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党员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工作,对学校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让党性教育“入心入脑”,让理论学习“入脑入心”,是党员时刻保持理想信念坚定的需要,也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严守党的纪律,践行党的宗旨的需要,只有让党性教育“入脑入心”,才能真正实现知行合一,才能提高学生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培养造就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建立大学生党员教育长效机制是培养党的接班人的需要,也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环节。全国各高校都在不断总结借鉴,多途径探索党员教育“入脑、入心”的有效方法和长效机制,以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工作。本文通过研究学生党员教育的载体和保障机制,围绕“三个平台”和“三个机制”,探索高校建立学生党员教育“入脑、入心”长效机制的可行性和实效效果,进而提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中医院校;党建;学生党员;长效机制
建立大学生党员教育长效机制是培养党的接班人的需要,也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环节。“3+3”党员教育长效机制通过搭建学生党员在理论学习、实践运用、社会服务方面的平台载体,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和途径,激发党员热情,发挥党员作用,让党员教育不再拘泥于书本报纸,同时辅以上下联动、内外互补、交流互动的保障机制,建立分级教育管理,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影视作品和多媒体技术,完备师资力量,让党性教育走入课堂,走入社团,走入社会,党性教育融入学生生活、学习的点滴,潜移默化地贯穿学生的大学生涯,进而真正使党员教育的“入脑入心”,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一、建立党员教育的三个机制
建立上下联动机制。学校建有党校、学院建有分校,党支部建有党小组,三级联动,共同发力。学校党校负责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的短期集中培训,学院分校负责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日常教育,党支部学校小组以学习会议精神、文件和时政为主要内容。在党员的学习教育过程中,各级组织既要分别行动,又要统筹联合,整体连贯,党员从递交入党申请书,再到积极分子培养、发展对象考核,以及入党后的继续教育,各个环节受三级联动机制的保障,实现全程育人。
建立内外互补机制。学校的资源和单一专业学科的营养,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所需要汲取的养分,是远远不够的。在对学生党员的培养过程中,应该增加党校师资力量,拓展教育资源,建立党校名师堂,在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的同时,加强校与校之间的学习教育互动,以名师独特的视野和典型事迹的感染事迹引导学生,触动他们的心灵。此外,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是增强党员教育的生动性和实效性的途径,因此拓宽教育形式,在教育基础上,增加实地教育形式,与烈士陵园、革命遗址等地建立教育实践基地也是建立党员教育内外互补机制的有效途径。
建立交流互动机制。交流互动机制包括师生互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互动以及组织内党员互动三种形式。建立师生互动机制,就是指党性教育进课堂,充分发挥思政课的吸引力,结合学生喜爱和追捧的热点新闻和影视作品,是理论额灌输与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课堂外师生互动模式,就是指党员教育入第二课堂、入社团,成立学生党建研究会,充分发挥班主任、辅导员、党员教师的作用,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在交流中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渗透党性教育,在个别问题的解决中强化党性理念,明确党员义务;建立组织内部的党员互动交流机制,就是指党员间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交流,可以举办“党员课堂”,让党员讲述自己的故事,同时举办“创新争优”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
二、搭建党员教育的三个平台
(1)搭建理论学习平台
党组织生活和党员教育的形式、内容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和内容,按照深化内容、简化形式、因地制宜、灵活多样、注重效果的思路开展组织生活和党员教育。组织生活要有鲜明的主题,学生党支部要抓住某一时期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或学校工作的重大部署精心准备,围绕主题进行党内充分讨论,交换意见,统一认识,使党员能够不断汲取政治营养,增强党性观念。在党员教育的内容上,强调对学生党员进行系统的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尤其要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并将那些能丰富人们精神世界和陶冶高尚情操的传统文化、人文知识和道德规范,都纳入党员教育的内容中,以现代知识开启学生的心扉。在教育的形式上,改变过去“开会式”念念文件、读读报纸,“一人讲、大家听”的方式,更多地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青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与党的感情,提高思想认识,激发创造力,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网上开展思想教育也是高校党建工作方法和手段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校园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身边党员的先进事迹,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使学生党建工作的层次和水平得到提高。建立党员网络学习系统和手机APP,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的理论学习,增强学习的吸引力,采用理论与艺术结合、文字与影像结合、传统与现实结合的方式,同时配合考核与测试,以检验学习成果;充分利用广播、橱窗、专栏等途径,将学习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和身边采用学生热衷的QQ、微信、微博等交流方式传播党性教育。
(2)搭建实践运用平台
用身边的典型教育身边的人,并坚持树立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拓展大学生党员的锻炼机会,突出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典型性教育,适时地推广典型,通过典型引路。建立“下班党员”制度,学生党员兼职班主任,参与对低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提升他们的各项能力和服务意识;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亮牌活动”、“党员宿舍”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形成以点带面的辐射效果;党支部发挥团队力量,党员结对帮扶,创建党员红色“1+1+1”工程,帮助困难学生,即要求党员参加志愿服务,带动一名经济困难学生和一名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确保学生在发展前是入党积极分子,发展时是先锋战士,发展后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优秀模范,始终成为同学学习的旗帜。在实际活动开展过程中,进一步挖掘感人事迹和先进典型,宣传并学习,真正做到对广大青年学生思想上的感染和号召,营造良好学风、班风。
(3)搭建社会服务平台
组织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学生担任各大赛事志愿者,结合专业开展“中医疗法进社区”和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更好地传播中医药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医疗法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帮助周边基层群众科学防病、合理保健,提高健康素质,服务社会,以“一带三、三带多”梯度化效应的活动模式团队逐渐建立起多个“志愿服务基地”,至此,形成了,即以志愿服务基地为基石,带动发展实践性志愿服务平台、普遍性文化推广平台、服务性创新创业平台,同时借助各平台带动发展多方面工作,将中医药文化特色与志愿服务有机结合。
此外,搭建社会服务平台应建立多个志愿服务基地,志愿服务走入社区、孤老院、中小学,组织开展活动,为学生锻炼自我、服务社会搭建平台。
党员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工作,对学校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让党性教育“入心入脑”,让理论学习“入脑入心”,是党员时刻保持理想信念坚定的需要,也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严守党的纪律,践行党的宗旨的需要,只有让党性教育“入脑入心”,才能真正实现知行合一,才能提高学生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培养造就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成功(教育)》 2012年08期: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探讨和研究;
[2]《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05期:建立“党员成长记录卡”,探索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
[3]《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17期:论如何创新大学生预备党员教育管理机制;
[4]《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建设研究;
[5]《资治文摘(管理版)》 2009年04期:构建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長效机制的实践研究;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中医院校;党建;学生党员;长效机制
建立大学生党员教育长效机制是培养党的接班人的需要,也是加强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环节。“3+3”党员教育长效机制通过搭建学生党员在理论学习、实践运用、社会服务方面的平台载体,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和途径,激发党员热情,发挥党员作用,让党员教育不再拘泥于书本报纸,同时辅以上下联动、内外互补、交流互动的保障机制,建立分级教育管理,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影视作品和多媒体技术,完备师资力量,让党性教育走入课堂,走入社团,走入社会,党性教育融入学生生活、学习的点滴,潜移默化地贯穿学生的大学生涯,进而真正使党员教育的“入脑入心”,真学真懂、真信真用。
一、建立党员教育的三个机制
建立上下联动机制。学校建有党校、学院建有分校,党支部建有党小组,三级联动,共同发力。学校党校负责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的短期集中培训,学院分校负责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的日常教育,党支部学校小组以学习会议精神、文件和时政为主要内容。在党员的学习教育过程中,各级组织既要分别行动,又要统筹联合,整体连贯,党员从递交入党申请书,再到积极分子培养、发展对象考核,以及入党后的继续教育,各个环节受三级联动机制的保障,实现全程育人。
建立内外互补机制。学校的资源和单一专业学科的营养,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所需要汲取的养分,是远远不够的。在对学生党员的培养过程中,应该增加党校师资力量,拓展教育资源,建立党校名师堂,在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的同时,加强校与校之间的学习教育互动,以名师独特的视野和典型事迹的感染事迹引导学生,触动他们的心灵。此外,教育形式的多样化是增强党员教育的生动性和实效性的途径,因此拓宽教育形式,在教育基础上,增加实地教育形式,与烈士陵园、革命遗址等地建立教育实践基地也是建立党员教育内外互补机制的有效途径。
建立交流互动机制。交流互动机制包括师生互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互动以及组织内党员互动三种形式。建立师生互动机制,就是指党性教育进课堂,充分发挥思政课的吸引力,结合学生喜爱和追捧的热点新闻和影视作品,是理论额灌输与自我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课堂外师生互动模式,就是指党员教育入第二课堂、入社团,成立学生党建研究会,充分发挥班主任、辅导员、党员教师的作用,定期开展交流活动,在交流中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渗透党性教育,在个别问题的解决中强化党性理念,明确党员义务;建立组织内部的党员互动交流机制,就是指党员间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交流,可以举办“党员课堂”,让党员讲述自己的故事,同时举办“创新争优”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
二、搭建党员教育的三个平台
(1)搭建理论学习平台
党组织生活和党员教育的形式、内容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积极创新工作方法和内容,按照深化内容、简化形式、因地制宜、灵活多样、注重效果的思路开展组织生活和党员教育。组织生活要有鲜明的主题,学生党支部要抓住某一时期党员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或学校工作的重大部署精心准备,围绕主题进行党内充分讨论,交换意见,统一认识,使党员能够不断汲取政治营养,增强党性观念。在党员教育的内容上,强调对学生党员进行系统的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尤其要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并将那些能丰富人们精神世界和陶冶高尚情操的传统文化、人文知识和道德规范,都纳入党员教育的内容中,以现代知识开启学生的心扉。在教育的形式上,改变过去“开会式”念念文件、读读报纸,“一人讲、大家听”的方式,更多地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使青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与党的感情,提高思想认识,激发创造力,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网上开展思想教育也是高校党建工作方法和手段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校园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身边党员的先进事迹,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使学生党建工作的层次和水平得到提高。建立党员网络学习系统和手机APP,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的理论学习,增强学习的吸引力,采用理论与艺术结合、文字与影像结合、传统与现实结合的方式,同时配合考核与测试,以检验学习成果;充分利用广播、橱窗、专栏等途径,将学习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和身边采用学生热衷的QQ、微信、微博等交流方式传播党性教育。
(2)搭建实践运用平台
用身边的典型教育身边的人,并坚持树立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拓展大学生党员的锻炼机会,突出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典型性教育,适时地推广典型,通过典型引路。建立“下班党员”制度,学生党员兼职班主任,参与对低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提升他们的各项能力和服务意识;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亮牌活动”、“党员宿舍”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形成以点带面的辐射效果;党支部发挥团队力量,党员结对帮扶,创建党员红色“1+1+1”工程,帮助困难学生,即要求党员参加志愿服务,带动一名经济困难学生和一名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确保学生在发展前是入党积极分子,发展时是先锋战士,发展后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优秀模范,始终成为同学学习的旗帜。在实际活动开展过程中,进一步挖掘感人事迹和先进典型,宣传并学习,真正做到对广大青年学生思想上的感染和号召,营造良好学风、班风。
(3)搭建社会服务平台
组织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学生担任各大赛事志愿者,结合专业开展“中医疗法进社区”和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更好地传播中医药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医疗法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帮助周边基层群众科学防病、合理保健,提高健康素质,服务社会,以“一带三、三带多”梯度化效应的活动模式团队逐渐建立起多个“志愿服务基地”,至此,形成了,即以志愿服务基地为基石,带动发展实践性志愿服务平台、普遍性文化推广平台、服务性创新创业平台,同时借助各平台带动发展多方面工作,将中医药文化特色与志愿服务有机结合。
此外,搭建社会服务平台应建立多个志愿服务基地,志愿服务走入社区、孤老院、中小学,组织开展活动,为学生锻炼自我、服务社会搭建平台。
党员教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工作,对学校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让党性教育“入心入脑”,让理论学习“入脑入心”,是党员时刻保持理想信念坚定的需要,也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严守党的纪律,践行党的宗旨的需要,只有让党性教育“入脑入心”,才能真正实现知行合一,才能提高学生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培养造就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成功(教育)》 2012年08期: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探讨和研究;
[2]《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05期:建立“党员成长记录卡”,探索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长效机制;
[3]《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17期:论如何创新大学生预备党员教育管理机制;
[4]《思想理论教育》(上半月综合版):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机制建设研究;
[5]《资治文摘(管理版)》 2009年04期:构建大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長效机制的实践研究;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