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内容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材的有效处理之后形成的、在课堂现场与学生共同学习研究的具体信息。教学内容来自师生对课程内容、教材内容与教学实际的综合加工。师生一方面合理地利用教材教学,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取舍、加工;另一方面,师生可以科学地加工教材,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是经过取舍之后的教的内容和学的内容的结合体。如何让教学内容更有价值?必须有很好的教学设计和具体的策略。
一、充分感知文本,确立教学内容
阅读文本之后,感知文本,确立教学目标必须围绕教学内容。教什么的问题非常重要。举例来说,毕淑敏的《一厘米》一文的教学内容可以确定为:1.明确地点的转换,体悟戏剧时空集中的特点。2.围绕“票”复述情节,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3.通过冲突的展开认识人物,通过言行的描写认识人物,通过他人的评价认识人物。这是一篇充满生活气息的戏剧,却矛盾迭出,引人入胜,作家毕淑敏以小见大,塑造了一位真实、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
二、找准文本切入点,有序推进教学过程
文本长短不一,文本体裁不一,教学的切入点应该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前提,以文本内容为依据,以课堂有序深入推进为原则,寻找并确定之。比如:为学生在《一厘米》如此长的篇幅中,设计一个问题达到整体感知的效果,“文章写了几处地点?有几个人为小也测量身高?”这样切入,学生就能够迅速找到,达到体会剧本时空集中的特点的目的,达到梳理情节的目的。
文章写“师傅送票——车站买票——红衣青年查票——公园领导登门送票——母亲拒票”几件事,线索清晰。陶影与司机的冲突,陶影与红衣青年的冲突,陶影与丈夫的冲突,陶影与孩子的冲突。而所有的冲突聚焦在陶影与孩子的冲突上,因为陶影作为母亲,她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她注重孩子心灵的塑造、精神的成长,孩子因为自信已经够1米1了,所以车上坚持买票,而老奶奶为了证明孩子长得好,把不足1米 1的孩子多说了1厘米,孩子对母亲的误会却由此加深了。全篇冲突不断,铺垫蓄势,紧紧抓住读者的心;语言简练,生动细腻;细节刻画非常到位,语言极具个性化,让人深思。
三、合理剪裁文本,聚焦核心内容
对于文本内容如果面面俱到,没能够找到着力点,不能重锤敲击,就会浮光掠影。故此必须有所取舍,大胆剪裁。这既取决于教师个性与涵养,也取决于学生学情等因素。
比如:《一厘米》可以找到文章几个赏析点——从结构、内容、写法的角度赏析标题;赏析个性化、生活化、戏剧化的语言特点;文章主旨的时代感。这样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教师整合、梳理,就能很好地理解作者写作技巧、写作意图。
全篇冲突不断,铺垫蓄势,紧紧抓住读者的心“不满1.1米的孩子不要票,免费进。你们娘俩正好!”张师傅的话也为陶影与红衣青年的冲突埋下伏笔。在戏剧的第二部分陶影焦急而略带哭腔地说“我买两张票。”买,心理不舍得,不买,对孩子“说下次买”的话就不能兑现。最终买了,是让孩子满足,同时让孩子知道妈妈是守信的。在戏剧的第四部分,“陶影怕说不明白,索性蹲下去,翻动废票”,而红衣青年却认为陶影偷张废票来搪塞他,蒙混过关,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由此看来陶影关注孩子的心灵,希望孩子能够诚信做人,作为一位文化程度低,写封信要不断翻阅字典的母亲却有着对人格尊严的执着追求。尊严重于金钱!
四、精妙有效点拨,动态展开教学内容
在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的动态展开,离不开教师的有效点拨。比如鉴赏课文语言特点。针对课文语言戏剧化、个性化、生活化的特点,教师则应该点拨到位。否则学生很难把握语言的特点,乃至化为己用。
(1)陶影发狠地揉面,日子像面粉一般毫无变化地流淌。(这个句子有什么特色?)
点拨:生动形象地写出陶影内心的气愤,因为公园的误会与侮辱,所以才有发狠揉面的动作,后半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她的申诉无果的无望失望之情。
(2)她慌了神,许多人围着看热闹,小也惊恐地睁着天真无邪的眼睛,充满迷惘。(“惊恐”如何理解?)
点拨:属于神态描写。与前文“雄赳赳”量身高的情景形成对比,说明孩子内心承受的压力之大。红衣青年和围观者都无法知晓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的程度,而只有母亲懂得这一切。
(3)四周一时间变得非常安静,有人轻微地咳嗽。(这句描写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点拨:属于环境描写,以声衬静,写出众人围观的寂静,同时暗示主人公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五、适度拓展文本,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文本内容,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适度拓展。比如:引导学生从作家生平中得到解读文本的信息。对于相对陌生的文体,如剧本,可以找到类似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从而更能够体悟剧本特点。针对《一厘米》以小见大,反映诚信可贵的主题,在文章中找到喇叭广播一段,“群众反映,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有些个体餐馆的涮羊肉分量短缺,缺斤短两严重……”这样的舞台说明,交代陶影生活的大环境,点明在这个诚信缺失的时代里,生长着心灵荒芜的人群。因此,教育学生为人处事讲诚信则是非常必要的。由此看来,拓展是基于把握文体特征、理解文章主题、深入文本语言的一个重要渠道。
教学内容价值性的实现,仰赖于教师知识的积累、设计的智慧、课堂管理的力度,是让课堂有序高效的关键之所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深入思考、巧妙设计、灵活引导,课堂教学效果才会不断提高。
[作者通联:江苏启东市开发区中学]
一、充分感知文本,确立教学内容
阅读文本之后,感知文本,确立教学目标必须围绕教学内容。教什么的问题非常重要。举例来说,毕淑敏的《一厘米》一文的教学内容可以确定为:1.明确地点的转换,体悟戏剧时空集中的特点。2.围绕“票”复述情节,把握文章的结构特点。3.通过冲突的展开认识人物,通过言行的描写认识人物,通过他人的评价认识人物。这是一篇充满生活气息的戏剧,却矛盾迭出,引人入胜,作家毕淑敏以小见大,塑造了一位真实、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形象。
二、找准文本切入点,有序推进教学过程
文本长短不一,文本体裁不一,教学的切入点应该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前提,以文本内容为依据,以课堂有序深入推进为原则,寻找并确定之。比如:为学生在《一厘米》如此长的篇幅中,设计一个问题达到整体感知的效果,“文章写了几处地点?有几个人为小也测量身高?”这样切入,学生就能够迅速找到,达到体会剧本时空集中的特点的目的,达到梳理情节的目的。
文章写“师傅送票——车站买票——红衣青年查票——公园领导登门送票——母亲拒票”几件事,线索清晰。陶影与司机的冲突,陶影与红衣青年的冲突,陶影与丈夫的冲突,陶影与孩子的冲突。而所有的冲突聚焦在陶影与孩子的冲突上,因为陶影作为母亲,她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她注重孩子心灵的塑造、精神的成长,孩子因为自信已经够1米1了,所以车上坚持买票,而老奶奶为了证明孩子长得好,把不足1米 1的孩子多说了1厘米,孩子对母亲的误会却由此加深了。全篇冲突不断,铺垫蓄势,紧紧抓住读者的心;语言简练,生动细腻;细节刻画非常到位,语言极具个性化,让人深思。
三、合理剪裁文本,聚焦核心内容
对于文本内容如果面面俱到,没能够找到着力点,不能重锤敲击,就会浮光掠影。故此必须有所取舍,大胆剪裁。这既取决于教师个性与涵养,也取决于学生学情等因素。
比如:《一厘米》可以找到文章几个赏析点——从结构、内容、写法的角度赏析标题;赏析个性化、生活化、戏剧化的语言特点;文章主旨的时代感。这样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教师整合、梳理,就能很好地理解作者写作技巧、写作意图。
全篇冲突不断,铺垫蓄势,紧紧抓住读者的心“不满1.1米的孩子不要票,免费进。你们娘俩正好!”张师傅的话也为陶影与红衣青年的冲突埋下伏笔。在戏剧的第二部分陶影焦急而略带哭腔地说“我买两张票。”买,心理不舍得,不买,对孩子“说下次买”的话就不能兑现。最终买了,是让孩子满足,同时让孩子知道妈妈是守信的。在戏剧的第四部分,“陶影怕说不明白,索性蹲下去,翻动废票”,而红衣青年却认为陶影偷张废票来搪塞他,蒙混过关,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由此看来陶影关注孩子的心灵,希望孩子能够诚信做人,作为一位文化程度低,写封信要不断翻阅字典的母亲却有着对人格尊严的执着追求。尊严重于金钱!
四、精妙有效点拨,动态展开教学内容
在教学活动中,教学内容的动态展开,离不开教师的有效点拨。比如鉴赏课文语言特点。针对课文语言戏剧化、个性化、生活化的特点,教师则应该点拨到位。否则学生很难把握语言的特点,乃至化为己用。
(1)陶影发狠地揉面,日子像面粉一般毫无变化地流淌。(这个句子有什么特色?)
点拨:生动形象地写出陶影内心的气愤,因为公园的误会与侮辱,所以才有发狠揉面的动作,后半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她的申诉无果的无望失望之情。
(2)她慌了神,许多人围着看热闹,小也惊恐地睁着天真无邪的眼睛,充满迷惘。(“惊恐”如何理解?)
点拨:属于神态描写。与前文“雄赳赳”量身高的情景形成对比,说明孩子内心承受的压力之大。红衣青年和围观者都无法知晓孩子的心灵受到伤害的程度,而只有母亲懂得这一切。
(3)四周一时间变得非常安静,有人轻微地咳嗽。(这句描写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点拨:属于环境描写,以声衬静,写出众人围观的寂静,同时暗示主人公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五、适度拓展文本,深入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内容不局限于文本内容,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适度拓展。比如:引导学生从作家生平中得到解读文本的信息。对于相对陌生的文体,如剧本,可以找到类似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从而更能够体悟剧本特点。针对《一厘米》以小见大,反映诚信可贵的主题,在文章中找到喇叭广播一段,“群众反映,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有些个体餐馆的涮羊肉分量短缺,缺斤短两严重……”这样的舞台说明,交代陶影生活的大环境,点明在这个诚信缺失的时代里,生长着心灵荒芜的人群。因此,教育学生为人处事讲诚信则是非常必要的。由此看来,拓展是基于把握文体特征、理解文章主题、深入文本语言的一个重要渠道。
教学内容价值性的实现,仰赖于教师知识的积累、设计的智慧、课堂管理的力度,是让课堂有序高效的关键之所在。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深入思考、巧妙设计、灵活引导,课堂教学效果才会不断提高。
[作者通联:江苏启东市开发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