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户外大型直播之主持技巧初探

来源 :中国广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tmax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广播户外大型直播已成为广播传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主持人的媒体意识和传播定位要求很高,两者有机融合,方能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在广播户外大型直播中,现场主持人的语言技巧把控能力、信息筛选能力和多样态有声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等至关重要。
  【关键词】广播 户外大型直播 主持 表达技巧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现代信息传播越来越依赖直播,对大型活动的直播日益频繁。广播电视中常见的大型直播活动有:各类会议、赛事、社会活动、媒体推介等。因媒体属性不同,广播和电视对主持人的传播定位也不同;因传播定位不同,对主持人有声语言的技巧要求也不尽相同。就广播而言,广播直播节目大致分为两大类型:一是演播室直播,二是户外直播。多数广播节目主持人将自己业务实践的落脚点更多地放在演播室里,而忽略了户外直播。但随着节目样态的不断革新和信息传播时效性的进一步增强,户外大型直播恰恰是主持人更要下功夫的重要阵地。
  有从业者认为,广播户外大型直播不及电视现场感和可视性强。毋庸置疑,电视传播形象、鲜活、直观,可以化抽象为形象,很好地解决语言的有限性和事件的复杂性、描绘的片面性与现象的繁复性之间的冲突,相对纯语言描述更形象清晰。而广播户外大型直播对现场主持人的媒体意识和传播定位要求更高,两者有机融合,方能使广播户外大型直播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本文試以“中国之声2013母亲节特别直播——《感恩母亲,回报妈妈的爱》”(以下简称“2013中国之声母亲节特别直播”)为例,从三方面阐述在广播户外大型直播中现场主持人语言的技巧把控。
  一、广播户外大型直播对主持人控场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与直播间语言样态不同,户外大型活动直播时的演播空间发生了改变。开放式的演播空间让直播元素更加丰富、多变。这对广播主持人提出了更高要求。很多主持人可能会更加注重直播现场,而忽略了广播自身的定位。其实,直播空间发生了变化,但是广播的作用并没有改变。主持人在空间元素发生改变时,应该适时调整自己,对节目的整体把控应更强。“中国之声2013母亲节特别直播”历时一个小时,节目形式囊括歌曲、舞蹈、朗诵、活动描述、访谈、讲述、推介、场内互动、场外互动等。由于整场活动以直播形式呈现,主持人对所有元素的把控需要相当精准:开场、结束需计时到秒,各个环节要“无缝对接”(即从安全播出角度考量没有语言空白出现),独立环节不能过于冗长或缩减等,这对主持人控场能力是很大的挑战。完成一次大型现场直播或晚会,每个部门都负责一部分工作,但现场主持人不同,他们需要从头至尾对节目流程稔熟于心,准确把控每一个环节并精确对接,因此更需要研究、设计多种语言样态来适应不同环节的需要。唯有对直播各环节了然于胸,才能做到万无一失。
  二、广播户外大型直播要求不断提高主持人的信息筛选能力
  广播媒体不同于电视媒体,听众感知的现场画面要依靠主持人的语言描述。这对主持人有声语言的即兴描述和信息的精准筛选、把控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精准地筛选信息?笔者认为,所有放大广播媒体传播优势的信息均应选择。广播与电视表现手段的不同决定了呈现方式的不同,广播不可能全景式呈现,只能“择点带面”地呈现。主持人选择什么样的“点”来呈现,将对直播效果产生不可小觑的影响。归纳起来,有三种信息应引起主持人的注意。
  1. 可挖掘听觉美感的信息
  听觉美感是人通过听觉接触到美的事物所产生的一种感动,是一种赏心悦目、怡情悦性的心理状态。广播节目所产生的听觉美感,除了音乐和音响外,主持人的描述占有很重要的比例。因此,只要能够体现声音和视觉美的信息,都应在主持人的筛选范围之内。
  在“中国之声2013母亲节特别直播”中,有一个节目是孩子们的舞蹈表演。因为听众无障碍地接收到的现场信息只有音乐,其他就需要靠主持人的现场描述来完成。于是,主持人对于有效信息的筛选就变得很重要。用优美形象的语言来描述这个舞蹈,可以让听众如身临其境般地感受舞蹈之美。
  主持人:现在我们看到12个小女孩已经来到舞台中央,他们的年龄都在三岁到四岁之间,他们为我们表演舞蹈《你是我的阳光》,在妈妈像阳光一样的爱和温暖中,孩子们健康成长。有请孩子们。
  主持人:此刻,舞台上的12个孩子分成3组,4人一组,其中两个孩子背靠背坐在地上,像泥土里等待发芽的种子;另外两个孩子如向日葵一般晃动着小脑袋。阳光洒在他们的脸上,坐在地上的孩子们站了起来,像破土而出的种子一样,就像这首英文歌的歌词唱的一样:“你就像阳光,让我感到快乐。”孩子们脸上露出了笑容。伴着充满爱的歌词,孩子们用双手打出了爱心的手势。接着,孩子们两两相对,互相拥抱,就像每晚妈妈拥抱着她们入睡一样,这拥抱如此的平静、安详、温暖。孩子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圈,双手上举,像一株株小小的向日葵一般。正如歌词唱的:“你是我唯一的阳光,你让我感到快乐。”的确,母亲的爱就像阳光一样,无论孩子受到什么委屈,心情多么阴霾,只要看到妈妈,就像见到阳光一样,云开雾散。希望妈妈的爱像阳光一样永远不要离开我们。
  舞蹈是极具画面美感的艺术行为,在广播直播中展现舞蹈作品是需要勇气的,它对主持人语言信息的筛选能力是很大的考验。如何让听众“听懂”舞蹈,感受到舞台上的气氛和意境?主持人精炼、形象的语言着实是需要“功夫在诗外”的修炼。
  2. 能够放大情绪感受的信息
  在大型户外直播中,凡有情感交流起伏的内容,主持人应该合理筛选、呈现。
  (男主持人在舞台上)
  男主持人:现场的观众朋友,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们,在我们的舞台正前方,有100多位来自各地的小朋友和他们的妈妈正在一幅百米长卷前共同作画。这些孩子们是听了中国之声的节目,收到微博和微信的活动通知,自愿来到现场,通过画笔,表达对妈妈的爱的。主持人黎春正在百米长卷前,黎春。   女主持人:好的,现在我就在百米长卷边,看到许许多多家长和孩子们一起作画,场面温馨极了。在我面前,有祖孙三代人,他们是姥姥、妈妈和一个小男孩儿。小男孩正趴在画布上作画,他画了一个小人儿,小人儿边上有一个不规则的红红的心,下面大大地写着几个字:妈妈,节日快乐!边上还有一幅画,是小男孩的妈妈画的,一位烫着卷发的妈妈提着菜篮子,手里领着一个小女孩,母女俩一起去买菜。这是孩子妈妈画的她小时候和姥姥一起买菜的场景。最后,妈妈和孩子一起用一个大大的红色的心形把刚才的两幅画包裹在一起。祝福你们合家美满,两位妈妈母亲节快乐!
  祖孙三代和谐共处、其乐融融的温情场面,被主持人的语言简简单单呈现出来。在这段描述里,没有修辞,只有描述,但直白的叙述却让人生出更多的联想,让亲情的温馨从现场直达听众内心。这个“百米长卷画妈妈”的环节是与直播同时开始的,主持人对于描述对象的筛选无法提前进行,只能即兴完成。在相对短的时间里,主持人找到一组合适的对象,并快速完成腹稿,在短时间内用有声语言把现场画面生动地呈现出来,让最有“含金量”的信息有效传递,这考验的不仅是主持人即兴评述能力,更考验的是对有效信息的快速识别和筛选能力。这与平时在直播间的思维模式和语言样态不同,但要求却同样精确严苛。
  3. 能够深刻挖掘信息
  在大型户外直播中,信息渠道广泛,应选择那些可供评论、启迪心智的倡导性的信息。在“中国之声2013母亲节特别直播”中,有这样一个环节:
  主持人:今天我们现场就请到了两位“母亲邮包”的捐赠人代表,有请夏振海先生。
  夏振海:现场的观众好,主持人好。
  主持人:夏振海先生是母亲邮包早期的捐赠者,小伙子很帅气,穿着黄色T恤、牛仔裤。听说振海来北京很多年了。
  夏振海:10年了。
  主持人:一直是在一家西餐厅打工。做什么工作?
  夏振海:做后勤,库房管理。
  主持人:振海应该是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最初捐赠的意愿是什么?
  夏振海:去年5月,在地铁里看到母亲邮包的广告,很感动,想起了我的母亲,我是在外打工8年才有空回家看望自己的母亲,妈妈头发都白了,后来我就跟妈妈说,我也想捐赠一个邮包,妈妈特别支持我。
  主持人:振海的邮包不仅仅代表他个人,也代表一位母亲对另一位母亲的问候。接受振海捐赠的母亲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办法来到今天活动的现场,我们来看看她的照片。这位妈妈远在贵州,照片上她正带着工作帽和套袖在工作,很辛苦的样子。振海,如果你能有机会与她面对面,你想对她说什么呢?
  夏振海:我曾经收到过这位母亲的回音卡,虽然她不能来现场,但看到照片我很欣慰,我希望她身体早日好起来,我的力量很小,可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关心和帮助这些贫困的妈妈。
  捐赠者的话让人动容,背后隐含着一位母亲对另一位母亲无声的支持。捐赠者希望通过自己微小的努力,让人们更多地了解生活在贫困线上的母亲们。这段采访让人感受到正能量的传递,也间接倡导更多的人来关注贫困母亲的生活状况,给他们更多的帮助。
  经过长期实践,笔者认为,在户外大型现场直播中,很多信息的筛选工作是需要瞬间完成的,这考验的是广播主持人的实践能力。如果主持人语言逻辑不清楚,对信息筛选和预判不准确,听众听到的将是没有重点的信息。在精确到秒的现场直播中,不允许拖沓繁冗的语言,筛选和组织有效信息,有的放矢,精准把握,形象描述,及时反馈,才能把有效的隐形信息变成显性信息,实现信息的有效传递。
  三、主持人综合运用多样态的有声语言表达技巧,是优化广播户外大型直播的有效途径
  广播户外大型直播与演播室的语言传播特点有所差异。演播室直播的传播语体相对单一,而户外大型直播所包含的传播语体却相对复杂多样,是即兴描述语言(描述现场画面)、播报式语言(播报演出的节目)、现场访谈、现场互动模式等多种样式的结合。“中国之声2013母亲节特别直播”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新闻直播,它既像一台综艺晚会,又像一次户外群体活动;既有嘉宾访谈,也有即兴描述,还有现场采访。这对主持人的语言样态是一次综合检验。主持人能否驾驭得当,将直接影响到信息传播的效果。
  在同一语言环境中,穿插使用不同样态的语言技巧对广播主持人是必要的。这种表达应适时、适人、适景、适情,要随时切换、调取并有机融合在一起,才能彰显广播主持人优秀的语言驾驭能力。广播户外大型直播也有其独特的传播特征,从节目样态到内在构成,从节目的传播定位到空间转换,无不对主持人的主持技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考验主持人的信息传播能力,更检验主持人传播技能的广度和深度,對主持人自身能力和素养也是一个提升和拓展。
  面对状态迥异的户外大型直播,我们是否应该思索如何提高自己的控场能力,如何提高自己对于听觉媒体优势的挖掘能力?能否尝试运用多样态的语言能力并大胆实践?笔者认为,培养广播户外大型直播的主持技能应引起广播主持人更多的重视和思考,有意识地强化自身媒体意识,认准传播定位,在有声语言的表达上好好下功夫。唯有如此,广播节目主持人才能赋予户外大型直播与众不同的生命力和活力。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
  (本文编辑:刘园丁)
其他文献
【摘 要】新闻节目主持人在说新闻时不应只是简单地讲述新闻现象,这无法满足听众深层次的需要,而应该提取出新闻背后的警示,将对大家有价值的东西放大。《方雨大搜索》透过新闻事件提取其中警示,引导人们以正确立场思考问题,通过和听众之间平等、充分的互动,成为众多有车族上班路上难以割舍的选择。  【关键词】引导 立场 信息 明确 互动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我们做节目到底该不该挑听众?
期刊
【摘 要】理论宣传节目作为典型不时尚的节目形态,上马很难。但是只要主管部门高瞻远瞩、实事求是,节目遵循舆论传播客观规律,上下一心,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思路开阔,说难不难。  【关键词】理论宣传 实事求是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广西人民广播电台《说事论理》是一档以推进科学理论大众化为宗旨的广播节目。该栏目突破传统广播节目形态,兼具新闻时事述评功能,借助受众想象力,通过塑造两个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央广广告”为例,论述广播广告制作环节的主要流程及其对于广告价值塑造的作用,以期提升人们对广播广告制作环节重要性的认识。  【关键词】广播广告 制作环节 价值塑造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广播广告传播的目的是在短时间内将商品信息、品牌理念或价值诉求有目的、有计划、持续性地传递给听众,使听众完成对广告内容从认知、理解到认同、行动的消费过程,使广告主通过广播发布广
期刊
【摘 要】《微公益·聚能量——我为盲人说电影》栏目播出现场活动、有声电影、志愿者和盲人的采访录音等内容,同时开通热线,让盲人以点播的形式,收听他们想听的故事。主持人为盲人朋友讲解电影,形式新颖、打动人心、传递温暖,既有受众针对性,也具有大众公益性。  【关键词】公益 广播 现场活动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自2013年3月起,贵州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在思想道德建设互动节目《身边
期刊
【摘 要】当下信息来源的碎片化和草根化使网络舆论出现了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非理性状态,当纷杂传言通过新媒体手段几何倍数传播时,媒体责任重构势在必行。除了正当信息发布,媒体还应更多肩负起核实和筛选的“把关人”责任,对混乱信息加以甄别,对虚假信息及时澄清,以科学理性、严肃求真的态度,促进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传播。  【关键词】网络谣言 媒体责任 把关人 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G222 【
期刊
【摘 要】合肥市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全频率节目改版后,广泛听取意见,并契合听众需求推出了发挥“调节润滑”作用的线性节目《讲述历史典故 传承中华文明》,通过准确地讲述历史典故,正确引导听众。节目定位准确,内容生动,一经播出就获得广泛好评。  【关键词】线性广播节目 引导 经典 定位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从2012年9月正式开播,到获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3年广播电
期刊
【摘 要】1981年的“庭审报道第二案”是美国庭审报道领域的宪法里程碑。从该案件开始,美国法院对待审判公开与庭审报道的态度开始趋于折中,在原则上保证审判公开,同时对可能有损审判公正的直播方式加以适当限制。随着美国传媒不断呼吁通过公开的监督来保护社会和新闻界的权利,公开审判的社会呼声越来越高,当代美国法官平衡审判公开和公正的媒介素养能力也越来越高。  【关键词】法官媒介素养 美国 庭审报道 审判公开
期刊
最近一段时间内的新闻报道中,特别是在有关反腐败的新闻报道中,常常出现“据传”“据信”“有人说”“或将……”等用语。而且,围绕着这些用语所展开的新闻报道,也并没有记者的相关采访、核实与调查。其中一些新闻报道的成章,源于“据传”,证于“据信”,结于“或将”,字里行间不见记者的踪迹,通篇没有一手事实佐证所报,以致整个报道成了放大市井传言的传声筒。这种依据传言便可成章的新闻报道,完全违背了新闻真实性原则,
期刊
【摘 要】本文以现场短新闻《总理给咱颁大奖》为例,从以短小篇幅凸现重大题材,写作上前后衬托、穿插追补,创新运用音响几个方面阐述了广播现场短新闻如何求变求新。  【关键词】广播 现场短新闻 创新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以新闻现场为中心,以事件、人物、环境、氛围为对象,直观、简洁、生动、快捷地记叙和描写,是现场短新闻的重要特征。如何以短小篇幅表现重大题材,用插补笔法融合现场内外
期刊
【摘 要】在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影响日益加速和深化的当今,作为传统媒体,广播应该如何运用微博与微信有效延展自己的发展空间?本文以广东电台部分节目制作为例,探究广播合理运用微信与微博的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微信 微博 广播 节目制作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一、广播需要微信和微博的原因  如今,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上网获取信息的重要终端。国家统计局2014年2月发布的《201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