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 者 按
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幼儿园的日常工作形式和流程不可避免地被改变了,这些改变给教师和幼儿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创造了新的教育契机。本期刊登的两篇文章,均聚焦于因疫情导致家长无法进入班级搬运被褥的情况,展现了教师如何支持幼儿应对这样的改变,并生成幼儿感兴趣的、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促使我们用联系的眼光去看待幼儿园课程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又到了月末运送被褥的时间,由于疫情原因,家长不能进入幼儿园。午睡后,大班的孩子们看到老师从3楼一趟又一趟地搬运被褥,非常辛苦。“爸爸妈妈不能进幼儿园,我们怎么把被褥拿下去呢?”一时间,这个话题成为了孩子们热议的焦点。“我们可以自己把被子装进袋子里拿回家。”“可以装在纸箱里。”“我要把被子从楼梯上滚下去。”“我想用绳子捆上,两个小朋友一起抬下楼。”“我有个好主意,我们做个轨道(运被子),像咱们班的小球轨道一样,多好。”孩子们的方法五花八门,看到孩子们对如何运送被子充满了探究兴趣,我们取消了当天预设的集体教学活动,调整为运被褥活动。
孩子们的讨论聚焦在“怎么装”和“怎么运”两个问题上。每个孩子都有使用袋子装物品的经验,会用箱子装玩具材料,并且见过老师将被子卷起来装进袋子中,大多数小朋友在生活或游戏中也体验过搬运物品或玩具,比如户外活动时与同伴一起搬运梯子、轮胎等材料。
第一次探究:装被褥
孩子们从班里寻找了运被褥需要的材料,迫不及待地开始打包被褥。可刚一开始便遇到了问题。“老师,我的被子怎么装不进去?”墨墨边说边把被褥使劲往袋子里塞。“箱子太小了,我的被子装不下!”宇航把褥子、枕头一股脑塞进箱子中,看着还没装起来的被子发了愁。淘淘把卷好的被褥放在纱巾上,想把纱巾的四角系起来,可是系了好一阵也没系上……
装被褥活动结束后,大家一起讨论了自己装被褥时遇到的问题。墨墨说自己的被子装不进袋子里,同样用袋子的小婉却装了进去,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小婉选择的是行李袋,空间很大。宇航说:“箱子不好用,我的被子都没装进去。”“为什么没装进去?”我问。“箱子太小了。”宇航肯定地回答。我将宇航装被子时的照片展示出来,琳琳立刻说:“他的被子没叠好才放不进去的。”通过讨论,孩子们不仅关注到装被褥的工具,还发现叠被褥的方式也会影响收纳情况。
活动后的交流是孩子们梳理问题、分享经验的过程,他们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解决问题,不断积累新经验,获得新能力。孩子们的分享交流也给了我了解他们想法的机会,讓我看到孩子们学习和发展的过程,捕捉教育的契机。
第二次探究:运被褥
装好被褥后,孩子们陆续将被褥从3楼运到1楼。这一路上孩子们的表现十分“精彩”:般若拖着袋子艰难地行走;博慈和羽涵一前一后抬着地垫(被褥在垫子上)下楼,但刚起步被子就滑到地上了;淘淘用纱巾包裹被褥扛在肩上下楼;熙喆本来是用绳子绑好了被褥的,不一会儿,却抱着松散的被褥回来了;文博将两个箱子摞在一起准备搬时,却发现身体直立不起来,走不了路,就在我以为他会更换装被褥的工具时,他搬起一个箱子冲下楼,随后又折返上来,将第二个箱子搬了下去……
回到班级后,我和孩子们一起梳理了运被褥过程中的发现。小万和博慈认为用地垫抬被褥需要两个小朋友合作,而且上下楼很费力;选择用塑料箱装被褥的文博说:“这个箱子太不方便了,我一次只能搬一个箱子,累死我了。”用绳子运被褥的小朋友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佳俊说:“我用绳子系不上,最后宇航拿胶带粘的。”“我系上绳子了,但不知道为什么被子就掉了。”熙喆无奈地说。馨泽说:“我也用的绳子,一拎起来被子就歪了。”“为什么被子拎起来会歪呢?”我问。馨泽想了想,说:“拎起来后,绳子中间就有空儿。”“怎么样才能让空隙变小?”我问她。“那就再系紧点呗。”看来馨泽已经发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找到了解决方法。选择用袋子的小朋友认为袋子很好用,可以手提、背着或者拖着走,很方便。
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感知到哪些工具适合运被褥,针对大家遇到的问题,孩子们通过讨论解决了一部分,仍有一部分没有解决,比如不会打结、绳子系不紧等。接下来我们会利用集体活动探究系扣的方法,在区域游戏和过渡环节中投放“系鞋带”“穿线水母”等操作材料,帮助孩子们丰富系扣的经验。
第三次探究:怎样运被褥更省力
几次运被褥后,孩子们又遇到了新问题:“被子太沉了,我太累了。”“楼道有好多小朋友,我挤着过去的。”怎样才能让我们运被褥时更省力、更方便呢?
孩子们讨论起了如何省力的方法。壮壮说:“直接把被子从楼上扔下去吧。”他的想法引得大家哄堂大笑。远山说可以给被子做个降落伞。钰涵提出:“咱们可以做个滑索,就像我们户外活动时玩的那个。”“为什么不做个像小球轨道那样的轨道呢?”经常玩小球轨道玩具的文博提议。我说:“大家有这么多新奇的想法,哪些方法是我们可以实现的呢?”经过讨论与尝试,孩子们最终决定做个被子“索道”。
当幼儿结合生活和游戏经验提出各种省力的方法后,我并没有直接评判哪种方法可行,而是让他们自己尝试,通过观察、比较他们会选出最适宜的方法。其实,孩子们用哪种方法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获得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次探究:尝试搭建索道
要想把被褥运送到目的地,索道就需要从班级一直延伸到院子里。孩子们自愿分成了两个小组,远山、汤圆、宇航、贝贝在楼上,从活动室的窗户放绳子;宝宝带着梓依、佳俊和琳琳在楼下,负责将绳子拉到幼儿园大门口。
由于幼儿园户外安装了遮阳布,上面牵着纵横交错的钢丝,抬头望去就像一面“网格”。楼下的小朋友发现绳子被院子中的“网格”挡住了,只要一动,绳子就会在网格上蹭来蹭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孩子们反复尝试。第一次,他们将绳子从活动室的窗户用力扔出去,可无奈力气太小根本躲不过网格;紧接着,孩子们调整策略,汤圆和远山跑到楼下,他们左看右看,找到了避开网格的位置,拿起绳子对着窗户向上抛,绳子没有扔到窗户里,掉落了下来……就这样,孩子们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 这时,站在楼下的远山好像发现了什么,他大声对楼上的小朋友说:“这个窗户下的网格很大,你们从这个窗户把绳子放下来。”“哪个窗户呀?”宇航问。“这个窗户里的屋子是干什么的呢?”我在一旁自言自语。远山听到后马上跑进了屋里,再跑出来时,大喊着对宇航说:“你把绳子从厕所的窗戶放下来。”得到具体位置的宇航和同伴快速收拾“战场”转移到了厕所,并将绳子放了下来。当他们以为就要成功时却发现,即使绳子从大网格中穿过去了,可一拉直依然会被挡住。宇航沮丧地说:“怎么才能躲开这些网格呢?孩子们陷入了沉思,看来他们真的遇到大难题了。
幼儿发现索道的绳子被网格挡住后,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尝试。可以看出他们每一次改变方法、调整位置都是有目的的,也体现出同伴间相互配合的作用,楼上与楼下的有效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虽然问题没有被解决,但幼儿的探索兴趣并没有消失,问题和困难正是幼儿继续探究的动力。
第五次探究:初次尝试索道运被褥
网格问题没有解决,孩子们陷入了烦恼中。周一的早上,宇航刚进幼儿园就欢呼了起来:“哇,院子里的网格没有了,这可解决了大问题!”他的声音立刻引起了孩子们的关注,纷纷抬头看向上空,果然,不知道为什么,网格全部“消失了”。没有了网格的阻碍,孩子们重拾了索道制作的信心。按照之前的分工,孩子们快速到楼下、楼上两个位置站好。远山将绳子固定在水杯格上方的壁挂钩上;佳俊将绳子抛到院子里;楼下的梓依将绳子的终点系在了离幼儿园门口较近的平房门把手上。
一切准备就绪,开始运被子喽。“被子怎么穿在绳子上啊?”楼上的贝贝提出了疑问。这时大家才发现,绳子两端都固定好了,被子还没有穿在“滑索”上。无奈之下,梓依只好解开楼下的绳子,由楼上的小朋友收回绳子套住被子,再交给楼下小朋友固定。一番“折腾”之后,被子终于从索道上往下滑动了,可没想到的是,刚走到一半,被子突然停住不动了。孩子们来回拽动绳子,被子还是一点反应没有。这是怎么回事呢?
孩子们第一次试验索道没有成功的原因其实有很多,索道的坡度(高低的设置)、绳子的材质以及吊具的选择等都会影响运行的情况。我不知道孩子们是否能够关注到这些问题并分析原因。
在活动后的分享的环节,大家讨论起被子滑不动的原因。小边认为是绳子没系紧,宇航觉得是因为楼上的起点太低了,贝贝说是因为被子带挂在绳子上,摩擦力太大被子才会停住……孩子们之前玩过幼儿园的户外索道,积累了索道“坡度越大速度越快”等相关经验。
看起来,孩子们已经找到了导致索道运行不顺畅的原因。那么,他们能成功解决这个问题吗?
第六次探究:运送成功
第二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猜测,对索道运送被褥进行调整。贝贝将索道的起点固定到了门框上;宇航、梓依和琳琳在楼下把绳子使劲拉住,系得紧紧的。为了不让被子直接挂在绳子上,熙喆想到了用呼啦圈当滑索的“吊环”,他们将被子系在呼啦圈上,又将呼啦圈系到滑索上,再次尝试运被褥。被子倒是顺利下滑了,可呼啦圈也快折断了。还能用什么材料当“吊环”呢?佳俊发现了计划本上的活页圈是可以打开的,要是能大一些就好了,于是我为孩子们提供了大号活页圈。淘淘从建筑区找来了两块环形积木,打算粘在一起做成个吊环。孩子们将两种材料逐一进行了尝试:活页圈解决了先套被子再固定绳子的问题,但刚挂上被子,圈口就被拽开了,根本承受不住被子的重量;积木环在运被褥时不够顺畅,到半空中又停住了。
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孩子们有些失落。如果一直没有办法解决问题,也许会导致孩子们失去信心,放弃这个活动。于是我对孩子们说:“咱们去玩会儿索道吧!没准儿会有惊喜哦!”孩子们玩索道时,我问:“为什么这个索道滑得这么快呢?”“我知道,这个上面有滑轮。”熙喆边说边指着索道吊环上的滑轮。我们的对话引来了其他小朋友的注意,大家观察了很久,说:“要是咱们的滑索也能安个滑轮就好了。”
在幼儿园姜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借用了索道的滑轮,安装在被子索道上。怀着既紧张又兴奋的心情,孩子们又一次挂上了被子袋,楼上的小朋友一松手。只见被子袋像坐了“过山车”一样,“嗖”地一下滑到了终点。孩子们欢呼雀跃,高兴地大喊:“终于成功啦,我们的索道成功啦!”
就在这时,三宝提出一个疑问:“我们要运好多被子,滑轮滑下去后怎么回来呀?”这个问题引发了大家的再次思考。“让楼下的小朋友送回来就行啊。”苒苒说。禹蘅听了却不认同,说:“那样太麻烦了,太慢了,要是能让滑轮自己回来就好了。”“对对对,就像我们玩的索道,不就是在上面系个绳子拉回来嘛。”文博兴奋地说。文博的提议立刻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博慈马上找来了绳子系在滑轮的挂钩上,这样就可以通过拉绳子,收回挂钩了。
周五下午孩子们准时起床,快速装好被褥,让被褥“乘坐”索道有序地从3楼班级滑行到了院子中。望着“被子索道”,宇航自言自语道:“要是再能让被子坐着索道回教室就更好了。”相信接下来还会发生更多有趣的事情,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一场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幼儿园的日常工作形式和流程不可避免地被改变了,这些改变给教师和幼儿带来了新的挑战,也创造了新的教育契机。本期刊登的两篇文章,均聚焦于因疫情导致家长无法进入班级搬运被褥的情况,展现了教师如何支持幼儿应对这样的改变,并生成幼儿感兴趣的、能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促使我们用联系的眼光去看待幼儿园课程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又到了月末运送被褥的时间,由于疫情原因,家长不能进入幼儿园。午睡后,大班的孩子们看到老师从3楼一趟又一趟地搬运被褥,非常辛苦。“爸爸妈妈不能进幼儿园,我们怎么把被褥拿下去呢?”一时间,这个话题成为了孩子们热议的焦点。“我们可以自己把被子装进袋子里拿回家。”“可以装在纸箱里。”“我要把被子从楼梯上滚下去。”“我想用绳子捆上,两个小朋友一起抬下楼。”“我有个好主意,我们做个轨道(运被子),像咱们班的小球轨道一样,多好。”孩子们的方法五花八门,看到孩子们对如何运送被子充满了探究兴趣,我们取消了当天预设的集体教学活动,调整为运被褥活动。
孩子们的讨论聚焦在“怎么装”和“怎么运”两个问题上。每个孩子都有使用袋子装物品的经验,会用箱子装玩具材料,并且见过老师将被子卷起来装进袋子中,大多数小朋友在生活或游戏中也体验过搬运物品或玩具,比如户外活动时与同伴一起搬运梯子、轮胎等材料。
第一次探究:装被褥
孩子们从班里寻找了运被褥需要的材料,迫不及待地开始打包被褥。可刚一开始便遇到了问题。“老师,我的被子怎么装不进去?”墨墨边说边把被褥使劲往袋子里塞。“箱子太小了,我的被子装不下!”宇航把褥子、枕头一股脑塞进箱子中,看着还没装起来的被子发了愁。淘淘把卷好的被褥放在纱巾上,想把纱巾的四角系起来,可是系了好一阵也没系上……
装被褥活动结束后,大家一起讨论了自己装被褥时遇到的问题。墨墨说自己的被子装不进袋子里,同样用袋子的小婉却装了进去,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小婉选择的是行李袋,空间很大。宇航说:“箱子不好用,我的被子都没装进去。”“为什么没装进去?”我问。“箱子太小了。”宇航肯定地回答。我将宇航装被子时的照片展示出来,琳琳立刻说:“他的被子没叠好才放不进去的。”通过讨论,孩子们不仅关注到装被褥的工具,还发现叠被褥的方式也会影响收纳情况。
活动后的交流是孩子们梳理问题、分享经验的过程,他们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解决问题,不断积累新经验,获得新能力。孩子们的分享交流也给了我了解他们想法的机会,讓我看到孩子们学习和发展的过程,捕捉教育的契机。
第二次探究:运被褥
装好被褥后,孩子们陆续将被褥从3楼运到1楼。这一路上孩子们的表现十分“精彩”:般若拖着袋子艰难地行走;博慈和羽涵一前一后抬着地垫(被褥在垫子上)下楼,但刚起步被子就滑到地上了;淘淘用纱巾包裹被褥扛在肩上下楼;熙喆本来是用绳子绑好了被褥的,不一会儿,却抱着松散的被褥回来了;文博将两个箱子摞在一起准备搬时,却发现身体直立不起来,走不了路,就在我以为他会更换装被褥的工具时,他搬起一个箱子冲下楼,随后又折返上来,将第二个箱子搬了下去……
回到班级后,我和孩子们一起梳理了运被褥过程中的发现。小万和博慈认为用地垫抬被褥需要两个小朋友合作,而且上下楼很费力;选择用塑料箱装被褥的文博说:“这个箱子太不方便了,我一次只能搬一个箱子,累死我了。”用绳子运被褥的小朋友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佳俊说:“我用绳子系不上,最后宇航拿胶带粘的。”“我系上绳子了,但不知道为什么被子就掉了。”熙喆无奈地说。馨泽说:“我也用的绳子,一拎起来被子就歪了。”“为什么被子拎起来会歪呢?”我问。馨泽想了想,说:“拎起来后,绳子中间就有空儿。”“怎么样才能让空隙变小?”我问她。“那就再系紧点呗。”看来馨泽已经发现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找到了解决方法。选择用袋子的小朋友认为袋子很好用,可以手提、背着或者拖着走,很方便。
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感知到哪些工具适合运被褥,针对大家遇到的问题,孩子们通过讨论解决了一部分,仍有一部分没有解决,比如不会打结、绳子系不紧等。接下来我们会利用集体活动探究系扣的方法,在区域游戏和过渡环节中投放“系鞋带”“穿线水母”等操作材料,帮助孩子们丰富系扣的经验。
第三次探究:怎样运被褥更省力
几次运被褥后,孩子们又遇到了新问题:“被子太沉了,我太累了。”“楼道有好多小朋友,我挤着过去的。”怎样才能让我们运被褥时更省力、更方便呢?
孩子们讨论起了如何省力的方法。壮壮说:“直接把被子从楼上扔下去吧。”他的想法引得大家哄堂大笑。远山说可以给被子做个降落伞。钰涵提出:“咱们可以做个滑索,就像我们户外活动时玩的那个。”“为什么不做个像小球轨道那样的轨道呢?”经常玩小球轨道玩具的文博提议。我说:“大家有这么多新奇的想法,哪些方法是我们可以实现的呢?”经过讨论与尝试,孩子们最终决定做个被子“索道”。
当幼儿结合生活和游戏经验提出各种省力的方法后,我并没有直接评判哪种方法可行,而是让他们自己尝试,通过观察、比较他们会选出最适宜的方法。其实,孩子们用哪种方法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获得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次探究:尝试搭建索道
要想把被褥运送到目的地,索道就需要从班级一直延伸到院子里。孩子们自愿分成了两个小组,远山、汤圆、宇航、贝贝在楼上,从活动室的窗户放绳子;宝宝带着梓依、佳俊和琳琳在楼下,负责将绳子拉到幼儿园大门口。
由于幼儿园户外安装了遮阳布,上面牵着纵横交错的钢丝,抬头望去就像一面“网格”。楼下的小朋友发现绳子被院子中的“网格”挡住了,只要一动,绳子就会在网格上蹭来蹭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孩子们反复尝试。第一次,他们将绳子从活动室的窗户用力扔出去,可无奈力气太小根本躲不过网格;紧接着,孩子们调整策略,汤圆和远山跑到楼下,他们左看右看,找到了避开网格的位置,拿起绳子对着窗户向上抛,绳子没有扔到窗户里,掉落了下来……就这样,孩子们试了几次都没有成功。 这时,站在楼下的远山好像发现了什么,他大声对楼上的小朋友说:“这个窗户下的网格很大,你们从这个窗户把绳子放下来。”“哪个窗户呀?”宇航问。“这个窗户里的屋子是干什么的呢?”我在一旁自言自语。远山听到后马上跑进了屋里,再跑出来时,大喊着对宇航说:“你把绳子从厕所的窗戶放下来。”得到具体位置的宇航和同伴快速收拾“战场”转移到了厕所,并将绳子放了下来。当他们以为就要成功时却发现,即使绳子从大网格中穿过去了,可一拉直依然会被挡住。宇航沮丧地说:“怎么才能躲开这些网格呢?孩子们陷入了沉思,看来他们真的遇到大难题了。
幼儿发现索道的绳子被网格挡住后,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尝试。可以看出他们每一次改变方法、调整位置都是有目的的,也体现出同伴间相互配合的作用,楼上与楼下的有效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虽然问题没有被解决,但幼儿的探索兴趣并没有消失,问题和困难正是幼儿继续探究的动力。
第五次探究:初次尝试索道运被褥
网格问题没有解决,孩子们陷入了烦恼中。周一的早上,宇航刚进幼儿园就欢呼了起来:“哇,院子里的网格没有了,这可解决了大问题!”他的声音立刻引起了孩子们的关注,纷纷抬头看向上空,果然,不知道为什么,网格全部“消失了”。没有了网格的阻碍,孩子们重拾了索道制作的信心。按照之前的分工,孩子们快速到楼下、楼上两个位置站好。远山将绳子固定在水杯格上方的壁挂钩上;佳俊将绳子抛到院子里;楼下的梓依将绳子的终点系在了离幼儿园门口较近的平房门把手上。
一切准备就绪,开始运被子喽。“被子怎么穿在绳子上啊?”楼上的贝贝提出了疑问。这时大家才发现,绳子两端都固定好了,被子还没有穿在“滑索”上。无奈之下,梓依只好解开楼下的绳子,由楼上的小朋友收回绳子套住被子,再交给楼下小朋友固定。一番“折腾”之后,被子终于从索道上往下滑动了,可没想到的是,刚走到一半,被子突然停住不动了。孩子们来回拽动绳子,被子还是一点反应没有。这是怎么回事呢?
孩子们第一次试验索道没有成功的原因其实有很多,索道的坡度(高低的设置)、绳子的材质以及吊具的选择等都会影响运行的情况。我不知道孩子们是否能够关注到这些问题并分析原因。
在活动后的分享的环节,大家讨论起被子滑不动的原因。小边认为是绳子没系紧,宇航觉得是因为楼上的起点太低了,贝贝说是因为被子带挂在绳子上,摩擦力太大被子才会停住……孩子们之前玩过幼儿园的户外索道,积累了索道“坡度越大速度越快”等相关经验。
看起来,孩子们已经找到了导致索道运行不顺畅的原因。那么,他们能成功解决这个问题吗?
第六次探究:运送成功
第二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猜测,对索道运送被褥进行调整。贝贝将索道的起点固定到了门框上;宇航、梓依和琳琳在楼下把绳子使劲拉住,系得紧紧的。为了不让被子直接挂在绳子上,熙喆想到了用呼啦圈当滑索的“吊环”,他们将被子系在呼啦圈上,又将呼啦圈系到滑索上,再次尝试运被褥。被子倒是顺利下滑了,可呼啦圈也快折断了。还能用什么材料当“吊环”呢?佳俊发现了计划本上的活页圈是可以打开的,要是能大一些就好了,于是我为孩子们提供了大号活页圈。淘淘从建筑区找来了两块环形积木,打算粘在一起做成个吊环。孩子们将两种材料逐一进行了尝试:活页圈解决了先套被子再固定绳子的问题,但刚挂上被子,圈口就被拽开了,根本承受不住被子的重量;积木环在运被褥时不够顺畅,到半空中又停住了。
面对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孩子们有些失落。如果一直没有办法解决问题,也许会导致孩子们失去信心,放弃这个活动。于是我对孩子们说:“咱们去玩会儿索道吧!没准儿会有惊喜哦!”孩子们玩索道时,我问:“为什么这个索道滑得这么快呢?”“我知道,这个上面有滑轮。”熙喆边说边指着索道吊环上的滑轮。我们的对话引来了其他小朋友的注意,大家观察了很久,说:“要是咱们的滑索也能安个滑轮就好了。”
在幼儿园姜老师的帮助下,孩子们借用了索道的滑轮,安装在被子索道上。怀着既紧张又兴奋的心情,孩子们又一次挂上了被子袋,楼上的小朋友一松手。只见被子袋像坐了“过山车”一样,“嗖”地一下滑到了终点。孩子们欢呼雀跃,高兴地大喊:“终于成功啦,我们的索道成功啦!”
就在这时,三宝提出一个疑问:“我们要运好多被子,滑轮滑下去后怎么回来呀?”这个问题引发了大家的再次思考。“让楼下的小朋友送回来就行啊。”苒苒说。禹蘅听了却不认同,说:“那样太麻烦了,太慢了,要是能让滑轮自己回来就好了。”“对对对,就像我们玩的索道,不就是在上面系个绳子拉回来嘛。”文博兴奋地说。文博的提议立刻获得了大家的认可,博慈马上找来了绳子系在滑轮的挂钩上,这样就可以通过拉绳子,收回挂钩了。
周五下午孩子们准时起床,快速装好被褥,让被褥“乘坐”索道有序地从3楼班级滑行到了院子中。望着“被子索道”,宇航自言自语道:“要是再能让被子坐着索道回教室就更好了。”相信接下来还会发生更多有趣的事情,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