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进行生物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首要考虑的问题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理角色分配。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向来是教师一人站在前面讲,学生坐在下面听,教师扮演着课堂教学中的主角。实际上,这是一个严重的教学误区。既然学生才是知识的最终接收者,那么,他们理应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当成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为学生创造出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这是新时期教学改革当中应当予以重视的新思路。
1.培养自主学习动机,树立学习愿望
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因此,开展自主学习的第一步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最为常用的方式便是在学生头脑中树立起一个自主学习的愿望。这个愿望将会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让学生的观念由“要我学”转变成为“我要学”。这个环节通常被放置在某个整体学习阶段的开端,为学生注入初始动力。
例如,在进行遗传内容教学之前, 我先提问学生们:“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男孩像妈妈,女孩像爸爸’?”“当然听说过!”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这个问题一出,教室里立刻安静了下来。我继续引导学生:“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遗传’这个词呢?其实,孩子与父母长得像,就是因为遗传的缘故。”在这样一个悬念的设置之下,学生的情绪立刻高涨起来,都想要知道这中间是什么样的原理。简单的几句对话,便激发起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愿望。
自主学习动机的培养其实并不难,更不必花费太多时间,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自觉主动的学习愿望。很多时候,一个现象,一个问题,就足够引起学生对于生物知识学习的愿望,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有发现问题的眼睛以及与将之与课程内容相联系的能力。学习愿望的树立是自主学习开展的奠基石,教师一定要特别重视。
2.营造自主学习氛围,开启学习大门
学习愿望树立起来之后,就可以进入课堂教学实体阶段了。在广大教师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的背景下,各種高效的主体内容、教学方法已经是层出不穷。笔者想要特别强调的是课程导入阶段中对于自主学习的关注。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内容数量明显增加,许多教师为了节约课堂教学时间,便将课程导入环节省略了,这是非常不应该的。课程导入作为营造自主学习氛围的启动因素,应当得到每个教师的重视。
例如,在减数分裂教学内容开始之前,我没有直接进入知识讲解,而是先向学生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问题一,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是怎样的?问题二,减数分裂当中的“减数”二字所指的是什么?问题三,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发生在什么时候?这样的问题提出之后,虽然学生们还没有相关知识储备,无法回答出正确答案,但是,在这种问题氛围的营造之下,已经对于接下来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了一个大致了解。带着这样的“心理准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思路便清晰起来了,对接下来的学习很有好处。
由此可见,自主学习氛围的营造并不需要耗费太长的时间。教师可以考虑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与技术手段,只要能够贴合本次教学内容,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课堂教学内容当中来,并且激发起学生对于某一个问题的求知欲即可。带着热情和问题投入教学,自主学习才具有保证。
3.设计自主学习练习,延续学习过程
课程主体内容教学的完成并不是整次教学的结束。生物学是一门来自于实践而又用于指导实践的实用性学科。因此,想要较好地掌握生物学知识,在严谨的理论学习之后,一定要配合以相应的实践活动进行检验。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将所学知识进行应用,更能够在练习的过程中继续激发学生们的自主学习热情。
例如,在人体稳态章节的知识学习完成之后,我为学生布置了一个小练习,让学生当一次小医生,分别为大家讲解糖尿病以及普通感冒的成因,并且给出一套科学完整的治疗方法。这种形式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大家纷纷开动脑筋,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呈现出了一个个精彩的答案。这个小练习也让学生意识到,每一个生物学知识都是可以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的。
主体知识教学过后的小练习,有效实现了本次学习过程的延续。教师可以将这种课后小练习设计为较为开放的形式,给学生预留出足够的思考空间。这样一来,整个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活动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过程。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习到自主学习的方式,将这种思路运用到自己的个人学习当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个人认知素质。
在自主学习的状态之下,学习便会成为学生的一个主动需求,而非在教师要求之下的被动灌输。在这种主动的心理状态之下,学生往往可以在完成既有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继续主动探究周边知识内容,效果远比教师逐一要求要好得多。只要教师能够进行巧妙引导,并适当放手,自主学习之下的教学实效的提升将会格外显著。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州中学)
1.培养自主学习动机,树立学习愿望
学生是自主学习的主体,因此,开展自主学习的第一步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最为常用的方式便是在学生头脑中树立起一个自主学习的愿望。这个愿望将会成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让学生的观念由“要我学”转变成为“我要学”。这个环节通常被放置在某个整体学习阶段的开端,为学生注入初始动力。
例如,在进行遗传内容教学之前, 我先提问学生们:“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男孩像妈妈,女孩像爸爸’?”“当然听说过!”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这个问题一出,教室里立刻安静了下来。我继续引导学生:“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遗传’这个词呢?其实,孩子与父母长得像,就是因为遗传的缘故。”在这样一个悬念的设置之下,学生的情绪立刻高涨起来,都想要知道这中间是什么样的原理。简单的几句对话,便激发起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愿望。
自主学习动机的培养其实并不难,更不必花费太多时间,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自觉主动的学习愿望。很多时候,一个现象,一个问题,就足够引起学生对于生物知识学习的愿望,关键在于教师是否具有发现问题的眼睛以及与将之与课程内容相联系的能力。学习愿望的树立是自主学习开展的奠基石,教师一定要特别重视。
2.营造自主学习氛围,开启学习大门
学习愿望树立起来之后,就可以进入课堂教学实体阶段了。在广大教师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的背景下,各種高效的主体内容、教学方法已经是层出不穷。笔者想要特别强调的是课程导入阶段中对于自主学习的关注。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内容数量明显增加,许多教师为了节约课堂教学时间,便将课程导入环节省略了,这是非常不应该的。课程导入作为营造自主学习氛围的启动因素,应当得到每个教师的重视。
例如,在减数分裂教学内容开始之前,我没有直接进入知识讲解,而是先向学生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问题一,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量变化是怎样的?问题二,减数分裂当中的“减数”二字所指的是什么?问题三,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发生在什么时候?这样的问题提出之后,虽然学生们还没有相关知识储备,无法回答出正确答案,但是,在这种问题氛围的营造之下,已经对于接下来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了一个大致了解。带着这样的“心理准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思路便清晰起来了,对接下来的学习很有好处。
由此可见,自主学习氛围的营造并不需要耗费太长的时间。教师可以考虑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与技术手段,只要能够贴合本次教学内容,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课堂教学内容当中来,并且激发起学生对于某一个问题的求知欲即可。带着热情和问题投入教学,自主学习才具有保证。
3.设计自主学习练习,延续学习过程
课程主体内容教学的完成并不是整次教学的结束。生物学是一门来自于实践而又用于指导实践的实用性学科。因此,想要较好地掌握生物学知识,在严谨的理论学习之后,一定要配合以相应的实践活动进行检验。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及时将所学知识进行应用,更能够在练习的过程中继续激发学生们的自主学习热情。
例如,在人体稳态章节的知识学习完成之后,我为学生布置了一个小练习,让学生当一次小医生,分别为大家讲解糖尿病以及普通感冒的成因,并且给出一套科学完整的治疗方法。这种形式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大家纷纷开动脑筋,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呈现出了一个个精彩的答案。这个小练习也让学生意识到,每一个生物学知识都是可以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的。
主体知识教学过后的小练习,有效实现了本次学习过程的延续。教师可以将这种课后小练习设计为较为开放的形式,给学生预留出足够的思考空间。这样一来,整个课堂教学的自主学习活动便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过程。与此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习到自主学习的方式,将这种思路运用到自己的个人学习当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个人认知素质。
在自主学习的状态之下,学习便会成为学生的一个主动需求,而非在教师要求之下的被动灌输。在这种主动的心理状态之下,学生往往可以在完成既有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继续主动探究周边知识内容,效果远比教师逐一要求要好得多。只要教师能够进行巧妙引导,并适当放手,自主学习之下的教学实效的提升将会格外显著。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