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2021年是北京市及各区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回顾和梳理“十三五”时期北京市各区在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上所取得成就的同时,我们更关注的是——站在新起点,面对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各区教育描绘了怎样的发展蓝图?又将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力?本期,我们走进大兴区,看一看大兴区教育如何立足实际、科学谋划、守正创新,确保“十四五”时期开好局、起好步。
“十三五”期间,大兴区教育财政总投入188.33亿元;2019年区教育财政拨款54.85亿元,比2016年的42.03亿元增长30.5%;生均教育事业经费逐年增长,平均增长率为9.86%;生均公用经费平均年增长率为30.09%。
大兴区教育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新突破”,将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作为“新支点”,将落实区域教育发展条件作为“新引擎”,逐渐让教育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新源泉”,展示区域整体功能和品质的“新名片”,推进首都国际交往新门户建设的“新窗口”。
1.新突破:“强力外援”助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水平往往被看作是衡量区域教育水平的标尺。一直以来,大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将其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为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大兴领导班子中有一个“教育业务群”,区委书记、区长、区委副书记、区委宣传部长、主管教育副区长,以及各委办局相关领导都是“教育业务群”的成员。在“十三五”期间,围绕“新国门·新大兴”和首都南部教育发展新高地目标,针对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教育议题,“教育业务群”的成员们定期组织召开会议,讨论教育相关问题并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工作。
如何将义务教育的均衡化落到实处,大兴区一直在寻找突破口。
一方面,大兴继续强化师资力量的培养。2020年11月24日,“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与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合作办学签约仪式”举行。作为“全国教师教育的排头兵”,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引入,对提升辖区内教师的教研能力无疑是重大突破。此外,大兴区另一个教改大动作是一天内引进了北京一零一中学、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北京语言大学四所覆盖大、中、小各个学段的优质学校,这无疑对京南教育高地的迅速崛起具有里程碑意义。
另一方面,大兴持续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力度。广泛吸引海淀、西城等教育强区资源,重点向大兴南部地区、大兴国际机场安置房地区、城乡结合部等优质教育资源薄弱区域倾斜;满足临空经济区建设对教育高质量的需求,积极与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对接沟通,全力推进北京第四实验学校建设项目,预计2023年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同时,大兴区教育委员会还将对引进的42所优质校进行总结分析,进一步增强实质性合作,实现“名校”資源运用的最大化。
2.新支点:优化资源配置,计划新增学位6万余个
通过“内升外引”,将义务教育的整体水平提升后,如何做到优质教育的合理配置,也是考验“教育业务群”成员的重要问题。但无疑,这也是大兴区教育发展的“新支点”。
近年来,大兴区通过新建、改建、接收居住区配套等方式,增加各类基础教育设施学位供给,积极应对“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带来的入学入园高峰。2020年,大兴教育完成3所中小学改造配套,解决中小学学位6120个;完成5所幼儿园改造,解决学前学位1320个。2020年,共审批民办园6所,提供学位960个;备案社区办园点2个,提供学位208个。2020年较2019年多招收小班幼儿4000余名。
“十四五”期间,大兴区计划推进教育设施建设93所,其中幼儿园50所、小学23所、初中8所、高中1所、一贯制学校11所。计划新增幼儿园学位17310个、小学学位28320个、初中学位13800个、高中学位2430个,共计6万余个。
3.新引擎:着力保障教育投入到位,不断提高教师待遇
近年来,大兴区始终把教育发展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重点。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47.68亿元,与2018年同期相比增长12.03%。在校学生生均公共预算教育支出3.7万元,比2018年增加0.22万元。强有力的教育经费支持成为大兴教育发展的“新引擎”。
大兴区积极落实教师待遇,不断提高教师收入。2020年,大兴区已配备教育系统编制11465名,另有临时辅助用工3991名。大兴区通过加大资金筹措力度,落实教师工资各项津贴补贴、乡村补助等待遇,逐步提高教师工资收入水平。此外,大兴区还积极完善绩效工资改革及校长职级制改革,预计到2021年年底,将投入9.5亿元。
4.“十四五”教育规划:“两个新”打造大兴教育新面貌
有容乃大,贤聚则兴。大兴区“十四五”教育规划的战略定位,可用两个“新”来表述。一方面是把大兴区教育的发展作为大兴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即“新动力”。用教育的发展吸引人才,用教育的发展促进营商环境的优化,用教育的发展来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把大兴区教育的发展作为大兴百姓幸福生活的“新窗口”。教育和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息息相关,通过提升教育质量,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就会有大幅提升。主要任务如下:
第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育系统的广大党员干部和教师;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第二,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完善和落实各学段系统衔接的一体化德育体系;全面加强科技创新教育,提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和学生健康教育;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全面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推进拔尖创新人才育人模式改革;全面加强学校、家庭、政府、社会协同育人工作机制。
第三,围绕“七有”“五性”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水平。一是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建成以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民办并举的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实现学前教育质量新提升。二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切实保障学位供给,坚持就近入学,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校际教育资源差距显著缩小,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努力让每一名学生享有更加公平优质的公共教育服务。三是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优质教育资源总量进一步增加,教学组织与教育管理同高考综合改革要求更加适应,育人模式更加多样,课程资源更加丰富,学生综合能力有效增强。四是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特殊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推进融合教育发展保障体系。五是构建融通便捷的终身教育体系。打造高水平终身学习服务平台,营造全民终身学习环境,高质量建设学习型城区。
第四,围绕“三区一门户”功能定位整体提升区域教育品质。统筹优化教育资源布局结构;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第五,全面深化新时代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加强教育系统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流程和管理制度;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教书育人能力,拓宽教师成长路径,厚植教师人文底蕴和综合素养;创新和规范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盘活事业单位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向教师队伍倾斜。
第六,促进信息化与教育深度融合。积极利用新技术,建设高水平信息化基础环境;完善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发展制度,构建教育服务新体系;加强教育信息化制度建设,提高教育信息化治理能力。
第七,积极扩大教育开放合作。深入推进国内外教育交流与合作;强化与教育发达地区交流合作;积极参与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
第八,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完善社会多元参与教育治理机制。
大兴“十四五”教育发展战略目标是继续打造首都南部教育发展新高地。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四个方面需要共同发力,“四位一体”促进大兴区教育发展走在北京市前列。
2021年是北京市及各区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回顾和梳理“十三五”时期北京市各区在深化基础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上所取得成就的同时,我们更关注的是——站在新起点,面对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各区教育描绘了怎样的发展蓝图?又将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力?本期,我们走进大兴区,看一看大兴区教育如何立足实际、科学谋划、守正创新,确保“十四五”时期开好局、起好步。
“十三五”期间,大兴区教育财政总投入188.33亿元;2019年区教育财政拨款54.85亿元,比2016年的42.03亿元增长30.5%;生均教育事业经费逐年增长,平均增长率为9.86%;生均公用经费平均年增长率为30.09%。
大兴区教育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新突破”,将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作为“新支点”,将落实区域教育发展条件作为“新引擎”,逐渐让教育成为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新源泉”,展示区域整体功能和品质的“新名片”,推进首都国际交往新门户建设的“新窗口”。
1.新突破:“强力外援”助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水平往往被看作是衡量区域教育水平的标尺。一直以来,大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将其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为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大兴领导班子中有一个“教育业务群”,区委书记、区长、区委副书记、区委宣传部长、主管教育副区长,以及各委办局相关领导都是“教育业务群”的成员。在“十三五”期间,围绕“新国门·新大兴”和首都南部教育发展新高地目标,针对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教育议题,“教育业务群”的成员们定期组织召开会议,讨论教育相关问题并协调相关部门开展工作。
如何将义务教育的均衡化落到实处,大兴区一直在寻找突破口。
一方面,大兴继续强化师资力量的培养。2020年11月24日,“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与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合作办学签约仪式”举行。作为“全国教师教育的排头兵”,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引入,对提升辖区内教师的教研能力无疑是重大突破。此外,大兴区另一个教改大动作是一天内引进了北京一零一中学、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北京语言大学四所覆盖大、中、小各个学段的优质学校,这无疑对京南教育高地的迅速崛起具有里程碑意义。
另一方面,大兴持续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力度。广泛吸引海淀、西城等教育强区资源,重点向大兴南部地区、大兴国际机场安置房地区、城乡结合部等优质教育资源薄弱区域倾斜;满足临空经济区建设对教育高质量的需求,积极与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对接沟通,全力推进北京第四实验学校建设项目,预计2023年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同时,大兴区教育委员会还将对引进的42所优质校进行总结分析,进一步增强实质性合作,实现“名校”資源运用的最大化。
2.新支点:优化资源配置,计划新增学位6万余个
通过“内升外引”,将义务教育的整体水平提升后,如何做到优质教育的合理配置,也是考验“教育业务群”成员的重要问题。但无疑,这也是大兴区教育发展的“新支点”。
近年来,大兴区通过新建、改建、接收居住区配套等方式,增加各类基础教育设施学位供给,积极应对“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带来的入学入园高峰。2020年,大兴教育完成3所中小学改造配套,解决中小学学位6120个;完成5所幼儿园改造,解决学前学位1320个。2020年,共审批民办园6所,提供学位960个;备案社区办园点2个,提供学位208个。2020年较2019年多招收小班幼儿4000余名。
“十四五”期间,大兴区计划推进教育设施建设93所,其中幼儿园50所、小学23所、初中8所、高中1所、一贯制学校11所。计划新增幼儿园学位17310个、小学学位28320个、初中学位13800个、高中学位2430个,共计6万余个。
3.新引擎:着力保障教育投入到位,不断提高教师待遇
近年来,大兴区始终把教育发展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重点。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47.68亿元,与2018年同期相比增长12.03%。在校学生生均公共预算教育支出3.7万元,比2018年增加0.22万元。强有力的教育经费支持成为大兴教育发展的“新引擎”。
大兴区积极落实教师待遇,不断提高教师收入。2020年,大兴区已配备教育系统编制11465名,另有临时辅助用工3991名。大兴区通过加大资金筹措力度,落实教师工资各项津贴补贴、乡村补助等待遇,逐步提高教师工资收入水平。此外,大兴区还积极完善绩效工资改革及校长职级制改革,预计到2021年年底,将投入9.5亿元。
4.“十四五”教育规划:“两个新”打造大兴教育新面貌
有容乃大,贤聚则兴。大兴区“十四五”教育规划的战略定位,可用两个“新”来表述。一方面是把大兴区教育的发展作为大兴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即“新动力”。用教育的发展吸引人才,用教育的发展促进营商环境的优化,用教育的发展来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从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把大兴区教育的发展作为大兴百姓幸福生活的“新窗口”。教育和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息息相关,通过提升教育质量,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就会有大幅提升。主要任务如下:
第一,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教育系统的广大党员干部和教师;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的教育领导体制;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第二,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完善和落实各学段系统衔接的一体化德育体系;全面加强科技创新教育,提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和学生健康教育;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全面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推进拔尖创新人才育人模式改革;全面加强学校、家庭、政府、社会协同育人工作机制。
第三,围绕“七有”“五性”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教育水平。一是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建成以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民办并举的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实现学前教育质量新提升。二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切实保障学位供给,坚持就近入学,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校际教育资源差距显著缩小,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努力让每一名学生享有更加公平优质的公共教育服务。三是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优质教育资源总量进一步增加,教学组织与教育管理同高考综合改革要求更加适应,育人模式更加多样,课程资源更加丰富,学生综合能力有效增强。四是保障特殊群体受教育权利。加强特殊教育师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特殊教育内涵式发展,全面推进融合教育发展保障体系。五是构建融通便捷的终身教育体系。打造高水平终身学习服务平台,营造全民终身学习环境,高质量建设学习型城区。
第四,围绕“三区一门户”功能定位整体提升区域教育品质。统筹优化教育资源布局结构;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第五,全面深化新时代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加强教育系统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流程和管理制度;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教书育人能力,拓宽教师成长路径,厚植教师人文底蕴和综合素养;创新和规范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盘活事业单位编制存量,优化编制结构,向教师队伍倾斜。
第六,促进信息化与教育深度融合。积极利用新技术,建设高水平信息化基础环境;完善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发展制度,构建教育服务新体系;加强教育信息化制度建设,提高教育信息化治理能力。
第七,积极扩大教育开放合作。深入推进国内外教育交流与合作;强化与教育发达地区交流合作;积极参与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
第八,持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完善社会多元参与教育治理机制。
大兴“十四五”教育发展战略目标是继续打造首都南部教育发展新高地。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四个方面需要共同发力,“四位一体”促进大兴区教育发展走在北京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