觉,强调感受,注重乐器音响效果的使用,创作出了许多独具匠心的音乐作品。其作品结合了东方音乐以及西班牙舞曲和爵士乐的一些特点,将法国印象派艺术手法运用到音乐上,《小黑人》就具有浓厚的爵士乐味道。本文通过分析其结构、主题等来进一步探索曲子中蕴藏的异域风情。  [关键词]德彪西;主题;音色;和声;节奏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  《中国音乐学经典文献导读·中国传统音乐卷》一书是20世纪中国传统音乐学术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总结,是一份可参照的学术文献。通读全书,结合学科发展历程,从导读和选文对该书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并指出其学术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导读;音乐形态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08-0177-03  《中国音乐学经典文献导读·中国
期刊
[摘要]  筝曲在创作中巧妙地融入了我国传统诗歌与绘画的艺术魅力,产生联觉的效果,即为我们所说的同构性。在阐释作品的逻辑思维和演奏思维上,都沿袭且保留着中国古典诗歌音韵格律和艺术的表现形式。在同名唐诗创作的筝曲《枫桥夜泊》中,浓浓地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且在乐曲中完美地展现了诗词、绘画、音乐三者之间的巧妙运用。  本文以筝曲《枫桥夜泊》为例,从音乐、绘画以及诗词三者方面的同构性作为研究对象
期刊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04-0001-03  一、躬身艺术创作  刘世虎艺术创作成果斐然,歌曲《依恋》,音乐剧《太急》均获得国家艺术基金,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东北新闻网、大连电视台、大连电台、大连日报、大连晚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宣传报道,受到了业内专家的一致好评。歌曲《小熊维尼》自中央电视台展播以来,家喻户晓、广为传唱。他带领辽宁师
期刊
[摘要]  歌唱是人类个人情感的表达,是与外界沟通的桥梁,这是歌唱本身的意义所在。通过歌唱可以加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理想的探索,本文以疫情防控期间的合唱艺术作品为例,阐述合唱的社会功能及疗愈性。  [关键词]合唱;社会功能;音乐治疗;新冠肺炎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04-0007-03  2019年末,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疫情传播到我
期刊
[摘要]  二人台牌子曲大多来源于明清曲牌,在两百多年不断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中,地方民歌、戏曲曲牌、佛教道教音乐、祭祀音乐融入其中,已成为一种内涵丰富的传统艺术形式,深受西北黄土高原的民众所喜爱。对其进行研究,是对明清曲牌衍变的一种管窥,是对二人台牌子曲曲牌价值的探究和艺术内涵的把握,是我国器乐曲牌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二人台;牌子曲;曲牌;《南绣荷包》  [中图分类号]J607[文
期刊
[摘要]  20世纪来临,在传统主义音乐与19世纪民族主义音乐的基础上“现代主义音乐”[1]扑面而来。音乐家们在传统音乐中探索出了民间音乐新的独特风格,新民族主义的音乐家们不再满足于单纯地吸收传统音乐元素,而是希望借助传统音乐的平台寻找新的音乐乐汇。在这群新民族主义探索者中最为耀眼的就是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他打开了20世纪新民族主义音乐世界并且将匈牙利民族音乐风格带入了大众视野。  [关键词]巴托
期刊
[摘要]  筝曲《莲花谣》是现代著名作曲家王建民所创作,抒发对莲花的喜爱之情,是王建民创作中具有代表性的古筝作品,运用五声调式,多次转调,旋律动听。气息在古筝演奏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曲子的内在情感通过气息传递出来。本文将通过查阅书籍、网上检索、观看视频以及自我演奏实践等方式,对作品进行简单的概述和对气息在筝曲中的运用进行分析处理,进一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与领悟,有助于在今后演奏筝曲时对气息的把握和运
期刊
[摘要]  京剧与二人转是同属于音乐领域的两种不同的表演形式,二者无论是在形成历程方面还是在受众及表演方面都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但流派的形成与发展却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本文首先将分析京剧与二人转流派成因有何不同,然后再进行分析造成这两种不同的成派方式的主要原因,最后就这两种不同成派方式的优点及不足之处,为这两种艺术形式的流派今后的发展提出值得相互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京剧;二人转;艺术流派  [
期刊
[摘要]  广府文化与客家文化都是源于中原汉文化,广府和客家地区地缘接近,作为同一区域内的民系,两者在音乐文化上即有共性,又各具自身特质,两者相互融合、渗透。广府文化和客家文化这两大领域,在学术界已有诸多成果。但两者的比较研究却始终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成果非常薄弱,两者音乐方面的比较研究更是罕见。因此,本文运用比较法,以广州为核心的广府和广东梅州为主的客家为研究对象,对两者音乐文化进行分析比较。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