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渠道,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在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革新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自身教育职能,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高职;人力资源课堂管理教学;改革方法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技术型、综合应用型人才的基地。而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主要是为了具备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改革,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堂教学逐渐向科学化、职业化方向转型,并取得了突出的成果。然而,由于受到传统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堂模式的影响,现今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堂教学仍然存在许多制约发展的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影响了学生管理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和培养。因此,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必须从时势格局出发,紧握时代脉搏,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注重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反思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积极探索,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全面革新,以教学创新化引领教育现代化,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成为满足市场发展导向要求的管理人才。
一、当前人力资源管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学科,要求学生基本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然而,在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一味地对学生灌输教材上的理论知识,注重"知识型"人才的培养,着重书本知识理论的讲解与掌握,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应用;侧重于思辨,忽视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体协作能力等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
(2)教与学的矛盾。教学的过程主要分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只有两者有效结合才能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高职院校学生的能力知识基础不一,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基础差的同学表现吃不消,学习兴趣下降;基础好的学生觉得知识点过于简单,不屑进一步学习。作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则表现出力不从心,难以照顾每一个学生。
(3)教学目的脱离实际。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理念应该是:"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但是高职院校在实际操作中,却无法真正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时有厚此薄彼的现象发生。在强调实践操作能力时忽略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时却又忽略了实践操作技能的灌输。这些现象的存在归根究底是因为学校在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设置和考核上脱离了实际。导致学生的考核成绩只是单方面的反映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却不能体现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际操作技能,导致学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受到发展阻滞。
二、新形势下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战略性对策
(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科学安排课堂教学内容。高职人力资源管理学科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授课时不能站在教师"教"的角度来进行定位,要从教学培养目标出发,脱离学科禁锢,从学科教育向职业化教育进行转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课程,其着重培养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技术、德才兼备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不能过于片面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就业联系,造成学生思维与社会实际的脱机,缺少就业认识,而是以课堂教学服务就业指导为主。首先,教师可以彻底打散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科学合理地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调整,让课堂教学围绕学生日后的就业进行,加强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就业岗位之间的实用性联系。
(2)网络教学技术与课程整合,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在网络时代的今天,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则会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有着信息储存量大、信息形式多样化、搜索使用信息极为方便等优势,学生很容易就能在网上查到自己要学习的内容。在传统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授是在"信息传递"阶段,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完成的,知识内化则是在"吸收内化"阶段,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练习完成,由于缺少教师的支持和同伴的帮助,"吸收内化"阶段常常会让学生感到挫败,丧失学习的兴趣和成就感。通过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的"慕课"的应用,人力资源管理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信息传递"是学生在课前完成的,老师不仅提供了微课视频,还可以在线为学生进行辅导;"吸收内化"是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的,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变成了教师变成辅导员、助学者、引导者、帮助者,学生变成了主动学习者、自我导向学习,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完毕后,能紧跟视频后面所给出的教学问题,进行自我检测,对自己学习情况做出判断;同时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能够及时地通过云平台进行汇总处理,有利于教师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进行教学计划的合理调整。
(3)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随着各大高校的扩招,我国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其中包括高校毕业生和高职毕业生等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供过于求。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必须以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为导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把学生培养成为受企业青睐的人才。首先,学校可以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室,让学生多进行实验、实训、实习等多种形式实践性学习教学内容,提高实践学时比例,强化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操作技能、职业能力的培养。其次,学校还可以通过集中组织学生到实习用人单位、实习基地进行锻炼,体现"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目的。
三、结语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属于以实践性为主的管理学科,是高职院校管理类科目中的重点学科。有效提高学生应用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模块的能力,是当前高职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因此,为了全面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革新,以适应新时代对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发展要求。
【关键词】高职;人力资源课堂管理教学;改革方法
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技术型、综合应用型人才的基地。而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主要是为了具备人力资源管理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能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改革,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堂教学逐渐向科学化、职业化方向转型,并取得了突出的成果。然而,由于受到传统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堂模式的影响,现今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堂教学仍然存在许多制约发展的因素,这些因素的存在影响了学生管理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发展和培养。因此,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必须从时势格局出发,紧握时代脉搏,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注重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与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反思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积极探索,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全面革新,以教学创新化引领教育现代化,把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培养成为满足市场发展导向要求的管理人才。
一、当前人力资源管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重理论,轻实践。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是一门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的学科,要求学生基本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然而,在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一味地对学生灌输教材上的理论知识,注重"知识型"人才的培养,着重书本知识理论的讲解与掌握,忽视了理论知识的应用;侧重于思辨,忽视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团体协作能力等个人综合素质的培养。
(2)教与学的矛盾。教学的过程主要分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只有两者有效结合才能达到教学的真正目的。高职院校学生的能力知识基础不一,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基础差的同学表现吃不消,学习兴趣下降;基础好的学生觉得知识点过于简单,不屑进一步学习。作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则表现出力不从心,难以照顾每一个学生。
(3)教学目的脱离实际。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育理念应该是:"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但是高职院校在实际操作中,却无法真正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统一,时有厚此薄彼的现象发生。在强调实践操作能力时忽略了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时却又忽略了实践操作技能的灌输。这些现象的存在归根究底是因为学校在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设置和考核上脱离了实际。导致学生的考核成绩只是单方面的反映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却不能体现学生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际操作技能,导致学生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受到发展阻滞。
二、新形势下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战略性对策
(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科学安排课堂教学内容。高职人力资源管理学科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授课时不能站在教师"教"的角度来进行定位,要从教学培养目标出发,脱离学科禁锢,从学科教育向职业化教育进行转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和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课程,其着重培养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技术、德才兼备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因此,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不能过于片面强调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就业联系,造成学生思维与社会实际的脱机,缺少就业认识,而是以课堂教学服务就业指导为主。首先,教师可以彻底打散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体系,科学合理地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调整,让课堂教学围绕学生日后的就业进行,加强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就业岗位之间的实用性联系。
(2)网络教学技术与课程整合,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在网络时代的今天,网络技术和网络资源则会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有着信息储存量大、信息形式多样化、搜索使用信息极为方便等优势,学生很容易就能在网上查到自己要学习的内容。在传统的高职人力资源管理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授是在"信息传递"阶段,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完成的,知识内化则是在"吸收内化"阶段,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练习完成,由于缺少教师的支持和同伴的帮助,"吸收内化"阶段常常会让学生感到挫败,丧失学习的兴趣和成就感。通过基于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的"慕课"的应用,人力资源管理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信息传递"是学生在课前完成的,老师不仅提供了微课视频,还可以在线为学生进行辅导;"吸收内化"是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的,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变成了教师变成辅导员、助学者、引导者、帮助者,学生变成了主动学习者、自我导向学习,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完毕后,能紧跟视频后面所给出的教学问题,进行自我检测,对自己学习情况做出判断;同时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情况能够及时地通过云平台进行汇总处理,有利于教师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进行教学计划的合理调整。
(3)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教学。随着各大高校的扩招,我国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其中包括高校毕业生和高职毕业生等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供过于求。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必须以社会对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为导向,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把学生培养成为受企业青睐的人才。首先,学校可以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室,让学生多进行实验、实训、实习等多种形式实践性学习教学内容,提高实践学时比例,强化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综合操作技能、职业能力的培养。其次,学校还可以通过集中组织学生到实习用人单位、实习基地进行锻炼,体现"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目的。
三、结语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属于以实践性为主的管理学科,是高职院校管理类科目中的重点学科。有效提高学生应用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模块的能力,是当前高职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因此,为了全面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革新,以适应新时代对高职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发展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