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新的教育形势下,搞好辅导员的专职培训,是抓好班集体建设前提;重视对辅导员工作的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是抓好班集体建设的基础;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配合协调作用,是抓好班集体建设的关键;寓班集体建设于目标管理,是抓好班集体建设的核心;齐抓共管,形成班集体建设的教育合力,是抓好班集体建设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班集体建设;专职培训;目标管理;教育合力。
班级是高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高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均以班集体形式来组织实施。高校教育离开了良好的班集体,就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必然影响高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无论怎样的教育,都不如一个真正组织起来的集体给他的教育更多。"因而,加强班集体建设是高校教育和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和形成良好校风的重要手段。如何加强高校的班集体建设?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搞好辅导员的专职培训,促进其素质的不断增强与提高是前提。
辅导员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和教育者,是联系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的纽带和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因此,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既是加强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教育管理的重要前提。为此,应作好辅导员的专职培训,不断促进其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首先,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自己首先要有高尚的灵魂;为师者,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辅导员工作示范性的特点决定了辅导员自身的素养和言行举止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感召性。"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辅导员工作成败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自我形象的塑造及人格魅力的完善。自身素养的提高,除了班主任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斗争、自我完善外,外部培养同样重要。学校应采取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方式定期加强对辅导员的专职培训,并努力形成科学的培训体系,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著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校党建会议的重要文献,增强班辅导员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感,帮助班辅导员树立率先垂范、严于律己、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为人师表、作风正派、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高尚情操。其次,辅导员只有了解班集体管理的要素、任务和内容,掌握班集体管理的原则、方法与规律,才能正确地选择班级管理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最佳班级管理方案的设计,增强班集体管理的技巧性,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因而,要注重对辅导员工作手段和工作方法的培训。组织辅导员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青年学、行为学、信息论、系统论等现代科学中的有关方法,提高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从而使辅导员在进行班集体管理时方法更加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富有吸引力。
2、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建立科学的辅导员会议制度和目标考核机制是基础。
建设良好班集体要按照高校的培养目标和学校对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的普遍性要求来进行,但大学各年级、各班级对管理方面又体现出阶段性和渐进性的特点。各年级、各班级学生的政治条件、学习基础、专业特点各不相同,因而要加强校、系领导对辅导员工作的指导,统筹兼顾、布置合理;既要重视新生,又要全校一盘棋,在力量配备上要有全局观念和长远打算。在辅导员的配备与选拔上,既要认真挑选具有渊博学识和教书育人经验、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辅导员,同时又要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注意老、中、青的搭配,形成阶梯型的辅导员队伍。对辅导员工作的指导上要知人善用、因班派人、大胆信任、放权放责,根据其本人不同的特点和管理经验,适当分配在不同的年级,以发挥每个辅导员的长处。坚持科学性和统一性的原则,建立辅导员会议制度、工作成效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学校领导和主管部门应当定期举行辅导员会议,以便听取辅导员的工作汇报,研究和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并做到每次会议都要有重点地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和困难,适时推广和交流经验。
3、加强学生干部的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配合协调作用是关键学生是教育目标的载体。
学校教育在调动教育者积极性的同时,还必须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优秀班集体能否形成,形成之后能否巩固,班组织机构能否健全,班组织成员能否严格要求自己,关键在于能否组建一支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学生干部队伍。为此,应首先选拔具有吃苦耐劳精神、踏实肯干、锐意进取、责任心强、综合素质全面的,能为大多数学生所信服的学生担任干部。其次,应加强对班级干部的有效管理,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效。在班委和团支委组建后,要进行组织管理分工,对班干部进行组织管理。班集体"两委会"进行组织管理分工后,应对他们进行职责管理。同时还要建立班干部例会制度,对班干部进行制度管理。再次,通过举办内容丰富、新颖,方式灵活多样的培训班和学习小组,建立学生干部队伍培训网络系统,全方位对学生干部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此外,要组织学生干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4、坚持科学性、全面性、灵活性与可行性的原则,寓班集体建设于目标管理之中是核心管理目标规定着班级管理的方向,制约着班级管理的内容、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
明确的集体目标,是维系师生共同奋进的的纽带和动力。因此,实行目标管理,确定明确的目标方针、目标项目和目标值,是创建优秀班集体的核心。管理目标既要反映班级的全面工作,体现本班的基本任务,使班级组织和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又要使目标管理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矛盾,不能面面俱到,包罗万象;其二,一致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班级管理目标既要紧扣教育方针,体现方向性,又要从班级实际出发,发挥本班的优势和特长,使目标有一定的弹性;其三,挑战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目标既要具有一定的难度或带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又要体现科学性,切实可行;其四,具体化与定量化相结合。目标要具体、明确,多用定量的指标描述,同时对难以量化的目标,也应尽量地具体化,订出衡量的标准,便于实施和考核;其五,整体性与个体性相结合。既要注重班级的整体目标,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目标,把二者协调起来,保持基本方向的一致性。
5、各方面教育力量齐抓共管、相互结合,形成班集体建设的教育合力和综合教育体系是保障教育的一致性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
将校内外的各种教育力量结合起来,调动各方面教育力量的积极性,相互配合开展教育,是搞好班集体建设的重要保证。在"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教育大系统中,如果忽略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与配合,要搞好班集体建设必然举步维艰。为此,我们必须做好五个方面的结合,并形成制度:一是抓辅导员与任课教师的结合,建立定期请任课教师共同分析学生情况的制度;二是班与班、年级与年级以及系与系之间,甚至跨校,建立横向联系、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制度;三是抓党团支部及班委会的结合,建立分工合作、各有侧重、目标一致的制度;四是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方针,抓好校内辅导员与校外辅导员的结合;五是抓辅导员与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团体的结合,建立"学生家庭联系卡"制度,以实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关键词:班集体建设;专职培训;目标管理;教育合力。
班级是高校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单位。高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均以班集体形式来组织实施。高校教育离开了良好的班集体,就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必然影响高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无论怎样的教育,都不如一个真正组织起来的集体给他的教育更多。"因而,加强班集体建设是高校教育和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实现高校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和形成良好校风的重要手段。如何加强高校的班集体建设?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搞好辅导员的专职培训,促进其素质的不断增强与提高是前提。
辅导员是班集体的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和教育者,是联系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的纽带和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因此,抓好辅导员队伍建设,既是加强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强教育管理的重要前提。为此,应作好辅导员的专职培训,不断促进其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首先,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塑造他人灵魂的人,自己首先要有高尚的灵魂;为师者,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辅导员工作示范性的特点决定了辅导员自身的素养和言行举止对学生具有很强的导向性和感召性。"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辅导员工作成败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班主任自我形象的塑造及人格魅力的完善。自身素养的提高,除了班主任进行自我认识、自我激励、自我斗争、自我完善外,外部培养同样重要。学校应采取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方式定期加强对辅导员的专职培训,并努力形成科学的培训体系,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著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高校党建会议的重要文献,增强班辅导员的职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感,帮助班辅导员树立率先垂范、严于律己、爱岗敬业、忠于职守、为人师表、作风正派、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高尚情操。其次,辅导员只有了解班集体管理的要素、任务和内容,掌握班集体管理的原则、方法与规律,才能正确地选择班级管理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最佳班级管理方案的设计,增强班集体管理的技巧性,减少工作的盲目性。因而,要注重对辅导员工作手段和工作方法的培训。组织辅导员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青年学、行为学、信息论、系统论等现代科学中的有关方法,提高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从而使辅导员在进行班集体管理时方法更加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富有吸引力。
2、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建立科学的辅导员会议制度和目标考核机制是基础。
建设良好班集体要按照高校的培养目标和学校对班集体建设与管理的普遍性要求来进行,但大学各年级、各班级对管理方面又体现出阶段性和渐进性的特点。各年级、各班级学生的政治条件、学习基础、专业特点各不相同,因而要加强校、系领导对辅导员工作的指导,统筹兼顾、布置合理;既要重视新生,又要全校一盘棋,在力量配备上要有全局观念和长远打算。在辅导员的配备与选拔上,既要认真挑选具有渊博学识和教书育人经验、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辅导员,同时又要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注意老、中、青的搭配,形成阶梯型的辅导员队伍。对辅导员工作的指导上要知人善用、因班派人、大胆信任、放权放责,根据其本人不同的特点和管理经验,适当分配在不同的年级,以发挥每个辅导员的长处。坚持科学性和统一性的原则,建立辅导员会议制度、工作成效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学校领导和主管部门应当定期举行辅导员会议,以便听取辅导员的工作汇报,研究和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并做到每次会议都要有重点地解决一些具体问题和困难,适时推广和交流经验。
3、加强学生干部的管理,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配合协调作用是关键学生是教育目标的载体。
学校教育在调动教育者积极性的同时,还必须调动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优秀班集体能否形成,形成之后能否巩固,班组织机构能否健全,班组织成员能否严格要求自己,关键在于能否组建一支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学生干部队伍。为此,应首先选拔具有吃苦耐劳精神、踏实肯干、锐意进取、责任心强、综合素质全面的,能为大多数学生所信服的学生担任干部。其次,应加强对班级干部的有效管理,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效。在班委和团支委组建后,要进行组织管理分工,对班干部进行组织管理。班集体"两委会"进行组织管理分工后,应对他们进行职责管理。同时还要建立班干部例会制度,对班干部进行制度管理。再次,通过举办内容丰富、新颖,方式灵活多样的培训班和学习小组,建立学生干部队伍培训网络系统,全方位对学生干部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此外,要组织学生干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
4、坚持科学性、全面性、灵活性与可行性的原则,寓班集体建设于目标管理之中是核心管理目标规定着班级管理的方向,制约着班级管理的内容、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
明确的集体目标,是维系师生共同奋进的的纽带和动力。因此,实行目标管理,确定明确的目标方针、目标项目和目标值,是创建优秀班集体的核心。管理目标既要反映班级的全面工作,体现本班的基本任务,使班级组织和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目标要求,又要使目标管理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矛盾,不能面面俱到,包罗万象;其二,一致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班级管理目标既要紧扣教育方针,体现方向性,又要从班级实际出发,发挥本班的优势和特长,使目标有一定的弹性;其三,挑战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目标既要具有一定的难度或带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又要体现科学性,切实可行;其四,具体化与定量化相结合。目标要具体、明确,多用定量的指标描述,同时对难以量化的目标,也应尽量地具体化,订出衡量的标准,便于实施和考核;其五,整体性与个体性相结合。既要注重班级的整体目标,又要重视学生的个性目标,把二者协调起来,保持基本方向的一致性。
5、各方面教育力量齐抓共管、相互结合,形成班集体建设的教育合力和综合教育体系是保障教育的一致性原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条重要原则。
将校内外的各种教育力量结合起来,调动各方面教育力量的积极性,相互配合开展教育,是搞好班集体建设的重要保证。在"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教育大系统中,如果忽略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的协调与配合,要搞好班集体建设必然举步维艰。为此,我们必须做好五个方面的结合,并形成制度:一是抓辅导员与任课教师的结合,建立定期请任课教师共同分析学生情况的制度;二是班与班、年级与年级以及系与系之间,甚至跨校,建立横向联系、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制度;三是抓党团支部及班委会的结合,建立分工合作、各有侧重、目标一致的制度;四是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方针,抓好校内辅导员与校外辅导员的结合;五是抓辅导员与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团体的结合,建立"学生家庭联系卡"制度,以实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