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信息、提高能力和形成一定思想的重要渠道。然而语文教学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让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所以,语文教学改革中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有效教学就是一条重要的途径。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有效性 学习兴趣 核心问题 创设情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教学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有关资料,在与学生进行课堂合作交流、互动探究时,加强对学生的点拨与指导。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能力。
一、适当加点趣味,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中适时地加点趣味往往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学习趣味化是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手段。在教学情境中,扮演角色不仅能彰显学生的个性,更能增加其学习的乐趣。高中生想象力丰富,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让学生揣摩人物的性格,演绎文本中的角色,体验其中的剧情,既能为语文教学增加趣味,又能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把握作品的深刻内涵。例如:在教学《罗密欧与朱丽叶》时,就让学生节选情节,自由组编,再创情节。学生置身于这样的情景中,更能体会到罗密欧与朱丽叶为爱而斗争的艰辛。这样既给学生提供了深入理解文本的机会,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学语言上,教师应做到准确、流畅,力求幽默、风趣。
二、确定核心问题,设计相关提问
问题是开启理解文章主旨的钥匙,是一堂课教学价值的依托,也可能是教学的切入点。它针对本堂课的重点目标,统领课堂提问的主要问题,贯穿课堂流程。在核心问题之外,于各个具体的教学环节中,自然还应设计其他一些问题来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师生交流的质量。需要指出的是,问题设计应努力做到切入口小而辐射面广。例如:鲁迅先生的《祝福》是传统篇目,梳理小说情节是“规定程序”。不动脑筋,张口就问学生小说讲了什么故事,一问学生就“沉闷”了。在教学这篇小说时,要先读祥林嫂的肖像:“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接着提问:“祥林嫂死时年龄到底有多大?是四十‘上’呢,还是四十‘下’?”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互相补充,互相争辩。于是师生共同梳理小说情节中能显示年龄的时间词句,如第一次到鲁镇是“年纪大约二十六七”,以及“新年才过”、“第二年的新正”、“又过了两个新年”等,最后加起来是三十五六岁,只能是四十“下”,而不可能是四十“上”。这样的问题不仅让学生梳理了情节,了解了祥林嫂的命运,还训练了学生对关键文句的筛选整合能力。
三、创设教学情境,充分感悟鉴赏
因为时代的久远,生活境遇的不同,今天的高中学生对作家作品容易产生隔膜,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是不可或缺的。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对课文产生亲切感,形成深刻的感悟与鉴赏的心理体验。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是现代多媒体教学法。如在教学《蜀道难》时,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四川易守难攻的地形。又知在教学《雨霖铃》时,从“长亭雨后”、“晓风残月”的画面欣赏开始感受柳永复杂的离愁别绪。再如教学《项羽本纪》时播放电影《西楚霸王》,让学生对项羽的个性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了解项羽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他缺乏谋略和视野,缺乏宽宏大量,足勇少智。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学习课文,学生对项羽便有了深刻的认识。此外,学生的积极性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教学中要不断给学生设疑问难。有了疑问,学生才会去探索。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创设情境,设计各种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多元方式教学,激活语文课堂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讨论式、演讲式等,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多媒体教学就是现代课堂的一项有效教学手段。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创设真实的情境,利用音乐、动画等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同时学生可以借助多媒体更好地理解课本上的所学知识。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使语文课堂更加丰富、生动,同时也可以大大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明确教学目的,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就利用多媒体播放《黛玉葬花》这段配乐视频。这样学生便对林黛玉有了初步认识和感触,想知道有关于她的故事。多媒体情境的成功创设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兴趣,而且启发学生对《红楼梦》这部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进行深入的理解。
总之,语文教学要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在上课之前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讨论,并相互交流,之后语文教师再作适当的引导、点拨。在学生力所能及的地方要以他们的探讨为主,同时对他们思维闪光的地方大加赞赏,这才是合适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摘:
[1]杨红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教学探究[J].语文天地,2010,(11).
[2]徐亚强.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设计[J].甘肃高师学报,2009,(8).
[3]侯晓燕.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学科课程整合教学[J].新课程,2011,(9).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有效性 学习兴趣 核心问题 创设情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教学应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和有关资料,在与学生进行课堂合作交流、互动探究时,加强对学生的点拨与指导。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提升能力。
一、适当加点趣味,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学中适时地加点趣味往往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学习趣味化是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手段。在教学情境中,扮演角色不仅能彰显学生的个性,更能增加其学习的乐趣。高中生想象力丰富,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所以让学生揣摩人物的性格,演绎文本中的角色,体验其中的剧情,既能为语文教学增加趣味,又能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把握作品的深刻内涵。例如:在教学《罗密欧与朱丽叶》时,就让学生节选情节,自由组编,再创情节。学生置身于这样的情景中,更能体会到罗密欧与朱丽叶为爱而斗争的艰辛。这样既给学生提供了深入理解文本的机会,又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教学语言上,教师应做到准确、流畅,力求幽默、风趣。
二、确定核心问题,设计相关提问
问题是开启理解文章主旨的钥匙,是一堂课教学价值的依托,也可能是教学的切入点。它针对本堂课的重点目标,统领课堂提问的主要问题,贯穿课堂流程。在核心问题之外,于各个具体的教学环节中,自然还应设计其他一些问题来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师生交流的质量。需要指出的是,问题设计应努力做到切入口小而辐射面广。例如:鲁迅先生的《祝福》是传统篇目,梳理小说情节是“规定程序”。不动脑筋,张口就问学生小说讲了什么故事,一问学生就“沉闷”了。在教学这篇小说时,要先读祥林嫂的肖像:“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接着提问:“祥林嫂死时年龄到底有多大?是四十‘上’呢,还是四十‘下’?”学生一下子活跃起来,互相补充,互相争辩。于是师生共同梳理小说情节中能显示年龄的时间词句,如第一次到鲁镇是“年纪大约二十六七”,以及“新年才过”、“第二年的新正”、“又过了两个新年”等,最后加起来是三十五六岁,只能是四十“下”,而不可能是四十“上”。这样的问题不仅让学生梳理了情节,了解了祥林嫂的命运,还训练了学生对关键文句的筛选整合能力。
三、创设教学情境,充分感悟鉴赏
因为时代的久远,生活境遇的不同,今天的高中学生对作家作品容易产生隔膜,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是不可或缺的。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对课文产生亲切感,形成深刻的感悟与鉴赏的心理体验。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是现代多媒体教学法。如在教学《蜀道难》时,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四川易守难攻的地形。又知在教学《雨霖铃》时,从“长亭雨后”、“晓风残月”的画面欣赏开始感受柳永复杂的离愁别绪。再如教学《项羽本纪》时播放电影《西楚霸王》,让学生对项羽的个性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了解项羽是一个刚愎自用的人,他缺乏谋略和视野,缺乏宽宏大量,足勇少智。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学习课文,学生对项羽便有了深刻的认识。此外,学生的积极性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教学中要不断给学生设疑问难。有了疑问,学生才会去探索。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努力创设情境,设计各种问题,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问题,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四、多元方式教学,激活语文课堂
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讨论式、演讲式等,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多媒体教学就是现代课堂的一项有效教学手段。借助于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创设真实的情境,利用音乐、动画等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同时学生可以借助多媒体更好地理解课本上的所学知识。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使语文课堂更加丰富、生动,同时也可以大大拓展语文学习的领域。这就需要语文教师明确教学目的,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如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一课时,就利用多媒体播放《黛玉葬花》这段配乐视频。这样学生便对林黛玉有了初步认识和感触,想知道有关于她的故事。多媒体情境的成功创设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兴趣,而且启发学生对《红楼梦》这部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进行深入的理解。
总之,语文教学要不断地进行教学改革,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在上课之前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讨论,并相互交流,之后语文教师再作适当的引导、点拨。在学生力所能及的地方要以他们的探讨为主,同时对他们思维闪光的地方大加赞赏,这才是合适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摘:
[1]杨红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教学探究[J].语文天地,2010,(11).
[2]徐亚强.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设计[J].甘肃高师学报,2009,(8).
[3]侯晓燕.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学科课程整合教学[J].新课程,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