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拖延是一种复杂、常见的心理行为现象,在各类人群特别是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学业拖延指的是学生违背原有的学习意向,不必要地推迟学习任务执行的行为倾向。
研究结果发现:认知、情感、动机、时间管理、任务性质、家庭背景等都是学业拖延的影响因素。应根据学业拖延的不同成因寻找教育干预方法。
关键词:拖延行为;学业拖延;学业拖延成因;教育干预
前言
拖延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理行为现象,在大学生中更是普遍存在。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迟到是家常便饭,考试都是临时抱佛脚,作业都是最后赶出来的。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中被称为“学业拖延”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Ellis和Knaus的研究发现,95%的大学生都存在学业拖延现象;50%的学生报告说对于学习上的任务,他们至少会拖延一半的时间[1]。拖延现象的普遍存在和频繁发生,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它不仅会导致个体的学习成绩下降,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带来负面影响,长期的拖延行为还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都产生消极的影响。由此看来,学业拖延这一现象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进而采取措施,加以防治。
一、学业拖延行为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学业拖延概念的界定
学业拖延是指学习者知道自己应该,也愿意,却没有在预定的时期内完成学习任务[2]或是学习者最终要完成,却不必要地推迟(这种推迟导致学习者情感困扰)学习任务[3]。概括地说,学业拖延就是指学生对于开始或是完成学习任务时的一种非理性的拖延倾向。
(二)学业拖延的影响
很多研究结果都表明,拖延对个体的学业成绩、情绪和个体的身体心理健康都有负面影响。在学业成绩方面,对学生而言,学业拖延会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影响,如延误作业、考试焦虑、学业成绩不良乃至放弃学业等。在情绪方面,拖延会引发个体的焦虑、抑郁、悲观、内疚自责等消极情绪体验。在健康方面,Sirois等[4]研究发现,拖延者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较少参与锻炼,当身体状况不好时,他们也没有及时寻求治疗,从而导致身体状况恶化。
二、学业拖延行为的成因
要减少学生在学习中的拖延行为,首先要理清造成拖延的原因。形成学业拖延行为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认知、情绪、动机和个体的时间管理能力这四个方面。外部因素主要包括任务的性质、家庭环境这两个方面。下面分别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等维度来探讨学业拖延行为的成因
(一)学业拖延与认知的关系
理性情绪治疗学派的Ferrari[5]将拖延的原因分成三大类,包括“自我贬损”、“低挫折忍受力”和“强烈敌意”,这三大类原因分别与许多非理性信念有关。
自我贬损形成拖延行为,类似于完美主义导致的拖延。因为有了拖延行为的存在,拖延者可以将失败归咎于时间仓促等外部原因而非能力的缺乏,这样可以使个体在失败后不会太丢脸。如果侥幸在拖延的情况下还能获得成功,可以给成功赋予更多的荣誉。
低挫折忍受力者,对挫折的敏感性比较高,很少的挫折也会激发大量的不良情绪反应,所以他们会选择等情绪平复后再开始工作,从而引起拖延行为。
强烈敌意的拖延者在面对他人交代的事情时,会认为他人没有权利并且不应该要求他完成这样的任务,从而选择拖延作为报复的手段。
(二)学业拖延与情绪的关系
情绪对于行为的影响已经被许多学者研究证实,同样的,情绪对于学业拖延行为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对于抑郁者,他们常常不能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快乐,所以容易缺乏能量和无法集中精力等,这就使得抑郁者很难完成任务,所以导致拖延行为。而对于悲观者,在面对有期限的任务时,悲观者的一些非理性信念将会导致人们的拖延行为。
(三)学业拖延与动机的关系
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行为活动的内部原因,它引起和维持个体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某一目标。
1.动机的自我决定程度与学业拖延
外在动机的学生更容易出现拖延行为,这些学生总会拖延到最后一刻感受到压力后才开始行动,而且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会的大多是消极的情绪体验。
内在动机的学生,他们会对学习更加主动,更早的开始,同时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能得到更多乐趣,更能体会到积极的情绪体验,在遇到困难时也更能坚持。
2.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拖延
自我效能感也称学习能力感,是指学生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某一特定任务、活动或作业的信念,其反面是学业无能感[7]。高自我效能感的大学生较少发生拖延行为。他们大多会采取积极的学习策略,更加努力,更具持久性,因而能较早完成学习任务。低效能感的学生由于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便可能放弃努力,拖延学习任务。
(四)学业拖延与时间管理的关系
时间管理的第一个阶段是有效率的计划,Buehler[8]发现一般人倾向于低估任务执行所需要的时间,个体倾向于认为自己可以按照计划进行任务,即使自己的实际进度是严重的落后于计划。
时间管理的第二阶段是遵守计划内容执行任务,拖延者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很难按照制定好的计划坚定不移的遵循下去,他们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干扰,而频繁地中断该任务去进行其他活动,并且不断地推迟任务的继续。
(五)学业拖延与任务性质的关系
大量研究表明,学业拖延行为与任务性质之间有很大的关系。在执行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任务时,个体通常不会表现出拖延行为,而对于那些本身比较枯燥而且个体对此缺乏兴趣的刺激,个体倾向于回避,如果不能回避,便会尽量延迟去做。同时,任务的难度也是影响学业拖延的重要因素。当个体认为任务超出自己能力时,由于缺乏对成功的控制感,通常会采用拖延的方式推迟或者逃避执行任务。学生对自己认为难度高的学习任务的恐惧感、对学习任务的厌恶感、完成任务时的无能感、对任务完成结果评价的焦虑,都会导致拖延行为的发生。
(六)学业拖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父母的教养方式上,Ferrari[9]等的研究发现,拖延与淡漠的家庭关系和冲突的社会关系有关。Pychyl[10]等的研究结果显示,父母专断的教养方式会导致孩子的拖延行为。
其他的外部因素还包括:重要他人(同伴或老师)的影响和外部环境变量(时间压力、外界诱惑)等等,这些都会对拖延行为的产生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学业拖延行为的教育干预
如何对学业拖延行为进行有效的教育干预是研究的最终归宿点。所以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首先要对学业拖延者进行辨别,如果能对拖延者和他们的问题进行一个初级的全面地评估,然后针对学业拖延的不同成因进行教育干预,这样可能会更加有效。
(一)建立理性认知信念
因为拖延是一个非理性的认知历程,所以克服拖延行为需要驳斥不正确的认知信念,建立理性的认知信念。
对有完美主义观念的学生,首先要让他们知道完美是不存在的,暗示自己现在状态已经很好了,可以开始行动了。每有一点进展就鼓励自己,并且关注完成事情的好的一方面。对学生的评价和衡量也可以从多个领域入手。增强学生的自信,让他们在面对学习任务的时候有一种胜任感。
对他人产生敌意从而拖延报复的,要使其意识到,拖延行为最终的受害者是自己。感觉到不公平而想要拖延时,首先,要客观地描述他人和自己所处的境况,让自己客观理智的看待他人和自己。其次,可以将自己的不良感受写下来放在一个隐秘的地方,让愤怒的情绪健康的发泄出来。
(二)培养积极情绪
如果能够以合理情绪疗法调整好焦虑水平,克服抑郁、悲观等消极情绪,以积极的情绪状态投入到学习当中,肯定自己的行为,增强自我效能感,将大大减少拖延行为并且提高学习效率。所以要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调控其消极情绪。
(三)形成内在动机
克服学业拖延需要个体提高自我控制与自我管理能力,形成内在的学习动机。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的时候应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感觉到这是自己的自我决定。这样使学生由不想让家人失望或是害怕受到惩罚而被迫学习,转变为逐渐认识到学习对于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而主动学习。
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较少出现拖延行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运用正强化手段,多给学生正面的回应,肯定学生的进步和成绩,增强学生的自信,让他们在面对学习任务时有一种胜任感以预防拖延[11]。
(四)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研究发现:强化时间管理观念是消除拖延行为的重要干预策略[12]。所以应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学习策略和培养学生基本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增强学习的计划性。
(五)适应已有任务
针对任务的难度,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时,可以创设一系列拖延者能成功完成的学习任务,鼓励拖延者对任务执行过程负责,进行一定的自我管理。
另外,如果能够把长远的任务目标分成多个具体的、短期的目标,使每一个目标的达成变得简单快捷,并且能够获得即时的满足,那么个体的拖延程度就会降低。
(六)减少无关因素影响
一些外部环境人们是无法操控的,如父母教养方式、社会环境等。这就要客观的对待,尽量减少其不良影响。另外可以通过观察同伴或家人榜样来提高自我效能感,或要求他人监督自己行为,减少与任务无关的外界诱惑等方式来降低拖延行为。
参考文献:
[1]Ellis A, Knaus WJ. Overcoming procrastination [J]. New York: Institute for Rational Living, 1977, 31: 506-9.
[2]Senecal, C. Koestner, R., & Vallerand, R. Self-regulation and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J].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95, 135: 607-619.
[3]Lay, C., & Schouwenburg, H. Trait procrastination, time management, and academic behavior [J]. 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1993, 8: 647-662.
[4]Sirois FM.Procrastination and intention to perform health behaviors: The role of self-efficacy and the consideration of future consequences [J]. Pers Individ Dif, 2004, 37: 115-28.
[5]Ferrari JR. Compulsive procrastination: Some self-reporte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J]. Psychological Reports, 1977, 68: 455-8 .
[6] Lay CH, Brokenshire R. Conscientiousness, Procrastination, and person-task characteristic in job searching by unemployed adults [J]. Current Psychology, 1997, 16: 83-97.
[7]尹国杰. 学习拖延与动机信念[J]. 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18(3):112-115.
[8] Buehler R, Griffin D, Ross M. Exploring the‘Planning Fallacy’: Why people underestimate their task completion times [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4, 67(3): 366-81.
[9] Ferrari JR,Jess S. The social support networks of procrastinators: friends or family in times of trouble [J]. Pers Individ Dif , 1998, 26: 321-31.
[10]Pychyl TA, Robert JC. Parenting and procrastination: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procrastination, parenting style and self-worth in early adolescence [J]. Pers Individ Dif , 2002, 33: 271-85 .
[11]杨红梅. 学习拖延行为及其教育干预[J]. 现代教育科学, 2007 , 5(2):1-2.
[12]魏源. 拖沓心理与认知因素[J].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20(9): 158-159.
研究结果发现:认知、情感、动机、时间管理、任务性质、家庭背景等都是学业拖延的影响因素。应根据学业拖延的不同成因寻找教育干预方法。
关键词:拖延行为;学业拖延;学业拖延成因;教育干预
前言
拖延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心理行为现象,在大学生中更是普遍存在。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迟到是家常便饭,考试都是临时抱佛脚,作业都是最后赶出来的。这种现象在教育心理学中被称为“学业拖延”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Ellis和Knaus的研究发现,95%的大学生都存在学业拖延现象;50%的学生报告说对于学习上的任务,他们至少会拖延一半的时间[1]。拖延现象的普遍存在和频繁发生,会引发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它不仅会导致个体的学习成绩下降,给人们的学习生活带来负面影响,长期的拖延行为还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都产生消极的影响。由此看来,学业拖延这一现象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进而采取措施,加以防治。
一、学业拖延行为研究的基本问题
(一)学业拖延概念的界定
学业拖延是指学习者知道自己应该,也愿意,却没有在预定的时期内完成学习任务[2]或是学习者最终要完成,却不必要地推迟(这种推迟导致学习者情感困扰)学习任务[3]。概括地说,学业拖延就是指学生对于开始或是完成学习任务时的一种非理性的拖延倾向。
(二)学业拖延的影响
很多研究结果都表明,拖延对个体的学业成绩、情绪和个体的身体心理健康都有负面影响。在学业成绩方面,对学生而言,学业拖延会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影响,如延误作业、考试焦虑、学业成绩不良乃至放弃学业等。在情绪方面,拖延会引发个体的焦虑、抑郁、悲观、内疚自责等消极情绪体验。在健康方面,Sirois等[4]研究发现,拖延者没有良好的饮食习惯,较少参与锻炼,当身体状况不好时,他们也没有及时寻求治疗,从而导致身体状况恶化。
二、学业拖延行为的成因
要减少学生在学习中的拖延行为,首先要理清造成拖延的原因。形成学业拖延行为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认知、情绪、动机和个体的时间管理能力这四个方面。外部因素主要包括任务的性质、家庭环境这两个方面。下面分别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等维度来探讨学业拖延行为的成因
(一)学业拖延与认知的关系
理性情绪治疗学派的Ferrari[5]将拖延的原因分成三大类,包括“自我贬损”、“低挫折忍受力”和“强烈敌意”,这三大类原因分别与许多非理性信念有关。
自我贬损形成拖延行为,类似于完美主义导致的拖延。因为有了拖延行为的存在,拖延者可以将失败归咎于时间仓促等外部原因而非能力的缺乏,这样可以使个体在失败后不会太丢脸。如果侥幸在拖延的情况下还能获得成功,可以给成功赋予更多的荣誉。
低挫折忍受力者,对挫折的敏感性比较高,很少的挫折也会激发大量的不良情绪反应,所以他们会选择等情绪平复后再开始工作,从而引起拖延行为。
强烈敌意的拖延者在面对他人交代的事情时,会认为他人没有权利并且不应该要求他完成这样的任务,从而选择拖延作为报复的手段。
(二)学业拖延与情绪的关系
情绪对于行为的影响已经被许多学者研究证实,同样的,情绪对于学业拖延行为也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对于抑郁者,他们常常不能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快乐,所以容易缺乏能量和无法集中精力等,这就使得抑郁者很难完成任务,所以导致拖延行为。而对于悲观者,在面对有期限的任务时,悲观者的一些非理性信念将会导致人们的拖延行为。
(三)学业拖延与动机的关系
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行为活动的内部原因,它引起和维持个体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某一目标。
1.动机的自我决定程度与学业拖延
外在动机的学生更容易出现拖延行为,这些学生总会拖延到最后一刻感受到压力后才开始行动,而且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会的大多是消极的情绪体验。
内在动机的学生,他们会对学习更加主动,更早的开始,同时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能得到更多乐趣,更能体会到积极的情绪体验,在遇到困难时也更能坚持。
2.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拖延
自我效能感也称学习能力感,是指学生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某一特定任务、活动或作业的信念,其反面是学业无能感[7]。高自我效能感的大学生较少发生拖延行为。他们大多会采取积极的学习策略,更加努力,更具持久性,因而能较早完成学习任务。低效能感的学生由于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便可能放弃努力,拖延学习任务。
(四)学业拖延与时间管理的关系
时间管理的第一个阶段是有效率的计划,Buehler[8]发现一般人倾向于低估任务执行所需要的时间,个体倾向于认为自己可以按照计划进行任务,即使自己的实际进度是严重的落后于计划。
时间管理的第二阶段是遵守计划内容执行任务,拖延者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很难按照制定好的计划坚定不移的遵循下去,他们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的干扰,而频繁地中断该任务去进行其他活动,并且不断地推迟任务的继续。
(五)学业拖延与任务性质的关系
大量研究表明,学业拖延行为与任务性质之间有很大的关系。在执行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任务时,个体通常不会表现出拖延行为,而对于那些本身比较枯燥而且个体对此缺乏兴趣的刺激,个体倾向于回避,如果不能回避,便会尽量延迟去做。同时,任务的难度也是影响学业拖延的重要因素。当个体认为任务超出自己能力时,由于缺乏对成功的控制感,通常会采用拖延的方式推迟或者逃避执行任务。学生对自己认为难度高的学习任务的恐惧感、对学习任务的厌恶感、完成任务时的无能感、对任务完成结果评价的焦虑,都会导致拖延行为的发生。
(六)学业拖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
父母的教养方式上,Ferrari[9]等的研究发现,拖延与淡漠的家庭关系和冲突的社会关系有关。Pychyl[10]等的研究结果显示,父母专断的教养方式会导致孩子的拖延行为。
其他的外部因素还包括:重要他人(同伴或老师)的影响和外部环境变量(时间压力、外界诱惑)等等,这些都会对拖延行为的产生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学业拖延行为的教育干预
如何对学业拖延行为进行有效的教育干预是研究的最终归宿点。所以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注意:首先要对学业拖延者进行辨别,如果能对拖延者和他们的问题进行一个初级的全面地评估,然后针对学业拖延的不同成因进行教育干预,这样可能会更加有效。
(一)建立理性认知信念
因为拖延是一个非理性的认知历程,所以克服拖延行为需要驳斥不正确的认知信念,建立理性的认知信念。
对有完美主义观念的学生,首先要让他们知道完美是不存在的,暗示自己现在状态已经很好了,可以开始行动了。每有一点进展就鼓励自己,并且关注完成事情的好的一方面。对学生的评价和衡量也可以从多个领域入手。增强学生的自信,让他们在面对学习任务的时候有一种胜任感。
对他人产生敌意从而拖延报复的,要使其意识到,拖延行为最终的受害者是自己。感觉到不公平而想要拖延时,首先,要客观地描述他人和自己所处的境况,让自己客观理智的看待他人和自己。其次,可以将自己的不良感受写下来放在一个隐秘的地方,让愤怒的情绪健康的发泄出来。
(二)培养积极情绪
如果能够以合理情绪疗法调整好焦虑水平,克服抑郁、悲观等消极情绪,以积极的情绪状态投入到学习当中,肯定自己的行为,增强自我效能感,将大大减少拖延行为并且提高学习效率。所以要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调控其消极情绪。
(三)形成内在动机
克服学业拖延需要个体提高自我控制与自我管理能力,形成内在的学习动机。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的时候应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感觉到这是自己的自我决定。这样使学生由不想让家人失望或是害怕受到惩罚而被迫学习,转变为逐渐认识到学习对于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而主动学习。
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较少出现拖延行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运用正强化手段,多给学生正面的回应,肯定学生的进步和成绩,增强学生的自信,让他们在面对学习任务时有一种胜任感以预防拖延[11]。
(四)提高时间管理能力
研究发现:强化时间管理观念是消除拖延行为的重要干预策略[12]。所以应该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必要的学习策略和培养学生基本的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增强学习的计划性。
(五)适应已有任务
针对任务的难度,教师在布置学习任务时,可以创设一系列拖延者能成功完成的学习任务,鼓励拖延者对任务执行过程负责,进行一定的自我管理。
另外,如果能够把长远的任务目标分成多个具体的、短期的目标,使每一个目标的达成变得简单快捷,并且能够获得即时的满足,那么个体的拖延程度就会降低。
(六)减少无关因素影响
一些外部环境人们是无法操控的,如父母教养方式、社会环境等。这就要客观的对待,尽量减少其不良影响。另外可以通过观察同伴或家人榜样来提高自我效能感,或要求他人监督自己行为,减少与任务无关的外界诱惑等方式来降低拖延行为。
参考文献:
[1]Ellis A, Knaus WJ. Overcoming procrastination [J]. New York: Institute for Rational Living, 1977, 31: 506-9.
[2]Senecal, C. Koestner, R., & Vallerand, R. Self-regulation and academic procrastination [J].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995, 135: 607-619.
[3]Lay, C., & Schouwenburg, H. Trait procrastination, time management, and academic behavior [J]. 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1993, 8: 647-662.
[4]Sirois FM.Procrastination and intention to perform health behaviors: The role of self-efficacy and the consideration of future consequences [J]. Pers Individ Dif, 2004, 37: 115-28.
[5]Ferrari JR. Compulsive procrastination: Some self-reporte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J]. Psychological Reports, 1977, 68: 455-8 .
[6] Lay CH, Brokenshire R. Conscientiousness, Procrastination, and person-task characteristic in job searching by unemployed adults [J]. Current Psychology, 1997, 16: 83-97.
[7]尹国杰. 学习拖延与动机信念[J]. 西昌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18(3):112-115.
[8] Buehler R, Griffin D, Ross M. Exploring the‘Planning Fallacy’: Why people underestimate their task completion times [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4, 67(3): 366-81.
[9] Ferrari JR,Jess S. The social support networks of procrastinators: friends or family in times of trouble [J]. Pers Individ Dif , 1998, 26: 321-31.
[10]Pychyl TA, Robert JC. Parenting and procrastination: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procrastination, parenting style and self-worth in early adolescence [J]. Pers Individ Dif , 2002, 33: 271-85 .
[11]杨红梅. 学习拖延行为及其教育干预[J]. 现代教育科学, 2007 , 5(2):1-2.
[12]魏源. 拖沓心理与认知因素[J].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20(9): 158-159.