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渐渐地摆脱被动学习的学习状态而转为主动探究。但是,由于合作学习模式在我國实施的时间较短,尚属于比较新的教学理念,因此,在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使得合作学习的效果并不理想。本文着重就如何在初中数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进行研究和探索,以期能够为广大一线初中数学教师提供些微参考。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应用
合作学习模式是新课程改革下极力倡导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由于其实施时间尚短,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缺乏可供借鉴的应用模式,教师可谓是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在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合作学习不够深入,对学生缺乏有效的指导,对课堂合作学习的跟踪和掌控不够,等等,导致了合作学习没有取得预想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合作学习模式做如下阐述:
一、科学合理地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分组是合作学习模式开展的前提。分组是否合理、是否科学,能够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到合作学习的效果。对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运用合作学习模式开展教学时,一定要科学合理地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内需要安排一个表现积极、思维活跃且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来担任小组中的“领头羊”。其次,教师在进分组时,还要考虑到学优生和学困生的搭配,不能一个组全是学优生,另一个组全是学困生,这就是我们说的“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只有将学习成绩差异较大,思维方式和性格都各不相同的学生分成一组,才能有效实现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
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这部分内容时,我在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之前,就对全班学生进行了科学合理地分组。由于是大班额教学,完全打乱学生的座位也不现实,于是,我按照就近分配的方式,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来划分合作学习小组。每组控制在6个人之内,然后我让每组挑选出一个组长,负责掌控合作学习的进度,协调各个组员之间的分工。其他人要根据自己的特长,主动担任记录员、汇报员等。在此基础上,各小组就核心问题进行了合作讨论,整个课堂秩序井然有序,合作学习也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精心设计引导合作学习的问题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围绕着一个共同话题或问题进行合作探究的过程。由此可见,问题的设计是否合理对合作学习的影响巨大。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之前,要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精心地设计问题,把问题作为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导火索,用问题来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时,我就在课前精心设计了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问题。这部分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在小学的加减法运算基础上,加入了负数的加减法问题。这是学生初次接触负数的知识,于是,在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时,我就以学生熟悉的遥控玩具车运动轨迹来引入,以让学生的合作讨论能顺利开展。我让学生将遥控玩具车的运动轨迹假设成直线,且抽象成数轴,东为正,西为负。然后,尝试分析有几种运动的可能性,请运用具体的例子来加以阐述。这样的问题学生十分熟悉,而且特别感兴趣,因此能够透彻地分析它的各种运动可能性,并在合作讨论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让讨论得以热烈的开展,而不会因为问题生冷而陷入僵局。
三、教师积极参与合作学习过程
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教师并不能把自己当成是发射开始信号的教练,只喊一声开始,剩下的就需要学生来跑完全程。合作学习的道路上并没有清晰的跑道,这时,教师就应该做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航灯,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监控。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这时,教师就要仔细观察各个小组的问题解决情况,如果合作学习的讨论不热烈,教师就要及时地参与进去,询问是否遇到了困难,并给予有效的指导,从而促使学生的合作学习得以顺利进行。
例如,在学习《画轴对称图形》这部分内容时,我提出问题:探究A(-6,1)、B(-3,2)、C(-2,5)、D(-5,6)四点组成的四边形在对称轴中的位置,并画出关于X轴和Y轴的对称图形,然后让学生来开展合作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组很容易就画出了四边形ABCD,但是在画关于X轴和Y轴的对称图形时并不顺利。这时,我仔细地观察每个组的合作学习情况,及时参与到争议较大的组或默不作声的组内进行询问,并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指导和点拨,从而促使学生能够继续进行合作学习,最终成功做出了各个对称图形。
总而言之,合作学习模式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确实有着传统教学模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学生之间通过合作交流也能够拓宽思维,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意识,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并根据出现的问题不断地调整合作学习计划,改进合作学习策略,以促使合作学习能够取得显著成效,。从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瑜.浅谈初中数学合作探究式教学对策[J].学周刊,2014(27).
[2]于丹凤.浅谈小学数学的合作性学习[J].中国校外教育,2012(25).
关键词:初中数学;合作学习;应用
合作学习模式是新课程改革下极力倡导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由于其实施时间尚短,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缺乏可供借鉴的应用模式,教师可谓是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在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合作学习不够深入,对学生缺乏有效的指导,对课堂合作学习的跟踪和掌控不够,等等,导致了合作学习没有取得预想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合作学习模式做如下阐述:
一、科学合理地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分组是合作学习模式开展的前提。分组是否合理、是否科学,能够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到合作学习的效果。对此,初中数学教师在运用合作学习模式开展教学时,一定要科学合理地对全班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内需要安排一个表现积极、思维活跃且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来担任小组中的“领头羊”。其次,教师在进分组时,还要考虑到学优生和学困生的搭配,不能一个组全是学优生,另一个组全是学困生,这就是我们说的“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只有将学习成绩差异较大,思维方式和性格都各不相同的学生分成一组,才能有效实现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
例如,在学习《多边形的内角和》这部分内容时,我在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之前,就对全班学生进行了科学合理地分组。由于是大班额教学,完全打乱学生的座位也不现实,于是,我按照就近分配的方式,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来划分合作学习小组。每组控制在6个人之内,然后我让每组挑选出一个组长,负责掌控合作学习的进度,协调各个组员之间的分工。其他人要根据自己的特长,主动担任记录员、汇报员等。在此基础上,各小组就核心问题进行了合作讨论,整个课堂秩序井然有序,合作学习也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精心设计引导合作学习的问题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围绕着一个共同话题或问题进行合作探究的过程。由此可见,问题的设计是否合理对合作学习的影响巨大。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之前,要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精心地设计问题,把问题作为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导火索,用问题来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有理数的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时,我就在课前精心设计了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问题。这部分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在小学的加减法运算基础上,加入了负数的加减法问题。这是学生初次接触负数的知识,于是,在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时,我就以学生熟悉的遥控玩具车运动轨迹来引入,以让学生的合作讨论能顺利开展。我让学生将遥控玩具车的运动轨迹假设成直线,且抽象成数轴,东为正,西为负。然后,尝试分析有几种运动的可能性,请运用具体的例子来加以阐述。这样的问题学生十分熟悉,而且特别感兴趣,因此能够透彻地分析它的各种运动可能性,并在合作讨论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让讨论得以热烈的开展,而不会因为问题生冷而陷入僵局。
三、教师积极参与合作学习过程
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教师并不能把自己当成是发射开始信号的教练,只喊一声开始,剩下的就需要学生来跑完全程。合作学习的道路上并没有清晰的跑道,这时,教师就应该做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航灯,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监控。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这时,教师就要仔细观察各个小组的问题解决情况,如果合作学习的讨论不热烈,教师就要及时地参与进去,询问是否遇到了困难,并给予有效的指导,从而促使学生的合作学习得以顺利进行。
例如,在学习《画轴对称图形》这部分内容时,我提出问题:探究A(-6,1)、B(-3,2)、C(-2,5)、D(-5,6)四点组成的四边形在对称轴中的位置,并画出关于X轴和Y轴的对称图形,然后让学生来开展合作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的组很容易就画出了四边形ABCD,但是在画关于X轴和Y轴的对称图形时并不顺利。这时,我仔细地观察每个组的合作学习情况,及时参与到争议较大的组或默不作声的组内进行询问,并有针对性地给予学生指导和点拨,从而促使学生能够继续进行合作学习,最终成功做出了各个对称图形。
总而言之,合作学习模式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确实有着传统教学模式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学生之间通过合作交流也能够拓宽思维,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意识,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并根据出现的问题不断地调整合作学习计划,改进合作学习策略,以促使合作学习能够取得显著成效,。从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瑜.浅谈初中数学合作探究式教学对策[J].学周刊,2014(27).
[2]于丹凤.浅谈小学数学的合作性学习[J].中国校外教育,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