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烟雾病伴发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 .结果 78例烟雾病中,8例合并动脉瘤(10.3%),其中6例表现为颅内出血,2例表现为缺血症状;其中2例位于Willis环远端血管,6例位于Willis环.3例行显微外科手术夹闭,3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2例保守治疗.平均随访26个月(8-40个月),1例在右侧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栓塞治疗12
【机 构】
:
276003,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76003,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76003,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76003,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烟雾病伴发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方法 .结果 78例烟雾病中,8例合并动脉瘤(10.3%),其中6例表现为颅内出血,2例表现为缺血症状;其中2例位于Willis环远端血管,6例位于Willis环.3例行显微外科手术夹闭,3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2例保守治疗.平均随访26个月(8-40个月),1例在右侧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栓塞治疗12个月后,再次出现左侧外囊出血死亡,7例无再次颅内出血.结论 烟雾病患者应行全脑血管造影检查,部分烟雾病可伴发动脉瘤.位于Willis环的动脉瘤可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或血管内栓塞治疗,位于Willis环远端血管的动脉瘤治疗,有待进一步探讨。
其他文献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无症状性脑膜瘤的发现越来越多,但在治疗策略上仍存在争议[1-6].1990年2月至2005年5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手术治疗无症状性脑膜瘤84例,占同期脑膜瘤手术病例的7.80%(84/1083),现报告如下。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一种常见的以面部阵发性疼痛为特征的疾病,分原发性、继发性三叉神经痛两种,其中以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占多数[1]。
眉弓锁孔显微神经外科的临床应用,尽管还有一些争论,但随着神经外科手术照明设备和操作器械不断改进和提高,已被越来越多的神经外科医生所接受,国内外均有医生开展这方面的工作[1-7]。
婴幼儿头皮血肿容易发生钙化,导致头颅畸形.现将2003年9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12例进行总结和分析。
胶质瘤是一种最常见的颅内肿瘤,其发生率占全部颅内肿瘤的40%,即便采取手术切除、放化疗等综合治疗,仍预后不良[1].近年来已经有相当多的研究发现胶质瘤细胞存在多种凋亡基因异常,提示胶质瘤细胞存在凋亡通路功能异常,研究有关凋亡的变化可能为探讨胶质瘤的发生提供线索[2-4]。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我们自2005年3月至2006年10月对颅骨缺损后行颅骨修补的12例患者手术区皮下组织行病理学枪查,其中男10例,女2例。
例1 女,34岁.因间断性头痛、双眼视力下降3个月入院.检查:视力:左0.1,右0.3,双视乳头水肿,双下肢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
脑外伤后去骨瓣减压挽救了大量重型颅脑操作患者的生命,术后颅骨缺损修复的方法和材料很多,应用自体颅骨作为修补材料是较好的方法。关于自体颅骨的保存方法多种,采用修补前的高压灭菌是其中的一种方法。我院从2005年5月至2007年7月,14例颅骨缺损患者应用经过高压灭菌后和自体颅骨植入缺损颅骨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目的 探讨血管内支架治疗颅内椎动脉梭形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血管内支架治疗的23例椎动脉瘤患者(12例破裂,11例未破裂).临床结果进行GOS评分.结果 23例发现24个椎动脉梭形动脉瘤,共放置了25个支架.所有支架均成功释放,19例用弹簧圈栓塞动脉瘤,3例只放置了支架,1例放置了2枚Neuroform支架来覆盖瘤颈.没有发生与操作技术相关的并发症.临床随访22例(96%)恢复良好(GOS=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了7.8级大地震,此次大地震造成了当地人民群众的重大伤亡,有大批的颅脑创伤和脊髓脊柱创伤的病人需要我们的紧急救治。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号召全国的一万三千余名神经外科医师紧急动员起来,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履行医师的职责,积极地投入到抗震救灾的医疗救治中去,积极参加由各级政府组织的抗震救灾医疗队,到地震第一线去抢救颅脑创伤和脊髓脊柱创伤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