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 1971年3月生,浙江杭州人。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浙江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浙江省女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杭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2002年入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攻读书法理论与书法实践博士,导师为章祖安教授,2006年获博士学位。
主要学术论文有:《董其昌、黄道周书法之比较》、《黄山谷草书形式及其意义》、《闺阁才情、豪宕出之——简谈现当代女书家作品中的丈夫气》、《陆维钊书法艺术论》(专著)等。编辑出版有《汉曹全碑及其笔法》、《张黑女墓志及其笔法》、《金 手写钢笔、毛笔字帖》、《王羲之书法选集》、《颜真卿书法选集》、《历代小楷名作精选》(四卷册)、《中国历代书法名作·楷书卷》等十余种。参与编写《中国美术名作鉴赏辞典》、《中国书法大典》。
书法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省级展览,曾获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二等奖、全浙书法大赛金奖、第五届浙江鲁迅文学艺术奖优秀成果奖等。
中国美院书法博士金琤,博士导师是章祖安先生,博士论文是研究陆维钊先生的,而其书风出入碑帖之间,具有名门正派风范。
先师孙正和尝问艺于陆维钊先生,陆先生谓正和师:“你刻印可以走楷书入印一路,这是别人未走过的路,困难多,但也容易走出来”。后,正和师穷十年之功,溶隶、楷于印,许是近现代第一人。陆维钊先生晚年书画如横刀立马,气势非凡,自认霸气重,故其用印多隽秀严整,正是出自正和师之手。
金琤的导师章祖安先生,是陆维钊先生嫡传弟子,正和师亦是相熟,曾说起章先生文武双全,文不仅是书法大家,更能诵红楼,武术则亦有造诣,可列入高手一列。后亲听章先生说,虽年事已高,但寻常七八个后生还是不能近我身的。
师门和陆门源远流长,因此不免有了亲切之感,又感于金琤老师碑帖融合的研究,极欲探一究竟。于是在三月的一个午后,去了转塘,在蓝天白云、美树碧草之间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和金琤老师有了一次愉悦的对话。
陈耘文:您好,金老师,您和您的先生白砥老师,均是书法博士,这样一对伉俪,放在全国也是仅有,已经成了书坛的一段佳话。今天,能不能介绍一下您学习书法的经历?
金 :在我学习书法的道路上,对我影响最大的有三个人。我的父亲,他是我的启蒙老师;白砥老师,是生活伴侣,亦是同门师兄,影响了我的艺术审美;我的博士生导师章祖安老师,他不仅促成了我书法专业上的进步,还让我学会了更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从小父母就教导我要会写一手好字,字是人的第二张面孔。小学五年级开始父母送我进少年宫书法班学习,一直学到初二功课紧张之时。但之后空余时间,硬笔毛笔仍练习不辍。由于我比较认真,得到了老师的很多鼓励。
考大学时,我身边的人建议我考美院。也没有过多时间准备,一切都是幸运,没想到会顺利考上中国画系书法专业。当时一个班是五人,班主任是祝遂之老师。
大一那年,我就认识了白老师,其时他在攻读硕士研究生。
大学四年毕业后我留校,分配在美院成教学院,主要工作是负责书法进修等工作。 白老师读完研究生后,去了上海,我们分处两地,他96年回杭州读博士我们才真正在一起。我们其实特别简单,都有各自的空间。以前经常看他写字,他的沉厚,对字形变化的把握,都与常人迥然不同。书写时,所传达的时空的感觉,也是完全不一样。
差不多十年,我一直在成教部,后来“成教”改为“继续教育”,期间我读了美术史论的研究生。2002年调到了设计基础部,这一年,考了章老师的博士。06年,博士毕业,一直在专业基础教学部。
陈耘文:金老师,您的书法风格在你读本科,读研,读博的各个阶段有什么不同?
金 :读本科的时候,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是明清一路,如黄道周的小楷、倪元璐的行书。大学毕业到了成教部以后,要上很多课,每天面对很多学生,在示范、讲解的过程中,思考得特别多,对自己的影响很大。中国美院的教学比较注重二王帖学的探究,因此当时我更多思考的是王字,草书一类。我还写过一段时间黄庭坚,历史上文徵明、沈周对黄庭坚都很推崇。他是一个更多偏向理性的人,不似苏东坡天真烂漫。他对草书形式很讲究,一直在寻找一种规律。
倪元璐是我持续喜欢的,他的行草书厚重、扎实,而形简洁,是其他书家少有的,对我的影响很大,我一直特别喜欢和迷恋。相比之下,王铎、傅山的字可能比较连绵、潇洒,但不够回味。我最近在看沙孟海先生的字,感觉外形是沙老的,但内在也能看到倪元璐的影子,如字形的关系等。尽管沙老对黄道周赞赏更多,字里似更多倪元璐的元素。
读博士以后,感受到了章祖安老师对陆维钊先生的推崇。陆先生的作品我一直在看,但真正关注是由于写博士论文。这个关注的方向,也不是我特意去寻,是很有机缘的。其时,博士论文课题一直定不下来。章老师说,我看你的字里,有陆先生的那么一点影子。有了这个启发以后,我就找到了方向,于是开始去做研究,随着一步步深入,逐渐对陆先生的书风,包括对碑学,有了更多的注意。现在我给学生讲课,也往往从碑开始,从汉隶、魏碑讲起,再进入其他。我觉得汉代气象,魏晋风骨,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精神。尽管魏晋以后,到明清之前,书写在技法上更成熟,风格也更多变,但从根本上看,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流还是在汉魏时期,尤其是碑所体现的厚重、质朴之风骨。
有了这样的理解和思考以后,我就系统地去看碑,重新拿出了《瘗鹤铭》等。《瘗鹤铭》,黄庭坚也很推崇,赞之为“大字无过《瘗鹤铭》”。《瘗鹤铭》虽然字很少,但给人的感觉,很难用语言来形容,似有气息扑面而来,让你心里有一种震撼。还有《石门铭》、《张猛龙碑》,李叔同、陆维钊都很推崇这两种碑。陆先生写过四条屏,临《石门铭》、《爨龙颜》、《爨宝子》、《张猛龙》,几乎是在同期写的,虽是临写,但有他自己的创作。魏碑与隶书也成为我现在时时临仿的对象,但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专心写字的时间太少。
我在博士论文中提到陆先生是在消化碑的意味。陆先生学碑,学碑的意味,不从形上模仿,他的变化,含合了他自己的运笔感受,包括改造成行草化的追求。他学碑是追求其活性,他学帖是取其精到、准确。他确是把碑写活了。
陈耘文:我经常听到这样一种观点,帖是帖,碑是碑,两者很难融到一起?请说说您的理解。
金 :如果说在清代中后期,碑学重新焕发生命,那个时期这种说法可能成立。但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近现代的创作,绝大部分书家走了碑帖融合的道路,而不是帖是帖,碑是碑。即便是康有为,这样的碑学大家,他在行草书中也在努力地消化帖,因为科举考试的需要,他从小浸淫帖学,加之后来对颜真卿书法的揣摩,使他的笔端自然具备帖的环转、连贯的素质。
在我看来,碑帖之间本来就没有一条鸿沟。碑帖只不过在发展实践中,带有一个时代不同的面貌,并非是水火不能容,对立的。
陆维钊先生书法上的成就主要在碑帖融合这一块,他写帖很纯粹,写碑很地道,又融入了他自我面貌。由于关注特别多,因此我自己在写字的时候,也会很自然地受到陆先生的影响。并对大字小字,对碑和帖的关系,有一个全面的观照。
我在想,大家平时一提起碑,就会联想到视觉形式感,作品都是大张的。那么,有没有必要写这么大?《龙门二十品》有这么大吗?其他的,包括《爨宝子》有这么大吗?现在认为碑就是大,就是奇,就是张扬,其实碑也是很有内涵的,也可以写得很小,也可以写得很有味道。
陈耘文:写大和写小,关系到一个运笔的发挥问题。写太小了,是不是会受到局限,或者说束缚?
金 :这要看个人的理解和书写的习惯。我举个例子。
前段时间,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写《曹全碑》。有一天我看伊秉绶的字,发现里面有很多《曹全碑》的感觉,而且是把《曹全碑》和《张迁碑》做了一个融合,其中线条的弹性完全是从《曹全碑》里来的。线条的弹性我以前也是很漠视的。通过《曹全碑》看伊秉绶,你觉得伊秉绶的作品很大,比如一些大的对联,那些粗长的线条与曼妙的短线,无不得自《曹全碑》厚与灵的启发,而伊秉绶也有扇面,和其他很多雅致的小行书,大小只是外在形式而已,也就是说碑不是非得写那么大,也可以写得很小。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陆维钊先生写的《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序》,写得很小,但完全是碑,而且这个碑的里面,《张猛龙》的感觉特别多。
我觉得小、大不是关键,关键是碑帖如何融合的问题,小的可以融合,大的也要融合。其中需要长期熟练地磨砺、方能出神入化。
正是由于金琤老师广泛地涉猎了历代书法名作,尤其倾心于二王、宋四家、黄道周、倪元璐、赵之谦书风,加上名师指点,和自己的不断思考,形成了她“不偏碑帖,与古为徒,追求雅致清润、奇正相生的书风”。
在采访最后,编者问了金琤老师一个很俗的问题,您在书法学习和创作中,有没有特别难忘的人和事。金老师稍作沉思,说道:“最难忘的人是导师章祖安先生,他对弟子的要求很严格,对小细节的要求很高。我们本科上课时,遇到章老师的课是从不敢迟到的,他总是提早到课堂正襟危坐等学生,到了时间就把教室门关上,迟到的学生只能站在门外自责。平常做事总怕他批评我做事不精密,因此在他面前从不敢疏忽。”
以“精密”作为标准要求学生,这样的导师,自然令人动容。金琤老师说,有一次看章老师整理自己的作品,慢慢的一张一张,一点一点,叠得整整齐齐,再用纸包裹严整,看似小小的动作,其中却蕴涵了极其深刻的道理。老先生做事认真,坚持不懈,无论是专业上,还是别的方面,对我都有一种非常大的影响和推动。我现在在教学岗位对学生丝毫不敢懈怠,完全是章老师对我的言传身教。
说到慢。金老师还提到有一次看章祖安老师写字。“那是一次对着我一个人的示范。写一个横卷,题材是《李贺〈听颖师琴歌〉句》。章老师马步站立、方寸小字、凝神提气、笔力雄强,和缓行进。六尺对开一个卷子,用时一小时十分钟,他一笔一笔,一丝不苟,处于一种含忍、舒展、优雅的状态,但又富有节奏感,真的是一种美妙的享受。”
这种慢,早已影响到了金琤老师,她说“我喜欢生活的宁静,书写的畅快感。我写字也慢,写字一定要留得住。”而在这慢中,我似乎听到了一个书家用心灵奏出的碑帖交响乐,金撞而玉琤,绕梁而不散。
主要学术论文有:《董其昌、黄道周书法之比较》、《黄山谷草书形式及其意义》、《闺阁才情、豪宕出之——简谈现当代女书家作品中的丈夫气》、《陆维钊书法艺术论》(专著)等。编辑出版有《汉曹全碑及其笔法》、《张黑女墓志及其笔法》、《金 手写钢笔、毛笔字帖》、《王羲之书法选集》、《颜真卿书法选集》、《历代小楷名作精选》(四卷册)、《中国历代书法名作·楷书卷》等十余种。参与编写《中国美术名作鉴赏辞典》、《中国书法大典》。
书法作品多次入选全国、省级展览,曾获全国第七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览二等奖、全浙书法大赛金奖、第五届浙江鲁迅文学艺术奖优秀成果奖等。
中国美院书法博士金琤,博士导师是章祖安先生,博士论文是研究陆维钊先生的,而其书风出入碑帖之间,具有名门正派风范。
先师孙正和尝问艺于陆维钊先生,陆先生谓正和师:“你刻印可以走楷书入印一路,这是别人未走过的路,困难多,但也容易走出来”。后,正和师穷十年之功,溶隶、楷于印,许是近现代第一人。陆维钊先生晚年书画如横刀立马,气势非凡,自认霸气重,故其用印多隽秀严整,正是出自正和师之手。
金琤的导师章祖安先生,是陆维钊先生嫡传弟子,正和师亦是相熟,曾说起章先生文武双全,文不仅是书法大家,更能诵红楼,武术则亦有造诣,可列入高手一列。后亲听章先生说,虽年事已高,但寻常七八个后生还是不能近我身的。
师门和陆门源远流长,因此不免有了亲切之感,又感于金琤老师碑帖融合的研究,极欲探一究竟。于是在三月的一个午后,去了转塘,在蓝天白云、美树碧草之间的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和金琤老师有了一次愉悦的对话。
陈耘文:您好,金老师,您和您的先生白砥老师,均是书法博士,这样一对伉俪,放在全国也是仅有,已经成了书坛的一段佳话。今天,能不能介绍一下您学习书法的经历?
金 :在我学习书法的道路上,对我影响最大的有三个人。我的父亲,他是我的启蒙老师;白砥老师,是生活伴侣,亦是同门师兄,影响了我的艺术审美;我的博士生导师章祖安老师,他不仅促成了我书法专业上的进步,还让我学会了更多为人处事的道理。
从小父母就教导我要会写一手好字,字是人的第二张面孔。小学五年级开始父母送我进少年宫书法班学习,一直学到初二功课紧张之时。但之后空余时间,硬笔毛笔仍练习不辍。由于我比较认真,得到了老师的很多鼓励。
考大学时,我身边的人建议我考美院。也没有过多时间准备,一切都是幸运,没想到会顺利考上中国画系书法专业。当时一个班是五人,班主任是祝遂之老师。
大一那年,我就认识了白老师,其时他在攻读硕士研究生。
大学四年毕业后我留校,分配在美院成教学院,主要工作是负责书法进修等工作。 白老师读完研究生后,去了上海,我们分处两地,他96年回杭州读博士我们才真正在一起。我们其实特别简单,都有各自的空间。以前经常看他写字,他的沉厚,对字形变化的把握,都与常人迥然不同。书写时,所传达的时空的感觉,也是完全不一样。
差不多十年,我一直在成教部,后来“成教”改为“继续教育”,期间我读了美术史论的研究生。2002年调到了设计基础部,这一年,考了章老师的博士。06年,博士毕业,一直在专业基础教学部。
陈耘文:金老师,您的书法风格在你读本科,读研,读博的各个阶段有什么不同?
金 :读本科的时候,对我影响比较大的是明清一路,如黄道周的小楷、倪元璐的行书。大学毕业到了成教部以后,要上很多课,每天面对很多学生,在示范、讲解的过程中,思考得特别多,对自己的影响很大。中国美院的教学比较注重二王帖学的探究,因此当时我更多思考的是王字,草书一类。我还写过一段时间黄庭坚,历史上文徵明、沈周对黄庭坚都很推崇。他是一个更多偏向理性的人,不似苏东坡天真烂漫。他对草书形式很讲究,一直在寻找一种规律。
倪元璐是我持续喜欢的,他的行草书厚重、扎实,而形简洁,是其他书家少有的,对我的影响很大,我一直特别喜欢和迷恋。相比之下,王铎、傅山的字可能比较连绵、潇洒,但不够回味。我最近在看沙孟海先生的字,感觉外形是沙老的,但内在也能看到倪元璐的影子,如字形的关系等。尽管沙老对黄道周赞赏更多,字里似更多倪元璐的元素。
读博士以后,感受到了章祖安老师对陆维钊先生的推崇。陆先生的作品我一直在看,但真正关注是由于写博士论文。这个关注的方向,也不是我特意去寻,是很有机缘的。其时,博士论文课题一直定不下来。章老师说,我看你的字里,有陆先生的那么一点影子。有了这个启发以后,我就找到了方向,于是开始去做研究,随着一步步深入,逐渐对陆先生的书风,包括对碑学,有了更多的注意。现在我给学生讲课,也往往从碑开始,从汉隶、魏碑讲起,再进入其他。我觉得汉代气象,魏晋风骨,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项精神。尽管魏晋以后,到明清之前,书写在技法上更成熟,风格也更多变,但从根本上看,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流还是在汉魏时期,尤其是碑所体现的厚重、质朴之风骨。
有了这样的理解和思考以后,我就系统地去看碑,重新拿出了《瘗鹤铭》等。《瘗鹤铭》,黄庭坚也很推崇,赞之为“大字无过《瘗鹤铭》”。《瘗鹤铭》虽然字很少,但给人的感觉,很难用语言来形容,似有气息扑面而来,让你心里有一种震撼。还有《石门铭》、《张猛龙碑》,李叔同、陆维钊都很推崇这两种碑。陆先生写过四条屏,临《石门铭》、《爨龙颜》、《爨宝子》、《张猛龙》,几乎是在同期写的,虽是临写,但有他自己的创作。魏碑与隶书也成为我现在时时临仿的对象,但总是感觉时间不够用,专心写字的时间太少。
我在博士论文中提到陆先生是在消化碑的意味。陆先生学碑,学碑的意味,不从形上模仿,他的变化,含合了他自己的运笔感受,包括改造成行草化的追求。他学碑是追求其活性,他学帖是取其精到、准确。他确是把碑写活了。
陈耘文:我经常听到这样一种观点,帖是帖,碑是碑,两者很难融到一起?请说说您的理解。
金 :如果说在清代中后期,碑学重新焕发生命,那个时期这种说法可能成立。但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近现代的创作,绝大部分书家走了碑帖融合的道路,而不是帖是帖,碑是碑。即便是康有为,这样的碑学大家,他在行草书中也在努力地消化帖,因为科举考试的需要,他从小浸淫帖学,加之后来对颜真卿书法的揣摩,使他的笔端自然具备帖的环转、连贯的素质。
在我看来,碑帖之间本来就没有一条鸿沟。碑帖只不过在发展实践中,带有一个时代不同的面貌,并非是水火不能容,对立的。
陆维钊先生书法上的成就主要在碑帖融合这一块,他写帖很纯粹,写碑很地道,又融入了他自我面貌。由于关注特别多,因此我自己在写字的时候,也会很自然地受到陆先生的影响。并对大字小字,对碑和帖的关系,有一个全面的观照。
我在想,大家平时一提起碑,就会联想到视觉形式感,作品都是大张的。那么,有没有必要写这么大?《龙门二十品》有这么大吗?其他的,包括《爨宝子》有这么大吗?现在认为碑就是大,就是奇,就是张扬,其实碑也是很有内涵的,也可以写得很小,也可以写得很有味道。
陈耘文:写大和写小,关系到一个运笔的发挥问题。写太小了,是不是会受到局限,或者说束缚?
金 :这要看个人的理解和书写的习惯。我举个例子。
前段时间,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写《曹全碑》。有一天我看伊秉绶的字,发现里面有很多《曹全碑》的感觉,而且是把《曹全碑》和《张迁碑》做了一个融合,其中线条的弹性完全是从《曹全碑》里来的。线条的弹性我以前也是很漠视的。通过《曹全碑》看伊秉绶,你觉得伊秉绶的作品很大,比如一些大的对联,那些粗长的线条与曼妙的短线,无不得自《曹全碑》厚与灵的启发,而伊秉绶也有扇面,和其他很多雅致的小行书,大小只是外在形式而已,也就是说碑不是非得写那么大,也可以写得很小。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陆维钊先生写的《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序》,写得很小,但完全是碑,而且这个碑的里面,《张猛龙》的感觉特别多。
我觉得小、大不是关键,关键是碑帖如何融合的问题,小的可以融合,大的也要融合。其中需要长期熟练地磨砺、方能出神入化。
正是由于金琤老师广泛地涉猎了历代书法名作,尤其倾心于二王、宋四家、黄道周、倪元璐、赵之谦书风,加上名师指点,和自己的不断思考,形成了她“不偏碑帖,与古为徒,追求雅致清润、奇正相生的书风”。
在采访最后,编者问了金琤老师一个很俗的问题,您在书法学习和创作中,有没有特别难忘的人和事。金老师稍作沉思,说道:“最难忘的人是导师章祖安先生,他对弟子的要求很严格,对小细节的要求很高。我们本科上课时,遇到章老师的课是从不敢迟到的,他总是提早到课堂正襟危坐等学生,到了时间就把教室门关上,迟到的学生只能站在门外自责。平常做事总怕他批评我做事不精密,因此在他面前从不敢疏忽。”
以“精密”作为标准要求学生,这样的导师,自然令人动容。金琤老师说,有一次看章老师整理自己的作品,慢慢的一张一张,一点一点,叠得整整齐齐,再用纸包裹严整,看似小小的动作,其中却蕴涵了极其深刻的道理。老先生做事认真,坚持不懈,无论是专业上,还是别的方面,对我都有一种非常大的影响和推动。我现在在教学岗位对学生丝毫不敢懈怠,完全是章老师对我的言传身教。
说到慢。金老师还提到有一次看章祖安老师写字。“那是一次对着我一个人的示范。写一个横卷,题材是《李贺〈听颖师琴歌〉句》。章老师马步站立、方寸小字、凝神提气、笔力雄强,和缓行进。六尺对开一个卷子,用时一小时十分钟,他一笔一笔,一丝不苟,处于一种含忍、舒展、优雅的状态,但又富有节奏感,真的是一种美妙的享受。”
这种慢,早已影响到了金琤老师,她说“我喜欢生活的宁静,书写的畅快感。我写字也慢,写字一定要留得住。”而在这慢中,我似乎听到了一个书家用心灵奏出的碑帖交响乐,金撞而玉琤,绕梁而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